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扯一下《万尼亚舅舅》
昨晚看完之后就胸口压大石般的憋闷,直观感受就是这剧太压抑了。然后一路上不停地回想揣摩,多处似懂非懂或细碎的情节慢慢就在脑中串联在了一起。看时并不觉得,之后才发现余韵悠长。
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万尼亚这样觉得,索尼娅这样觉得,叶莲娜和医生这样觉得,甚至于教授也是这样觉得的。他们都不幸福,没有一个拥有真正的快乐。
万尼亚舅舅大半生操劳,曾以为教授是那么的光辉灿烂,而为教授服务就是他生存的意义。那些岁月里他白天埋头辛苦劳作,晚上还帮教授翻译和抄稿子。但那时他并不觉得苦楚,反而安心又满足。直到教授住到了庄园里,高高在上的偶像露出了本来的自私自大的面目。万尼亚停了下来,支撑生活意义的殿堂轰然倒下。如果没有教授这一茬,万尼亚不会这个样子度过他最好的年华。而人生只是一条无法重来的单行线,等明白一切的时候,已经迟了。
医生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同样曾是个有情趣有抱负的人,看病和种树两件事听起来都意义非凡,但是医生却都已经看透了。树林在消亡,现在的人们其实并不在意,未来的人们更不会记得他的努力。他提到他刚给一个病人打好麻药,病人就死了。一共提到了两次,让人不得不重视这件事给医生带来的影响。不仅是他觉得自己仿佛杀了那病人,而且让他对生活彻底产生了质疑。那与其说是个医疗问题,不如说更像是个寓言:不停劳作的人,一旦麻醉后歇息下来,就只能奔赴死亡了。医生怀疑他种树的意义,怀疑他工作的意义,谁也不爱。只能靠喝醉来保持理性和活下去的一点点动力。
叶莲娜和医生一样清醒,但她愈发被生活所束缚,而不得挣脱。她读过不少农村生活的书,当初也因仰慕教授才学而爱上他。她从来不是个花瓶。她对索尼娅坦诚温柔,对医生情感炽热,对自己丈夫照料有加又过分顺从……这是个内外都美的女人。聪明清醒的万尼亚和医生,于是不约而同地爱上了她。她向往着一辈子哪怕一次的离经叛道或疯狂,但她一次都没做到。不是由于缺乏勇气,不是因为怯儒,而是她太明白了。她明白如果她留下在医生身边,最后两人都落不得好下场。这一点医生跟她也明说了。他们都知道,热情之后,生活会更加残酷,一切仍旧毫无意义。
索尼娅仿佛是命定的忧伤。早早失去的母亲,只顾自己的父亲,还有那一句能注定她一生际遇的“我不好看”。她懂得世界无法改变,要活下去只能默默忍受。她咽下爱的苦酒,她不停地劳作,她用冥冥之中的神灵作为苦难的寄托。
教授令人厌恶,他仿佛就是所有痛苦的根源。也许万尼亚一枪打死了他,剧中的人们都会幸福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教授是个外表光鲜仿佛才学满腹的名人,以至于像万尼亚和叶莲娜这样的聪明人都会被他所迷惑。教授一辈子只是在逐名逐利、追求美貌和青春的女人,他以自我为中心,理所当然接受一切善意和帮助,不管不顾他人。所有的现代人们,你们在教授身上看到些许自己的影子了吗?教授只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消灭了他也消灭不了天空中的阴霾。只要社会的压力和束缚存在,人们仍旧要被生活所煎熬。
只有老奶妈懂得在严酷的生活中活下去、而不陷入痛苦的方法。她经历过的苦闷和孤寂并不会比别人少,于是她始终不曾停止手上的活计。她织毛线,她煮茶、收拾,她让自己的身心都能被劳作所占据。她听闻悲切之事总能淡定安抚或轻声一叹或发发牢骚,然后抛之脑后。她为能恢复吃饭时间而欣喜不已,因为又能吃上面条而感到幸福。叶莲娜的美丽是哀伤的美丽,而老奶妈的美丽才是这悲惨世界中的唯一微光。所以医生爱她,人人都爱她,就连教授都会乖乖被她哄。
蟋蟀孤鸣,万物俱静,生活是账本上刷刷的笔触声。婆娑树影中仿佛人们都宁静无烦恼,但心中荡漾万千的秋千早就消失不见了。痛苦的领悟,徒劳的反抗和抗争,想轰轰烈烈地粉碎都不能。活着,生活着,清醒地生活着并被折磨。看希望和梦想破碎,任命运的石磨碾过灵魂……ALIVE,这比一死了之要沉重千倍。
教授是个混蛋,但他也不是完全无知。在告别的时候他两手空空又趾高气昂地告诫众人说:“要做事情!要做事情!”看的时候我内心不免愤怒于他的自大无耻,直到我忽然记起了《云图》里的这段话:
“……多么庸俗,这种对于不朽名声的渴望,多么徒劳,多么虚假。作曲家只不过是洞穴壁画的涂鸦者。一个人创作音乐是因为冬季永无休止,是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狼群和暴风雪就会更快地扑向他。”
教授就算不学无术、身后半张纸都不会留下,也仍在整夜写作或整夜失眠。他也只是个被名望和利欲所困,被生活所困的不幸的人罢了。学术也好,妻子也好,他只是找了些事情来做。
生活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人生不可能没有束缚,头脑清醒、追寻自由的人难免陷入到痛苦中去。生若浮尘,爱欲和名利一瞬皆空,宇宙的黑暗永远在那里。而活着,就无法逃离。夏日午后的酣梦已破碎,秋天的玫瑰一地残香,而凛冬将至。
忍着啊,万尼亚舅舅。你要忍着。
2013.07.04
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万尼亚这样觉得,索尼娅这样觉得,叶莲娜和医生这样觉得,甚至于教授也是这样觉得的。他们都不幸福,没有一个拥有真正的快乐。
万尼亚舅舅大半生操劳,曾以为教授是那么的光辉灿烂,而为教授服务就是他生存的意义。那些岁月里他白天埋头辛苦劳作,晚上还帮教授翻译和抄稿子。但那时他并不觉得苦楚,反而安心又满足。直到教授住到了庄园里,高高在上的偶像露出了本来的自私自大的面目。万尼亚停了下来,支撑生活意义的殿堂轰然倒下。如果没有教授这一茬,万尼亚不会这个样子度过他最好的年华。而人生只是一条无法重来的单行线,等明白一切的时候,已经迟了。
医生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同样曾是个有情趣有抱负的人,看病和种树两件事听起来都意义非凡,但是医生却都已经看透了。树林在消亡,现在的人们其实并不在意,未来的人们更不会记得他的努力。他提到他刚给一个病人打好麻药,病人就死了。一共提到了两次,让人不得不重视这件事给医生带来的影响。不仅是他觉得自己仿佛杀了那病人,而且让他对生活彻底产生了质疑。那与其说是个医疗问题,不如说更像是个寓言:不停劳作的人,一旦麻醉后歇息下来,就只能奔赴死亡了。医生怀疑他种树的意义,怀疑他工作的意义,谁也不爱。只能靠喝醉来保持理性和活下去的一点点动力。
叶莲娜和医生一样清醒,但她愈发被生活所束缚,而不得挣脱。她读过不少农村生活的书,当初也因仰慕教授才学而爱上他。她从来不是个花瓶。她对索尼娅坦诚温柔,对医生情感炽热,对自己丈夫照料有加又过分顺从……这是个内外都美的女人。聪明清醒的万尼亚和医生,于是不约而同地爱上了她。她向往着一辈子哪怕一次的离经叛道或疯狂,但她一次都没做到。不是由于缺乏勇气,不是因为怯儒,而是她太明白了。她明白如果她留下在医生身边,最后两人都落不得好下场。这一点医生跟她也明说了。他们都知道,热情之后,生活会更加残酷,一切仍旧毫无意义。
索尼娅仿佛是命定的忧伤。早早失去的母亲,只顾自己的父亲,还有那一句能注定她一生际遇的“我不好看”。她懂得世界无法改变,要活下去只能默默忍受。她咽下爱的苦酒,她不停地劳作,她用冥冥之中的神灵作为苦难的寄托。
教授令人厌恶,他仿佛就是所有痛苦的根源。也许万尼亚一枪打死了他,剧中的人们都会幸福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教授是个外表光鲜仿佛才学满腹的名人,以至于像万尼亚和叶莲娜这样的聪明人都会被他所迷惑。教授一辈子只是在逐名逐利、追求美貌和青春的女人,他以自我为中心,理所当然接受一切善意和帮助,不管不顾他人。所有的现代人们,你们在教授身上看到些许自己的影子了吗?教授只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消灭了他也消灭不了天空中的阴霾。只要社会的压力和束缚存在,人们仍旧要被生活所煎熬。
只有老奶妈懂得在严酷的生活中活下去、而不陷入痛苦的方法。她经历过的苦闷和孤寂并不会比别人少,于是她始终不曾停止手上的活计。她织毛线,她煮茶、收拾,她让自己的身心都能被劳作所占据。她听闻悲切之事总能淡定安抚或轻声一叹或发发牢骚,然后抛之脑后。她为能恢复吃饭时间而欣喜不已,因为又能吃上面条而感到幸福。叶莲娜的美丽是哀伤的美丽,而老奶妈的美丽才是这悲惨世界中的唯一微光。所以医生爱她,人人都爱她,就连教授都会乖乖被她哄。
蟋蟀孤鸣,万物俱静,生活是账本上刷刷的笔触声。婆娑树影中仿佛人们都宁静无烦恼,但心中荡漾万千的秋千早就消失不见了。痛苦的领悟,徒劳的反抗和抗争,想轰轰烈烈地粉碎都不能。活着,生活着,清醒地生活着并被折磨。看希望和梦想破碎,任命运的石磨碾过灵魂……ALIVE,这比一死了之要沉重千倍。
教授是个混蛋,但他也不是完全无知。在告别的时候他两手空空又趾高气昂地告诫众人说:“要做事情!要做事情!”看的时候我内心不免愤怒于他的自大无耻,直到我忽然记起了《云图》里的这段话:
“……多么庸俗,这种对于不朽名声的渴望,多么徒劳,多么虚假。作曲家只不过是洞穴壁画的涂鸦者。一个人创作音乐是因为冬季永无休止,是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狼群和暴风雪就会更快地扑向他。”
教授就算不学无术、身后半张纸都不会留下,也仍在整夜写作或整夜失眠。他也只是个被名望和利欲所困,被生活所困的不幸的人罢了。学术也好,妻子也好,他只是找了些事情来做。
生活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人生不可能没有束缚,头脑清醒、追寻自由的人难免陷入到痛苦中去。生若浮尘,爱欲和名利一瞬皆空,宇宙的黑暗永远在那里。而活着,就无法逃离。夏日午后的酣梦已破碎,秋天的玫瑰一地残香,而凛冬将至。
忍着啊,万尼亚舅舅。你要忍着。
201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