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ang
你看 我就是反射弧这么长的一个人 慢热到消息听到快一天
才意识到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 才明白自己到底有多难受
所以啊 我其实一直都是一个呆呆的小木头 成了你最晚开窍 也最不成材的弟子
自己也为人师后才越发明白 老师多疼聪明刻苦的学生那是人性使然
可我们爷俩儿这样亲 却和我手风琴拉得好坏 实在无半分关系
不拉琴时你看我怎样都是好 一拉琴我便各种惹你生气
等真的开窍了 自己愿意努力了 已是十多年后的事情 早没了时间和情致再认真捡起来打磨
我现在明白 这都是借口 都是我以为只要我想学你就一直都在的借口
五岁 就跟了这么牛的老师学琴 那时的你对我来说 就是考级书封面显赫的名字
以后你说起来 总喜欢用手比在腰那里说:那时候 你才那么大
后来 后来就是我人生练琴练得最苦的八年
没有任何喜欢可言 只是因了老妈那异于常人的毅力
那时候你总说 我一拉琴就和谁欠我钱似的
现在才发现自己拉琴时真是惯性地拉着脸 若是摆个笑脸 手底下还要出错 也奇了
还记得老梁那时候开玩笑说:咱得趁杨老师退之前 在考级时汇合啊
因为你的身份 只做六级以上的评委 所以这句半真半假的话 也成了我的一个梦想
六级的时候 前面一个姑娘出来说:里面太冷了 一老头儿都穿上毛背心了
我猜那就是你 果不其然 现在想想 那时你的身体就并不好
可不知为什么 你在我的印象里 永远都是那样的精神矍铄 风采依旧的样子
再碰见时就是八级了 好巧不巧的 我排了第一个
你进门时看见是我明显愣了一下 随即还假装不认识地安抚我说:第一个好 考完就完了
这么多年了 对那间屋子印象依旧清晰 向阳的屋子 阳光暖暖地洒进来
依旧记得拉京剧脸谱时你和另一个评委老师相视一笑一点头的样子 那一刻我明白 过了
终于老妈累了 也意识到我是真的没有这个天赋 不再坚持不再逼迫
我乐得顺水推舟说那就不考了 随便学学当爱好就好 可其实我只是不想让你们伤心
不想亲口对你们说 我真的一点儿都不喜欢 我觉得拉琴只是习惯 痛苦的习惯而已
就在这样有一搭无一搭练琴的岁月里的某一天 我居然突然开窍了
居然自己很主动地拉了一个小时琴以后
和老妈发表了一通关于 以前十年我为何拉不好琴的感慨
我记得那时老妈说 她觉得以前付出的一切都值了
可惜这时候早就没了这专心致志学琴的机会 忙着中考 忙着高考
我们爷俩儿也渐渐变成了 逢年过节去看看你和奶奶
你听我说说近况 然后拉新作的曲子给我听 爷俩品评一番
你会说自己老了 手指不如以前灵活 快的曲子都拉不了了
我就卖乖道:曲子关键还是在情感和处理 想自己小的时候倒是拉得了八级的曲子 可干巴巴的 有什么味道可言 杨老师您随便一首小曲儿 我都觉着好听呢
你看你看 终于是懂了 虽然开窍得有点儿太晚太晚了
不过我依旧记得你后来的肯定 说我的霍拉舞曲看得出当年的功底 说黑龙江波涛听得出味道了 简简单单的风流寡妇也能拉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格……
都是比当年简单十倍的曲子 可是终于是好听了 终于是明白了你的演奏为何是艺术 而人们千里迢迢来向你请教指导的是什么
也终于发自内心的感谢这二十多年有手风琴的陪伴 让我现在无论高兴还是抑郁之时都可以有个情感的寄托
最后一次见你便是今年初领证之前 你和奶奶听了以后都连说好好好 还说有机会一定要我带来给你们看看
我说一定 因为我得让他听听您拉的曲子 那才显得出我们手风琴拉曲子的独特韵味
你送围脖给他 还逗我说:我这是替你送的 让他带着好天天想着你
我卖萌说 到底还是杨老师疼我 那时的你 笑得多开心啊
最近还忙着把你和小杨老师写的那首故乡圆舞曲重新练出来 想走之前去看你时拉给你听听
可曲子没练完 你却先走了……
你不是和奶奶一直惦记着今年还没和我们一家子吃饭么 那怎么就算了呢
你不是还说 两年以后 要我带他来见见你和奶奶么 那怎么就不等了呢
奶奶说你一直胃口不好 却不肯去医院 你总说你又没病 那你说你天天吃健胃消食片能治得好淋巴癌么
暧 其实我懂 我甚至都猜得到为什么会这么快
你和姥爷一样 你们那么骄傲的人 宁愿如此
今天开车的时候,脑海中涌现出很多小细节:你叫我胖丫头时的神情;你骂我不长记性时的生气;冬天去学琴时你总要先摸摸我手暖了才让我摸琴;你看到我的成长时由衷的感叹;你书房里摞得满满的书;奶奶每次沏茶冲咖啡用的红色细挑杯子……
太多太多了,二十年,我从未想过你会在我的生命里突然消失,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真心想好好拉曲子给你听,你却不在了……
今天很想回来拉拉琴当做是拉给你听听,可又是好巧不巧的,居然把手指肚划了!
好吧,那我便用我最擅长的码字儿方式来和你告别:
我亲爱的杨文涛老师,我亲爱的好爷爷,一路走好!你留给丫头的不仅仅是那些音乐的治愈与陪伴,最重要的,你是第一个言传身教教会我“为人师者先为人”道理的老师!以后的琴声不仅是陪伴,也拉给在天上的你听。
才意识到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 才明白自己到底有多难受
所以啊 我其实一直都是一个呆呆的小木头 成了你最晚开窍 也最不成材的弟子
自己也为人师后才越发明白 老师多疼聪明刻苦的学生那是人性使然
可我们爷俩儿这样亲 却和我手风琴拉得好坏 实在无半分关系
不拉琴时你看我怎样都是好 一拉琴我便各种惹你生气
等真的开窍了 自己愿意努力了 已是十多年后的事情 早没了时间和情致再认真捡起来打磨
我现在明白 这都是借口 都是我以为只要我想学你就一直都在的借口
五岁 就跟了这么牛的老师学琴 那时的你对我来说 就是考级书封面显赫的名字
以后你说起来 总喜欢用手比在腰那里说:那时候 你才那么大
后来 后来就是我人生练琴练得最苦的八年
没有任何喜欢可言 只是因了老妈那异于常人的毅力
那时候你总说 我一拉琴就和谁欠我钱似的
现在才发现自己拉琴时真是惯性地拉着脸 若是摆个笑脸 手底下还要出错 也奇了
还记得老梁那时候开玩笑说:咱得趁杨老师退之前 在考级时汇合啊
因为你的身份 只做六级以上的评委 所以这句半真半假的话 也成了我的一个梦想
六级的时候 前面一个姑娘出来说:里面太冷了 一老头儿都穿上毛背心了
我猜那就是你 果不其然 现在想想 那时你的身体就并不好
可不知为什么 你在我的印象里 永远都是那样的精神矍铄 风采依旧的样子
再碰见时就是八级了 好巧不巧的 我排了第一个
你进门时看见是我明显愣了一下 随即还假装不认识地安抚我说:第一个好 考完就完了
这么多年了 对那间屋子印象依旧清晰 向阳的屋子 阳光暖暖地洒进来
依旧记得拉京剧脸谱时你和另一个评委老师相视一笑一点头的样子 那一刻我明白 过了
终于老妈累了 也意识到我是真的没有这个天赋 不再坚持不再逼迫
我乐得顺水推舟说那就不考了 随便学学当爱好就好 可其实我只是不想让你们伤心
不想亲口对你们说 我真的一点儿都不喜欢 我觉得拉琴只是习惯 痛苦的习惯而已
就在这样有一搭无一搭练琴的岁月里的某一天 我居然突然开窍了
居然自己很主动地拉了一个小时琴以后
和老妈发表了一通关于 以前十年我为何拉不好琴的感慨
我记得那时老妈说 她觉得以前付出的一切都值了
可惜这时候早就没了这专心致志学琴的机会 忙着中考 忙着高考
我们爷俩儿也渐渐变成了 逢年过节去看看你和奶奶
你听我说说近况 然后拉新作的曲子给我听 爷俩品评一番
你会说自己老了 手指不如以前灵活 快的曲子都拉不了了
我就卖乖道:曲子关键还是在情感和处理 想自己小的时候倒是拉得了八级的曲子 可干巴巴的 有什么味道可言 杨老师您随便一首小曲儿 我都觉着好听呢
你看你看 终于是懂了 虽然开窍得有点儿太晚太晚了
不过我依旧记得你后来的肯定 说我的霍拉舞曲看得出当年的功底 说黑龙江波涛听得出味道了 简简单单的风流寡妇也能拉出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格……
都是比当年简单十倍的曲子 可是终于是好听了 终于是明白了你的演奏为何是艺术 而人们千里迢迢来向你请教指导的是什么
也终于发自内心的感谢这二十多年有手风琴的陪伴 让我现在无论高兴还是抑郁之时都可以有个情感的寄托
最后一次见你便是今年初领证之前 你和奶奶听了以后都连说好好好 还说有机会一定要我带来给你们看看
我说一定 因为我得让他听听您拉的曲子 那才显得出我们手风琴拉曲子的独特韵味
你送围脖给他 还逗我说:我这是替你送的 让他带着好天天想着你
我卖萌说 到底还是杨老师疼我 那时的你 笑得多开心啊
最近还忙着把你和小杨老师写的那首故乡圆舞曲重新练出来 想走之前去看你时拉给你听听
可曲子没练完 你却先走了……
你不是和奶奶一直惦记着今年还没和我们一家子吃饭么 那怎么就算了呢
你不是还说 两年以后 要我带他来见见你和奶奶么 那怎么就不等了呢
奶奶说你一直胃口不好 却不肯去医院 你总说你又没病 那你说你天天吃健胃消食片能治得好淋巴癌么
暧 其实我懂 我甚至都猜得到为什么会这么快
你和姥爷一样 你们那么骄傲的人 宁愿如此
今天开车的时候,脑海中涌现出很多小细节:你叫我胖丫头时的神情;你骂我不长记性时的生气;冬天去学琴时你总要先摸摸我手暖了才让我摸琴;你看到我的成长时由衷的感叹;你书房里摞得满满的书;奶奶每次沏茶冲咖啡用的红色细挑杯子……
太多太多了,二十年,我从未想过你会在我的生命里突然消失,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真心想好好拉曲子给你听,你却不在了……
今天很想回来拉拉琴当做是拉给你听听,可又是好巧不巧的,居然把手指肚划了!
好吧,那我便用我最擅长的码字儿方式来和你告别:
我亲爱的杨文涛老师,我亲爱的好爷爷,一路走好!你留给丫头的不仅仅是那些音乐的治愈与陪伴,最重要的,你是第一个言传身教教会我“为人师者先为人”道理的老师!以后的琴声不仅是陪伴,也拉给在天上的你听。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