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现在正坐在寝室里,吹着风扇。就像几年前的暑假一样,坐在家里上着网,无所事事。看《昨天》是因为想拿导演张扬和陈可辛做比较,看完才发现——没可能。看到贾宏声,想起来好像几年前的新闻里提到过这个人,自杀死了?百度一下发现这个会在半夜站着念诗的人确实是为艺术“献身”了。张扬导演的话剧与诗意的风格是“北岛”那一派的,是我们内地所特有的,本来两个地域文化差异就那么大,硬要拿多元文化的香港和传统文化的内地来比较本来就不科学。
当精神病医院的医生问贾宏声名字,而他回答说是列侬的列,列侬的侬时,我笑了。而贾宏声父亲拿着约翰.列侬的素描画给儿子到王府井书店买The beatles磁带的画面则是震惊到了我。
贾宏声热爱拍戏,自我要求严格,所以他才会觉得自己拍古装戏没感觉,拍得不好压力大。但同时他又是自由散漫的,他不能够受到一丝一毫的约束。很难讲他最后的自杀是否与他的偶像约翰.列侬有关,但是他对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弱肉强食的社会实在是太无情了,哪怕是90年代初,导演只会不断挖掘演员的演技,编剧只能不断地发挥想象力......所以处女座天生乐观的张国荣最后才会受不了精神病痛的折磨跳楼;虽然三毛之死现在还未定论,但是作家的思绪总是难说会不会因为“想太多”而钻牛角尖......“艺术家”这三个字太重了,好多人吃不消。
跟香港的快速消费文化不同,老北京的戏剧文化底蕴还是深厚一些。就算结局告诉了观众“咱这部电影是棚录的”也好,还是90年代特有的几大元素符号“录音机、自行车”等等也罢。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还是第一看见真人来演呢!虽然满脸的青春痘,但是板正的身姿、细腿牛仔裤、头巾、短款TEE,真是帅到冇朋友!
现在想想,如果能够有幸参与到一部意识流的话剧那种体验想必也一定是很酷炫的,可能要多再看几部内地导演电影才有可能找到类似风格的“作者导演”进行对比吧。
当精神病医院的医生问贾宏声名字,而他回答说是列侬的列,列侬的侬时,我笑了。而贾宏声父亲拿着约翰.列侬的素描画给儿子到王府井书店买The beatles磁带的画面则是震惊到了我。
![]() |
贾宏声热爱拍戏,自我要求严格,所以他才会觉得自己拍古装戏没感觉,拍得不好压力大。但同时他又是自由散漫的,他不能够受到一丝一毫的约束。很难讲他最后的自杀是否与他的偶像约翰.列侬有关,但是他对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弱肉强食的社会实在是太无情了,哪怕是90年代初,导演只会不断挖掘演员的演技,编剧只能不断地发挥想象力......所以处女座天生乐观的张国荣最后才会受不了精神病痛的折磨跳楼;虽然三毛之死现在还未定论,但是作家的思绪总是难说会不会因为“想太多”而钻牛角尖......“艺术家”这三个字太重了,好多人吃不消。
跟香港的快速消费文化不同,老北京的戏剧文化底蕴还是深厚一些。就算结局告诉了观众“咱这部电影是棚录的”也好,还是90年代特有的几大元素符号“录音机、自行车”等等也罢。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还是第一看见真人来演呢!虽然满脸的青春痘,但是板正的身姿、细腿牛仔裤、头巾、短款TEE,真是帅到冇朋友!
现在想想,如果能够有幸参与到一部意识流的话剧那种体验想必也一定是很酷炫的,可能要多再看几部内地导演电影才有可能找到类似风格的“作者导演”进行对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