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 Christophe Lemaire + Sarah-Linh Tran { 克里斯托弗·勒梅尔 + 萨拉·林恩·特兰}
NYMag:你怎么看待你在Lacoste的那些日子呢?
christophe Lemaire: 能够改变Lacoste的形象,让品牌拥有更年轻时尚的消费者我很自豪。我认为Lacoste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非常独特:它既不是一个普通的运动品牌,也不是一个时尚品牌。我觉得我在Lacoste的秀上很好的表达了这一点,但是在店铺和营销链上表达这点理念还是很具有挑战性。
NYMag:你最喜欢的设计师是谁呢?
christophe Lemaire: Celine的设计师Phoebe Philo是我最喜欢的设计师,我也很喜欢Apiece Apart的作品。
NYMag:是什么让你决定在T台上再次展示自己的设计呢?
christophe Lemaire: 我觉得很多人都把我和我早期的设计以及我在Lacoste的设计联系在一起,其实我自己的设计在这两三年里也变化了很多。这是重现定位我的设计的最好时期。
NYMag:哪些人适合穿你的设计呢?
christophe Lemaire: 那些更看重风格而不是时尚的人。我的设计中有很多基本款,你可以加上自己的创意,穿出自己独特的味道。
NYMag:你怎么看待现在统一的穿着方式呢?
christophe Lemaire: 我十分讨厌需要每六个月就更换一次衣橱的观点,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特色。
NYMag:你怎么形容自己的个人风格呢?
christophe Lemaire: 我会将各式各样的中国,日本,印度服饰与西式工作服混搭。
NYMag:你目前喜欢哪种风格呢?
christophe Lemaire: 我很高兴我们现在回归到一个正常的认识:高质量,不朽,简洁的设计。我认为一味追求时尚的女人跟奢侈品的奴隶一样。现在真的很需要真实自重的设计。
NYMag:你觉得那些潮流会消退呢?
christophe Lemaire: 我非常厌倦波西米亚和摇滚风格,还有嬉皮士和蓬克风格我也不喜欢。我喜爱音乐,但是真的很讨厌这种肤浅的时尚摇滚风格。Purple杂志上的时尚版面在我看来就是个玩笑。
NYMag:为什么呢?
christophe Lemaire: 因为很肤浅,他们装作是反叛者但实质上他们是这个体系的最大受害者。
NYMag:你现在最想买的单品是?
christophe Lemaire: 经典的Hermès钥匙扣。
NYMag:你觉得每个男人都应该有一件怎样的单品呢?
christophe Lemaire:一双让你觉得帅气又很舒适的鞋子。
NYMag:什么是你出门必带的呢?
christophe Lemaire: 夏天是一双中国的拖鞋,冬天是一双皮靴。
………………………………………………………………………………………………………
拥有永恒之美的身外物,无须看重数量。不役于物,往往更意趣无穷,有更单纯宽广的天地和可能。
正是秋高气爽好天气,眼巴巴在家里做这些无趣的事,简直让人想抛下这一切,离家出走。以前文艺青年拎一个小皮箱,街头叫辆黄包车就扬长而去那种潇洒劲头,我却并不具备。
前阵子搬家,整理东西,才发觉蜗居五年多,这个小小的家,居然有如此多让人爱恨交加的身外物。起初还细致筛选,挑选对自己有特殊意义或者必不可少的心爱物品,后来越理越多,心浮气躁,索性就大摞大摞丢入纸箱了事。
刚好读到小林和人的一篇访谈。小林和人是 1970 年代人,大学毕业后,便在东京吉祥寺开设 Roundabout 专门店,售卖实用而又有设计美感的生活用品杂货。学美术出身的他,眼光独具,不拘一格,店里东西方元素糅合,搜集挑选的都是简约巧妙的经典设计,比如柳宗理、Alessi、须田二郎等的作品。2008 年他又开了姐妹店 Outbound,引荐偏收藏性质的器物。
问到他心目中无可取代的日常经典设计或物件,小林称,身边每日使用,与自己近距离接触的器物就是无可取代的物件。 今年初,他出版了《永恒如新的日常设计》一书,介绍自己平常用的一百七十样物品,从水壶、杯子、木碗、背囊到雨衣、花盆,审美趣味和遴选原则一览无遗。小林与这些物品的结缘,有些仿佛信手拈来,有些则是以生活为核,自然生发出来的需求,而物与物之间也有自然巧妙的结合。渐渐地,每样东西旁边,会有相应的物件呼应,并随时日沉淀出“经年之美”,又因时常摩挲使用而历久弥新。
小林称他择物时最重要的原则,是以直觉发觉物品的永恒之“新”和“无心”之美,而并非单纯从外观与功能去判定其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我喜欢的法国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托弗·勒梅尔(Christophe Lemaire), 在浮华喧嚣的时尚圈名利场中,四十出头的勒梅尔向来低调安静,罕少出席派对或者现身媒体,不拥有 facebook 账号。他希望以自己的作品为人所知,而非刻意制造话题引来注目。
勒梅尔的设计着眼当下,根植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反映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出道二十多年来,他渐入佳境,一面专注于自己的品牌,一面在 Lacoste 和 Hermès 这样的经典品牌中引入自己的诠释,而每一季作品,都如自然生长的植物,带着某种有机的延续性。
生活与创作向来如影随形,密不可分。 今年上半年的《Apartmento》杂志中,披露了勒梅尔与生活中和事业上的双重伴侣萨拉·林恩·特兰(Sarah-Linh Tran)的居家生活。这对惺惺相惜的情侣住在巴黎一处安静的老房子里,园子绿意婆娑,疏密有致,红墙木门褪旧沉着。 家如其人,原来这里才是他一以贯之、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所在。
勒梅尔家中不大,也不奢华,浓淡相宜,散发美好随意的气息:白色落地大窗,整面墙的白色书柜,旧波斯地毯,沙发上铺着舒服柔软的旧印花布和东南亚纹样的靠垫,半人高的棕榈盆栽。书柜边上一张有年头的深棕色旧木书桌,勒梅尔就坐在高脚木凳上在此阅读构思;而有小天窗映入天光的厨房,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调料瓶罐,则是擅烹饪的特兰的领地。
我又想起侯麦电影里的那些场景。淡淡的,日常的,平和的,洗练的,却灵光四溢,蕴含深刻的感性和自然的诗意。侯麦刚好也是这对情侣热爱的导演之一。 勒梅尔称他们用体验自己工作的方式来居住自己的房子,希望表达一种单纯的生活态度,正如他们认为时尚必须以简约的方式来表现。衣物当反映、帮助表达穿者的个性,不随流俗,让时光停住。
简约并非单调贫乏。简约,也可以以细腻含蓄的方式,讲述意犹未尽的故事。 当然简约的达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反而往往需如神农尝百草一般,尝试各样可能,删去芜杂旁枝,慢慢归原。这个找寻的过程,也是发现真实的自己,发现身边日常生活之美。个人化的风格来自于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
在新家拆纸箱安置时,我不无惭愧地重新审视自己的身外物。不出所料的,其实不假思索,随手拿来,穿上就觉得自在的衣物不过十来件。余下的,多数是兴之所致的购买或者应景的需要,穿来不过一两回,便闲置在衣橱一角。日常用的物件,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取舍大约也不是难事了。历经时光筛选,可以一直陪伴在身边,拥有永恒之美的身外物,无须看重数量。不役于物,往往更意趣无穷,有更单纯宽广的天地和可能。
转自 http://www.bundpic.com/2013/10/23936.shtml
Daisy人在紐約 http://www.douban.com/note/337464094/
……………………………………………………………………
http://www.vogue.co.uk/news/2013/11/22/christopher-lemaire-hermes-interview
http://nowfashion.com/christophe-lemaire-ready-to-wear-spring-summer-2014-paris-4424
christophe Lemaire: 能够改变Lacoste的形象,让品牌拥有更年轻时尚的消费者我很自豪。我认为Lacoste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非常独特:它既不是一个普通的运动品牌,也不是一个时尚品牌。我觉得我在Lacoste的秀上很好的表达了这一点,但是在店铺和营销链上表达这点理念还是很具有挑战性。
NYMag:你最喜欢的设计师是谁呢?
christophe Lemaire: Celine的设计师Phoebe Philo是我最喜欢的设计师,我也很喜欢Apiece Apart的作品。
NYMag:是什么让你决定在T台上再次展示自己的设计呢?
christophe Lemaire: 我觉得很多人都把我和我早期的设计以及我在Lacoste的设计联系在一起,其实我自己的设计在这两三年里也变化了很多。这是重现定位我的设计的最好时期。
NYMag:哪些人适合穿你的设计呢?
christophe Lemaire: 那些更看重风格而不是时尚的人。我的设计中有很多基本款,你可以加上自己的创意,穿出自己独特的味道。
NYMag:你怎么看待现在统一的穿着方式呢?
christophe Lemaire: 我十分讨厌需要每六个月就更换一次衣橱的观点,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特色。
NYMag:你怎么形容自己的个人风格呢?
christophe Lemaire: 我会将各式各样的中国,日本,印度服饰与西式工作服混搭。
NYMag:你目前喜欢哪种风格呢?
christophe Lemaire: 我很高兴我们现在回归到一个正常的认识:高质量,不朽,简洁的设计。我认为一味追求时尚的女人跟奢侈品的奴隶一样。现在真的很需要真实自重的设计。
NYMag:你觉得那些潮流会消退呢?
christophe Lemaire: 我非常厌倦波西米亚和摇滚风格,还有嬉皮士和蓬克风格我也不喜欢。我喜爱音乐,但是真的很讨厌这种肤浅的时尚摇滚风格。Purple杂志上的时尚版面在我看来就是个玩笑。
NYMag:为什么呢?
christophe Lemaire: 因为很肤浅,他们装作是反叛者但实质上他们是这个体系的最大受害者。
NYMag:你现在最想买的单品是?
christophe Lemaire: 经典的Hermès钥匙扣。
NYMag:你觉得每个男人都应该有一件怎样的单品呢?
christophe Lemaire:一双让你觉得帅气又很舒适的鞋子。
NYMag:什么是你出门必带的呢?
christophe Lemaire: 夏天是一双中国的拖鞋,冬天是一双皮靴。
………………………………………………………………………………………………………
拥有永恒之美的身外物,无须看重数量。不役于物,往往更意趣无穷,有更单纯宽广的天地和可能。
正是秋高气爽好天气,眼巴巴在家里做这些无趣的事,简直让人想抛下这一切,离家出走。以前文艺青年拎一个小皮箱,街头叫辆黄包车就扬长而去那种潇洒劲头,我却并不具备。
前阵子搬家,整理东西,才发觉蜗居五年多,这个小小的家,居然有如此多让人爱恨交加的身外物。起初还细致筛选,挑选对自己有特殊意义或者必不可少的心爱物品,后来越理越多,心浮气躁,索性就大摞大摞丢入纸箱了事。
刚好读到小林和人的一篇访谈。小林和人是 1970 年代人,大学毕业后,便在东京吉祥寺开设 Roundabout 专门店,售卖实用而又有设计美感的生活用品杂货。学美术出身的他,眼光独具,不拘一格,店里东西方元素糅合,搜集挑选的都是简约巧妙的经典设计,比如柳宗理、Alessi、须田二郎等的作品。2008 年他又开了姐妹店 Outbound,引荐偏收藏性质的器物。
问到他心目中无可取代的日常经典设计或物件,小林称,身边每日使用,与自己近距离接触的器物就是无可取代的物件。 今年初,他出版了《永恒如新的日常设计》一书,介绍自己平常用的一百七十样物品,从水壶、杯子、木碗、背囊到雨衣、花盆,审美趣味和遴选原则一览无遗。小林与这些物品的结缘,有些仿佛信手拈来,有些则是以生活为核,自然生发出来的需求,而物与物之间也有自然巧妙的结合。渐渐地,每样东西旁边,会有相应的物件呼应,并随时日沉淀出“经年之美”,又因时常摩挲使用而历久弥新。
小林称他择物时最重要的原则,是以直觉发觉物品的永恒之“新”和“无心”之美,而并非单纯从外观与功能去判定其价值。
这让我想起了我喜欢的法国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托弗·勒梅尔(Christophe Lemaire), 在浮华喧嚣的时尚圈名利场中,四十出头的勒梅尔向来低调安静,罕少出席派对或者现身媒体,不拥有 facebook 账号。他希望以自己的作品为人所知,而非刻意制造话题引来注目。
勒梅尔的设计着眼当下,根植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反映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出道二十多年来,他渐入佳境,一面专注于自己的品牌,一面在 Lacoste 和 Hermès 这样的经典品牌中引入自己的诠释,而每一季作品,都如自然生长的植物,带着某种有机的延续性。
生活与创作向来如影随形,密不可分。 今年上半年的《Apartmento》杂志中,披露了勒梅尔与生活中和事业上的双重伴侣萨拉·林恩·特兰(Sarah-Linh Tran)的居家生活。这对惺惺相惜的情侣住在巴黎一处安静的老房子里,园子绿意婆娑,疏密有致,红墙木门褪旧沉着。 家如其人,原来这里才是他一以贯之、源源不绝的灵感源泉所在。
勒梅尔家中不大,也不奢华,浓淡相宜,散发美好随意的气息:白色落地大窗,整面墙的白色书柜,旧波斯地毯,沙发上铺着舒服柔软的旧印花布和东南亚纹样的靠垫,半人高的棕榈盆栽。书柜边上一张有年头的深棕色旧木书桌,勒梅尔就坐在高脚木凳上在此阅读构思;而有小天窗映入天光的厨房,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调料瓶罐,则是擅烹饪的特兰的领地。
我又想起侯麦电影里的那些场景。淡淡的,日常的,平和的,洗练的,却灵光四溢,蕴含深刻的感性和自然的诗意。侯麦刚好也是这对情侣热爱的导演之一。 勒梅尔称他们用体验自己工作的方式来居住自己的房子,希望表达一种单纯的生活态度,正如他们认为时尚必须以简约的方式来表现。衣物当反映、帮助表达穿者的个性,不随流俗,让时光停住。
简约并非单调贫乏。简约,也可以以细腻含蓄的方式,讲述意犹未尽的故事。 当然简约的达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反而往往需如神农尝百草一般,尝试各样可能,删去芜杂旁枝,慢慢归原。这个找寻的过程,也是发现真实的自己,发现身边日常生活之美。个人化的风格来自于对自己的了解和接纳。
在新家拆纸箱安置时,我不无惭愧地重新审视自己的身外物。不出所料的,其实不假思索,随手拿来,穿上就觉得自在的衣物不过十来件。余下的,多数是兴之所致的购买或者应景的需要,穿来不过一两回,便闲置在衣橱一角。日常用的物件,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取舍大约也不是难事了。历经时光筛选,可以一直陪伴在身边,拥有永恒之美的身外物,无须看重数量。不役于物,往往更意趣无穷,有更单纯宽广的天地和可能。
转自 http://www.bundpic.com/2013/10/23936.shtml
Daisy人在紐約 http://www.douban.com/note/337464094/
![]() |
![]() |
![]() |
![]() |
![]() |
![]() |
……………………………………………………………………
http://www.vogue.co.uk/news/2013/11/22/christopher-lemaire-hermes-interview
http://nowfashion.com/christophe-lemaire-ready-to-wear-spring-summer-2014-paris-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