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口吃患者的自白
如此来说不免尴尬,我分不太清楚这是否是一种病。我也并非纠结在此不能自拔,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我不会为此事感到一丁点苦恼。只有在他人学我说话时我才会感到些许的难为情。学我说话最多的人是辉哥,每次聊天我说某句话出现结巴这种情况时,他都会照着我说的再重复一遍,然后露出诡异的笑容。我呢?我只能斜着眼给他一个鄙视的眼神,嘴里嘟噜一句“有意思啊?”可随后又想,到底是谁该受到鄙视?
口吃已伴随我很多年,起初是因为他人来我家做客闲聊时他模仿了他的邻居一对夫妻吵架的趣事,那男人是个严重的结巴。他学的很像,像是要把每一句话都背下来,逗的全家一片欢笑,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以至于在听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段子后第二天我就变成了这副光景,自此再也没有改过来过。
一直到了后来的小学、初中、高中,大人们才渐渐重视这件事,类似于说:“王帅,你以后不能再这么说话了。”所以,我小学有段时间说话是要在每句话前面加“是”字,比如“XXX,是今天作业是什么呀?”“妈妈,是今天要做什么呀?”后来,大人们觉得,这种情况比口吃来的还要糟糕,他们不准我再说是。每次我以是起头说出一句话的时候,总是被要求重新说一遍,久而久之,我又变回原来那个小结巴了。
事实上,我很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是因为我发现这样一个毛病影响了我很多地方,它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当然,我要先亮明立场,我如此谈论自己的这一缺点并非是在自我否定,如前所说,多数情况下我毫不为此感到苦恼。因为生在我身上的这个病还不严重,如果这也算是让人值得庆幸的一件事的话。
我也曾试图多次找到其中的规律,我一直认为这是由规律的,但网上都说这是一种复杂原因,我也不能否认紧张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因素,只是令我疑惑的是到底紧张造成了口吃还是口吃造成了紧张?而且,最神奇的事情是紧张情况下我几乎不口吃,因为我总是能规避那些最危险的词汇。比如“大家好”,大家,在我看来是多么难发出的一个词啊,在牙齿缝里挤出这两个字简直是世间最难的事!
由此出发,以至于在这之上变生出很多可怕的词汇,英语课上我最怕说的是“this is”,代体育委员带大家做操时我最怕说的是“稍息”,见人称呼我最怕喊得是“大爷”。这些词汇一点一点积累我要规避的词汇库里。于是就像人们说的那样,越害怕某件事物它越是要发生。于是,那个恶心循环就一步一步形成了。
但我并没有因为此事变得不愿与人交谈,甚至它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我迫不及待的想与人说话,想从中得到些什么。越是这种放松的对话越令我毫无防备,也越是会出现口吃的情况(我的口吃全部表现在某词出现叠音,连续不断的发出,并不会伴有捶胸顿足、面红耳赤等情况发生)。如果你不去特别在意(像辉哥这样的人毕竟太少了),可能你无从察觉,因为我发现即便没有口吃的人,也会有类似情况出现,只是次数不那么频繁。而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件事频繁而且出现的不那么合时宜。于是,我知道,面对不熟悉的人或陌生人,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以为彼此交谈很少很浅,我有所防备。而面对熟悉的人却往往发生这种情况。
后来,发生了一系列更尴尬的事。我把我周围那些意志力不坚定的人都传染上了此等恶习,包括我的朋友还有我弟弟。有一次,我和弟弟打车回家,我们在车上一起聊天,那真是每个人都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半路,我一本正经的问他你觉得咱俩这么说话费劲么?于是,到家吃饭完我们还是乐的停不下来。可是,弟弟跟别人聊天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出现啊。随着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辉哥甚至也一度染上这个毛病,他甚至还抱怨的表示自己没有改掉我身上的毛病,自己却也成了这个样子。
再后来,等我自己年龄大了,知道自己可以控制这件事的时候,我曾想到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这种情况。这其中,梅姐对此事的热情也很高,每次我出现口吃的情况,她都会说要带我去医院看看。可接下来的几天我都会表现的非常好,也是,我也从来没去过医院。而且,我敢肯定,即便我真的去了医院,在跟医生的聊天中,我能保证一句话都不结巴,那样,医生应该会一脚把我撅出来吧。
可令我感到好奇的事情是医生们到底是用怎样的方法治愈那些口吃患者的呢?森田疗法是我最为推崇的一种疗法,真的应该是只有不去想它,治疗才会奏效。
口吃已伴随我很多年,起初是因为他人来我家做客闲聊时他模仿了他的邻居一对夫妻吵架的趣事,那男人是个严重的结巴。他学的很像,像是要把每一句话都背下来,逗的全家一片欢笑,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以至于在听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段子后第二天我就变成了这副光景,自此再也没有改过来过。
一直到了后来的小学、初中、高中,大人们才渐渐重视这件事,类似于说:“王帅,你以后不能再这么说话了。”所以,我小学有段时间说话是要在每句话前面加“是”字,比如“XXX,是今天作业是什么呀?”“妈妈,是今天要做什么呀?”后来,大人们觉得,这种情况比口吃来的还要糟糕,他们不准我再说是。每次我以是起头说出一句话的时候,总是被要求重新说一遍,久而久之,我又变回原来那个小结巴了。
事实上,我很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是因为我发现这样一个毛病影响了我很多地方,它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当然,我要先亮明立场,我如此谈论自己的这一缺点并非是在自我否定,如前所说,多数情况下我毫不为此感到苦恼。因为生在我身上的这个病还不严重,如果这也算是让人值得庆幸的一件事的话。
我也曾试图多次找到其中的规律,我一直认为这是由规律的,但网上都说这是一种复杂原因,我也不能否认紧张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因素,只是令我疑惑的是到底紧张造成了口吃还是口吃造成了紧张?而且,最神奇的事情是紧张情况下我几乎不口吃,因为我总是能规避那些最危险的词汇。比如“大家好”,大家,在我看来是多么难发出的一个词啊,在牙齿缝里挤出这两个字简直是世间最难的事!
由此出发,以至于在这之上变生出很多可怕的词汇,英语课上我最怕说的是“this is”,代体育委员带大家做操时我最怕说的是“稍息”,见人称呼我最怕喊得是“大爷”。这些词汇一点一点积累我要规避的词汇库里。于是就像人们说的那样,越害怕某件事物它越是要发生。于是,那个恶心循环就一步一步形成了。
但我并没有因为此事变得不愿与人交谈,甚至它还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我迫不及待的想与人说话,想从中得到些什么。越是这种放松的对话越令我毫无防备,也越是会出现口吃的情况(我的口吃全部表现在某词出现叠音,连续不断的发出,并不会伴有捶胸顿足、面红耳赤等情况发生)。如果你不去特别在意(像辉哥这样的人毕竟太少了),可能你无从察觉,因为我发现即便没有口吃的人,也会有类似情况出现,只是次数不那么频繁。而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件事频繁而且出现的不那么合时宜。于是,我知道,面对不熟悉的人或陌生人,一般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以为彼此交谈很少很浅,我有所防备。而面对熟悉的人却往往发生这种情况。
后来,发生了一系列更尴尬的事。我把我周围那些意志力不坚定的人都传染上了此等恶习,包括我的朋友还有我弟弟。有一次,我和弟弟打车回家,我们在车上一起聊天,那真是每个人都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半路,我一本正经的问他你觉得咱俩这么说话费劲么?于是,到家吃饭完我们还是乐的停不下来。可是,弟弟跟别人聊天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出现啊。随着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辉哥甚至也一度染上这个毛病,他甚至还抱怨的表示自己没有改掉我身上的毛病,自己却也成了这个样子。
再后来,等我自己年龄大了,知道自己可以控制这件事的时候,我曾想到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这种情况。这其中,梅姐对此事的热情也很高,每次我出现口吃的情况,她都会说要带我去医院看看。可接下来的几天我都会表现的非常好,也是,我也从来没去过医院。而且,我敢肯定,即便我真的去了医院,在跟医生的聊天中,我能保证一句话都不结巴,那样,医生应该会一脚把我撅出来吧。
可令我感到好奇的事情是医生们到底是用怎样的方法治愈那些口吃患者的呢?森田疗法是我最为推崇的一种疗法,真的应该是只有不去想它,治疗才会奏效。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