历代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与电影改编
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0)
获奖理由:“为了他划时代的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主要作品有:《饥饿》、《大地的成长》、《神秘的人》、《在蔓草丛生的小路》
《饥饿》(1966,丹麦/瑞典/挪威)导演:赫宁.卡尔森 根据汉姆生1890发表的同名小说改编
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斯坦贝克
获奖理由:“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代表作:《愤怒的葡萄》、《珍珠》、《人鼠之间》、《烦恼的冬天》
《愤怒的葡萄》(1940,美国)导演:约翰.福特 根据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前苏联作家米哈伊尔.亚历山大洛维奇.肖洛霍夫
获奖理由:“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藉着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的某一历史层面。”
主要作品:《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1959,前苏联)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根据肖洛霍夫同名小说改编
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前苏联诗人、小说家帕斯捷尔纳克
获奖理由:“在当代抒情诗和俄国的史诗传统上,他都获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诗集《在街上》、《主题与变奏》
《日瓦戈医生》(1965,美国)导演:大卫.里恩 根据帕斯捷尔纳克同名小说改编
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
获奖理由:“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主要作品:《无主之家》、《小丑之见》、《女士及众生相》、《丧失了名誉的卡特琳娜》
《丧失了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1975,联邦德国)导演:福尔克.施隆多夫 根据伯尔同名小说改编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
获奖理由:“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主要作品:《铁皮鼓》、《猫与鼠》、《狗年月》
《铁皮鼓》(1979,联邦德国/法国)导演:福尔克.施隆多夫 根据格拉斯同名小说改编
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保尔.托马斯.曼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代表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
《魂断威尼斯》(1970,意大利)导演:鲁奇诺.维斯康蒂 根据托马斯.曼同名小说改编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
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主要作品:《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老人与海》(1958,美国) 导演:约翰.斯特奇斯 亨利.金 根据海明威同名小说改编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获奖理由:“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揉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主要作品:《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2007,美国)导演:迈克.内威尔 根据马尔克斯同名小说改编
获奖理由:“为了他划时代的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主要作品有:《饥饿》、《大地的成长》、《神秘的人》、《在蔓草丛生的小路》
《饥饿》(1966,丹麦/瑞典/挪威)导演:赫宁.卡尔森 根据汉姆生1890发表的同名小说改编
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斯坦贝克
获奖理由:“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代表作:《愤怒的葡萄》、《珍珠》、《人鼠之间》、《烦恼的冬天》
《愤怒的葡萄》(1940,美国)导演:约翰.福特 根据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改编
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前苏联作家米哈伊尔.亚历山大洛维奇.肖洛霍夫
获奖理由:“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藉着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的某一历史层面。”
主要作品:《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1959,前苏联)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根据肖洛霍夫同名小说改编
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前苏联诗人、小说家帕斯捷尔纳克
获奖理由:“在当代抒情诗和俄国的史诗传统上,他都获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诗集《在街上》、《主题与变奏》
《日瓦戈医生》(1965,美国)导演:大卫.里恩 根据帕斯捷尔纳克同名小说改编
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
获奖理由:“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主要作品:《无主之家》、《小丑之见》、《女士及众生相》、《丧失了名誉的卡特琳娜》
《丧失了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1975,联邦德国)导演:福尔克.施隆多夫 根据伯尔同名小说改编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
获奖理由:“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主要作品:《铁皮鼓》、《猫与鼠》、《狗年月》
《铁皮鼓》(1979,联邦德国/法国)导演:福尔克.施隆多夫 根据格拉斯同名小说改编
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保尔.托马斯.曼
获奖理由:“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代表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
《魂断威尼斯》(1970,意大利)导演:鲁奇诺.维斯康蒂 根据托马斯.曼同名小说改编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
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主要作品:《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老人与海》(1958,美国) 导演:约翰.斯特奇斯 亨利.金 根据海明威同名小说改编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获奖理由:“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揉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主要作品:《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2007,美国)导演:迈克.内威尔 根据马尔克斯同名小说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