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好天气》
那天,我请朋友吃饭,请他帮忙介绍女孩。他突然说请我到他家去住。他父母不在家,女朋友也不住他家,考虑到他家离单位只有四五分钟的路程,第二天我就做了决定。
虽然是两个人住,但半个多月了,除了那次晚餐,我们的作息时间未曾同步过,就在我写下这句话的晚上七点半,我吃过晚饭,他还在睡觉,让我留点饭菜。
有次吃夜宵,他女友问我他是不是经常很晚才回家。他脚从桌下伸过来,朝我鼓眼睛,我对她笑道:“你应该比我更了解。”后来你她离开桌子,我对他说,“难道你要什么事都说谎吗?”他说,“安庆女孩,你不懂。”我笑了笑。我不知道我懂不懂。
实际也就是一个人住了。
这里一应齐全,是个小家。单位宿舍非常宽敞,两室一厅,但是相当于毛坯房,只有墙壁进行了简单的粉刷,宽敞的浴室墙壁是灰色毛糙的水泥,没有什么家具,不知为何,虽然怕黑,但搬家后,一个人在屋里洗澡我很少觉得怕,也不会很怕。说来,单位宿舍在3楼,周围是居民小区,比现在的7楼安全很多,这边楼梯晚上没有电灯。
不用出水电费、房租,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些都不用考虑。他为什么这么慷慨?我们认识才一年多,他是本地人,我来自外乡。我没问他,也不想知道。我们在同一个部门工作,单位的一个领导对我说,你们是不同层次的人,交朋友可以,但是工作上你要看得更高。不同层次?我倒没这么想过。不过,朋友曾学着一些前辈在他人面前说,“未来的X总工X院长。”我说,“将来,不要叫我X院长,叫我X作家。”
然而,我总是更低俗地觉得,这应该和我慷慨(?)地借钱给他更有关。七千,一年的时间我借了这么多钱给他,目前还差我一大半,具体数额则想不起来。去年见习实习期间,我借了抵过月薪的三千给一个年轻的同事,其他同事,包括跟他同办公室的人事后都说我不该给。这——。他父亲是卖建材的老板,听说跟单位领导关系很好。几个月后,我忽然得知,上班几个月的他下岗了。
虽然二十年来常常囊中羞涩,但很小的时候,我就对金钱养成了这样的观念,每次荷包里的钱不见了,随便找找又想不出钱究竟是何时何地消失后,我都这么想,掉了就掉了,想也想不回来,只会让自己不舒服,浪费时间,被人捡到也好,很快就释然了。不过,这也许是我运气好,还没有掉过百元及以上,但真是这样吗?我不清楚。
如果他不还钱的话,我就当做买包子喂了狗,虽然很想让朋友带这话给那个同事,但眼下没有底气。另外,纵然小时候被狗咬过,现在我仍然爱狗狗。
不同层次的人,说这话的领导半年前是我所在部门的总工程师,现在他单独成了一个新部门。几天前,我们中午喝了酒,聊到傍晚。他向他的好朋友,两位老前辈介绍我是他校友。他批评我工作不努力。他知道我爱看书写作。他没有批评我这点,他说一定先要搞好工作,不然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他说不要以为通过了省里的考试就高枕无忧,他一样可以因为工作不合格而开除我。我说我明白。
他说我缺乏压力。我说我一有压力就看书写作。他说我误解了,他是指我在工作方面没有压力。他当着同事和陌生人的面批评我,我没有不高兴,倒有些贱贱地觉得温暖。他说他是为我好,我说我明白。唉,我怎么好意思告诉他,在工作上,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但目前看来,我似乎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另一个领导在检查我的报告时说,——你还是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他说了多次,少有赞许之意,多是这般讽刺。有次我告诉他,我所写项目报告一段文字的出处,他说,你这是拿某某压我吗?某某是行业专家。天地良心,我只是表明出处。我不喜欢他说的话,以及方式,他工作认真、负责,但也可以说吹毛求疵。也许有一天我会感激他。他曾批评其他同事,用其他人的话说,把他们熊得像个孙子似的。
初春的一个黄昏,我走在下班的路上,突然想到,其实我可以不回去,我不必一定得在这个时候回去,买一两个菜,和另外三个同事一起做晚饭,就像过去一年的绝大数个晚上那样。我可以一回去就坐在电脑面前,码字。但终究没有做到,跟同事住在一起,我天然地承担着一些道义,不能把家务都交给他们,自己饭来张口。
不过,仅仅是想着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这种感觉特别美妙。比这更美妙的是,我同时发现,我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我可以不为未来忧虑,不必想存折里的钱是否足够买房子,不必想着什么时候结婚,不必为自己的工作遭到批评而羞愧。我可以活得更坦然,更坦荡,生活自然而然。我可以不必上网逛微博看电影,只要我想要,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可以看书,思考,写作。
我告诉表妹,工作空闲的时候,就是上班,我会看书——文学心理学历史学,写作。她说,你要得对起自己的良心。哇哦,这么严重?
没有人请我当作家,在写出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作品之前,大概也不会有人相信我会成为一个作家。
小时候,父母请人给我算命,我见过那样的写满端端正正的黑体字的红皮书,我至今也不知道那上面预示什么,那时候我一个字都不认识,也不知道那是文字,却很想了解。我对文字一见钟情。
想不起是小学六年级还是初一,有个夏天,我拿着一本从父母的柜子翻出的泛黄的书坐在家门口一看就是整整一下午,一天。那本书有50万字。后来这样连续不断地看一本书是在七八年后的大学。大学几年,我为自己从前读书不够多而感到羞愧,囫囵吞枣地看了不少书,逃课去图书馆。学习不用功,最初两年成绩倒数,后来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用功。
高二开始写作,至今未断,有时候我想,也许我的命运就是成为一个作家。但是直到去年,25岁之前,我一直把写作看得非常神圣,认为出自乡村的自己配不上。这是我感到最遗憾的地方。李小龙说,武术的最高境界是诚实地表达自己,每当写下一个字,我关心的只是,我是否“准确”地表达了我从生活中感受到的感觉。
我花470元买了一个电压锅,晚上睡觉前把米和材料准备好,放到锅里,设置好时间,第二天早上起来能吃到热乎乎的粥或者稀饭。住宿舍的时候,我曾为自己独自这样享用早餐感到羞愧,想自己是不是该请同事购买一些米,一起吃。现在没有这样的担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九岁下厨。我把早餐带到办公室,很多人以为我很勤快,起大早做饭吃。唉。
朋友说女朋友的事让我自己想法子。初夏的一个晚上,我像往常一样独自坐15路公交车上街,随便走走。回来时遇到一个女孩,同一站上车,后来在同一站下了车。我犹豫了片刻,追了上去,到了一个灯光明亮的超市门前,我追上去,说:“嗨。”她继续走,我走到她前面,说:“嗨,你好。”
“干吗?”她轻声说。
她个子娇小,看相貌我总疑心她是学生,初中生,但是晚上九点多,她一个人,穿着一袭黑裙,黑白的皮鞋,没穿袜子,挎着一个黑色小包,成熟端庄的打扮。
“你好,我想认识你,”我说。
“我不想,”她低着头说,声音倒不稚嫩。
“哦,既然你不给我认识你的的机会,那么请你给我一个机会,当一回你的护花使者,这么晚了,请允许我陪你走一段,”我说。街对面的一排小楼一片漆黑。
我们走了几分钟,到了一个昏黄的路灯下,她停下来,看着我,抿着嘴,凉爽的江风吹起她的浅发,遮住了她的眼睛。
“那么,晚安,”我笑道,挥挥手,转过身。
虽然是两个人住,但半个多月了,除了那次晚餐,我们的作息时间未曾同步过,就在我写下这句话的晚上七点半,我吃过晚饭,他还在睡觉,让我留点饭菜。
有次吃夜宵,他女友问我他是不是经常很晚才回家。他脚从桌下伸过来,朝我鼓眼睛,我对她笑道:“你应该比我更了解。”后来你她离开桌子,我对他说,“难道你要什么事都说谎吗?”他说,“安庆女孩,你不懂。”我笑了笑。我不知道我懂不懂。
实际也就是一个人住了。
这里一应齐全,是个小家。单位宿舍非常宽敞,两室一厅,但是相当于毛坯房,只有墙壁进行了简单的粉刷,宽敞的浴室墙壁是灰色毛糙的水泥,没有什么家具,不知为何,虽然怕黑,但搬家后,一个人在屋里洗澡我很少觉得怕,也不会很怕。说来,单位宿舍在3楼,周围是居民小区,比现在的7楼安全很多,这边楼梯晚上没有电灯。
不用出水电费、房租,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些都不用考虑。他为什么这么慷慨?我们认识才一年多,他是本地人,我来自外乡。我没问他,也不想知道。我们在同一个部门工作,单位的一个领导对我说,你们是不同层次的人,交朋友可以,但是工作上你要看得更高。不同层次?我倒没这么想过。不过,朋友曾学着一些前辈在他人面前说,“未来的X总工X院长。”我说,“将来,不要叫我X院长,叫我X作家。”
然而,我总是更低俗地觉得,这应该和我慷慨(?)地借钱给他更有关。七千,一年的时间我借了这么多钱给他,目前还差我一大半,具体数额则想不起来。去年见习实习期间,我借了抵过月薪的三千给一个年轻的同事,其他同事,包括跟他同办公室的人事后都说我不该给。这——。他父亲是卖建材的老板,听说跟单位领导关系很好。几个月后,我忽然得知,上班几个月的他下岗了。
虽然二十年来常常囊中羞涩,但很小的时候,我就对金钱养成了这样的观念,每次荷包里的钱不见了,随便找找又想不出钱究竟是何时何地消失后,我都这么想,掉了就掉了,想也想不回来,只会让自己不舒服,浪费时间,被人捡到也好,很快就释然了。不过,这也许是我运气好,还没有掉过百元及以上,但真是这样吗?我不清楚。
如果他不还钱的话,我就当做买包子喂了狗,虽然很想让朋友带这话给那个同事,但眼下没有底气。另外,纵然小时候被狗咬过,现在我仍然爱狗狗。
不同层次的人,说这话的领导半年前是我所在部门的总工程师,现在他单独成了一个新部门。几天前,我们中午喝了酒,聊到傍晚。他向他的好朋友,两位老前辈介绍我是他校友。他批评我工作不努力。他知道我爱看书写作。他没有批评我这点,他说一定先要搞好工作,不然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他说不要以为通过了省里的考试就高枕无忧,他一样可以因为工作不合格而开除我。我说我明白。
他说我缺乏压力。我说我一有压力就看书写作。他说我误解了,他是指我在工作方面没有压力。他当着同事和陌生人的面批评我,我没有不高兴,倒有些贱贱地觉得温暖。他说他是为我好,我说我明白。唉,我怎么好意思告诉他,在工作上,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但目前看来,我似乎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另一个领导在检查我的报告时说,——你还是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他说了多次,少有赞许之意,多是这般讽刺。有次我告诉他,我所写项目报告一段文字的出处,他说,你这是拿某某压我吗?某某是行业专家。天地良心,我只是表明出处。我不喜欢他说的话,以及方式,他工作认真、负责,但也可以说吹毛求疵。也许有一天我会感激他。他曾批评其他同事,用其他人的话说,把他们熊得像个孙子似的。
初春的一个黄昏,我走在下班的路上,突然想到,其实我可以不回去,我不必一定得在这个时候回去,买一两个菜,和另外三个同事一起做晚饭,就像过去一年的绝大数个晚上那样。我可以一回去就坐在电脑面前,码字。但终究没有做到,跟同事住在一起,我天然地承担着一些道义,不能把家务都交给他们,自己饭来张口。
不过,仅仅是想着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这种感觉特别美妙。比这更美妙的是,我同时发现,我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我可以不为未来忧虑,不必想存折里的钱是否足够买房子,不必想着什么时候结婚,不必为自己的工作遭到批评而羞愧。我可以活得更坦然,更坦荡,生活自然而然。我可以不必上网逛微博看电影,只要我想要,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可以看书,思考,写作。
我告诉表妹,工作空闲的时候,就是上班,我会看书——文学心理学历史学,写作。她说,你要得对起自己的良心。哇哦,这么严重?
没有人请我当作家,在写出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作品之前,大概也不会有人相信我会成为一个作家。
小时候,父母请人给我算命,我见过那样的写满端端正正的黑体字的红皮书,我至今也不知道那上面预示什么,那时候我一个字都不认识,也不知道那是文字,却很想了解。我对文字一见钟情。
想不起是小学六年级还是初一,有个夏天,我拿着一本从父母的柜子翻出的泛黄的书坐在家门口一看就是整整一下午,一天。那本书有50万字。后来这样连续不断地看一本书是在七八年后的大学。大学几年,我为自己从前读书不够多而感到羞愧,囫囵吞枣地看了不少书,逃课去图书馆。学习不用功,最初两年成绩倒数,后来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用功。
高二开始写作,至今未断,有时候我想,也许我的命运就是成为一个作家。但是直到去年,25岁之前,我一直把写作看得非常神圣,认为出自乡村的自己配不上。这是我感到最遗憾的地方。李小龙说,武术的最高境界是诚实地表达自己,每当写下一个字,我关心的只是,我是否“准确”地表达了我从生活中感受到的感觉。
我花470元买了一个电压锅,晚上睡觉前把米和材料准备好,放到锅里,设置好时间,第二天早上起来能吃到热乎乎的粥或者稀饭。住宿舍的时候,我曾为自己独自这样享用早餐感到羞愧,想自己是不是该请同事购买一些米,一起吃。现在没有这样的担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九岁下厨。我把早餐带到办公室,很多人以为我很勤快,起大早做饭吃。唉。
朋友说女朋友的事让我自己想法子。初夏的一个晚上,我像往常一样独自坐15路公交车上街,随便走走。回来时遇到一个女孩,同一站上车,后来在同一站下了车。我犹豫了片刻,追了上去,到了一个灯光明亮的超市门前,我追上去,说:“嗨。”她继续走,我走到她前面,说:“嗨,你好。”
“干吗?”她轻声说。
她个子娇小,看相貌我总疑心她是学生,初中生,但是晚上九点多,她一个人,穿着一袭黑裙,黑白的皮鞋,没穿袜子,挎着一个黑色小包,成熟端庄的打扮。
“你好,我想认识你,”我说。
“我不想,”她低着头说,声音倒不稚嫩。
“哦,既然你不给我认识你的的机会,那么请你给我一个机会,当一回你的护花使者,这么晚了,请允许我陪你走一段,”我说。街对面的一排小楼一片漆黑。
我们走了几分钟,到了一个昏黄的路灯下,她停下来,看着我,抿着嘴,凉爽的江风吹起她的浅发,遮住了她的眼睛。
“那么,晚安,”我笑道,挥挥手,转过身。
-
Esm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6-13 17: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