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好的人都喜欢别人夸他实践能力强
看微博上一个当HR的学长转发了一条,原文说现在的大学生,上课玩手机下课玩电脑,晚上玩婚前实习。凭什么要求毕业了要有好的工作?学长说,也许人家实践能力特别强。
几年前,闺蜜A给我抱怨。男朋友会因为她曾经学习比他好而感到自卑。A不以为意,顺口安慰说,读书只是一件小事,学习好管屁用。结果是两人暴吵一架收场。当时作为狗头军师的我,支招道,你应该安慰说,读书好有什么用?书呆子哪有你们这种人实践能力强?A一拍大腿。
是的。学习不好的人都喜欢别人夸他实践能力强。
每天窝在宿舍玩电脑的觉得自己电子竞技特别棒,是反应快速度好;
每天研究化妆品和买不起的大牌的觉得自己特trendy,是跟得上时代节奏;
每天玩乐队的觉得自己修炼了艺术气质,是与众不同;
每天参加一百种社团活动的觉得自己修炼了人脉,是练习了厚黑。
这些边边角角上的实践能力也许都会让你在与同类水平的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什么才是核心的竞争力?
汉什么帝刚登基的时候才十几岁,少年一个。根本管不住朝廷上的派系倾辄,少年心里捉急啊,于是叫辅政的教他权术之道。辅政的答,当新皇帝最重要学的是治国之道,然后才是这些,用于管理朝臣。只懂派系斗争的招数是不行的。新皇帝听了话,之后几十年迎来大治。
不是说那些实践没用,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意义的。找准最关键的问题,才能击中根本。看看这些实践技能,每一项都满足了某方面的感官享受。这样的事是最容易被做好的。
私以为读书就不是一种感官享受,反而是摧毁和折磨。枯燥,无聊和孤独,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人的耐力和自控力,大概还是少部分人才甘之如饴的。因此读书,放大点叫不断对自己提出提高和学习的要求,是对自控力和耐力的极大考验。不喜欢读书就对了。做好自己喜欢的事不叫本事,不喜欢的事也能很出色,才是牛逼。
事物发展路径基本都是曲折的,而且是越往前走越累越艰难。所以自控和耐力一向是完成目标,实现理想的美好品质,且是较为关键的品质。——嗯,传说中的核心竞争力来了。
任何事情都能练到臻于完美的境界(比如切土豆丝很细又方方正正),且在适当的时候发挥它的作用(比如家里请客的时候做个好看的凉菜)。早些年有个实现家庭梦想的娱乐节目,列举些奇怪的技能挑战,如7天之内记住100多国家的国旗,练会用纸牌飞去切断黄瓜等,完成挑战就赢大奖。节目中大部分挑战者都能练得相差无几。有调研说,大约练成一项技能需要的时间就是7-15天,虽然有些飞黄瓜的技能看起来很不可思议。
这种情况放到工作上完全适用。除去极需先天条件的工作,大部分工作都是熟练工种。只要给一个智商正常的人,假以时日,都能做好。而工种之间的难度空间则有所差异。难度空间越大的工种往往是挣得多,看起来很成功的那些。为什么把那些工作只开放给学习好的同学去试,而不是大家都有机会去试着来一发?对了,既然都能做好,以后还会越做越难,为什么不找把读书那么枯燥的事都干好的人,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给你呢?
所以我想说你们那些个所谓的实践能力收一收。
我会到处说我也是百度之后才想起来那个人是汉武帝刘彻的么?文章写得乱七八糟,我也要读书去鸟~~~
几年前,闺蜜A给我抱怨。男朋友会因为她曾经学习比他好而感到自卑。A不以为意,顺口安慰说,读书只是一件小事,学习好管屁用。结果是两人暴吵一架收场。当时作为狗头军师的我,支招道,你应该安慰说,读书好有什么用?书呆子哪有你们这种人实践能力强?A一拍大腿。
是的。学习不好的人都喜欢别人夸他实践能力强。
每天窝在宿舍玩电脑的觉得自己电子竞技特别棒,是反应快速度好;
每天研究化妆品和买不起的大牌的觉得自己特trendy,是跟得上时代节奏;
每天玩乐队的觉得自己修炼了艺术气质,是与众不同;
每天参加一百种社团活动的觉得自己修炼了人脉,是练习了厚黑。
这些边边角角上的实践能力也许都会让你在与同类水平的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什么才是核心的竞争力?
汉什么帝刚登基的时候才十几岁,少年一个。根本管不住朝廷上的派系倾辄,少年心里捉急啊,于是叫辅政的教他权术之道。辅政的答,当新皇帝最重要学的是治国之道,然后才是这些,用于管理朝臣。只懂派系斗争的招数是不行的。新皇帝听了话,之后几十年迎来大治。
不是说那些实践没用,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意义的。找准最关键的问题,才能击中根本。看看这些实践技能,每一项都满足了某方面的感官享受。这样的事是最容易被做好的。
私以为读书就不是一种感官享受,反而是摧毁和折磨。枯燥,无聊和孤独,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人的耐力和自控力,大概还是少部分人才甘之如饴的。因此读书,放大点叫不断对自己提出提高和学习的要求,是对自控力和耐力的极大考验。不喜欢读书就对了。做好自己喜欢的事不叫本事,不喜欢的事也能很出色,才是牛逼。
事物发展路径基本都是曲折的,而且是越往前走越累越艰难。所以自控和耐力一向是完成目标,实现理想的美好品质,且是较为关键的品质。——嗯,传说中的核心竞争力来了。
任何事情都能练到臻于完美的境界(比如切土豆丝很细又方方正正),且在适当的时候发挥它的作用(比如家里请客的时候做个好看的凉菜)。早些年有个实现家庭梦想的娱乐节目,列举些奇怪的技能挑战,如7天之内记住100多国家的国旗,练会用纸牌飞去切断黄瓜等,完成挑战就赢大奖。节目中大部分挑战者都能练得相差无几。有调研说,大约练成一项技能需要的时间就是7-15天,虽然有些飞黄瓜的技能看起来很不可思议。
这种情况放到工作上完全适用。除去极需先天条件的工作,大部分工作都是熟练工种。只要给一个智商正常的人,假以时日,都能做好。而工种之间的难度空间则有所差异。难度空间越大的工种往往是挣得多,看起来很成功的那些。为什么把那些工作只开放给学习好的同学去试,而不是大家都有机会去试着来一发?对了,既然都能做好,以后还会越做越难,为什么不找把读书那么枯燥的事都干好的人,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给你呢?
所以我想说你们那些个所谓的实践能力收一收。
我会到处说我也是百度之后才想起来那个人是汉武帝刘彻的么?文章写得乱七八糟,我也要读书去鸟~~~
-
木木的木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5 18:46:26
-
Geständnis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17 09: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