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端
前段时间看了乔治克鲁尼主演的电影《在云端》,最近细细回味,发现内涵很深,试着总结如下:
一、内心的信仰与现实的工作
乔治·克鲁尼饰演的是一名叫瑞恩·宾厄姆的公司裁员专家,他的工作是飞来飞去为各地公司去解决麻烦,他人生的目标则是乘坐飞机积攒的英里数达到1000万,从而晋升为白金会员。
裁员面谈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对裁员专家来讲,他是个侩子手,一般会面临良心的不安;对于被裁员者来讲,他是被扫地出门、被公司背弃的牺牲品,心中充满愤恨,需要痛苦的接受这个现实。
而事实上,瑞恩很享受这份工作,没有任何不安。他把这个对抗性的欺诈性的工作转化成了一项培训工作。他创立了背包理论,自己坚信这套理论,并向被裁员者推销这套理论。他的工作变成了救世主,帮助这些在公司里卖命而被遗弃的可怜虫,建立了人生新的信仰。
在现实中,有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自己公司的产品不满意,在客户没有怀疑之前,自己却先怀疑了。做人力资源的人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老板的侩子手;做财务的人说,我们的工作枯燥的很;卖保险的人说,我们就是忽悠人的;做采购的人说,这条道不黑不行。
其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对错和真假。任何职业和产品,其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是因为与人的需求结合,本身才赋予价值。尤其是对于无形的产品来说,比如培训和咨询,以及银行和保险产品,有的人认为它有价值,有的人认为它就是忽悠人的。
理念的价值在于倡导者坚持的程度,以及必要的事实和数据。这个世界是一个随机发生的世界,充满着很多的偶然性,因此任何一套理论总能找到事实和数据去支撑。只要大的方向没问题,就能对人起正面作用。关键是,理念的倡导者自己是否坚信自己的理论,是否愿意用生命去捍卫自己的理论。
心情的愉悦来自于内心的安宁。内心的安宁来自于知行合一。我对你说的,就是我自己在做的。瑞恩在向客户推销背包理论,因为他本身就是背包理论的信仰者和实践者。现实中,我们有多少人在坚信自己向别人倡导的价值观?或者说,自己是否有价值观?或者仅仅是随波逐流?
二、信仰的崩溃与演讲的离场
正当瑞恩在享受自己的工作状态,向1000万里程迈进的时候,他的背包理论价值观受到了挑战,并最终崩溃。
一个名叫娜塔莉的新毕业女大学生,加入了瑞恩的公司。她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关于爱情,关于人生,与瑞恩的背包理论截然不同。
另一方面,瑞恩的家人也抱怨瑞恩对这个家没什么贡献,以自我为中心。当瑞恩勉强帮助妹妹和妹夫拍摄环游世界的照片,并劝导他妹夫鼓起对婚姻的勇气时,瑞恩感受到了帮助家人的乐趣和意义。
更重要的是,瑞恩在机场邂逅了他的情人,同是空中飞人的艾利克斯。他发现,与艾利克斯在一起,参加妹妹婚礼时,感受到了家庭的乐趣。这种感觉,比他以往独处的感觉要好很多。
终于他发现,自己曾经的理论和追求,毫无意义。在他拿到1000万英里的白金卡时,展现的不是激动,而是失落和疑惑。
因工作需要,再次登上熟悉的演讲台。同样的背包理论的演讲内容,曾经的侃侃而谈,便成了短暂开场后僵化的离场。他发现,自己其实期待背包里装一些东西的,空空的背包没有任何意义。他感觉到了会场那种令人窒息的气氛,那是信仰大厦轰然倒塌的压力。他再也讲不下去了。曾经喜欢的裁员工作,随着一个被裁员工的自杀,变成了真正的侩子手的工作。
他不再以一种信仰的优越感去凌驾于被裁员工之上,向救世主一样拯救他们。他发现自己和那些被裁员工是一样的,他也有自己的背包,背包里有他的家人、朋友和情人。他开始真正的感同身受,那些被裁员工的痛苦,他不再愿意做这些事情。
三、从女孩到女人的变迁
从小到大,男女互为研究对象。相伴而生,相互理解,相互需要,赋予这个社会丰富多彩的情感和意义。对于男朋友的条件,大学刚毕业的娜塔莉关注的是年轻、身高、帅、体育、有趣;而已为人母,历经世事的艾利克斯关注的则是收入、不秃顶、喜欢孩子、微笑等。随着时光的流逝,女人对男人的要求,由基于性别特征的要求,到赋予了更多的社会特征、性别特征的要求反而并不明显。这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
情绪的轻易外露被称为单纯,对恋人的痴迷被视为幼稚,对财富的忽视而对精神的重视被视为不切实际。于是,女人爱上的不再是男人本身,而是其承担的社会角色,故因此而组建家庭,世俗的权责利对等的家庭。而这一切终究枯燥,女人对男人的性别特征无可取代的需求,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予以复活和呈现,这就有了艾利克斯在机场邂逅瑞恩并展开一段故事。
当初一直不愿意结婚的瑞恩,深刻的认识到婚姻的本质,这种基于社会角色的世俗和枯燥,犹如一个背包,束缚了自己自由的生活和灵魂。瑞恩始终在追求一种心灵的自由,追求男女之间最纯粹的关系,没有背包和束缚,只有最本真的表露,这就是爱之本意。
与艾利克斯的相处,让瑞恩感受到没有负担,没有社会角色的背包。原来男女两个人同样可以如此自由。这使瑞恩产生了一种幻觉,婚姻与自由是可以相容的。于是,他罕见的冲动了一把,去艾利克斯的家中找她。
直到他发现艾利克斯的丈夫和孩子,他才如梦初醒。艾利克斯依然是由社会角色主导的,本性依然被压制,与瑞恩的故事不过是短暂的苏醒。女人终究不能离开家庭,家庭才是女人的中心。瑞恩依旧是孤独的。
娜塔莉最终从裁员公司辞职,并与男友分手。娜塔莉痛苦之后更加坚强,也多了一分冷酷,向艾利克斯的路程也进了一步。
四、瑞恩的未来之路
飞行不同于其他交通工具,它具备高空凌驾感,与站在高山之巅有类似之意,同属男人的征服梦想。在云端,是一种离开大地的全面的自由。瑞恩在裁员的时候,就具备高空凌驾感,把自己当做自由的小鸟,而把被裁员工当做笼中鸟,自己就是来拯救他们出笼的。自由,正因为与限制做对比,才有自由的感觉。限制越大,脱离限制后自由感觉越强烈。
但是,一旦当自由和限制的对比本身并不明显时,瑞恩就迷糊了。一直单身,是自由吗?这本身也是一种限制。一直与家庭在一起,是限制吗?这本身也是一种自由。理想的状态是,想单身时就单身,想家庭时就有家庭。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巨大的转换成本。现代社会有两大特征,一是讲究自由,二是讲究成本。一男一女就是一个社会,一个人的自由,就是另一个人的成本。只能去寻找一个均衡态。
瑞恩一直有勇气追求自己的梦想,只是在影片结尾时,他需要树立新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是最不自由的人。
此记 2011.5.29
一、内心的信仰与现实的工作
乔治·克鲁尼饰演的是一名叫瑞恩·宾厄姆的公司裁员专家,他的工作是飞来飞去为各地公司去解决麻烦,他人生的目标则是乘坐飞机积攒的英里数达到1000万,从而晋升为白金会员。
裁员面谈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对裁员专家来讲,他是个侩子手,一般会面临良心的不安;对于被裁员者来讲,他是被扫地出门、被公司背弃的牺牲品,心中充满愤恨,需要痛苦的接受这个现实。
而事实上,瑞恩很享受这份工作,没有任何不安。他把这个对抗性的欺诈性的工作转化成了一项培训工作。他创立了背包理论,自己坚信这套理论,并向被裁员者推销这套理论。他的工作变成了救世主,帮助这些在公司里卖命而被遗弃的可怜虫,建立了人生新的信仰。
在现实中,有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自己公司的产品不满意,在客户没有怀疑之前,自己却先怀疑了。做人力资源的人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老板的侩子手;做财务的人说,我们的工作枯燥的很;卖保险的人说,我们就是忽悠人的;做采购的人说,这条道不黑不行。
其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对错和真假。任何职业和产品,其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是因为与人的需求结合,本身才赋予价值。尤其是对于无形的产品来说,比如培训和咨询,以及银行和保险产品,有的人认为它有价值,有的人认为它就是忽悠人的。
理念的价值在于倡导者坚持的程度,以及必要的事实和数据。这个世界是一个随机发生的世界,充满着很多的偶然性,因此任何一套理论总能找到事实和数据去支撑。只要大的方向没问题,就能对人起正面作用。关键是,理念的倡导者自己是否坚信自己的理论,是否愿意用生命去捍卫自己的理论。
心情的愉悦来自于内心的安宁。内心的安宁来自于知行合一。我对你说的,就是我自己在做的。瑞恩在向客户推销背包理论,因为他本身就是背包理论的信仰者和实践者。现实中,我们有多少人在坚信自己向别人倡导的价值观?或者说,自己是否有价值观?或者仅仅是随波逐流?
二、信仰的崩溃与演讲的离场
正当瑞恩在享受自己的工作状态,向1000万里程迈进的时候,他的背包理论价值观受到了挑战,并最终崩溃。
一个名叫娜塔莉的新毕业女大学生,加入了瑞恩的公司。她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念,关于爱情,关于人生,与瑞恩的背包理论截然不同。
另一方面,瑞恩的家人也抱怨瑞恩对这个家没什么贡献,以自我为中心。当瑞恩勉强帮助妹妹和妹夫拍摄环游世界的照片,并劝导他妹夫鼓起对婚姻的勇气时,瑞恩感受到了帮助家人的乐趣和意义。
更重要的是,瑞恩在机场邂逅了他的情人,同是空中飞人的艾利克斯。他发现,与艾利克斯在一起,参加妹妹婚礼时,感受到了家庭的乐趣。这种感觉,比他以往独处的感觉要好很多。
终于他发现,自己曾经的理论和追求,毫无意义。在他拿到1000万英里的白金卡时,展现的不是激动,而是失落和疑惑。
因工作需要,再次登上熟悉的演讲台。同样的背包理论的演讲内容,曾经的侃侃而谈,便成了短暂开场后僵化的离场。他发现,自己其实期待背包里装一些东西的,空空的背包没有任何意义。他感觉到了会场那种令人窒息的气氛,那是信仰大厦轰然倒塌的压力。他再也讲不下去了。曾经喜欢的裁员工作,随着一个被裁员工的自杀,变成了真正的侩子手的工作。
他不再以一种信仰的优越感去凌驾于被裁员工之上,向救世主一样拯救他们。他发现自己和那些被裁员工是一样的,他也有自己的背包,背包里有他的家人、朋友和情人。他开始真正的感同身受,那些被裁员工的痛苦,他不再愿意做这些事情。
三、从女孩到女人的变迁
从小到大,男女互为研究对象。相伴而生,相互理解,相互需要,赋予这个社会丰富多彩的情感和意义。对于男朋友的条件,大学刚毕业的娜塔莉关注的是年轻、身高、帅、体育、有趣;而已为人母,历经世事的艾利克斯关注的则是收入、不秃顶、喜欢孩子、微笑等。随着时光的流逝,女人对男人的要求,由基于性别特征的要求,到赋予了更多的社会特征、性别特征的要求反而并不明显。这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
情绪的轻易外露被称为单纯,对恋人的痴迷被视为幼稚,对财富的忽视而对精神的重视被视为不切实际。于是,女人爱上的不再是男人本身,而是其承担的社会角色,故因此而组建家庭,世俗的权责利对等的家庭。而这一切终究枯燥,女人对男人的性别特征无可取代的需求,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予以复活和呈现,这就有了艾利克斯在机场邂逅瑞恩并展开一段故事。
当初一直不愿意结婚的瑞恩,深刻的认识到婚姻的本质,这种基于社会角色的世俗和枯燥,犹如一个背包,束缚了自己自由的生活和灵魂。瑞恩始终在追求一种心灵的自由,追求男女之间最纯粹的关系,没有背包和束缚,只有最本真的表露,这就是爱之本意。
与艾利克斯的相处,让瑞恩感受到没有负担,没有社会角色的背包。原来男女两个人同样可以如此自由。这使瑞恩产生了一种幻觉,婚姻与自由是可以相容的。于是,他罕见的冲动了一把,去艾利克斯的家中找她。
直到他发现艾利克斯的丈夫和孩子,他才如梦初醒。艾利克斯依然是由社会角色主导的,本性依然被压制,与瑞恩的故事不过是短暂的苏醒。女人终究不能离开家庭,家庭才是女人的中心。瑞恩依旧是孤独的。
娜塔莉最终从裁员公司辞职,并与男友分手。娜塔莉痛苦之后更加坚强,也多了一分冷酷,向艾利克斯的路程也进了一步。
四、瑞恩的未来之路
飞行不同于其他交通工具,它具备高空凌驾感,与站在高山之巅有类似之意,同属男人的征服梦想。在云端,是一种离开大地的全面的自由。瑞恩在裁员的时候,就具备高空凌驾感,把自己当做自由的小鸟,而把被裁员工当做笼中鸟,自己就是来拯救他们出笼的。自由,正因为与限制做对比,才有自由的感觉。限制越大,脱离限制后自由感觉越强烈。
但是,一旦当自由和限制的对比本身并不明显时,瑞恩就迷糊了。一直单身,是自由吗?这本身也是一种限制。一直与家庭在一起,是限制吗?这本身也是一种自由。理想的状态是,想单身时就单身,想家庭时就有家庭。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有巨大的转换成本。现代社会有两大特征,一是讲究自由,二是讲究成本。一男一女就是一个社会,一个人的自由,就是另一个人的成本。只能去寻找一个均衡态。
瑞恩一直有勇气追求自己的梦想,只是在影片结尾时,他需要树立新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人,是最不自由的人。
此记 2011.5.29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