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严令》的一些历史背景
《戒严令》电影的主轴是北一辉和他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
北一辉
北一辉这个人除了影响了日本社会的革命之外,还参与了早期的中国革命(1906-1920)。1906年加入了同盟会,北一辉又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受宋教仁之邀来支援中国革命。后来在宋教仁被杀后,北一辉又在自主调查团后抛出宋教仁是被孙中山主使所杀的言论,因此被日本总领事馆遣送回国三年。期满后再次来到中国,并写下了影响甚大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一书发表后,又受邀回国参加革命,并成为一代青年的导师。其中受到北一辉影响的年轻人,包括谋杀安田善次郎的朝日平吾,以及“二·二六”事件的背后主脑西田税(北一辉本人也是“二·二六”的背后主脑,在昭和12年8月14日同西田税一起被判处死刑)。
《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与戒严令
懂日文的朋友这里有全文:http://www2s.biglobe.ne.jp/~shigeaki/KitaIkki.htm
所谓之戒严令,是北一辉寄望改造日本的一种手段。
在《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一书中,北一辉认为通过发布戒严令,停止宪法和解散国会等一系列行动,将会在混乱中重构日本的秩序。而作为“尊皇”的代表,北一辉认为改造日本的第一要务是要让天皇重新掌握实权,废除华族制和贵族院,通过普选选拔人才,改造内阁和议会。
朝日平吾刺杀安田善次郎
电影一开始的这个故事在历史上也是真有其事。穷困的大学生朝日平吾因为交不起学费先后从早稻田和日本大学辍学,后成为激进的运动家。受到北一辉《日本改造法案大纲》的影响,朝日平吾刺杀了日本四大财阀之一,安田财阀的创始人安田善次郎。
北一辉
北一辉这个人除了影响了日本社会的革命之外,还参与了早期的中国革命(1906-1920)。1906年加入了同盟会,北一辉又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受宋教仁之邀来支援中国革命。后来在宋教仁被杀后,北一辉又在自主调查团后抛出宋教仁是被孙中山主使所杀的言论,因此被日本总领事馆遣送回国三年。期满后再次来到中国,并写下了影响甚大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一书发表后,又受邀回国参加革命,并成为一代青年的导师。其中受到北一辉影响的年轻人,包括谋杀安田善次郎的朝日平吾,以及“二·二六”事件的背后主脑西田税(北一辉本人也是“二·二六”的背后主脑,在昭和12年8月14日同西田税一起被判处死刑)。
《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与戒严令
懂日文的朋友这里有全文:http://www2s.biglobe.ne.jp/~shigeaki/KitaIkki.htm
所谓之戒严令,是北一辉寄望改造日本的一种手段。
在《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一书中,北一辉认为通过发布戒严令,停止宪法和解散国会等一系列行动,将会在混乱中重构日本的秩序。而作为“尊皇”的代表,北一辉认为改造日本的第一要务是要让天皇重新掌握实权,废除华族制和贵族院,通过普选选拔人才,改造内阁和议会。
朝日平吾刺杀安田善次郎
电影一开始的这个故事在历史上也是真有其事。穷困的大学生朝日平吾因为交不起学费先后从早稻田和日本大学辍学,后成为激进的运动家。受到北一辉《日本改造法案大纲》的影响,朝日平吾刺杀了日本四大财阀之一,安田财阀的创始人安田善次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