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片断(关于黑格尔辩证法)
德国古典哲学的几个代表人物,各自的思维方式不同,这要求我们作为读者在阅读和理解他们的文本和思想时,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康德基本上是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做哲学,费希特开始在概念和逻辑论证中加入了诗性的想象力,到了谢林、荷尔德林和黑格尔则对我们的想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语里有一个词,叫Vorstellung,通常译作表象,按字面来理解的话,应该是把什么摆放到面前来的意思。它也有想象的意思,和Einbildung(想象)的意思有一些差别。想象是表象的一种形式,按照观念论的理解,是一种高级的表象方式。哲学中的某些概念,某些词语或者观念,缺乏表象力的话,是理解不了的。
黑格尔本人在大逻辑中确实说过,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是古代辩证法最光辉的典范,尤其是其中对于范畴给出了最初详尽的探讨,但范畴学说是就概念辩证法的内容来说的。就其基本的方法概念来说,我觉得黑格尔更受到柏拉图智者篇的启发。柏拉图在智者篇中批判了巴门尼德的论题,即只有存在者存在。与此相反,柏拉图提出了:非存在者也存在(Auch das Nichtseiende ist)。这个论题在柏拉图那里植根于把非存在者与异在(das Andere,to heteron)等同起来。柏拉图把非存在者溯因到了异在那里。这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来说就很关键了,因为异在概念在黑格尔的关系本体论中是一个核心概念,连同否定性概念一起,构成了其进行概念分析的基本模式。黑格尔在范畴学说方面更多继承了柏拉图,而不是亚里士多德,这一点确实让很多人出乎意料。如前所述,关键是柏拉图把非存在者引回到了异在。这个异在在黑格尔逻辑学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存在逻辑、本质逻辑和概念逻辑那里,异在作为范畴本身的结构性因素,获得了不同的规定性。与柏拉图不同的是,黑格尔一方面把概念或者范畴动力学化了,另一方面看到了异在本身的否定性,也就是不仅仅是柏拉图那样把非存在者引回到异在上而已,而且把异在的异在性引回到了否定性。以此,亨利希才能够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之为动力学化了的柏拉图主义。
Negativität和Negation在黑格尔逻辑学中具有诸多不同的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构成了存在逻辑、本质逻辑和概念逻辑中概念运动的不同模式。黑格尔对此所作出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反思,大概集中在存在逻辑关于某物和他物的那一章节,本质逻辑的第一章,尤其是映象那一节,最后是概念逻辑的绝对理念部分。否定性概念统一了范畴之间转化和过渡的概念运动所要求的结构性因素和动力学因素这两者,可以被看作是动力化了的结构和结构化了的动力。由此可以与黑格尔体系计划的基础命题,即实体要被理解和规定为主体,联系起来。Negativität和Negation的关系,可以不恰当地用力和力的表现来作出描画。否定性可以看作是一种普遍的力,这种力表现为否定;反过来说,之所以有否定这样一种表现,是因为里面包含有否定性这样一种力。或者用康德关于存在前提和认识前提的区分来界定,否定性是否定的存在前提,否定则是前者的认识前提。某物具有否定性,意思是说这个某物要么能够被另一他物所否定,要么能够进行自身否定,在这两种情况下,否定都体现出了这个某物的否定性。进一步说,被他物所否定要引回到自身否定或自身相关的否定性上面来,他物不是与某物相对立的他物,而是某物自身的他物,只有这样,他物才能够构成对某物的否定。以此,自身相关的否定性就构成了绝对的否定。某物通过这种绝对的否定,一方面规定了自己,把自己变成自己的他物,另一方面又保持住了自己,因为这个他物是它自己的他物,所以它在它的他物那里也就是在它自己那里。黑格尔把在他物之中也就是在自己之中称为在真理之中,或者是在其家。这就是自由的含义。
黑格尔本人在大逻辑中确实说过,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是古代辩证法最光辉的典范,尤其是其中对于范畴给出了最初详尽的探讨,但范畴学说是就概念辩证法的内容来说的。就其基本的方法概念来说,我觉得黑格尔更受到柏拉图智者篇的启发。柏拉图在智者篇中批判了巴门尼德的论题,即只有存在者存在。与此相反,柏拉图提出了:非存在者也存在(Auch das Nichtseiende ist)。这个论题在柏拉图那里植根于把非存在者与异在(das Andere,to heteron)等同起来。柏拉图把非存在者溯因到了异在那里。这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来说就很关键了,因为异在概念在黑格尔的关系本体论中是一个核心概念,连同否定性概念一起,构成了其进行概念分析的基本模式。黑格尔在范畴学说方面更多继承了柏拉图,而不是亚里士多德,这一点确实让很多人出乎意料。如前所述,关键是柏拉图把非存在者引回到了异在。这个异在在黑格尔逻辑学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存在逻辑、本质逻辑和概念逻辑那里,异在作为范畴本身的结构性因素,获得了不同的规定性。与柏拉图不同的是,黑格尔一方面把概念或者范畴动力学化了,另一方面看到了异在本身的否定性,也就是不仅仅是柏拉图那样把非存在者引回到异在上而已,而且把异在的异在性引回到了否定性。以此,亨利希才能够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之为动力学化了的柏拉图主义。
Negativität和Negation在黑格尔逻辑学中具有诸多不同的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构成了存在逻辑、本质逻辑和概念逻辑中概念运动的不同模式。黑格尔对此所作出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反思,大概集中在存在逻辑关于某物和他物的那一章节,本质逻辑的第一章,尤其是映象那一节,最后是概念逻辑的绝对理念部分。否定性概念统一了范畴之间转化和过渡的概念运动所要求的结构性因素和动力学因素这两者,可以被看作是动力化了的结构和结构化了的动力。由此可以与黑格尔体系计划的基础命题,即实体要被理解和规定为主体,联系起来。Negativität和Negation的关系,可以不恰当地用力和力的表现来作出描画。否定性可以看作是一种普遍的力,这种力表现为否定;反过来说,之所以有否定这样一种表现,是因为里面包含有否定性这样一种力。或者用康德关于存在前提和认识前提的区分来界定,否定性是否定的存在前提,否定则是前者的认识前提。某物具有否定性,意思是说这个某物要么能够被另一他物所否定,要么能够进行自身否定,在这两种情况下,否定都体现出了这个某物的否定性。进一步说,被他物所否定要引回到自身否定或自身相关的否定性上面来,他物不是与某物相对立的他物,而是某物自身的他物,只有这样,他物才能够构成对某物的否定。以此,自身相关的否定性就构成了绝对的否定。某物通过这种绝对的否定,一方面规定了自己,把自己变成自己的他物,另一方面又保持住了自己,因为这个他物是它自己的他物,所以它在它的他物那里也就是在它自己那里。黑格尔把在他物之中也就是在自己之中称为在真理之中,或者是在其家。这就是自由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