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洛克的种种 — 神探夏洛克,御手洗洁系列,及其它
最近这段时间,好像一直都在看侦探小说,看的最多的是日本的,除了小说之外看美剧的时候,我也非常偏爱于有破案情节的电视剧,由于看这个类型的作品太多了,现在我再看别的类型的作品都有点觉得平淡无奇了。但即使这样,侦探类型的作品很少能给我印象深刻的,基本都是在不动脑筋看热闹,比如打发等待或者坐车的时间,一直到我看到这部神剧——神探夏洛克(SHERLOCK)
SHERLOCK是英剧,在我心目中原先的英剧,都是那些身着华服,表情夸张或有些呆板的人们,在设计得华丽无比的室内或者人间仙境般的户外发生的故事,雷同是我的第一印象。(当然不得不说这是很久之前给我的印象,我看的英剧真的很有限)。但是这部英国迷你剧,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让我知道原先古板的英国人也可以把电视剧拍得这么好看(想想其实黑镜也是很不错的,都让人几乎忘了它是英剧,但这个与福尔摩斯无关,不在这里赘述)。首先我想感谢这部英剧的编剧,哎,简直没有语言可以形容我对这位(或者几位)编剧的感激之情,我真的觉得SHERLOCK这部剧的编剧太太太太太太伟大了,竟然可以将作品改编得这样好。因为毕竟这个人物是十八十九世纪的人,如果还是写那时的故事估计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会爱看,因此编剧把故事全部都放到了现在这个世界里,相同的人物,相同的住处,相同的助手,相同的房东太太,相同的恋人,相同的主谋,相同的故事标题,就是故事的内容不同了,全部都换成了这个世界才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离奇、一波三折、高科技的犯罪。我真是佩服死外国编剧的头脑了,(刚刚不小心又顺手写成了美国,赶紧改为外国,好像只要不是中国的,就能改得这么好。。。)其实这部剧特别特别像一个命题作文,福尔摩斯的故事全部都摆在那儿,像艾琳出场的故事(在原著好像是波西米亚丑闻),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最后一案等等,人名,地名,故事名全都规定好了,然后让编剧写,如果发生在21世纪的数字时代,会是什么样一个故事,在我看来,比按原著拍应该是更精彩(不得不承认现在人的想法越来越复杂,好像追求案件的程度也是越来越曲折的好)
当然还有SHERLOCK的主演,演SHERLOCK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简直让人惊艳。但绝不是因为长得帅,其实康康(这样叫简单一点,他的名字也太长了),可真是一点都不帅,也就可以算得上是气质型男,绝对不属于天生丽质的类型,不过很幸运,他赶上一位好造型师,这位造型师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如果看百度百科上,康康原本的照片真是很一般(他可不如SHELDON那么天生可爱萌翻掉,不需要怎么整理外形),但是造型师给了康康一个很帅的偏长卷发,让SHERLOCK在行动中显得十分飘逸,这个和原本老牌福尔摩斯的经典探案集中的相当相当天然帅的Jeremy Brett比起来,算是颠覆性的改变了,但是它没有减分,反而大大给康康加分了,谁让他就适合这种头型呢。除此之外,康康的演技自然不用提,十分有个性,从第一次出场到最后一次,从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从第一句对白到最后一句,对白除了写得好之外,康康用着比华少还快三分的速度惊人流利不打嘣儿的说出来,而且不能简简单单说,还是抑扬顿挫的有感情的,到一句最后说不定还会耍个帅。而且这个真的不是故意耍出来的,我想也只有康康是那种动作天然帅的,不知不觉,SHERLOCK的味道就出来了,所以还要感谢导演,不知道导演有一双怎么样的慧眼,一眼就看上康康了。
SHERLOCK还在继续,前两季的大功告成之后,第三季也在众望中希望赶快归来。但是我后知后觉的越来越感觉,福尔摩斯不仅仅是一个神探,他更像是侦探界的一个光辉灿烂的偶像,这全归功于他的两大特点,第一是神一般的聪明才智,第二是格格不入的处事作风,而之后几乎所有的名侦探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着SHERLOCK的影子。最近我是越来越明白这一点了,可惜不是读柯南道尔的原著明白的,也许我读了原著会更明白,我不知道柯南道尔当时是有意还是无意把福尔摩斯写成这个样子的,看上去有点冷,可是内心却火热,愤世嫉俗地看待一切,对穷苦人这样的关心,幽默,讽刺,对音乐的酷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他的艺术性,对友谊这样看重,我想柯南道尔在写的时候,也带着点对那个时代的看法和感情,还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在里面吧。
第一次想到这个,是因为我看了岛田庄司的御手洗洁系列,只要看上一二部御手洗洁的小说,就会觉得,哇,那个御手洗洁,还不就是福尔摩斯么,他也有一个同伴石冈和己,同伴也把它的故事写下来了,他也喜欢音乐,喜欢的是吉它(不同的人当然会喜欢不同的乐器),而且也把它弹到出神入化可以加入国际性乐队的地步,而且丝毫不以为意,而且他到了英国之后,连石冈和己都说,觉得御手洗更像是那个地方的人,当然啦,因为他的骨子里就是福尔摩斯附体嘛。但是人家日本作家可不是像中国似的照搬抄袭,御手洗的故事也完全的与福尔摩斯不一样,破的案件和破案的思路全部都是作者独创的,可是他的性格那么的像福尔摩斯,对权威视如草芥,对弱者充满同情,对自己的同伴,说的当然就是石冈和己,总是用一种充满讽刺的语气来形容,(就像SHERLOCK里面SHERLOCK说华生似的,整条街的智商都被你拉低了),什么事情都让和己帮他做,但最后对和己的感情又可以说是能用生命去维护(这点还是SHERLOCK里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编剧的情节编得好)。如果只看小说的情节,对小说的理解有时会有点太肤浅了,我也是看了岛田庄司有关御手洗洁的自己写的一个像后记似的东西,才更了解他对御手洗的感情,他创作的另一个侦探(帅帅的外形,但性格比较闷骚的吉敷竹史)岛田说可以随拍电影,但是御手洗洁不可以,因为这个御手洗,带着福尔摩斯和作者本身最重要最珍贵的优点,我想对于岛田也是神一般的存在,不是哪个普普通通的日本明星就可以演绎出来的,岛田怕无论哪个人的演出,给了人们先入为主的印象,而把文字给予御手洗的那种自由自在的无限的星光闪耀的影响力给褫夺了。
其实除了御手洗系列,想想柯南道尔之后,有多少侦探作品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福尔摩斯的影响,比如《大侦探波罗》(我不知道这个是在福尔摩斯前还是后,但MS好像听说过柯南道尔是侦探小说的鼻祖),波罗也有一个同伴,就是黑斯廷斯上尉;美剧《疑犯追踪》,可以监视全美国人一言一行的机器的创造者、神秘的亿万富翁Finch,以及他的同伴是被认为已经死亡的前特工Mr.Reese,虽然他们的关系是比较平等的;《神探阿蒙》,里面那个对细菌敏感到极点的极洁癖侦探MONK,他身边总有一位半保姆半助手的女士陪护,必须是生过孩子有耐心的女士才能胜任这一项工作;然后就是还有美剧版的福尔摩斯和他身边的女华生刘玉玲,其实这个只用了福尔摩斯的名,看到现在好像和原著基本上没多大关系,美国人就是没有英国人深刻。天才好像都难以被社会所容,那是不是因为他们到了成年人的年龄,却还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有关呢,也许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专注无他的做一件事才能做得尽善尽美,也许正因为这样,他们身边的人才能成为了他们最好最好最好的朋友,他们的人生因为有这个同伴而不再孤独。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SHERLOCK是英剧,在我心目中原先的英剧,都是那些身着华服,表情夸张或有些呆板的人们,在设计得华丽无比的室内或者人间仙境般的户外发生的故事,雷同是我的第一印象。(当然不得不说这是很久之前给我的印象,我看的英剧真的很有限)。但是这部英国迷你剧,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让我知道原先古板的英国人也可以把电视剧拍得这么好看(想想其实黑镜也是很不错的,都让人几乎忘了它是英剧,但这个与福尔摩斯无关,不在这里赘述)。首先我想感谢这部英剧的编剧,哎,简直没有语言可以形容我对这位(或者几位)编剧的感激之情,我真的觉得SHERLOCK这部剧的编剧太太太太太太伟大了,竟然可以将作品改编得这样好。因为毕竟这个人物是十八十九世纪的人,如果还是写那时的故事估计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会爱看,因此编剧把故事全部都放到了现在这个世界里,相同的人物,相同的住处,相同的助手,相同的房东太太,相同的恋人,相同的主谋,相同的故事标题,就是故事的内容不同了,全部都换成了这个世界才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离奇、一波三折、高科技的犯罪。我真是佩服死外国编剧的头脑了,(刚刚不小心又顺手写成了美国,赶紧改为外国,好像只要不是中国的,就能改得这么好。。。)其实这部剧特别特别像一个命题作文,福尔摩斯的故事全部都摆在那儿,像艾琳出场的故事(在原著好像是波西米亚丑闻),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最后一案等等,人名,地名,故事名全都规定好了,然后让编剧写,如果发生在21世纪的数字时代,会是什么样一个故事,在我看来,比按原著拍应该是更精彩(不得不承认现在人的想法越来越复杂,好像追求案件的程度也是越来越曲折的好)
当然还有SHERLOCK的主演,演SHERLOCK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简直让人惊艳。但绝不是因为长得帅,其实康康(这样叫简单一点,他的名字也太长了),可真是一点都不帅,也就可以算得上是气质型男,绝对不属于天生丽质的类型,不过很幸运,他赶上一位好造型师,这位造型师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如果看百度百科上,康康原本的照片真是很一般(他可不如SHELDON那么天生可爱萌翻掉,不需要怎么整理外形),但是造型师给了康康一个很帅的偏长卷发,让SHERLOCK在行动中显得十分飘逸,这个和原本老牌福尔摩斯的经典探案集中的相当相当天然帅的Jeremy Brett比起来,算是颠覆性的改变了,但是它没有减分,反而大大给康康加分了,谁让他就适合这种头型呢。除此之外,康康的演技自然不用提,十分有个性,从第一次出场到最后一次,从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从第一句对白到最后一句,对白除了写得好之外,康康用着比华少还快三分的速度惊人流利不打嘣儿的说出来,而且不能简简单单说,还是抑扬顿挫的有感情的,到一句最后说不定还会耍个帅。而且这个真的不是故意耍出来的,我想也只有康康是那种动作天然帅的,不知不觉,SHERLOCK的味道就出来了,所以还要感谢导演,不知道导演有一双怎么样的慧眼,一眼就看上康康了。
SHERLOCK还在继续,前两季的大功告成之后,第三季也在众望中希望赶快归来。但是我后知后觉的越来越感觉,福尔摩斯不仅仅是一个神探,他更像是侦探界的一个光辉灿烂的偶像,这全归功于他的两大特点,第一是神一般的聪明才智,第二是格格不入的处事作风,而之后几乎所有的名侦探的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着SHERLOCK的影子。最近我是越来越明白这一点了,可惜不是读柯南道尔的原著明白的,也许我读了原著会更明白,我不知道柯南道尔当时是有意还是无意把福尔摩斯写成这个样子的,看上去有点冷,可是内心却火热,愤世嫉俗地看待一切,对穷苦人这样的关心,幽默,讽刺,对音乐的酷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他的艺术性,对友谊这样看重,我想柯南道尔在写的时候,也带着点对那个时代的看法和感情,还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在里面吧。
第一次想到这个,是因为我看了岛田庄司的御手洗洁系列,只要看上一二部御手洗洁的小说,就会觉得,哇,那个御手洗洁,还不就是福尔摩斯么,他也有一个同伴石冈和己,同伴也把它的故事写下来了,他也喜欢音乐,喜欢的是吉它(不同的人当然会喜欢不同的乐器),而且也把它弹到出神入化可以加入国际性乐队的地步,而且丝毫不以为意,而且他到了英国之后,连石冈和己都说,觉得御手洗更像是那个地方的人,当然啦,因为他的骨子里就是福尔摩斯附体嘛。但是人家日本作家可不是像中国似的照搬抄袭,御手洗的故事也完全的与福尔摩斯不一样,破的案件和破案的思路全部都是作者独创的,可是他的性格那么的像福尔摩斯,对权威视如草芥,对弱者充满同情,对自己的同伴,说的当然就是石冈和己,总是用一种充满讽刺的语气来形容,(就像SHERLOCK里面SHERLOCK说华生似的,整条街的智商都被你拉低了),什么事情都让和己帮他做,但最后对和己的感情又可以说是能用生命去维护(这点还是SHERLOCK里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编剧的情节编得好)。如果只看小说的情节,对小说的理解有时会有点太肤浅了,我也是看了岛田庄司有关御手洗洁的自己写的一个像后记似的东西,才更了解他对御手洗的感情,他创作的另一个侦探(帅帅的外形,但性格比较闷骚的吉敷竹史)岛田说可以随拍电影,但是御手洗洁不可以,因为这个御手洗,带着福尔摩斯和作者本身最重要最珍贵的优点,我想对于岛田也是神一般的存在,不是哪个普普通通的日本明星就可以演绎出来的,岛田怕无论哪个人的演出,给了人们先入为主的印象,而把文字给予御手洗的那种自由自在的无限的星光闪耀的影响力给褫夺了。
其实除了御手洗系列,想想柯南道尔之后,有多少侦探作品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福尔摩斯的影响,比如《大侦探波罗》(我不知道这个是在福尔摩斯前还是后,但MS好像听说过柯南道尔是侦探小说的鼻祖),波罗也有一个同伴,就是黑斯廷斯上尉;美剧《疑犯追踪》,可以监视全美国人一言一行的机器的创造者、神秘的亿万富翁Finch,以及他的同伴是被认为已经死亡的前特工Mr.Reese,虽然他们的关系是比较平等的;《神探阿蒙》,里面那个对细菌敏感到极点的极洁癖侦探MONK,他身边总有一位半保姆半助手的女士陪护,必须是生过孩子有耐心的女士才能胜任这一项工作;然后就是还有美剧版的福尔摩斯和他身边的女华生刘玉玲,其实这个只用了福尔摩斯的名,看到现在好像和原著基本上没多大关系,美国人就是没有英国人深刻。天才好像都难以被社会所容,那是不是因为他们到了成年人的年龄,却还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有关呢,也许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专注无他的做一件事才能做得尽善尽美,也许正因为这样,他们身边的人才能成为了他们最好最好最好的朋友,他们的人生因为有这个同伴而不再孤独。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
chuqingqi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13 14: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