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Nex5R 测试
某人新买了这个东西,让我测试一下和我家 D80的效果差别。
具体可以看这个相册。没有测试影片功能,因为我家电脑USB口还是老式的,拷文件太慢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06155120/
1 USB连接功能 问题很大,缺省模式电脑认不出来,按一下左下键可以进入MTP模式可以认出。拷贝大文件无法取消,而且强行拔掉后会出问题,重开机无法拍摄,一定要扣电池才能完全恢复。我的建议是买个读卡器吧。
另外一个是有WIFI连接功能,能够自己提供wifi让智能手机下载照片,和连接电脑两种模式。前者还是挺有用的,后者没有测试出来。
2 感光器件
APS-C 尺寸的1610 萬畫素感光元件,虽然尺寸和大多数低阶单反差不多(如我家的D80),但是由于像素更高,使用CMOS而不是CCD,噪点和成像细节仍然是无法和单反比较的。
在日光下ISO100中距离的理想情况,100%放大细节也是不能赶上D80的——当然已经可以接受了(我怀疑是不是压缩算法引起的问题),细节自然比起我家的奥林巴斯sp610之类的中阶卡片是要颇强一些的。
暗光高ISO情况,Sony似乎有提高感光元件暗光拍摄进光量的专利,但是看来目前别家也都用上了——至少相同情况夜晚灯照下最佳距离(35cm),100%细节噪点奶昔仅略好于以前用过的canon卡片(如果不考虑16M像素和8M像素的差别的话)。如果你愿意牺牲分辨率,那么由于降低了ISO,在相同分辨率下奶昔的噪点是很令人满意的。
个人建议:平常除了拍风景不要用最大分辨率,你根本用不到数毛孔的照片,倒不如节省存储卡顺便提高色彩和噪点效果。
3 作为比较智能的相机,耗电速度比较快,建议多买一块备用电池。
我见到的智能部分包括
a 全景拍摄 比我在手机上用的各种全景拍摄软件好多了!可惜只能一个方向扫描,没有索尼单反上二维扫描拼接大图的功能。
b 自动察觉逆光进入 HDR三张连拍模式 不过我触发了几次,进入条件仍然不明,也没有看到HDR合成带来的高宽容度效果,有待找个模特进一步测试。
c 夜景手持拍摄模式 这个相当于多张相片叠加去噪去运动模糊(目前是4张),如果你能掌握拍摄时靠树(或者栏杆)的技巧,这个模式完全可以替代脚架得到清晰的照片。
一般来说这些相机都有防手震功能,但是大多数防手震功能只能应付直线运动,而夜景的长时间曝光手的运动会是圆圈的,所以你如果可以通过靠在某个物体上把手震限制到一个方向,防手震功能就能起到最好效果。
这个防手震功能在白天或者黄昏效果也很好——当然我用的卡片机是长焦专用,防手震功能更好所以也不好说奶昔的这个功能到底有多好,反正比D80这种完全不防的好多了,用了这个场景模式夜景无忧。
我没有设置ISO+脚架来测试ISO噪点,反正网站上有,结论也和大多数单反差不多,ISO800以下都是勉强可以接受的,还有夜景就别用高分辨率了,用了也白用。
4 长焦和微距,对焦
这个不能算相机的问题,问题在于镜头。这个标配的16-55镜头拍微距需要强力缩光圈,也不能靠得很近——当然我们对于标头也不能指望很多。微距模式和自动模式似乎差距不大。
长焦嘛……55cm只能算中焦。拍鸟,鸟都只有两米远拍出来也不够清晰。在防抖上还不错——但是55cm也看不出防抖的效果来。
在对焦速度和准确度上:对焦速度快,有触摸式对焦很方便。但是触摸式对焦对于略微复杂的情况就有点不够智能。准确度上——我回家才发现没开相位法对焦,所以也不知道最好效果是什么。毕竟中距对对焦的考验非常小。
——————————————————
总结:
1 画质可以接受,接近单反但是别指望和单反比,哪怕是入门级。
2 拍风景或者(模糊背景的人像)都绰绰有余,但是别指望用来拍些奇怪的场景(比如拍鸟,很小的微距)
3 在夜景和室内下比中低阶单反方便的多,有方便的防抖功能,作为无脚架的旅游拍摄工具很称职。善于使用的话远强于大多数卡片机。
4 便携性一般。可以放口袋,男生的。感觉还不够便携。但是作为旅游的单反代替品,还是很称职的,除了我这样的怪人基本不会有微单不行必须用单反的情况。 建议买一块备用电池。
5 拍摄录像非常耗存储空间,1分钟的1024p视频需要约200M。拍摄的防手抖功能不错。
具体可以看这个相册。没有测试影片功能,因为我家电脑USB口还是老式的,拷文件太慢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06155120/
1 USB连接功能 问题很大,缺省模式电脑认不出来,按一下左下键可以进入MTP模式可以认出。拷贝大文件无法取消,而且强行拔掉后会出问题,重开机无法拍摄,一定要扣电池才能完全恢复。我的建议是买个读卡器吧。
另外一个是有WIFI连接功能,能够自己提供wifi让智能手机下载照片,和连接电脑两种模式。前者还是挺有用的,后者没有测试出来。
2 感光器件
APS-C 尺寸的1610 萬畫素感光元件,虽然尺寸和大多数低阶单反差不多(如我家的D80),但是由于像素更高,使用CMOS而不是CCD,噪点和成像细节仍然是无法和单反比较的。
在日光下ISO100中距离的理想情况,100%放大细节也是不能赶上D80的——当然已经可以接受了(我怀疑是不是压缩算法引起的问题),细节自然比起我家的奥林巴斯sp610之类的中阶卡片是要颇强一些的。
暗光高ISO情况,Sony似乎有提高感光元件暗光拍摄进光量的专利,但是看来目前别家也都用上了——至少相同情况夜晚灯照下最佳距离(35cm),100%细节噪点奶昔仅略好于以前用过的canon卡片(如果不考虑16M像素和8M像素的差别的话)。如果你愿意牺牲分辨率,那么由于降低了ISO,在相同分辨率下奶昔的噪点是很令人满意的。
个人建议:平常除了拍风景不要用最大分辨率,你根本用不到数毛孔的照片,倒不如节省存储卡顺便提高色彩和噪点效果。
3 作为比较智能的相机,耗电速度比较快,建议多买一块备用电池。
我见到的智能部分包括
a 全景拍摄 比我在手机上用的各种全景拍摄软件好多了!可惜只能一个方向扫描,没有索尼单反上二维扫描拼接大图的功能。
b 自动察觉逆光进入 HDR三张连拍模式 不过我触发了几次,进入条件仍然不明,也没有看到HDR合成带来的高宽容度效果,有待找个模特进一步测试。
c 夜景手持拍摄模式 这个相当于多张相片叠加去噪去运动模糊(目前是4张),如果你能掌握拍摄时靠树(或者栏杆)的技巧,这个模式完全可以替代脚架得到清晰的照片。
一般来说这些相机都有防手震功能,但是大多数防手震功能只能应付直线运动,而夜景的长时间曝光手的运动会是圆圈的,所以你如果可以通过靠在某个物体上把手震限制到一个方向,防手震功能就能起到最好效果。
这个防手震功能在白天或者黄昏效果也很好——当然我用的卡片机是长焦专用,防手震功能更好所以也不好说奶昔的这个功能到底有多好,反正比D80这种完全不防的好多了,用了这个场景模式夜景无忧。
我没有设置ISO+脚架来测试ISO噪点,反正网站上有,结论也和大多数单反差不多,ISO800以下都是勉强可以接受的,还有夜景就别用高分辨率了,用了也白用。
4 长焦和微距,对焦
这个不能算相机的问题,问题在于镜头。这个标配的16-55镜头拍微距需要强力缩光圈,也不能靠得很近——当然我们对于标头也不能指望很多。微距模式和自动模式似乎差距不大。
长焦嘛……55cm只能算中焦。拍鸟,鸟都只有两米远拍出来也不够清晰。在防抖上还不错——但是55cm也看不出防抖的效果来。
在对焦速度和准确度上:对焦速度快,有触摸式对焦很方便。但是触摸式对焦对于略微复杂的情况就有点不够智能。准确度上——我回家才发现没开相位法对焦,所以也不知道最好效果是什么。毕竟中距对对焦的考验非常小。
——————————————————
总结:
1 画质可以接受,接近单反但是别指望和单反比,哪怕是入门级。
2 拍风景或者(模糊背景的人像)都绰绰有余,但是别指望用来拍些奇怪的场景(比如拍鸟,很小的微距)
3 在夜景和室内下比中低阶单反方便的多,有方便的防抖功能,作为无脚架的旅游拍摄工具很称职。善于使用的话远强于大多数卡片机。
4 便携性一般。可以放口袋,男生的。感觉还不够便携。但是作为旅游的单反代替品,还是很称职的,除了我这样的怪人基本不会有微单不行必须用单反的情况。 建议买一块备用电池。
5 拍摄录像非常耗存储空间,1分钟的1024p视频需要约200M。拍摄的防手抖功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