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agreen~纯粹跃动的音乐精灵
一杯苏打绿的成分
辞藻生僻字雌雄同体音琅琅上口的曲调感同身受的放任和鼓舞年龄区间16—25岁
适用人群文艺青年或伪文艺青年有梦想有抱负有情怀的学生群体
薄荷的清新VS浮华的泛滥
台湾省的音乐风潮一直呈现极端分化的并存,既有杂糅这“台”与“哈日”的所谓主流,也有自成一统的Indie和小众。不过但凡有点想法思想和态度的小青年们,身价都是很高的,很难想象他们委身去对才华欠奉虚华爆棚的偶像犯花痴。比起在后青春里挪不动的五月天,苏打绿的身心都更贴进当下的年轻人,他们带着清新的薄荷气息横空出世,让人眼前一亮。 起初,梦想起于微时,做Demo就在一台MD和小麦克风的简陋设备下完成,经历过所有名不见经传的校园团体的青涩期。发第一张同名专辑时,青峰还没有蜕变成如今这般“尤物”,六个人看上去跟随处可见的学生没有两样。可以说,一个苏打绿背后,有着千万个校园音乐梦的缩影。苏打绿成了学生们的精神领袖,他们拿苏打绿的音乐当自己的青春参照物。某娱乐节目说“苏打绿像是一个教,Fans是信教的教徒,青峰是教主。”他们越来越红,到了“亚洲天团”的地步,星味出来了,身价也抬高了。但是小众与主流独立与流俗的警戒线,其实不能用知名度与追捧潮来衡量,关键在于他们的歌还是不是那样写,调还是不是那样唱,如果硬件升级软件趋于精致而内核尚未污染,那么他们,还是最初的他们。
“如果你们想做的,不是长辈规定你的样子,不是社会控制你的样子,那么请你一定要跟我们一起,温柔的推翻这个世界,把世界变成我们的。”这句话,已经足够秒杀“书生”了。
青春的诗意VS成年的造作
第一张同名专辑散发出清新的学生气,第二张《小宇宙》中有对社会的初试窥探,到了《无与伦比的美丽》,表达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想象境地:以狂想面对各种情感,在真实生活中信奉简单生活,直到找到相信的力量。他们的作品基本上都有实验小品的性质,音乐保存下干净清澈的书卷气息,好听入耳是先决条件,但是又不同于传统概念。晦涩拼贴的直觉式歌词,难以连结的结构,混乱逻辑的关系,再反差的配以清新优美的旋律。曲风可清新如民谣,也可狂烈如摇滚,信手捻来,恣意奔放。
我们可以在《迟到千年》里看到让人晕头转向也不知所云的生僻字大集结,也可以在《白日出没的月球》里听到天外飞仙似的独白......粉装玉砌又带点梦幻缠绵的文字,经由青峰雌雄同体娘而柔软的声音吟唱出来,正中小青年们的下怀。
这些诗意是加班加到呕吐满腔理想主义化为显示主义的成年人享受不起的,他们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心境,甚至会觉得矫情和造作。但这一切,就是让涉世未深的学生们着迷。学生是有闲的知识分子,悲伤要高贵,格调要风雅,要阳春白雪,要不食人间烟火。
青峰的文字游戏比语文课本上的好词佳句受用多了,他们宁肯抱着辞海来啃,也要领略这份无与伦比的美丽。
半熟的青涩VS烂掉的成熟
前途未知,方向茫然,用半熟的青涩对抗和依附着对世界的希冀和迷茫,学生确实应该是最伤春悲秋的团体。吴青峰说:“不管我们身在多么纷扰的世界当中,我们还得为自己找到相信的东西和理由,不然我们的生命将会一点意义也没有。”于是整张《无以伦比的美丽》都在贯彻“相信”的力量。
身边的A说:“他们有很难得的纯粹。”B说“听他们的歌让我觉得心里很踏实。”C说:“他们的歌让我觉得很释放,感觉是同类”。苏打绿在音乐里虚构了一个世界,包裹着听音乐的人,在真实世界里保护自己的柔软和情怀。
因为没有成熟的烂掉,所以能从情绪的真空里幻想出心花的盛落。所以听《是我的海》《背着你》《左边》......感同身受。
因为没有成熟的烂掉,所以喜欢苏打绿不草根市侩,对于世界没有盲目的攫取,也没有征服的野心。他们承认自己失败的同时,也会标榜自己的伟大。
因为没有成熟的烂掉,酒不让人醉,苏打绿却会让人醉。饮下一杯清新的苏打绿后,再打一个舒坦的嗝。他们的音乐,是心灵的随意涂鸦,因为颜色艳丽而显得自由畅快,提炼出了青春的防腐剂。
转自贴吧~
辞藻生僻字雌雄同体音琅琅上口的曲调感同身受的放任和鼓舞年龄区间16—25岁
适用人群文艺青年或伪文艺青年有梦想有抱负有情怀的学生群体
薄荷的清新VS浮华的泛滥
台湾省的音乐风潮一直呈现极端分化的并存,既有杂糅这“台”与“哈日”的所谓主流,也有自成一统的Indie和小众。不过但凡有点想法思想和态度的小青年们,身价都是很高的,很难想象他们委身去对才华欠奉虚华爆棚的偶像犯花痴。比起在后青春里挪不动的五月天,苏打绿的身心都更贴进当下的年轻人,他们带着清新的薄荷气息横空出世,让人眼前一亮。 起初,梦想起于微时,做Demo就在一台MD和小麦克风的简陋设备下完成,经历过所有名不见经传的校园团体的青涩期。发第一张同名专辑时,青峰还没有蜕变成如今这般“尤物”,六个人看上去跟随处可见的学生没有两样。可以说,一个苏打绿背后,有着千万个校园音乐梦的缩影。苏打绿成了学生们的精神领袖,他们拿苏打绿的音乐当自己的青春参照物。某娱乐节目说“苏打绿像是一个教,Fans是信教的教徒,青峰是教主。”他们越来越红,到了“亚洲天团”的地步,星味出来了,身价也抬高了。但是小众与主流独立与流俗的警戒线,其实不能用知名度与追捧潮来衡量,关键在于他们的歌还是不是那样写,调还是不是那样唱,如果硬件升级软件趋于精致而内核尚未污染,那么他们,还是最初的他们。
“如果你们想做的,不是长辈规定你的样子,不是社会控制你的样子,那么请你一定要跟我们一起,温柔的推翻这个世界,把世界变成我们的。”这句话,已经足够秒杀“书生”了。
青春的诗意VS成年的造作
第一张同名专辑散发出清新的学生气,第二张《小宇宙》中有对社会的初试窥探,到了《无与伦比的美丽》,表达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想象境地:以狂想面对各种情感,在真实生活中信奉简单生活,直到找到相信的力量。他们的作品基本上都有实验小品的性质,音乐保存下干净清澈的书卷气息,好听入耳是先决条件,但是又不同于传统概念。晦涩拼贴的直觉式歌词,难以连结的结构,混乱逻辑的关系,再反差的配以清新优美的旋律。曲风可清新如民谣,也可狂烈如摇滚,信手捻来,恣意奔放。
我们可以在《迟到千年》里看到让人晕头转向也不知所云的生僻字大集结,也可以在《白日出没的月球》里听到天外飞仙似的独白......粉装玉砌又带点梦幻缠绵的文字,经由青峰雌雄同体娘而柔软的声音吟唱出来,正中小青年们的下怀。
这些诗意是加班加到呕吐满腔理想主义化为显示主义的成年人享受不起的,他们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心境,甚至会觉得矫情和造作。但这一切,就是让涉世未深的学生们着迷。学生是有闲的知识分子,悲伤要高贵,格调要风雅,要阳春白雪,要不食人间烟火。
青峰的文字游戏比语文课本上的好词佳句受用多了,他们宁肯抱着辞海来啃,也要领略这份无与伦比的美丽。
半熟的青涩VS烂掉的成熟
前途未知,方向茫然,用半熟的青涩对抗和依附着对世界的希冀和迷茫,学生确实应该是最伤春悲秋的团体。吴青峰说:“不管我们身在多么纷扰的世界当中,我们还得为自己找到相信的东西和理由,不然我们的生命将会一点意义也没有。”于是整张《无以伦比的美丽》都在贯彻“相信”的力量。
身边的A说:“他们有很难得的纯粹。”B说“听他们的歌让我觉得心里很踏实。”C说:“他们的歌让我觉得很释放,感觉是同类”。苏打绿在音乐里虚构了一个世界,包裹着听音乐的人,在真实世界里保护自己的柔软和情怀。
因为没有成熟的烂掉,所以能从情绪的真空里幻想出心花的盛落。所以听《是我的海》《背着你》《左边》......感同身受。
因为没有成熟的烂掉,所以喜欢苏打绿不草根市侩,对于世界没有盲目的攫取,也没有征服的野心。他们承认自己失败的同时,也会标榜自己的伟大。
因为没有成熟的烂掉,酒不让人醉,苏打绿却会让人醉。饮下一杯清新的苏打绿后,再打一个舒坦的嗝。他们的音乐,是心灵的随意涂鸦,因为颜色艳丽而显得自由畅快,提炼出了青春的防腐剂。
转自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