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为什么去印度
不管是身边的朋友,还是在路上碰到的旅人,总会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去印度?”,
为了顾及对方的关心,我总能想到一套公式一般的答案,诸如逃离都市啦,体验文化啦,精神修行啦,寻找自己啦等等,听上去牛逼又不失装逼。
但如果扪心自问,我甚至都找不出一个让自己信服的理由来解释我为什么去印度。后来我在西藏跟一个潇洒的大姐聊天时说出了我的这个疑惑,她问我信教吗?我说不信,她说这在宗教里面叫做calling。听到这个解释的时候,我感觉心里“啪”地一声,干净利落地得到了我要的答案。也许这还真就是一种宿命般的召唤,看似毫无因果,没头没脑,实则一切可能已是注定,何必劳神探其原因。
最近探讨旅行的意义成了一个很时髦的话题。一来,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背起行囊开始了行走。二来,生活在一个有些急功近利的社会里,旅行这种不能得到实际物质或金钱好处又要花钱花精力去做的事,都市人做起来起来格外地心虚,似乎非得附上写开阔眼界,学习语言,磨练意志等等的冠冕堂皇的实在意义,似乎才玩得更加心安理得。
要我说旅行何须再附上这许多意义,背在身上既沉重了自己的步伐,戴在眼前又模糊了自己的视线,什么意义不意义的随他去吧。不然就又变成“生存有没有意义”这种无休无止也没有答案的讨论。想去哪就去吧,别问那么多为什么,也别思考什么旅行的意义。
说回印度,有的人问我对印度感觉怎么样。我说喜欢之至,怕是这辈子还要再去个五六七八次了。印度这个国家和它的代表食物咖喱有着极相似的气质,浓郁、辛辣、呛鼻,喜欢的人甘之如饴,不喜欢的人恐避之而不及。所以印度是个让人非爱即恨的国家,你对它很难产生中庸的感情。你若好奇你对这地方是爱是恨,非得过来走一遭,不用很久,只需用个一两天,它的非一般气质便能测试出你的心意。
但不管爱与不爱,它浓烈,浓烈到无时无刻提醒自己切实地活着;它不同,不同到随时随地带来自省反思;它强硬,强硬到环境不可能为你做任何迁就,只能塑造自己来适应环境。所以如果让我帮印度旅游想一句口号的话我会说:“你爱来不来,反正印度就是这个样子!”
为了顾及对方的关心,我总能想到一套公式一般的答案,诸如逃离都市啦,体验文化啦,精神修行啦,寻找自己啦等等,听上去牛逼又不失装逼。
但如果扪心自问,我甚至都找不出一个让自己信服的理由来解释我为什么去印度。后来我在西藏跟一个潇洒的大姐聊天时说出了我的这个疑惑,她问我信教吗?我说不信,她说这在宗教里面叫做calling。听到这个解释的时候,我感觉心里“啪”地一声,干净利落地得到了我要的答案。也许这还真就是一种宿命般的召唤,看似毫无因果,没头没脑,实则一切可能已是注定,何必劳神探其原因。
最近探讨旅行的意义成了一个很时髦的话题。一来,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背起行囊开始了行走。二来,生活在一个有些急功近利的社会里,旅行这种不能得到实际物质或金钱好处又要花钱花精力去做的事,都市人做起来起来格外地心虚,似乎非得附上写开阔眼界,学习语言,磨练意志等等的冠冕堂皇的实在意义,似乎才玩得更加心安理得。
要我说旅行何须再附上这许多意义,背在身上既沉重了自己的步伐,戴在眼前又模糊了自己的视线,什么意义不意义的随他去吧。不然就又变成“生存有没有意义”这种无休无止也没有答案的讨论。想去哪就去吧,别问那么多为什么,也别思考什么旅行的意义。
说回印度,有的人问我对印度感觉怎么样。我说喜欢之至,怕是这辈子还要再去个五六七八次了。印度这个国家和它的代表食物咖喱有着极相似的气质,浓郁、辛辣、呛鼻,喜欢的人甘之如饴,不喜欢的人恐避之而不及。所以印度是个让人非爱即恨的国家,你对它很难产生中庸的感情。你若好奇你对这地方是爱是恨,非得过来走一遭,不用很久,只需用个一两天,它的非一般气质便能测试出你的心意。
但不管爱与不爱,它浓烈,浓烈到无时无刻提醒自己切实地活着;它不同,不同到随时随地带来自省反思;它强硬,强硬到环境不可能为你做任何迁就,只能塑造自己来适应环境。所以如果让我帮印度旅游想一句口号的话我会说:“你爱来不来,反正印度就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