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可复制,但是可以总结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任何人或组织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真正的成功学首先必须告诉别人这一点,否则便是伪成功学,我们可以从成功者身上发现一些秘诀,但是这些秘诀不能保证一定成功。
但是告诉别人成功可以复制也是有意义的,编一个普适的秘诀告诉别人一定能成功也是有意义的,但那不是成功学,不过是励志学而已……
因为真正的成功需要不断地反复练习,需要长期枯燥的坚持,需要意志力,而励志学可以给你打鸡血,以便你能够坚持下去。
至于所谓成功学大师自己为什么能成功呢?因为他们也通过了不断地练习,因为演讲也是一门技术,如何恰到好处地给别人打鸡血也是一门技术,是技术,就能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而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才存在的,所以本质上,他们是因为捕捉到了受众的需求和不断练习用来满足这些需求的技术而已,这个过程可能是自发(自组织)也可能是自觉的,或者说,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大师们就是在做着这么一件事:捕捉需求,然后不断练习技术满足受众。而其它所有领域的牛人都一样,所以他们的成功也和其它领域的成功一样,只能是具体、特殊的成功,不可复制。
对于想要成功的人来说,任何大师,不论励志大师还是商业大师或技术大师,都只能参考而已(事实上,至少到目前为止,任何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大师都是技术大师,思想大师只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而已,这里不讨论,何况一个思想大师如果没有有意无意地满足受众的需求,绝成为不了大师),他们仍然需要研究具体情况,分析需求,不断练习技术,这是遵从商业原则的,另外还有一条路是,做自己的事,只专注于所做的事和具体的技术创新,用不断地创新来创造需求,不是抛开受众的需求,而是创造新的形式来满足需求,甚至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创造需求,显然,第二条路难走得多,所以按照马克思的价值观,理应受到更多的赞誉(虽然也可能无关难度,因为第一条路也不容易),两条路都可以是自觉的也可以是自发(自组织)的,也就是不论有意还是无意,最终通向正常所谓成功的路径只有这两条……
不过这两条路都和成就无关,决定成就的只能是运气和付出,运气不可强求,所以能做的只有付出而已,针对个人来说,能够付出多少决定于意志力……这里说的意志力是一种资源,每个人的使用情况不一样,但要说对成功(如果成功是指做成一件厉害的事的话)真正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除了基因外,大概就是意志力的总量和使用情况了……
况且,去听成功学的人,很多需要的其实也不是成功,而是YY一下,安慰一下自己而已,真正渴望成功的人都在不断磨砺自己的技术,他们只在需要打鸡血的时候去听一下而已,至于讲座里说得是什么,只要不是具体的技术方法,一概都只是打鸡血一个作用。
所以研究伪成功学的人都不是傻子,也不是骗子,只不过是捕捉到了受众的需求,然后再通过自己磨练出来的技术(比如演讲等)满足这些需求从而赚钱而已,这还是商业原则。当然也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也就是前面的第二条路。
作为个人爱好,好像没什么问题,不过如果作为传播或是商业运作,只要还有需求也没问题,还是商业原则而已,或者说,只要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条件下,有人愿意为此支付报酬,也没有问题,因为毕竟还有法律作最后约束……
那么为什么不叫励志学或者安慰学呢?因为大多数可能去听讲座的受众需要的是成功,是对成功的幻想和自我安慰或者低落时重新振奋士气,而且单纯考虑励志的效果,叫成功学听起来不是比叫励志学更励志吗?也就是所谓的积极暗示,和所有的潜能开发项目(除非是传授技术或者创造练习技术的条件的)都一样;而如果考虑到幻想和自我安慰,叫成功学或者潜能开发不是也很萌吗?
总结成功的科学(如果是科学的话)才是真正的成功学,而不是励志学或者安慰学,它研究成功者的经历,也研究成功的原因,但不是研究如何复制成功,告诉你如何才能成功的学说全部都是励志学或者安慰学而已……至于非科学的成功学,这里不讨论,因为小妖想象不出非科学的成功学是什么样子。
注:
1、这篇文不是严禁的讨论,因此也没有很清楚的论证过程,嗯,小妖的混乱逻辑基本无法完成任何严禁的论述,但是小妖还是认为有必要澄明小妖自己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2、部分观点参考《意志力》(罗伊·鲍迈斯特/约翰·蒂尔尼)
2013年7月9日 中午
但是告诉别人成功可以复制也是有意义的,编一个普适的秘诀告诉别人一定能成功也是有意义的,但那不是成功学,不过是励志学而已……
因为真正的成功需要不断地反复练习,需要长期枯燥的坚持,需要意志力,而励志学可以给你打鸡血,以便你能够坚持下去。
至于所谓成功学大师自己为什么能成功呢?因为他们也通过了不断地练习,因为演讲也是一门技术,如何恰到好处地给别人打鸡血也是一门技术,是技术,就能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而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才存在的,所以本质上,他们是因为捕捉到了受众的需求和不断练习用来满足这些需求的技术而已,这个过程可能是自发(自组织)也可能是自觉的,或者说,不论有意还是无意,大师们就是在做着这么一件事:捕捉需求,然后不断练习技术满足受众。而其它所有领域的牛人都一样,所以他们的成功也和其它领域的成功一样,只能是具体、特殊的成功,不可复制。
对于想要成功的人来说,任何大师,不论励志大师还是商业大师或技术大师,都只能参考而已(事实上,至少到目前为止,任何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大师都是技术大师,思想大师只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而已,这里不讨论,何况一个思想大师如果没有有意无意地满足受众的需求,绝成为不了大师),他们仍然需要研究具体情况,分析需求,不断练习技术,这是遵从商业原则的,另外还有一条路是,做自己的事,只专注于所做的事和具体的技术创新,用不断地创新来创造需求,不是抛开受众的需求,而是创造新的形式来满足需求,甚至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创造需求,显然,第二条路难走得多,所以按照马克思的价值观,理应受到更多的赞誉(虽然也可能无关难度,因为第一条路也不容易),两条路都可以是自觉的也可以是自发(自组织)的,也就是不论有意还是无意,最终通向正常所谓成功的路径只有这两条……
不过这两条路都和成就无关,决定成就的只能是运气和付出,运气不可强求,所以能做的只有付出而已,针对个人来说,能够付出多少决定于意志力……这里说的意志力是一种资源,每个人的使用情况不一样,但要说对成功(如果成功是指做成一件厉害的事的话)真正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除了基因外,大概就是意志力的总量和使用情况了……
况且,去听成功学的人,很多需要的其实也不是成功,而是YY一下,安慰一下自己而已,真正渴望成功的人都在不断磨砺自己的技术,他们只在需要打鸡血的时候去听一下而已,至于讲座里说得是什么,只要不是具体的技术方法,一概都只是打鸡血一个作用。
所以研究伪成功学的人都不是傻子,也不是骗子,只不过是捕捉到了受众的需求,然后再通过自己磨练出来的技术(比如演讲等)满足这些需求从而赚钱而已,这还是商业原则。当然也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也就是前面的第二条路。
作为个人爱好,好像没什么问题,不过如果作为传播或是商业运作,只要还有需求也没问题,还是商业原则而已,或者说,只要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条件下,有人愿意为此支付报酬,也没有问题,因为毕竟还有法律作最后约束……
那么为什么不叫励志学或者安慰学呢?因为大多数可能去听讲座的受众需要的是成功,是对成功的幻想和自我安慰或者低落时重新振奋士气,而且单纯考虑励志的效果,叫成功学听起来不是比叫励志学更励志吗?也就是所谓的积极暗示,和所有的潜能开发项目(除非是传授技术或者创造练习技术的条件的)都一样;而如果考虑到幻想和自我安慰,叫成功学或者潜能开发不是也很萌吗?
总结成功的科学(如果是科学的话)才是真正的成功学,而不是励志学或者安慰学,它研究成功者的经历,也研究成功的原因,但不是研究如何复制成功,告诉你如何才能成功的学说全部都是励志学或者安慰学而已……至于非科学的成功学,这里不讨论,因为小妖想象不出非科学的成功学是什么样子。
注:
1、这篇文不是严禁的讨论,因此也没有很清楚的论证过程,嗯,小妖的混乱逻辑基本无法完成任何严禁的论述,但是小妖还是认为有必要澄明小妖自己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2、部分观点参考《意志力》(罗伊·鲍迈斯特/约翰·蒂尔尼)
2013年7月9日 中午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