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请听见
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越冬天的风雪和夏天的栅栏,你终究会抵达。
---题记 BY 2013.07.10
最近最火最争议的电影当属郭敬明的《小时代》,在微博上看见正面负面的评价都特别多,许多人之所以充满期待,大概因为小时代曾经陪伴他们度过很多年的学生时光。我没有看过《小时代》的小说,对《小时代》的概念只到晓得它是一本连载小说,仅限于此。电影刚上映那会儿曾有些纠结若真去电影院的话是否能够值回票价,况且影片当中还有杨幂出演,想到这,在某一个休息日的上午,我索性在电脑下载了枪版一个人看,没有别人说的那么烂,却更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整部电影下来我感受不到影片的重点何在,刻画的真挚友情看不到,更别谈及深刻的爱情了。只是因为它属于当下的话题,我便参与进来,之所以看那么早不等电影天堂的高清资源,是因为我想早一些做一个安静的围观者,翻阅豆瓣,新浪微博上关于此的种种欢乐吐槽罢了。
电影若冠之以“青春”的名义,一定都能深深浅浅地击中所有人柔软的心房。因为每一个人都有青春,如言,没有人永远年轻,却始终有人正年轻着,有些人曾经青春,有些人正值青春,电影铺上有些老旧的色彩,校园,斑驳的阳光,青涩的脸孔,都能给人们入口缅怀校园,缅怀青春。
谁当年在高中的时候没有捧着当代作家的小说读着一个午后,或者将电筒偷偷藏在被子里边通宵念着,读到结尾总会泪流满面,哀伤感慨,总会有一本小说曾经出现在你的生命中,《夏至未至》,《梦里花落知多少》,《会有天使替我爱你》…;谁不曾在边阅读小说的同时憧憬爱情,暗恋某一个男孩或女孩,即使没有真正的爱情,但现在想来,这样的暗恋却来得更单纯更美好。
在一个人看《小时代》的时候,心里便想着连郭敬明的小说都拍上电影了,前有赵薇《致青春》,后有郭敬明,什么时候饶雪漫的《左耳》也能搬上电影荧幕就更好了,但转而一想,赵薇和郭敬明都TM有钱,饶雪漫就只是一个普通的作家,估计没戏了,念想也就退去了。嗯,《左耳》是出现在我青春里边的小说,从高中到大学,它都存在着,到多年以后的现在,小说里的剧情不再记得清楚,只记得女主角叫小耳朵,迷恋的男主角名字我是一直记着的,张漾,在我脑子里会勾划他们应该长什么样,这段故事应该是在怎样的现实环境中发生,于是常常沉醉不已,再美好不过却疼痛不已的小说,就这样充斥在我的高中大学岁月中,随之想念起来的,便是学校常常发生的故事了,当年觉得日子每天都是一个模样,但现在想再过这样简单的一天都已成奢望。
今天在新浪微博的时候恰巧看到饶雪漫真有此打算,计划9月份开拍《左耳》,于是心脏便淡定不了了,看见《左耳》俩字的时候心中便各种激动,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小时代》的忠实受众为何都在苦苦等待一部电影,看完不知泪点何在的整部电影之后为什么会哭泣。因为那正是属于他们青春的标签,或许你不知道那小说曾在什么时候陪着他们度过幽暗或欢喜的时光,有时候也许书本的陪伴来得比朋友更令人安心感动。我可以不赞同他们的喜好,但也从未批判吐槽类似小时代的粉丝是脑残90后等话语。
突然感觉生活里有了新的希冀,等一部电影的感觉从未如此幸福并且着急,《左耳》属于曾经小女生的我的青春时代,当年曾热爱到自己的日记主题也有一个《右耳心事》,心想若把那些日记连贯记录起来一定也会像左耳一样美好珍贵。
《左耳》的故事大抵记不清了,但电影的到来却令我依旧欣喜,故事里的主人公回来,仿佛我也能够回到那个阳光灿烂,放肆喧笑的季节。
或许,电影上映那一天,看到小耳朵,看到张漾,听到《校服的裙摆》这首歌,感受他们之间的故事时候,我也会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