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网易新闻Android客户端3.0
网易新闻客户端3.0,抛弃了对ios应用的直接移植和模仿,进行了大量以Android设计规范为蓝本的创新和优化,前瞻性地采用了极简的设计理念,弱化***,突出内容,让用户阅读起来更加专注。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我不得不赞网易这种摒除陋习(即使到现在,大量的应用都忽视针对android设备的适配和优化,直接移植ios)、引领趋势、主动变革的态度。但这次改版,的确引起了国内用户大量的反对声音,针对这些声音,我想说说自己作为产品设计人员的看法。
1. 导航模式的改变,导致用户操作路径变长。
抽屉导航VS底部选项卡导航,个人认为,不存在哪个绝对的更好,更多的只是一种取舍。
底部选项卡有它的缺点。底部选项卡导航无疑不适应Android设计规范,由于屏幕下方有多个按键(虚拟键或实体键),同时 Android 界面参考规范中建议使用底部栏来进行常用操作的展示,因此选项卡栏放在底部并不是好的设计选择。同时,传统的底部选项卡设计可扩展性很差,只能展示最多5-6个选项,而网易新闻不停地策划新的栏目,仅仅5-6个选项似乎已经不足以承担内容的爆发了,这种情况已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网易新闻客户端奥运版为了给奥运频道一个显眼的露出,将精彩跟帖的tab去掉了,引来了用户强烈的反对。
抽屉导航的缺点也很明显,隐藏的导航节省了空间,但带来了更多的点击、更长的操作路径。但为什么这种源于path的设计在path上却得到了认同,让用户觉得很爽呢?我认为,是因为对于path而言,最重要最常用的是单一的页面——也就是默认的首页timeline,抽屉导航里其他的页面并不是经常浏览的,所以这种导航模式对用户来说是利大于弊的,facebook、豆瓣小组等的抽屉导航也是一样的。但对于网易新闻客户端来说,很多用户的浏览需求是特别的、后者多样化的,他们或者对单独的某一个栏目很感兴趣,进入应用就是为了浏览这个栏目,或者对多个栏目均有阅读需求,每个栏目对他们而言都是平等重要的,对于这些用户来说,之前只需在底部选项卡上一次点击即可切换栏目,现在却要不停地回到首页再右滑和多次点击。对于这些用户而言,这次改版,的确是让阅读变得更慢了。这些用户强烈的反对声音,的确证明用户是非常非常没有耐心的。另外,抽屉导航还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不方便单手操作,离拇指热区很远,在移动端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缺点。
网易新闻客户端3.0选择了抽屉导航,适应Android设计规范,增强了可扩展性,节省了空间,减少了对主页的干扰,但由于带来了更长的操作路径,导致大量用户失去耐心,强烈反对。我觉得,从用户的角度看,这次导航的改变,是弊大于利的,毕竟Android上充斥的底部tab导航已经培养了用户习惯。在探索出一个更好的导航方式之前,不应该贸然变革,不应该为了改变而改变,预估风险、谨慎试错才是明智的选择,手Q的教训要谨记。
网易新闻客户端3.0刚刚发布的时候,频道导航采用的是主操作栏下拉菜单的方式,现在改成顶部栏可滑动tab,更加直观、更加方便,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响应用户反馈的改进。
复杂的信息架构如何在手机上直观地展现,是每一个移动产品人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2. 用户引导不到位
很多用户反映找不到分类,很多功能也都是偶然发现的。
移动应用用户引导似乎已经是必备功能。我认为,最好的引导方式是给用户呈现清晰的产品架构,让用户轻松掌握功能用法、找到想要的内容。但手机屏幕很小,想要将大量的信息完整且清晰地呈现出来基本上是很难的,所以,用户引导必不可少。大量的应用都采用浮层文字+图示的引导方式,例如说右滑展开更多内容等,文字提示非常多,完全忘记了用户是非常非常没有耐心的一群人,很多人都是直接略过不看的,效果很差,提示太多还容易引起用户反感。更好的用户引导方式,是采用自然的交互动画,例如,网易新闻客户端新版刚进入的时候左侧抽屉自动滑出展开,非常直观地告诉了用户导航在哪儿、如何开启,比文字提示的效果好太多。
3. 其他细节体验问题
如页面回退不能回到上次浏览的地方、没有夜间模式、闪退卡死、离线bug等等也是导致用户评价差的重要原因,我看到已经在版本升级中逐步解决。不断跟进用户反馈,通过快速的版本迭代解决细节体验问题,是移动应用的必经之路。做为产品设计人员,一定要认识到:每一个看起来非常小的功能缺陷或bug,都可能让用户对你的产品彻底失去信任和好感。
4. 订阅功能不方便
信息爆炸的时代,订阅功能是趋势。但网易新闻客户端的订阅功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使用起来不那么顺畅:
用户引导不够,用户不能清晰地看出顶部栏可滑动tab的频道是自己定制的,只可能在耐心探索功能的时候发现,也就是说有部分用户是不知道有订阅功能的;订阅的源将网易新闻和其他媒体杂糅在一起,很混乱,很难直接找到想要的东西;订阅大分类下的小分类,完成后小的分类又被单独列了出来,让人感觉摸不着头脑;文章页的底部也有订阅功能,但文案却是“推荐栏目”,让人无法和订阅功能联系到一起,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这样设计的订阅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抽屉导航的压力,前提是用户耐心地研究明白了订阅功能并找到了自己想看的频道。而现在的订阅功能,没有完美地实现让用户轻松订阅。这一点我觉得百度新闻Android客户端做的不错,将订阅单独形成一个频道,和头条、其他大频道同级,很显眼,并且订阅的内容和其他频道是分开的,顶部滑动tab的频道可以自定制(不同于订阅),相比起来整个信息架构清晰很多,让用户更轻松地使用。
相比于其他三大门户,网易新闻是最具特色和人气的,网易跟帖10年的积累形成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风格,成为网易新闻最强的差异化竞争点。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什么能够长期占据新闻类榜单榜首的位置?除了特色的跟帖形成的用户粘性和忠诚度外,最重要的原因,一定是网易新闻客户端独创性的app设计始终走在国内新闻客户端的最前面,在不断的被模仿中始终保持着创新的态度,勇于变革,勇于引领趋势,致力于带给用户惊喜,带给用户更好的阅读体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主动变革、活在过去、墨守成规、只靠抄袭和模仿,只会如温水青蛙,等待它的是死路一条。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我不得不赞网易这种摒除陋习(即使到现在,大量的应用都忽视针对android设备的适配和优化,直接移植ios)、引领趋势、主动变革的态度。但这次改版,的确引起了国内用户大量的反对声音,针对这些声音,我想说说自己作为产品设计人员的看法。
1. 导航模式的改变,导致用户操作路径变长。
抽屉导航VS底部选项卡导航,个人认为,不存在哪个绝对的更好,更多的只是一种取舍。
底部选项卡有它的缺点。底部选项卡导航无疑不适应Android设计规范,由于屏幕下方有多个按键(虚拟键或实体键),同时 Android 界面参考规范中建议使用底部栏来进行常用操作的展示,因此选项卡栏放在底部并不是好的设计选择。同时,传统的底部选项卡设计可扩展性很差,只能展示最多5-6个选项,而网易新闻不停地策划新的栏目,仅仅5-6个选项似乎已经不足以承担内容的爆发了,这种情况已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网易新闻客户端奥运版为了给奥运频道一个显眼的露出,将精彩跟帖的tab去掉了,引来了用户强烈的反对。
抽屉导航的缺点也很明显,隐藏的导航节省了空间,但带来了更多的点击、更长的操作路径。但为什么这种源于path的设计在path上却得到了认同,让用户觉得很爽呢?我认为,是因为对于path而言,最重要最常用的是单一的页面——也就是默认的首页timeline,抽屉导航里其他的页面并不是经常浏览的,所以这种导航模式对用户来说是利大于弊的,facebook、豆瓣小组等的抽屉导航也是一样的。但对于网易新闻客户端来说,很多用户的浏览需求是特别的、后者多样化的,他们或者对单独的某一个栏目很感兴趣,进入应用就是为了浏览这个栏目,或者对多个栏目均有阅读需求,每个栏目对他们而言都是平等重要的,对于这些用户来说,之前只需在底部选项卡上一次点击即可切换栏目,现在却要不停地回到首页再右滑和多次点击。对于这些用户而言,这次改版,的确是让阅读变得更慢了。这些用户强烈的反对声音,的确证明用户是非常非常没有耐心的。另外,抽屉导航还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不方便单手操作,离拇指热区很远,在移动端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缺点。
网易新闻客户端3.0选择了抽屉导航,适应Android设计规范,增强了可扩展性,节省了空间,减少了对主页的干扰,但由于带来了更长的操作路径,导致大量用户失去耐心,强烈反对。我觉得,从用户的角度看,这次导航的改变,是弊大于利的,毕竟Android上充斥的底部tab导航已经培养了用户习惯。在探索出一个更好的导航方式之前,不应该贸然变革,不应该为了改变而改变,预估风险、谨慎试错才是明智的选择,手Q的教训要谨记。
网易新闻客户端3.0刚刚发布的时候,频道导航采用的是主操作栏下拉菜单的方式,现在改成顶部栏可滑动tab,更加直观、更加方便,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响应用户反馈的改进。
复杂的信息架构如何在手机上直观地展现,是每一个移动产品人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2. 用户引导不到位
很多用户反映找不到分类,很多功能也都是偶然发现的。
移动应用用户引导似乎已经是必备功能。我认为,最好的引导方式是给用户呈现清晰的产品架构,让用户轻松掌握功能用法、找到想要的内容。但手机屏幕很小,想要将大量的信息完整且清晰地呈现出来基本上是很难的,所以,用户引导必不可少。大量的应用都采用浮层文字+图示的引导方式,例如说右滑展开更多内容等,文字提示非常多,完全忘记了用户是非常非常没有耐心的一群人,很多人都是直接略过不看的,效果很差,提示太多还容易引起用户反感。更好的用户引导方式,是采用自然的交互动画,例如,网易新闻客户端新版刚进入的时候左侧抽屉自动滑出展开,非常直观地告诉了用户导航在哪儿、如何开启,比文字提示的效果好太多。
3. 其他细节体验问题
如页面回退不能回到上次浏览的地方、没有夜间模式、闪退卡死、离线bug等等也是导致用户评价差的重要原因,我看到已经在版本升级中逐步解决。不断跟进用户反馈,通过快速的版本迭代解决细节体验问题,是移动应用的必经之路。做为产品设计人员,一定要认识到:每一个看起来非常小的功能缺陷或bug,都可能让用户对你的产品彻底失去信任和好感。
4. 订阅功能不方便
信息爆炸的时代,订阅功能是趋势。但网易新闻客户端的订阅功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使用起来不那么顺畅:
用户引导不够,用户不能清晰地看出顶部栏可滑动tab的频道是自己定制的,只可能在耐心探索功能的时候发现,也就是说有部分用户是不知道有订阅功能的;订阅的源将网易新闻和其他媒体杂糅在一起,很混乱,很难直接找到想要的东西;订阅大分类下的小分类,完成后小的分类又被单独列了出来,让人感觉摸不着头脑;文章页的底部也有订阅功能,但文案却是“推荐栏目”,让人无法和订阅功能联系到一起,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这样设计的订阅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抽屉导航的压力,前提是用户耐心地研究明白了订阅功能并找到了自己想看的频道。而现在的订阅功能,没有完美地实现让用户轻松订阅。这一点我觉得百度新闻Android客户端做的不错,将订阅单独形成一个频道,和头条、其他大频道同级,很显眼,并且订阅的内容和其他频道是分开的,顶部滑动tab的频道可以自定制(不同于订阅),相比起来整个信息架构清晰很多,让用户更轻松地使用。
相比于其他三大门户,网易新闻是最具特色和人气的,网易跟帖10年的积累形成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风格,成为网易新闻最强的差异化竞争点。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什么能够长期占据新闻类榜单榜首的位置?除了特色的跟帖形成的用户粘性和忠诚度外,最重要的原因,一定是网易新闻客户端独创性的app设计始终走在国内新闻客户端的最前面,在不断的被模仿中始终保持着创新的态度,勇于变革,勇于引领趋势,致力于带给用户惊喜,带给用户更好的阅读体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主动变革、活在过去、墨守成规、只靠抄袭和模仿,只会如温水青蛙,等待它的是死路一条。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