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中妙事
世尊尝与阿难行次,见一古佛塔。世尊便作礼。
阿难曰:“此是甚么人塔?”世尊曰:“此是过去诸佛塔。”
阿难曰:“过去诸佛是甚么人弟子?”世尊曰:“是吾弟子。”
阿难曰:“应当如是。”
世尊因黑氏梵志运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欢、梧桐花两株,来供养佛。佛召仙人,梵志应诺。
佛曰:“放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
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
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两手皆空,更教放下个甚么?”
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
汝免生死处。”梵志于言下悟无生忍。
世尊因地布发掩泥,献花于然灯。然灯见布发处,遂约退众,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刹。”时众中有一贤于长者,持标于指处插曰:“建梵刹竟。”时诸天散花,赞曰:“庶子有大智矣!”
世尊因七贤女游尸陀林,一女指尸曰:“尸在这里,人向甚处去?”一女曰:“作么?作么?”
诸姊谛观,各各契悟,感帝释散花曰:“惟愿圣姊有何所须,我当终身供给。”
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无根树子一株,二要无阴阳地一片,三要叫不响山谷一所。”
帝释曰:“一切所须,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实无得。”
女曰:“汝若无此,争解济人?”
帝释罔措,遂同往白佛。
佛言:“憍尸迦,我诸弟子大阿罗汉不解此义,唯有诸大菩萨乃解此义。”
世尊临入涅槃,文殊大士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邪?”
世尊于涅槃会上,以手摩胸,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后悔。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时百万亿众,悉皆契悟。
迦叶在耆阇崛山毕钵罗窟睹胜光明,即入三昧,以净天眼,观见世尊于熙连河侧,入般涅槃。乃告其徒曰:“如来涅槃也,何其驶哉!”即至双树间,悲恋号泣。佛于金棺出示双足。
尔时迦叶告诸比丘:“佛已茶毗,金刚舍利,非我等事。我等宜当结集法眼,无令断绝。”乃说偈曰:“如来弟子,且莫涅槃,得神通者,当赴结集。”于是得神通者悉集王舍耆阇崛山毕钵罗窟。时阿难为漏未尽,不得入会,后证阿罗汉果,由是得人。
迦叶乃白众言:“此阿难比丘多闻总持,有大智慧,常随如来,梵行清净。所闻佛法,如水传器,无有遗余。佛所赞叹,聪敏第一。宜可请彼集修多罗藏。”大众默然。
迦叶告阿难曰:“汝今宜宣法眼。”
阿难闻语信受,观察众心而宣偈言:“比丘诸眷属,离佛不庄严。犹如虚空中,众星之无月。”说是偈已,礼众僧足,升法座而宣是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处说某经教,乃至人天等作礼奉行。”
时迦叶问诸比丘:“阿难所言,不错谬乎?”皆曰:“不异世尊所说。”迦叶乃告阿难言:“我今年不久留,今将正法付嘱于汝。汝善守护,听吾偈言。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
有法有不法”?”说偈已,乃持僧伽梨衣入鸡足山,俟慈氏下生。即周孝王五年丙辰岁也。
——此节多出阿难宣偈的过程,感到其穿透力和摄受力真是非同凡响,能从容淡定地在众目睽睽之下机带双关地转境。
迦叶尊者因外道问:“如何是我我?”
者曰:“觅我者是汝我。”
外道曰:“这个是我我,师我何在?”
者曰:“汝问我觅。”
——真实修行者不停留于问题,而是紧密于心行。
迦叶尊者一日踏泥次,有一沙弥见,乃问尊者:“何得自为?”
者曰:“我若不为,谁为我为?”
————哈哈哈,好似问:“您还亲自吃饭啊?!”答:“我不吃,谁替我吃?!”善业恶业莫不如是。
师因有六人新到,五人作礼,中一人提起坐具,作一圆相。师曰:“我闻有一只猎犬甚恶。”
僧曰:“寻羺羊声来。”
师曰:“羺羊无声到汝寻。”曰:“寻羺羊迹来。”
师曰:“羺羊无迹到汝寻。”曰:“寻羺羊踪来。”
师曰:“羺羊无踪到汝寻。”曰:“与么则死羺羊也。”师便休去。
明日升堂曰:“昨日寻羺羊僧出来!”
僧便出。师曰:“昨日公案未了,老僧休去。你作么生?”僧无语。
师曰:“将谓是本色衲僧,元来秖是义学沙门。”便打趁出。
阿难曰:“此是甚么人塔?”世尊曰:“此是过去诸佛塔。”
阿难曰:“过去诸佛是甚么人弟子?”世尊曰:“是吾弟子。”
阿难曰:“应当如是。”
世尊因黑氏梵志运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欢、梧桐花两株,来供养佛。佛召仙人,梵志应诺。
佛曰:“放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
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
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两手皆空,更教放下个甚么?”
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
汝免生死处。”梵志于言下悟无生忍。
世尊因地布发掩泥,献花于然灯。然灯见布发处,遂约退众,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刹。”时众中有一贤于长者,持标于指处插曰:“建梵刹竟。”时诸天散花,赞曰:“庶子有大智矣!”
世尊因七贤女游尸陀林,一女指尸曰:“尸在这里,人向甚处去?”一女曰:“作么?作么?”
诸姊谛观,各各契悟,感帝释散花曰:“惟愿圣姊有何所须,我当终身供给。”
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无根树子一株,二要无阴阳地一片,三要叫不响山谷一所。”
帝释曰:“一切所须,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实无得。”
女曰:“汝若无此,争解济人?”
帝释罔措,遂同往白佛。
佛言:“憍尸迦,我诸弟子大阿罗汉不解此义,唯有诸大菩萨乃解此义。”
世尊临入涅槃,文殊大士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邪?”
世尊于涅槃会上,以手摩胸,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后悔。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时百万亿众,悉皆契悟。
迦叶在耆阇崛山毕钵罗窟睹胜光明,即入三昧,以净天眼,观见世尊于熙连河侧,入般涅槃。乃告其徒曰:“如来涅槃也,何其驶哉!”即至双树间,悲恋号泣。佛于金棺出示双足。
尔时迦叶告诸比丘:“佛已茶毗,金刚舍利,非我等事。我等宜当结集法眼,无令断绝。”乃说偈曰:“如来弟子,且莫涅槃,得神通者,当赴结集。”于是得神通者悉集王舍耆阇崛山毕钵罗窟。时阿难为漏未尽,不得入会,后证阿罗汉果,由是得人。
迦叶乃白众言:“此阿难比丘多闻总持,有大智慧,常随如来,梵行清净。所闻佛法,如水传器,无有遗余。佛所赞叹,聪敏第一。宜可请彼集修多罗藏。”大众默然。
迦叶告阿难曰:“汝今宜宣法眼。”
阿难闻语信受,观察众心而宣偈言:“比丘诸眷属,离佛不庄严。犹如虚空中,众星之无月。”说是偈已,礼众僧足,升法座而宣是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处说某经教,乃至人天等作礼奉行。”
时迦叶问诸比丘:“阿难所言,不错谬乎?”皆曰:“不异世尊所说。”迦叶乃告阿难言:“我今年不久留,今将正法付嘱于汝。汝善守护,听吾偈言。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
有法有不法”?”说偈已,乃持僧伽梨衣入鸡足山,俟慈氏下生。即周孝王五年丙辰岁也。
——此节多出阿难宣偈的过程,感到其穿透力和摄受力真是非同凡响,能从容淡定地在众目睽睽之下机带双关地转境。
迦叶尊者因外道问:“如何是我我?”
者曰:“觅我者是汝我。”
外道曰:“这个是我我,师我何在?”
者曰:“汝问我觅。”
——真实修行者不停留于问题,而是紧密于心行。
迦叶尊者一日踏泥次,有一沙弥见,乃问尊者:“何得自为?”
者曰:“我若不为,谁为我为?”
————哈哈哈,好似问:“您还亲自吃饭啊?!”答:“我不吃,谁替我吃?!”善业恶业莫不如是。
师因有六人新到,五人作礼,中一人提起坐具,作一圆相。师曰:“我闻有一只猎犬甚恶。”
僧曰:“寻羺羊声来。”
师曰:“羺羊无声到汝寻。”曰:“寻羺羊迹来。”
师曰:“羺羊无迹到汝寻。”曰:“寻羺羊踪来。”
师曰:“羺羊无踪到汝寻。”曰:“与么则死羺羊也。”师便休去。
明日升堂曰:“昨日寻羺羊僧出来!”
僧便出。师曰:“昨日公案未了,老僧休去。你作么生?”僧无语。
师曰:“将谓是本色衲僧,元来秖是义学沙门。”便打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