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笔记(三)
第六章 拖延时钟:你知道现在几点么?
科学家和哲学家对于时间的解释各有不同,了解就行。
主观时间就是自己对时间独特的感觉,它比较自由,弹性较大,它的一个变体就是事件时间,比如说,“我把单词背完后,去看一集电视剧。”如何把主观和客观时间结合是一个问题,拖延者的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之间存在严重冲突,我们要做的是接受客观时间,因为它是不可抗拒的,我们要承认自己不是全知全能,看到自己的局限性,我们无法控制时间。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主观时间,需要相互协调。
最切身的体会就是,制定个人计划的问题上,是制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客观时间),还是不已时间为界,完成一项,接下去做另一项(主观时间)。
时间感的演化
婴儿时间(无视,想要什么必须立即得到),幼儿时间(抵抗),儿童时间(被压迫),少年时间(矛盾或否认),青年时间(更加清醒的认识客观时间),中年时间(抗争,一切似乎都成了定局,开始后悔),老年时间(接受,客观时间重要性降低,更注重主观时间)。
陷在另一个时间区域
而拖延者喜欢和时间作斗争,他们的时间感在一个错乱的时间区域,不愿去想未来,“但是总有这一时刻,那时拖沓的此时变成了过去,而不去料想的将来变成了过去,”错乱的时间区域好比18岁还要穿8岁的衣服,或是30岁还在玩20岁时的游戏,不能正视自己的位置,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 时间迷失(没有客观时间作为坐标,沉溺在自己的主观时间里,他们在其中感到自由,这种感觉“往往发生在当你处于深深的愉悦或者玩得最开心的时候”,此刻的你是充满创意和新鲜的,但是要记住客观时间永远是存在的,把时间迷失带入你的生活,会把你的生命浪费掉。我觉得偶尔的娱乐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要分清主次)
* 时间断裂(将自我分隔开,结果就是时刻对你不具有真正的意义???这个不太懂)
* 过去的好时光(回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把自己的年龄定格在那里,其实自己已经不在高光了)
过去影响现在和未来
过去永远是你的,过去是不可改变的,过去会对你产生影响,过去需要你去面对,感悟“成熟时间”,它是一种既能在外部世界又能在内心世界评定什么是真实并能够接受他的能力。我们要学会和时间合作,而不是抗争。
这一章时间的概念有点玄乎,并不能彻底的了解。
第三部分 拖延vs大脑
第七章 世界上存在拖延基因么
大观念(在研究或已发现的事实):
* 你的大脑处在不断变化中 (可塑性,也可以说是习惯性,大脑具有记忆,你越是怎么样,他就越是赞同你,不论你的好坏,像马屁精一样,让你养成习惯。想很多书上所说,有些你认为是天赋的影响,比如记忆力,意志力,都是可以练习形成的)
* 感受很重要,即使它处于无意识中(对一件事对与错的判断,纯粹是自己的判断,这样有助于你做决定。拖延则主要来自于你对恐惧的感受,为此,人们产生一系列防卫机制,一种为“理想化”,就是找借口,比如说,你觉得没有必要学习一些东西,因为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到,其实你是害怕证明自己愚蠢;另一种是抑制,直接否定,但是这样的人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更加紧张。要做的就是情绪调整,把事情想清楚,鼓励自己,提醒自己。)
* 潜伏记忆的影响(“我们所恐惧的事情是那些早已发生过的事情 ”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潜伏记忆,但是它会反映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 连结的通路(在处理一件事时,你考虑的往往不仅仅是这一件事,甚至包括别人的看法,对自己的评估,造成低自尊,这来源于小时候,“那些关心我们的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如同《被抛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因为小时候父亲对自己的鬼脸微笑,就一直做鬼脸,希望被认可,因此这或许可以说是父母的影响,推测)
* 左逆转(大脑左半球一部分是和关照、感性、同情有关的,当这些区域被激活,我们就会感到轻松,对世界怀着开放的态度。激活方法,触摸,巧克力,后面叙述。)
“你越能够在内心创造出一个具有完整感的状态,那么你成为拖延的囚犯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这一过程需要不断的训练,要相信,我们可以通过练习不断完善自己,即使是很小的改变,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科学家和哲学家对于时间的解释各有不同,了解就行。
主观时间就是自己对时间独特的感觉,它比较自由,弹性较大,它的一个变体就是事件时间,比如说,“我把单词背完后,去看一集电视剧。”如何把主观和客观时间结合是一个问题,拖延者的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之间存在严重冲突,我们要做的是接受客观时间,因为它是不可抗拒的,我们要承认自己不是全知全能,看到自己的局限性,我们无法控制时间。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主观时间,需要相互协调。
最切身的体会就是,制定个人计划的问题上,是制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客观时间),还是不已时间为界,完成一项,接下去做另一项(主观时间)。
时间感的演化
婴儿时间(无视,想要什么必须立即得到),幼儿时间(抵抗),儿童时间(被压迫),少年时间(矛盾或否认),青年时间(更加清醒的认识客观时间),中年时间(抗争,一切似乎都成了定局,开始后悔),老年时间(接受,客观时间重要性降低,更注重主观时间)。
陷在另一个时间区域
而拖延者喜欢和时间作斗争,他们的时间感在一个错乱的时间区域,不愿去想未来,“但是总有这一时刻,那时拖沓的此时变成了过去,而不去料想的将来变成了过去,”错乱的时间区域好比18岁还要穿8岁的衣服,或是30岁还在玩20岁时的游戏,不能正视自己的位置,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 时间迷失(没有客观时间作为坐标,沉溺在自己的主观时间里,他们在其中感到自由,这种感觉“往往发生在当你处于深深的愉悦或者玩得最开心的时候”,此刻的你是充满创意和新鲜的,但是要记住客观时间永远是存在的,把时间迷失带入你的生活,会把你的生命浪费掉。我觉得偶尔的娱乐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要分清主次)
* 时间断裂(将自我分隔开,结果就是时刻对你不具有真正的意义???这个不太懂)
* 过去的好时光(回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把自己的年龄定格在那里,其实自己已经不在高光了)
过去影响现在和未来
过去永远是你的,过去是不可改变的,过去会对你产生影响,过去需要你去面对,感悟“成熟时间”,它是一种既能在外部世界又能在内心世界评定什么是真实并能够接受他的能力。我们要学会和时间合作,而不是抗争。
这一章时间的概念有点玄乎,并不能彻底的了解。
第三部分 拖延vs大脑
第七章 世界上存在拖延基因么
大观念(在研究或已发现的事实):
* 你的大脑处在不断变化中 (可塑性,也可以说是习惯性,大脑具有记忆,你越是怎么样,他就越是赞同你,不论你的好坏,像马屁精一样,让你养成习惯。想很多书上所说,有些你认为是天赋的影响,比如记忆力,意志力,都是可以练习形成的)
* 感受很重要,即使它处于无意识中(对一件事对与错的判断,纯粹是自己的判断,这样有助于你做决定。拖延则主要来自于你对恐惧的感受,为此,人们产生一系列防卫机制,一种为“理想化”,就是找借口,比如说,你觉得没有必要学习一些东西,因为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到,其实你是害怕证明自己愚蠢;另一种是抑制,直接否定,但是这样的人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更加紧张。要做的就是情绪调整,把事情想清楚,鼓励自己,提醒自己。)
* 潜伏记忆的影响(“我们所恐惧的事情是那些早已发生过的事情 ”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潜伏记忆,但是它会反映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 连结的通路(在处理一件事时,你考虑的往往不仅仅是这一件事,甚至包括别人的看法,对自己的评估,造成低自尊,这来源于小时候,“那些关心我们的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如同《被抛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因为小时候父亲对自己的鬼脸微笑,就一直做鬼脸,希望被认可,因此这或许可以说是父母的影响,推测)
* 左逆转(大脑左半球一部分是和关照、感性、同情有关的,当这些区域被激活,我们就会感到轻松,对世界怀着开放的态度。激活方法,触摸,巧克力,后面叙述。)
“你越能够在内心创造出一个具有完整感的状态,那么你成为拖延的囚犯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这一过程需要不断的训练,要相信,我们可以通过练习不断完善自己,即使是很小的改变,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