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
所有短暂而浪漫的镜头,都可能是日后的致命伤。
我并不想让他知道,在这人来人往的机场,告诉一个即将在你生命中消失的人,你实际上有多爱他,更像是一种满怀目的性的煽情。
在这种时候,绝口不提比千言万语好,我要笑得尽量云淡风请。
我知道在这一刻之后,我年轻的爱人小白会登上飞机,踏上异国土地,开始崭新的生活。用上其它香味的香皂或洗发水,甚至结识新的女人,对新的女人说出新的“如果”。
人们总是喜欢用“如果”去勾勒一些莫须有的奇迹,可大部分“如果”都不可兑现,不过是从希望到绝望的一个缓冲地带。
今天是我作娱记三周年的日子,娱记事业对我的改变,是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使我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从香烟到牛仔裤的牌子。
对我这个中途肄业,没什么特殊本领的女人来说,这应该算是一份投入产出比较接近极限的差使。
之所以干上娱记,是因为我喜欢看电影。
我记得吕克贝松说过,电影不是济世灵药,只是一片阿司匹林。
虽然我不知道什么世灵丹妙药,但我对阿司匹林却情有独钟。
在我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我目睹周围的艺术青年进行了一次次分化。
他们中的一部分坚信文学可以拯救世界,可最终却相继沦为抒情小甜点和下半身艳史的生产者和忠实消费者。一部分人化为各类先锋艺术的拥戴者,不过他们追赶先锋的速度,总是比不上被先锋抛弃的速度。
至于我,很难为文字或行为打动,却对影像抱有天生的好感。长大以后我很少为什么哭泣,但一个镜头就可能让我泪流满面。
可是我很快明白,当娱记和看电影是两回事,当我很快成为这一行的熟练工。
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某个大哲学家说,哲学就是把不太明显的胡说变成明显的胡说。
我忽然发现自己的工作,倒是跟伟大的哲学更异曲同工一些。
后来乐手意犹未尽,开着车带我在四环路上兜风,一路上开始喋喋不休的讲他的故事和他的女人。讲到动情处他竟然哭了,而且情真意切,泣不成声。
世界上总是有那么多滥俗的悲情故事。
夜色开始降临,正是可以尽情抒情的好时段,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很想和这个不相干的人说说我的故事。可是像我这么一个老听别人讲故事的人,会慢慢失去讲自己故事的能力。因为听来听去,你会发现所有的故事都差不多。
不是A爱B,B不爱A,就是A爱B,B也爱A,可两个人却怎么都到不了一块。要不就是A不爱B,B也不爱A,两个人却不得不在一块凑合呆着,我还需要说什么呢。
总是听别人故事还有一个负作用,就是你会反复想起自己的故事。
有人说,回忆是人变老的标志,可现在连80年代的人都在拼命回忆。
所以我说,回忆不是一个人变老的标志,反复回忆才是。
当你对一个人从“想念”变成“想起”,这说明你已经心甘情愿的在他的生活中蒸发掉了。
至于到底是你蒸发了他还是他蒸发了你,这是两个几率几乎相等的可能性。就像投一个硬币,结果是哪一面都不意外。
关于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比如歌、照片、录像带、情书、香烟、某个牌子的打火机或衬衫什么的。
对我来说每个男人有不同的意义和区分符号,有时候我发现我已经忘记了他们的面容,但我记得他们的符号。
我的第一个男朋友,是高中的音乐老师。当他弹着吉他,唱着那首《right here waiting》的时候,我和我的女同学们,都被他的气质迷住了。
其实,他并不能算是我的男朋友,因为他只给我塞过一个约会的纸条。可笑的是,我还没等到约会的那天,他就被公安局带走了,据说是被学生家长举报诈骗。
音乐老师从此在我们的世界里消失了,没人知道他被带走的真正原因,也没人再见过他。
我的第二个男朋友是高乐。“高乐”这个牌子是一种抵挡凉烟,绿色的包装,两块钱一包。
高乐同志很穷,他老是很乐观的说,这味道有点像“沙龙”。我和他同甘共苦抽了一年“高乐”后,有一天他从前的女友,给他写了一封感人肺腑的情书自杀未遂,他决定回到她身边。
我忙乎了足足四个小时,是要把这屋子还原成我来之前的样子,我想借此对我的前任兼级任表达一下致敬。毕竟,在20世纪末,肯为一个穷的叮当响的男人寻死觅活的姑娘已经灭绝了。只为这个,我就有义务让她交接得愉快些。
那时候,我很明白哭并不说明什么,有时候只是当事人抒情或自我缅怀的需要。我在临走前,给高乐留下一条“高乐”,估计这些烟够他抽两个星期了。
我想忘记一个人,大概也只需要两个星期吧。
“高乐”在我的吸烟史上维持了两个星期以上的惯性。
我是一个懒惰的人,维持一种习惯总比改变一种习惯要省力气。
不是每个烟滩都有“高乐”卖,碰上运气不好,要走好几条街才能找到,但是连这种一条街一条街的寻找,都是习惯的一部分。
在一切的习惯中,我却恰恰不能习惯独自一人去抽这种又凉又呛的烟。特别是深夜,四周静的出奇,我好像跟全世界都脱离了关系,不得不和“高乐”纠结在一起。
然而对任何东西的依赖,都会产生负作用,哪怕只是轻微依赖。
比方说,一旦我的烟断了顿,我的右手就会第一个产生生理反映,它会变成一个多动症患者。
除此之外,在没有烟抽的时候,我的时间感也会出现故障,每一分钟都被伸长了很多,就使任何正常的作息都变成煎熬。
慢慢的,我习惯了用烟来量度时间。看一集电视居需要5支,写一封信需要6支,看一张碟需要10支。听某人在电话里唠叨,需要1支到十几支不等。
可能因为大部分电影都是男人拍的,这些男人总是让电影里的女人为他们哭天抹泪,舍生忘死。
可惜的是永远不会这样。
现实里A离开了B,会照样活下去,总有一天她会忘掉B,遇到C,D,甚至是F。
后来我遇到了我的第三个男朋友,小白。
我叫他小白,因为他的衬衫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的,像他的人一样。
那时我24岁,进了杂志社干上了娱记。小白23岁,是个正在为前途和出路发愁的地质系找矿专业的毕业生。我们这样一对驴唇不对马嘴的组合,也许就注定了我们以后的路。
为消磨时间,我还经常参加一些聚会。我发现只要你愿意,这个城市里随时都有你可以去凑热闹的聚会。所有聚会到最后,都无一例外的变得很无聊很没劲,明明所有人都是来寻开心的,却没有一个是真正开心的。可是明天聚会还是会照样开场,大家还是会乐此不疲。也许聚会像水煮鱼和香辣蟹一样,能让人上瘾吧。
有人在睡觉,有人在狂欢。可是我知道,等着我的是失眠。
很奇怪,每次我预感到我会失眠的时候,我一定会失眠。
失眠的时候,时间长的可怕,每一分钟都像过不完似的,心里突然很空。
也许只是谁打错电话了吧,可人的想象总是会跟愿望无限靠近。我希望那是小白打来的。
整个后半夜我再也睡不着,好像在等待电话铃声再次想起似的。
有人曾经计算过,每个人的一生平均有八分之一的时间在寻找,不知道又有多少时间被人用来等待。
我想人生用来等待的时间远比寻找的时间多,因为等待的时间可以和任何时间粘在一起,你可能在做一件事,同时在等待另一件事发生。
你可能和一个人泡在一起,但同时在等待另一个人。
因为工作需要,有时我也会去参加一些文化沙龙或电影首的映式。出于敬业,我会坚持到散场或把电影老老实实看完,然后对相关人员提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再然后,拿了红包走人。
只是有一次......事情弄到这种地步,在我的娱记生涯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事实上,更多时候我这只蜜蜂,只会辛勤地围绕着名人们采集花粉,根本不会伸出刺去蛰人,毕竟他们是我的衣食父母,换句话说,就是上帝。
也许是歪打正着把,虽然跟最初的想象大相径庭,但我却意外的发现,自己竟很适合这份工作。首先,我有一个好脾气,能消化各种各样的鄙夷不屑和拒绝。其次,我很擅长听人讲故事,知道在哪里应该直视对方,在哪里该做感叹状,在哪里该瞪大眼睛。作为一个娱记,我赖以生存的器官是我亲爱的耳朵和手,耳朵虚怀若谷,手指玩世不恭。这样一对组合,能迅速让一只蝴蝶羽化成仙。
李文卿回美国后,我开始收到他给我寄来的彩票。我想不明白他出于什么心理给我寄来着玩意,等待?观望?还是自以为自己是个能为我带来好运的天使。
我是在诺查丹马斯的预言,99年8月18日的那天决定放弃小白的。
当时我们坐在学院路的马路牙子上,车来车往,尘土飞扬。我和小白约好了,一起等待传说中的大毁灭。那天小白告诉我,他从小在矿区长大,一心以为自己要干的事情就是找矿。可是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要找的根本不是矿。至于要找什么,他也不知道。
他说他觉得自己就像苍蝇,一头撞在玻璃上,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说完这句关于苍蝇的话,我们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对于小白这个年龄的男孩子来说,出路其实是有多重要。
事实上,这天我们终于平安度过,毫发无伤。
有人将之归结为测不准原理。我的理解是,要么是上帝年迈记错了日期,要么是他存心要嘲笑一下自作聪明的人类。
总的来说,我认为世界迟早还是会灭亡,只不过时间不祥。
我依然每天加工着别人的口述历史,热切关心着自己生产的方块字能占据多大面积。
而亲爱的小白呢,终于在我的劝说下,狠心办妥了去德意志的手续,找他的前途和出路去了。
我们一起度过了“世界末日”,可还是没有明天。
世界没有灭亡,爱情就不能永恒。
我没什么可说的,出路比爱情重要,德国比我重要。
我和小白的座位就是那张床垫,那是我的一个朋友在结婚之前送我的。这张床垫随着她的单身生活成了历史。
一张有历史的床垫和一个有历史的女人差不多,表面看来完整如初,里面却布满了不可演说的秘密。
好像以前那么多次似有若无的试探和拒绝,都不过是为了将这个仪式一拖再拖。我们静静的坐在床垫上,小白甚至翻了翻我放在枕边的书。到这时候,我们都已经知道,有些事是非发生不可的了,这张床垫的历史也将被添上新的一笔。
这是一个命定的仪式,两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跨越。过去他的拥抱总是浅尝辄止,有时会带点羞涩的小小的欲望,也悄悄的挥发在空气中。
而现在,我不再假设屏障,我们从对峙者变成了共谋,事态立刻朝另一个方向打着小弯逡巡过去。
李文卿很快回了美国,留下我做这道很难的选择题。这道题只有两个答案,选A,嫁给李文卿做一个美国中产的老婆。可我不知道,如果不够爱一个人却嫁给他,算不算是一种欺骗。选B,继续做娱记,等待生命中的C,D,E,可这是否意味着我还要不停的替代和被替代下去。
早晨的时候,我想选A,晚上我又想选B。我知道,可供我选择下去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没有天长地久的爱情也就没有天长地久的等待。
我决定暂时忘掉眼前的烦恼,好好做我的娱记。
可很快,出乎我意料的事发生了。
大鹏在采访中,曾提到过前女朋友整容的消息,虽然文章中没提到小青的名字,但媒体纷纷开始对号入座,答案开始聚集到小青身上。这种事,更让我的同行们感兴趣。
一时间各媒体展开了大论战,忽然之间我成了我同行们竞相采访的对象,我的电话一天到晚不停的响,还有人专门到杂志社来采访我,我尝到了明星乍红的滋味。
这种一家三口的日子,看起来也是挺温馨的,如果我当年没有离开高乐,坐在那里的女人会是我吗?
也许不是。这个女人当年可以为他自杀,现在却不能忍受他抽烟。
也许每个人都在变,高乐已经不再是高乐。
我在五秒钟之内作出了重大决定,在做娱记和做美国中产的老婆中间,我选择了后者。
可供选择的答案永远是那么少,而且永远不能称心如意。
我对自己说,这是大多数人的命运,你只能在可供选择的路中间选一条看起来还凑合的出路。
我累了,我不想再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出声的电话,一个不知何时出现的男人,我真的很想有个家。
我并不想让他知道,在这人来人往的机场,告诉一个即将在你生命中消失的人,你实际上有多爱他,更像是一种满怀目的性的煽情。
在这种时候,绝口不提比千言万语好,我要笑得尽量云淡风请。
我知道在这一刻之后,我年轻的爱人小白会登上飞机,踏上异国土地,开始崭新的生活。用上其它香味的香皂或洗发水,甚至结识新的女人,对新的女人说出新的“如果”。
人们总是喜欢用“如果”去勾勒一些莫须有的奇迹,可大部分“如果”都不可兑现,不过是从希望到绝望的一个缓冲地带。
今天是我作娱记三周年的日子,娱记事业对我的改变,是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使我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从香烟到牛仔裤的牌子。
对我这个中途肄业,没什么特殊本领的女人来说,这应该算是一份投入产出比较接近极限的差使。
之所以干上娱记,是因为我喜欢看电影。
我记得吕克贝松说过,电影不是济世灵药,只是一片阿司匹林。
虽然我不知道什么世灵丹妙药,但我对阿司匹林却情有独钟。
在我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我目睹周围的艺术青年进行了一次次分化。
他们中的一部分坚信文学可以拯救世界,可最终却相继沦为抒情小甜点和下半身艳史的生产者和忠实消费者。一部分人化为各类先锋艺术的拥戴者,不过他们追赶先锋的速度,总是比不上被先锋抛弃的速度。
至于我,很难为文字或行为打动,却对影像抱有天生的好感。长大以后我很少为什么哭泣,但一个镜头就可能让我泪流满面。
可是我很快明白,当娱记和看电影是两回事,当我很快成为这一行的熟练工。
一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某个大哲学家说,哲学就是把不太明显的胡说变成明显的胡说。
我忽然发现自己的工作,倒是跟伟大的哲学更异曲同工一些。
后来乐手意犹未尽,开着车带我在四环路上兜风,一路上开始喋喋不休的讲他的故事和他的女人。讲到动情处他竟然哭了,而且情真意切,泣不成声。
世界上总是有那么多滥俗的悲情故事。
夜色开始降临,正是可以尽情抒情的好时段,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很想和这个不相干的人说说我的故事。可是像我这么一个老听别人讲故事的人,会慢慢失去讲自己故事的能力。因为听来听去,你会发现所有的故事都差不多。
不是A爱B,B不爱A,就是A爱B,B也爱A,可两个人却怎么都到不了一块。要不就是A不爱B,B也不爱A,两个人却不得不在一块凑合呆着,我还需要说什么呢。
总是听别人故事还有一个负作用,就是你会反复想起自己的故事。
有人说,回忆是人变老的标志,可现在连80年代的人都在拼命回忆。
所以我说,回忆不是一个人变老的标志,反复回忆才是。
当你对一个人从“想念”变成“想起”,这说明你已经心甘情愿的在他的生活中蒸发掉了。
至于到底是你蒸发了他还是他蒸发了你,这是两个几率几乎相等的可能性。就像投一个硬币,结果是哪一面都不意外。
关于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比如歌、照片、录像带、情书、香烟、某个牌子的打火机或衬衫什么的。
对我来说每个男人有不同的意义和区分符号,有时候我发现我已经忘记了他们的面容,但我记得他们的符号。
我的第一个男朋友,是高中的音乐老师。当他弹着吉他,唱着那首《right here waiting》的时候,我和我的女同学们,都被他的气质迷住了。
其实,他并不能算是我的男朋友,因为他只给我塞过一个约会的纸条。可笑的是,我还没等到约会的那天,他就被公安局带走了,据说是被学生家长举报诈骗。
音乐老师从此在我们的世界里消失了,没人知道他被带走的真正原因,也没人再见过他。
我的第二个男朋友是高乐。“高乐”这个牌子是一种抵挡凉烟,绿色的包装,两块钱一包。
高乐同志很穷,他老是很乐观的说,这味道有点像“沙龙”。我和他同甘共苦抽了一年“高乐”后,有一天他从前的女友,给他写了一封感人肺腑的情书自杀未遂,他决定回到她身边。
我忙乎了足足四个小时,是要把这屋子还原成我来之前的样子,我想借此对我的前任兼级任表达一下致敬。毕竟,在20世纪末,肯为一个穷的叮当响的男人寻死觅活的姑娘已经灭绝了。只为这个,我就有义务让她交接得愉快些。
那时候,我很明白哭并不说明什么,有时候只是当事人抒情或自我缅怀的需要。我在临走前,给高乐留下一条“高乐”,估计这些烟够他抽两个星期了。
我想忘记一个人,大概也只需要两个星期吧。
“高乐”在我的吸烟史上维持了两个星期以上的惯性。
我是一个懒惰的人,维持一种习惯总比改变一种习惯要省力气。
不是每个烟滩都有“高乐”卖,碰上运气不好,要走好几条街才能找到,但是连这种一条街一条街的寻找,都是习惯的一部分。
在一切的习惯中,我却恰恰不能习惯独自一人去抽这种又凉又呛的烟。特别是深夜,四周静的出奇,我好像跟全世界都脱离了关系,不得不和“高乐”纠结在一起。
然而对任何东西的依赖,都会产生负作用,哪怕只是轻微依赖。
比方说,一旦我的烟断了顿,我的右手就会第一个产生生理反映,它会变成一个多动症患者。
除此之外,在没有烟抽的时候,我的时间感也会出现故障,每一分钟都被伸长了很多,就使任何正常的作息都变成煎熬。
慢慢的,我习惯了用烟来量度时间。看一集电视居需要5支,写一封信需要6支,看一张碟需要10支。听某人在电话里唠叨,需要1支到十几支不等。
可能因为大部分电影都是男人拍的,这些男人总是让电影里的女人为他们哭天抹泪,舍生忘死。
可惜的是永远不会这样。
现实里A离开了B,会照样活下去,总有一天她会忘掉B,遇到C,D,甚至是F。
后来我遇到了我的第三个男朋友,小白。
我叫他小白,因为他的衬衫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的,像他的人一样。
那时我24岁,进了杂志社干上了娱记。小白23岁,是个正在为前途和出路发愁的地质系找矿专业的毕业生。我们这样一对驴唇不对马嘴的组合,也许就注定了我们以后的路。
为消磨时间,我还经常参加一些聚会。我发现只要你愿意,这个城市里随时都有你可以去凑热闹的聚会。所有聚会到最后,都无一例外的变得很无聊很没劲,明明所有人都是来寻开心的,却没有一个是真正开心的。可是明天聚会还是会照样开场,大家还是会乐此不疲。也许聚会像水煮鱼和香辣蟹一样,能让人上瘾吧。
有人在睡觉,有人在狂欢。可是我知道,等着我的是失眠。
很奇怪,每次我预感到我会失眠的时候,我一定会失眠。
失眠的时候,时间长的可怕,每一分钟都像过不完似的,心里突然很空。
也许只是谁打错电话了吧,可人的想象总是会跟愿望无限靠近。我希望那是小白打来的。
整个后半夜我再也睡不着,好像在等待电话铃声再次想起似的。
有人曾经计算过,每个人的一生平均有八分之一的时间在寻找,不知道又有多少时间被人用来等待。
我想人生用来等待的时间远比寻找的时间多,因为等待的时间可以和任何时间粘在一起,你可能在做一件事,同时在等待另一件事发生。
你可能和一个人泡在一起,但同时在等待另一个人。
因为工作需要,有时我也会去参加一些文化沙龙或电影首的映式。出于敬业,我会坚持到散场或把电影老老实实看完,然后对相关人员提些无关痛痒的问题,再然后,拿了红包走人。
只是有一次......事情弄到这种地步,在我的娱记生涯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事实上,更多时候我这只蜜蜂,只会辛勤地围绕着名人们采集花粉,根本不会伸出刺去蛰人,毕竟他们是我的衣食父母,换句话说,就是上帝。
也许是歪打正着把,虽然跟最初的想象大相径庭,但我却意外的发现,自己竟很适合这份工作。首先,我有一个好脾气,能消化各种各样的鄙夷不屑和拒绝。其次,我很擅长听人讲故事,知道在哪里应该直视对方,在哪里该做感叹状,在哪里该瞪大眼睛。作为一个娱记,我赖以生存的器官是我亲爱的耳朵和手,耳朵虚怀若谷,手指玩世不恭。这样一对组合,能迅速让一只蝴蝶羽化成仙。
李文卿回美国后,我开始收到他给我寄来的彩票。我想不明白他出于什么心理给我寄来着玩意,等待?观望?还是自以为自己是个能为我带来好运的天使。
我是在诺查丹马斯的预言,99年8月18日的那天决定放弃小白的。
当时我们坐在学院路的马路牙子上,车来车往,尘土飞扬。我和小白约好了,一起等待传说中的大毁灭。那天小白告诉我,他从小在矿区长大,一心以为自己要干的事情就是找矿。可是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要找的根本不是矿。至于要找什么,他也不知道。
他说他觉得自己就像苍蝇,一头撞在玻璃上,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说完这句关于苍蝇的话,我们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对于小白这个年龄的男孩子来说,出路其实是有多重要。
事实上,这天我们终于平安度过,毫发无伤。
有人将之归结为测不准原理。我的理解是,要么是上帝年迈记错了日期,要么是他存心要嘲笑一下自作聪明的人类。
总的来说,我认为世界迟早还是会灭亡,只不过时间不祥。
我依然每天加工着别人的口述历史,热切关心着自己生产的方块字能占据多大面积。
而亲爱的小白呢,终于在我的劝说下,狠心办妥了去德意志的手续,找他的前途和出路去了。
我们一起度过了“世界末日”,可还是没有明天。
世界没有灭亡,爱情就不能永恒。
我没什么可说的,出路比爱情重要,德国比我重要。
我和小白的座位就是那张床垫,那是我的一个朋友在结婚之前送我的。这张床垫随着她的单身生活成了历史。
一张有历史的床垫和一个有历史的女人差不多,表面看来完整如初,里面却布满了不可演说的秘密。
好像以前那么多次似有若无的试探和拒绝,都不过是为了将这个仪式一拖再拖。我们静静的坐在床垫上,小白甚至翻了翻我放在枕边的书。到这时候,我们都已经知道,有些事是非发生不可的了,这张床垫的历史也将被添上新的一笔。
这是一个命定的仪式,两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跨越。过去他的拥抱总是浅尝辄止,有时会带点羞涩的小小的欲望,也悄悄的挥发在空气中。
而现在,我不再假设屏障,我们从对峙者变成了共谋,事态立刻朝另一个方向打着小弯逡巡过去。
李文卿很快回了美国,留下我做这道很难的选择题。这道题只有两个答案,选A,嫁给李文卿做一个美国中产的老婆。可我不知道,如果不够爱一个人却嫁给他,算不算是一种欺骗。选B,继续做娱记,等待生命中的C,D,E,可这是否意味着我还要不停的替代和被替代下去。
早晨的时候,我想选A,晚上我又想选B。我知道,可供我选择下去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没有天长地久的爱情也就没有天长地久的等待。
我决定暂时忘掉眼前的烦恼,好好做我的娱记。
可很快,出乎我意料的事发生了。
大鹏在采访中,曾提到过前女朋友整容的消息,虽然文章中没提到小青的名字,但媒体纷纷开始对号入座,答案开始聚集到小青身上。这种事,更让我的同行们感兴趣。
一时间各媒体展开了大论战,忽然之间我成了我同行们竞相采访的对象,我的电话一天到晚不停的响,还有人专门到杂志社来采访我,我尝到了明星乍红的滋味。
这种一家三口的日子,看起来也是挺温馨的,如果我当年没有离开高乐,坐在那里的女人会是我吗?
也许不是。这个女人当年可以为他自杀,现在却不能忍受他抽烟。
也许每个人都在变,高乐已经不再是高乐。
我在五秒钟之内作出了重大决定,在做娱记和做美国中产的老婆中间,我选择了后者。
可供选择的答案永远是那么少,而且永远不能称心如意。
我对自己说,这是大多数人的命运,你只能在可供选择的路中间选一条看起来还凑合的出路。
我累了,我不想再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出声的电话,一个不知何时出现的男人,我真的很想有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