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只献给死神的詞
說起這個,還要從希羅多德《歷史》中記載的一段很著名的對話說起,呂底亞的國王克洛伊索斯問雅典的梭倫,誰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本來以為,見多識廣的梭倫會印證這位自大的國王“幸福”的自我美好的設想,沒想到這位智者特別不客氣的說“你,战果连连的吕底亚王,幸福还不如一个普通人。第一,还是第二?除非到了生命终结的时刻,你连“幸福”这张排位表都进不去。在那上面登记着的,只是能死亡的名字。 ”這段精彩的對話,每次看到,我都心驚膽戰。
這個故事,是希罗多德的“历史”观的體現,“幸福or不幸福,一定要到一生终结才能被人评判。”(不過,看了好幾遍,我也沒看懂希羅多德的幸福觀到底是什麽,有沒有一個標準。難道幸福就是人死之前那最後一聲歎息嗎?)那個自己把自己人生预设为“幸福”的克洛伊索斯,充其量最多能算作幸运。縱然如此,在此時此刻,我們腳踩的大地,熱血生活的這片土地上,還沒有幾個人捨得用“幸福”二字來形容自己目前的生活吧,那就算連“幸運”都是靠不上邊了。。。。。
其實,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是很惴惴的,因為,“幸福”不就是你我匆匆忙忙、一刻不停、一心要追尋的嗎?如果這只是在死神來的那一刻,才能判定。那麼,這之前的掙扎、糾結、反復、恐懼、歡樂、迷茫又都算是什麽呢?畢竟,你我都不是哲人,一定能有大徹大悟的。
現在的我們已經不是古希臘的遊吟詩人或者不食人間煙火、睥睨紅塵的世外高人,眼前的都是為生老病死、茶米油鹽醬醋茶奔波的眾生之一,如果你告訴一個人,你一輩子追尋的那個叫做“幸福”的東西,只有你死了,才能告訴你有還是沒有。估計那個人會絕望的,不如一出娘胎就急忙回去來的痛快。因為,沒有幾個人,能懷著哲學家的心態,卻還能甘之如飴地過著最世俗的生活(也許是有的,也許吧)
最近,跟一個久違的好朋友聊天,雖然很久沒說話了,不過總感覺所有的對話都是在昨天。面對而今生活、家庭、工作沒有一個有所成就的現狀,不管怎麼說,那種叫做“失落”的感覺真的是太強烈了,再加上中國人總喜歡用別人的嘴巴評判自己的生活的習慣,她過的好不痛苦,也很難受。人受制于外,或許可以一鳴驚人,若受制于內,則自省能讓人成長的更快;若受制于內又受制于外,是最好翻身的時機,也是最容易陷入“破罐子破摔”的糟糕窘境。
面對“忙碌”的生活,最怕的是“忙”了心也亡了心, 面對”幸福“的哲學命題,我突然很詞窮。以前我總以為幸福是一種生活狀態,只要你嚮往,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滿足感恩,只要你堅持,只要你敢於爭取,勇於面對,那麼總有一天就會擁有,就有幸福生活的感覺,便一生無悔了。不過,對照了一下,這在希羅多德看來,可能這樣的幸福只是一種幸運而已。然而,這又何嘗不好?真正的”幸福“是獻給死神的也罷,是永恆的也罷,在此之前,若能層幸運過地感受過”幸福“,也許就是一種圓滿。
這個故事,是希罗多德的“历史”观的體現,“幸福or不幸福,一定要到一生终结才能被人评判。”(不過,看了好幾遍,我也沒看懂希羅多德的幸福觀到底是什麽,有沒有一個標準。難道幸福就是人死之前那最後一聲歎息嗎?)那個自己把自己人生预设为“幸福”的克洛伊索斯,充其量最多能算作幸运。縱然如此,在此時此刻,我們腳踩的大地,熱血生活的這片土地上,還沒有幾個人捨得用“幸福”二字來形容自己目前的生活吧,那就算連“幸運”都是靠不上邊了。。。。。
其實,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是很惴惴的,因為,“幸福”不就是你我匆匆忙忙、一刻不停、一心要追尋的嗎?如果這只是在死神來的那一刻,才能判定。那麼,這之前的掙扎、糾結、反復、恐懼、歡樂、迷茫又都算是什麽呢?畢竟,你我都不是哲人,一定能有大徹大悟的。
現在的我們已經不是古希臘的遊吟詩人或者不食人間煙火、睥睨紅塵的世外高人,眼前的都是為生老病死、茶米油鹽醬醋茶奔波的眾生之一,如果你告訴一個人,你一輩子追尋的那個叫做“幸福”的東西,只有你死了,才能告訴你有還是沒有。估計那個人會絕望的,不如一出娘胎就急忙回去來的痛快。因為,沒有幾個人,能懷著哲學家的心態,卻還能甘之如飴地過著最世俗的生活(也許是有的,也許吧)
最近,跟一個久違的好朋友聊天,雖然很久沒說話了,不過總感覺所有的對話都是在昨天。面對而今生活、家庭、工作沒有一個有所成就的現狀,不管怎麼說,那種叫做“失落”的感覺真的是太強烈了,再加上中國人總喜歡用別人的嘴巴評判自己的生活的習慣,她過的好不痛苦,也很難受。人受制于外,或許可以一鳴驚人,若受制于內,則自省能讓人成長的更快;若受制于內又受制于外,是最好翻身的時機,也是最容易陷入“破罐子破摔”的糟糕窘境。
面對“忙碌”的生活,最怕的是“忙”了心也亡了心, 面對”幸福“的哲學命題,我突然很詞窮。以前我總以為幸福是一種生活狀態,只要你嚮往,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滿足感恩,只要你堅持,只要你敢於爭取,勇於面對,那麼總有一天就會擁有,就有幸福生活的感覺,便一生無悔了。不過,對照了一下,這在希羅多德看來,可能這樣的幸福只是一種幸運而已。然而,這又何嘗不好?真正的”幸福“是獻給死神的也罷,是永恆的也罷,在此之前,若能層幸運過地感受過”幸福“,也許就是一種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