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忍不住把我媳妇儿写的一篇碟评贴上来。虽说她说我是这碟评的唯一读者,但我一边读一边在想实在应该把它贴出来。赶紧征求她同意,她也欣然应允。我一直很喜欢她的字,细腻干净,恰到好处。这篇碟评她说是她生平第一篇,我在想有她的文字感觉以前一直没用在音乐评论上(她也很喜欢听歌,是LESLIE的铁杆)真是可惜。我真的希望她以后有时间有心境能多写点,那么就让这第一次成为开篇吧。
-------------------------------------------
做饭的时候听的碟非常挑,要稍微热闹些而不能太吵,要熟悉些、但又不能烂熟的,要有惊喜、不能一首曲落下首的旋律自己就先哼出来的。总之是挑到最后,把做饭的时间耽误了一半,然后开了电视叹气而去。
今天却颇有收获,可以说是大惊喜+大意外的大收获。
是众星翻唱版谭咏麟版的《谁可改变》。这里要谢谢我的音乐小虫老公。
翻唱别人的歌,就像少女时代跟朋友交换衣服穿一样。我没有这样的嗜好,但是有两个这样的朋友拉我下水过。被朋友看中的衣服,一定是自己穿出了效果、自己也喜欢的;那朋友一穿,她要不穿得更好看,让原着者本人黯然失色、微妙地损害了友谊;要不让人一看就知道,哦,你穿了xxx的衣服吧,让新人好生尴尬。总之,我向来觉得这是个很无趣的创意。
翻唱,多少也跟交换穿衣服差不太多吧。当然,张某人的Salute是个例外。那就好比一个模特把身材跟他相似但气质外形容貌的可怜虫的衣服借来穿,不惊艳也难。
谭的这张专辑,又是个例外。
首先来说说,穿他的衣服穿出了自己的新味道,而又不让老谭尴尬的:王菲《我爱雀斑》、吕方《都市恋歌》、学友《雨夜的浪漫》、许志安《谁可改变》、克勤《情是永远着迷》、太极《爱的替身》。
打开这张碟,我反复在琢磨,为何就没有人给张某人也篡一个这样的专辑。思来想去,你说天下哪能找到这么一水的歌手来唱好他的歌。就像原来只听过他和谭合唱的《幻影+雾之恋》,也曾经纳闷为何不唱张的歌呢?
王菲把《我爱雀斑》唱得可爱,拜新编曲所赐、拜她的声线所赐;后面的高音似乎在宣布:这是我王菲的歌!这首歌,初中刚听时特别喜欢这歌名,自己没有雀斑,喜欢这个说喜欢雀斑的男人的俏皮。而这首歌,则淹没在谭N多的好歌里完全沉底。王菲把它高高地托出了水面。让人喜爱。
学友的《雨夜的浪漫》像是努力地表演着浪漫的气氛、又像轻轻地只随意哼出。谭的原版,印象中浓厚得多。喜欢这轻柔。编曲几乎跟原版本一样,他能这样地挑战,拜嗓音完全不同所赐、更拜信心所赐。
《谁可改变》,谭的杀手催泪歌之一。前奏响起,气氛到位却不过分地浓;我喜爱这淡淡的节奏新的编曲,更喜爱许志安将心砸进去演绎的动人,或许,他本身就适合这首歌,完全不需要用力,张嘴就来。这么一把有些粗糙、低沉的声音,本专辑性感杀手之一。或许啊,谭的幸运就在于他那个时候遇到那么多好歌,其实他的嗓音条件实在一般,不沙哑、不足够低沉、高音尖却不够丽。有些人运气好就是没办法。老婆都有两个。
《爱情陷阱》绝对是第一个大大的惊喜。啊,本专辑最性感的声音诞生。谭的版本在那个年代所向披靡——我就是靡一只——让你服,你不得不服。但是你要再听了陈晓东的这个并非撕心裂肺似的演绎,和这新的编曲,你就知道什么是一个性感的男人在挠你的心门,挠得那么恰到好处,恨不得马上把他从陷阱里抱出来,或者索性跳进去跟他一起深陷。请注意,作者本人是在吃饭、胃疼的时候听的,这个时候都能让人想用性感来形容,那是真性感。
啊,叫我用怎样的语句来说你,《爱的根源》!我不知道我那深爱这首歌的老公会如何评价陈慧琳和雷颂德加入了英文rap的摇滚版本。陈慧琳这个眼睛无神、一看就高度近视的别人眼中的大美女,这次博得了我好几碗好感。这节奏反正我唱不出。林忆莲也许,但是不会有她这么甜、大气。陨石旁的天际,once upon a time。雷颂德你太雷人了。
对不起,《午夜丽人》、《亮了红灯》、《此刻你在何处》没有听过。我在努力想象谭会是如何唱,好像有些徒劳。同样的,掌声送给苏永康、李惠敏、吴国敬。
啊,吴国敬啊吴国敬。你的名字跟张国荣一样忽悠人,那么俗气,让我差点错过你这把沙哑的动人性感的好声音。这声音像被烟熏过一样,熏得恰到好处。华彩部分,他高音有些许困难,但是不影响吸引力,瞬间低下来,低得浑厚,我实在想不出谭会怎样糟蹋这首歌。这完全是吴国敬同学的歌啊。
尽管我是个不折不扣的liberal,但是看到阿B和彭健新两个粗糙男人合唱《爱是这样甜》,只有两个想法,要不把歌名改为“爱是这样腻”;如果一定要两个男人来唱,可不可以请唐生与张某人欢快地合唱啊!
《最爱的你》,大概是老公最近最近给我清唱过的歌了。结婚前他每晚在电话中献歌,唱者听者都乐此不疲。结婚后这道曾经每晚的程序霎那间人间蒸发,某日我好奇地问,咦,怎么你不献歌了?这厢似乎也没有婚前那么巨大的需要了,仿佛小孩过了哺乳期,没有摇篮曲也能独自安然入睡。能想起来的婚后他唱过的歌就是郑中基不幸挑中、编曲没有突破的《最爱的你》。如果要比较,客观地不带感情色彩地说,我老公的版本更好听。
本专辑最大的瑕疵来了。可怜的慧娴一点都不会选。《爱在深秋》如果一定要重新编曲,我倾向于非常地摇滚,或者就加入大量的rap。慧娴妹妹像是借了别人的衣服穿,毫不相称,露出自己的脑袋,身材气质都不见了。要不就大改,要不就别唱,要不就换首歌,她偏不。
就在1990-1991年喜欢过李克勤的歌,那时候还迷糊地分不太清他和张某人,无语!《一生不变》无缘由地打动过13岁少女的心,到今天听来还是心动。《情是永远着迷》,他的演绎,四平八稳,还行,没有太多可圈点的,他的声音永远就是那样,弹性空间不大。
要是谭先听到老爹的《玛丽安》,不知道还会不会唱。就像一件衣服,一个瘦弱的戴眼镜的男会计看中了,刚要买,发现一个打铁的工人穿着,还特帅,他还敢不敢挑战。但是这件衣服绝对不是这个打铁工人最好看的衣服。
一堆人来唱《爱的替身》,作为谢幕曲,找不到强人,就以数量制胜?太极一定会说no. 他们的声线抵得上压轴一幕,他们的演绎也将这首歌唱得有劲。
写到最后了,看官一定会好奇,怎么不说说第一首,两大高手的绝世联袂之作。
遇到张国荣之前,谭占据了我的粤语歌80%以上的时间、喜好。张的出现,立马束手就擒,收我做他的迷。那是谭再长的时间、再多打动我的好歌都无法达到的。写到这里,我对这二人合唱《幻影+雾之恋》的客观评价立马就有了个基调了吧。
张国荣倒霉就倒霉在那时遇到了谭,人家的歌多么老少皆宜,谁都可以唱,一个专辑立马10多号人马都能唱得欢。
他倒霉,不过是一时的境遇。若要在音乐成就、演艺成就来比拼,谭和张的差别,就不是一般的文字能形容了。谭这辈子遇到张和张的万千迷们,那是真倒霉。
扯远了。但这正是他们这首歌所表达的。我不能说张把这两首歌唱得如何出神入化,但是两人的声音一起出现、一个起一个落,谁好听、谁性感,那是立分啊。
但是看到那首歌的歌词页,他俩各自的大头照,我又容不得站在谭这边。高二的时候(91年),班上新来了一个荣迷,她异常坚定地认为谭比张帅得多,张长得一般。我是几年下来都没有说服她,差点背过气去。
这两张照片,谭的面容,那是相当英俊、俊朗、洋气。平日里万人迷的张家哥哥,的确差一竿子。虽然我不怀疑选这两张照片的人别有用心。
瑕不掩瑜。论容貌、气质、唱歌、演戏、做人、穿衣,张的后面,一片萧瑟。
这么长的一篇碟评,是我生平第一次,碟评就是第一次。内中侵淫多年的高手们如我家老公,肯定不屑一顾;可是这新手的热情就如温泉汩汩,势不可挡。
就把这生命中的第一次,送给开我粤语歌曲先锋的谭咏麟,献给迄今为止陪伴我时间最长的美好男人张国荣,致这文章第一个读者、唯一的读者、我的音乐小虫老公。
-------------------------------------------
做饭的时候听的碟非常挑,要稍微热闹些而不能太吵,要熟悉些、但又不能烂熟的,要有惊喜、不能一首曲落下首的旋律自己就先哼出来的。总之是挑到最后,把做饭的时间耽误了一半,然后开了电视叹气而去。
今天却颇有收获,可以说是大惊喜+大意外的大收获。
是众星翻唱版谭咏麟版的《谁可改变》。这里要谢谢我的音乐小虫老公。
翻唱别人的歌,就像少女时代跟朋友交换衣服穿一样。我没有这样的嗜好,但是有两个这样的朋友拉我下水过。被朋友看中的衣服,一定是自己穿出了效果、自己也喜欢的;那朋友一穿,她要不穿得更好看,让原着者本人黯然失色、微妙地损害了友谊;要不让人一看就知道,哦,你穿了xxx的衣服吧,让新人好生尴尬。总之,我向来觉得这是个很无趣的创意。
翻唱,多少也跟交换穿衣服差不太多吧。当然,张某人的Salute是个例外。那就好比一个模特把身材跟他相似但气质外形容貌的可怜虫的衣服借来穿,不惊艳也难。
谭的这张专辑,又是个例外。
首先来说说,穿他的衣服穿出了自己的新味道,而又不让老谭尴尬的:王菲《我爱雀斑》、吕方《都市恋歌》、学友《雨夜的浪漫》、许志安《谁可改变》、克勤《情是永远着迷》、太极《爱的替身》。
打开这张碟,我反复在琢磨,为何就没有人给张某人也篡一个这样的专辑。思来想去,你说天下哪能找到这么一水的歌手来唱好他的歌。就像原来只听过他和谭合唱的《幻影+雾之恋》,也曾经纳闷为何不唱张的歌呢?
王菲把《我爱雀斑》唱得可爱,拜新编曲所赐、拜她的声线所赐;后面的高音似乎在宣布:这是我王菲的歌!这首歌,初中刚听时特别喜欢这歌名,自己没有雀斑,喜欢这个说喜欢雀斑的男人的俏皮。而这首歌,则淹没在谭N多的好歌里完全沉底。王菲把它高高地托出了水面。让人喜爱。
学友的《雨夜的浪漫》像是努力地表演着浪漫的气氛、又像轻轻地只随意哼出。谭的原版,印象中浓厚得多。喜欢这轻柔。编曲几乎跟原版本一样,他能这样地挑战,拜嗓音完全不同所赐、更拜信心所赐。
《谁可改变》,谭的杀手催泪歌之一。前奏响起,气氛到位却不过分地浓;我喜爱这淡淡的节奏新的编曲,更喜爱许志安将心砸进去演绎的动人,或许,他本身就适合这首歌,完全不需要用力,张嘴就来。这么一把有些粗糙、低沉的声音,本专辑性感杀手之一。或许啊,谭的幸运就在于他那个时候遇到那么多好歌,其实他的嗓音条件实在一般,不沙哑、不足够低沉、高音尖却不够丽。有些人运气好就是没办法。老婆都有两个。
《爱情陷阱》绝对是第一个大大的惊喜。啊,本专辑最性感的声音诞生。谭的版本在那个年代所向披靡——我就是靡一只——让你服,你不得不服。但是你要再听了陈晓东的这个并非撕心裂肺似的演绎,和这新的编曲,你就知道什么是一个性感的男人在挠你的心门,挠得那么恰到好处,恨不得马上把他从陷阱里抱出来,或者索性跳进去跟他一起深陷。请注意,作者本人是在吃饭、胃疼的时候听的,这个时候都能让人想用性感来形容,那是真性感。
啊,叫我用怎样的语句来说你,《爱的根源》!我不知道我那深爱这首歌的老公会如何评价陈慧琳和雷颂德加入了英文rap的摇滚版本。陈慧琳这个眼睛无神、一看就高度近视的别人眼中的大美女,这次博得了我好几碗好感。这节奏反正我唱不出。林忆莲也许,但是不会有她这么甜、大气。陨石旁的天际,once upon a time。雷颂德你太雷人了。
对不起,《午夜丽人》、《亮了红灯》、《此刻你在何处》没有听过。我在努力想象谭会是如何唱,好像有些徒劳。同样的,掌声送给苏永康、李惠敏、吴国敬。
啊,吴国敬啊吴国敬。你的名字跟张国荣一样忽悠人,那么俗气,让我差点错过你这把沙哑的动人性感的好声音。这声音像被烟熏过一样,熏得恰到好处。华彩部分,他高音有些许困难,但是不影响吸引力,瞬间低下来,低得浑厚,我实在想不出谭会怎样糟蹋这首歌。这完全是吴国敬同学的歌啊。
尽管我是个不折不扣的liberal,但是看到阿B和彭健新两个粗糙男人合唱《爱是这样甜》,只有两个想法,要不把歌名改为“爱是这样腻”;如果一定要两个男人来唱,可不可以请唐生与张某人欢快地合唱啊!
《最爱的你》,大概是老公最近最近给我清唱过的歌了。结婚前他每晚在电话中献歌,唱者听者都乐此不疲。结婚后这道曾经每晚的程序霎那间人间蒸发,某日我好奇地问,咦,怎么你不献歌了?这厢似乎也没有婚前那么巨大的需要了,仿佛小孩过了哺乳期,没有摇篮曲也能独自安然入睡。能想起来的婚后他唱过的歌就是郑中基不幸挑中、编曲没有突破的《最爱的你》。如果要比较,客观地不带感情色彩地说,我老公的版本更好听。
本专辑最大的瑕疵来了。可怜的慧娴一点都不会选。《爱在深秋》如果一定要重新编曲,我倾向于非常地摇滚,或者就加入大量的rap。慧娴妹妹像是借了别人的衣服穿,毫不相称,露出自己的脑袋,身材气质都不见了。要不就大改,要不就别唱,要不就换首歌,她偏不。
就在1990-1991年喜欢过李克勤的歌,那时候还迷糊地分不太清他和张某人,无语!《一生不变》无缘由地打动过13岁少女的心,到今天听来还是心动。《情是永远着迷》,他的演绎,四平八稳,还行,没有太多可圈点的,他的声音永远就是那样,弹性空间不大。
要是谭先听到老爹的《玛丽安》,不知道还会不会唱。就像一件衣服,一个瘦弱的戴眼镜的男会计看中了,刚要买,发现一个打铁的工人穿着,还特帅,他还敢不敢挑战。但是这件衣服绝对不是这个打铁工人最好看的衣服。
一堆人来唱《爱的替身》,作为谢幕曲,找不到强人,就以数量制胜?太极一定会说no. 他们的声线抵得上压轴一幕,他们的演绎也将这首歌唱得有劲。
写到最后了,看官一定会好奇,怎么不说说第一首,两大高手的绝世联袂之作。
遇到张国荣之前,谭占据了我的粤语歌80%以上的时间、喜好。张的出现,立马束手就擒,收我做他的迷。那是谭再长的时间、再多打动我的好歌都无法达到的。写到这里,我对这二人合唱《幻影+雾之恋》的客观评价立马就有了个基调了吧。
张国荣倒霉就倒霉在那时遇到了谭,人家的歌多么老少皆宜,谁都可以唱,一个专辑立马10多号人马都能唱得欢。
他倒霉,不过是一时的境遇。若要在音乐成就、演艺成就来比拼,谭和张的差别,就不是一般的文字能形容了。谭这辈子遇到张和张的万千迷们,那是真倒霉。
扯远了。但这正是他们这首歌所表达的。我不能说张把这两首歌唱得如何出神入化,但是两人的声音一起出现、一个起一个落,谁好听、谁性感,那是立分啊。
但是看到那首歌的歌词页,他俩各自的大头照,我又容不得站在谭这边。高二的时候(91年),班上新来了一个荣迷,她异常坚定地认为谭比张帅得多,张长得一般。我是几年下来都没有说服她,差点背过气去。
这两张照片,谭的面容,那是相当英俊、俊朗、洋气。平日里万人迷的张家哥哥,的确差一竿子。虽然我不怀疑选这两张照片的人别有用心。
瑕不掩瑜。论容貌、气质、唱歌、演戏、做人、穿衣,张的后面,一片萧瑟。
这么长的一篇碟评,是我生平第一次,碟评就是第一次。内中侵淫多年的高手们如我家老公,肯定不屑一顾;可是这新手的热情就如温泉汩汩,势不可挡。
就把这生命中的第一次,送给开我粤语歌曲先锋的谭咏麟,献给迄今为止陪伴我时间最长的美好男人张国荣,致这文章第一个读者、唯一的读者、我的音乐小虫老公。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