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九十億個名字(The Nine Billion Names of God)
http://blog.yam.com/krantas/article/14393922
短篇科幻翻譯:上帝的九十億個名字(The Nine Billion Names of God)
krantas - 翻譯檔案夾 - 短篇 | 2008-03-24 01:45:15
原作/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1953年,2004年追朔雨果獎之1954年最佳短篇
譯/卡蘭坦斯
轉載請告知
亞瑟‧克拉克過世了,簡單翻譯這個不長的短篇僅獻給他。我很喜歡《2001:太空漫遊》與《拉瑪任務》,可惜一直沒買到《The City and The Stars》。此故事收錄於他1967年的同名短篇集。
* * *
這是個有點特殊的請求,」華格納博士說,希望他自我抑制得不錯。「就我所知,這是首次有人要求提供tibet寺院一台自動序列計算器。我並不是想要好奇,但我想不出來你們的──啊──組織對這種機器會有那麼多用途。你能單純解釋一下你想拿它做什麼嗎?」
「我很樂意,」那位喇嘛說,調整絲質袍子並小心將用來計算匯率的滑尺放在一旁。「你們的第五型計算器能執行至多十位數的任何例行數學運算。然而,我們的工作需要用字元而不是數字。我們因此希望你們能修改輸出電路,讓機器能印出單字,不是一排排的數字。」
「我不懂......」
「這是我們過去三世紀來一直在進行的計畫──事實上,從喇嘛寺建立以後就開始了。那跟你的思考方式會有些陌生,所以我希望你能放開心智,聽我解釋這件事。」
「當然了。」
「其實很簡單。我們正在編撰一份包含上帝可能名字的名單。」
「您說什麼?」
「我們有理由相信,」喇嘛冷靜地繼續說。「這些名字都可以用不多於九個我們發明的字母來表示。」
「你們這麼做已經三百年了?」
「是的。我們希望能在一萬五千年內完成這個任務。」
「喔。」華格納博士看來有點困惑。「現在我曉得你為何要雇用我們的機器了。但這計畫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喇嘛遲疑了不到一秒,讓華格納心想自己是否冒犯了對方。但就算有,回答也毫無惱怒的跡象。
「如果你喜歡,可以說是儀式,不過那是我們信仰的基礎。所有超人類個體的名字──上帝、耶和華、阿拉等等──那只是人類賦予的標籤。在這裡有個有些困難度的哲學問題,我不打算討論,不過在這些字母組合的可能性中,可能會出現一個是神的真正名字。藉由系統性地排列組合,我們嘗試把它們全部列出來。」
「我懂了。所以你們從AAAAAAAAA......一直列到ZZZZZZZZZ......」
「正是──只不過我們用自己的特殊字母。修改電動打字機這麼做是小事一樁。但更有趣的問題是做出合適的電路。例如說,沒有單字會連續出現三次。」
「三次?你是說兩次吧。」
「的確是三次,不過即使你了解我們的語言,要解釋也會花上太多時間。」
「我想也是,」華格納急忙說。「繼續吧。」
「幸運的是,要讓你的自動序列計算器做這件工作相當容易,因為只要它被正確設定,就能輪流印出單字並列印結果。我們需時一萬五千年的事情,現在只要一千天就能做完。」
華格納博士幾乎沒注意到下方曼哈頓街道的微弱聲響。他現在身處在另一個世界,一個自然、沒有人工痕跡的山脈之間,僧侶們耐心地在遙遠的高山上工作著,一代接一代編撰毫無意義的單字清單。人類的愚行究竟有沒有極限?但他不能暗示內心的想法,因為顧客總是對的......
「毫無疑問,」博士說。「我們可以修改第五型印出那些字。我比較擔心的是裝設和維修的問題。這些年要進出tibet並不是那麼容易。」
「我們可以安排。零件小得足以空運──這也是我們選擇你的機器的原因之一。若你能把它們運到印度,我們會從那裡接手。」
「然後你想雇用我們的兩位工程師?」
「是的,在計畫進行的三個月期間。」
「人事部門想必能安排,」華格納博士草草在記事簿上寫下。「只是有兩個問題──」
但在他寫完句子之前,喇嘛抽出了一小片紙給他。
「這是我在泛亞銀行的信用卡餘額。」
「謝謝。這看起來──啊──相當充足。第二個問題不怎麼重要,我不是很想提──但令人訝異,最顯著的事情常容易被忽略。你們使用的電源為何?」
「一台柴油發電機,輸出五十千瓦、一百一十伏特。五年前安裝的,現在仍相當可靠,它讓寺院的生活過得更舒服,雖然它原本的真正用途是驅動轉經輪的馬達。」
「當然了,」華格納博士附和。「我早該想到的。」
矮牆的景觀令人暈眩,但只要有足夠時間,每個人都能適應一切的。喬治‧亨萊三個月後就對猛然垂降兩千英呎深淵的險壁,以及小得像西洋棋盤的村莊無動於衷了。他正靠在被風磨平的石頭旁,憂鬱地望著遠方的山脈,那些山叫什麼名字他根本懶得管。
這些,喬治心想,是他所遭遇過最瘋狂的事。實驗室的某些聰明人把它命名為「香格里拉計畫」。幾星期下來,第五型吐出了好幾畝滿滿無意義玩意兒的報表;計算器耐心且無情緒地重排字母,找出所有可能的組合,逐次消化掉每組系列。當報表從電動打字機印出來時,僧侶便小心裁切並將之貼在一本很厚的書裡。老天有眼,再一星期他們就會結束了。究竟是何等晦澀不明的計算讓僧侶們決定不需進行十個字母、甚至是一百個,喬治也不曉得。他半夜一個不停輪迴的惡夢是計畫遭到改變,然後高僧(他們把他稱作山姆‧賈菲(註),儘管他一點也長得不像)會突然宣布計畫延後到大約西元2060年。他們相當有能力那麼做。
喬治聽見沉重的木門在風中撞開,強克走到他身旁的矮牆邊。一如往常,強克抽著他的菸,這使他在僧侶之間相當受歡迎──因為他似乎很願意擁抱生命中所有的大小樂趣。那是他們的優點之一:或許他們很瘋狂,但他們不是禁慾者。比如說,他們時常會走路到下面的村莊去......「聽著,喬治,」強克焦急地說。「我發現可能有個麻煩。」
「出了什麼事?機器故障了嗎?」那是喬治所能想到最糟的情況。那可能會延後他回家的時間,甚至更糟。這下他感覺連目睹電視廣告都有如天堂賜與的珍貴食糧了。至少是跟家的一些連結。
「不──不是那樣,」強克靠在矮牆上,那很不尋常,因為他通常怕死了懸崖。「我剛剛發現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
「你什麼意思?我以為我們知道的。」
「當然──我們曉得僧侶們想幹嘛。但我們不知道原因。那是世界上最瘋狂的事──」
「講講有新意的東西吧,」喬治低吼道。
「可是高僧剛剛讓我恍然大悟。你知道他每天下午都會來看報表印出來。嗯,這次他似乎很興奮,或至少接近興奮的樣子。當我告訴他我們準備進行最後一段時,他用可愛的英國腔問我說,我是否猜想過他們在做什麼。我說『當然』──然後他就告訴我了。」
「說吧。我在聽呢。」
「好吧,他們相信等他們列出祂的所有名字後──他們推測大約有九十億個──上帝的目標就完成了。人類完成了他們被創造出來的目的,之後就再也不需要存在。確實,這點子很像是某種佛教玩意兒。」
「那麼祂們會要我們做什麼?自殺嗎?」
「才不需要。等名單完成後,上帝就會出現結束一切......賓果!」
「喔,我懂了。等我們完成工作,世界末日就會到來。」
強克緊張地笑了幾聲。
「我也是這麼跟高僧講。然後你知道怎麼嗎?他用非常奇怪的方式看著我,彷彿我是班上的笨蛋似的,說:『那可不是什麼小事。』」
喬治思索了一會兒。
「所以我才說我們該放開眼界,」強克說。
「可是你想我們該怎麼辦?我看不出來我們之間有些許差異。畢竟,我們都曉得他們瘋了。」
「是啊──可是難道你看不出來會怎樣嗎?假如名單完成,卻沒有號角響起──或者任何被期待的跡象──被責怪的就是我們。他們使用的是我們的機器。我一點也不喜歡落得這樣。」
「我懂了,」喬治緩緩說。「你說得有理。但你知道的,這種事以前發生過。我小時後在路易斯安那時,我們有個瘋子老師宣稱世界在下星期天就會結束。有好幾百人相信──甚至連房子都賣了,結果啥也沒有。不過事情沒你想像的糟糕。他們只是認定他計算錯誤,然後繼續相信下去。我猜現在還有些人是如此。」
「可是你得知道,這裡可不是路易斯安那。這裡只有我們兩人跟那些僧侶。我喜歡他們,我也很抱歉高僧一生的努力可能白費了。不過還是一樣,我寧願身在別的地方。」
「我已經這麼想好幾星期了。不過我們只能等到合約結束,有交通工具過來載我們為止。」
「當然,」強克沉思地說。「我們還是可以嘗試搞點破壞。」
「該死的當然!那只會讓事情更壞。」
「我意思不是那樣。這麼說吧,按照現在一天二十小時來看,機器四天後就會執行完畢。交通工具一星期後抵達。很好,那麼我們該做的就是找個需要拆開檢修的零件──這樣能佔據兩三天的工作時間。我們當然會修好,但不會太快。要是我們算得剛好,我們就能在最後一個名字印出來時就抵達機場。他們那時就來不及逮我們了。」
「我不喜歡,」喬治說。「那樣的話我就會第一次逃班。何況,那會讓他們起疑心。不要,我還是等著看看結果如何。」
「我還是不喜歡,」他七天後說,耐強矮小的山區馬載著他們走下陡峭的道路。「你不覺得我逃掉只是因為我害怕、我對上面那些可憐的老傢伙們感到抱歉,而且不想在他們發現自己搞錯一切時待在附近嗎。不知道高僧會怎麼接受?」
「很有趣,」強克說。「但當我跟他們說再見時,我感覺他曉得我們想逃跑──但他不在意,因為機器跑得很順,工作很快就要完成了。在那之後──嗯,當然,對他而言那不只是『在那之後』......」
喬治在馬鞍上轉身,看著背後的山區小路。這是人們能清楚看見寺院的最後一個地方。那低矮且有稜有角的建築被夕陽的陽光背映著;光線有如海洋郵輪的舷窗般四處點亮。當然,電燈跟第五型計算器共用同一個線路。但還能共用多久?僧侶會憤怒失望地砸毀計算器嗎?或者他們只會默默坐下,從頭再計算一次?
他曉得現在山上究竟發生什麼事。高僧與助手們會穿著絲袍坐著,檢視資淺僧侶從打字機拿來的報表,將它們貼成一本大書。沒有人說話。唯一的聲音來自從不間斷的打印器,猶如永無止境的暴風雨,字鍵敲在紙張上,計算器本身則寂靜地每秒閃過數千條計算。三個月這樣下去,喬治心想,印出來的東西都足夠堆成高牆爬上天了。
「在那裡!」強克叫道,指著下方的山谷。「真美不是嗎?」
確實很美,喬治想。破爛的DC-3客機停在跑道末端,有如小小的銀色十字。兩小時後她就能帶他們飛向自由與理智。那就像暢飲一杯美酒。喬治讓念頭在腦中迴盪,小馬耐心地朝下坡走去。
喜馬拉雅高山的夜晚很快就幾近降臨。幸好這區域的道路狀況極佳,他們也都帶著火把;沒有立即的危險,只有嚴酷的低溫令人不適。頭上的天空透徹無比、閃著熟悉又友善的星辰。至少不會有風險,喬治想,駕駛不至於因天候狀況而無法起飛。那是他腦中唯一遺留的擔憂。
他開始唱歌,但很快就放棄了。龐大山區從每一面看起來都像罩著頭的白色幽靈,實在不怎麼能鼓勵情感。喬治轉而看著手錶。
「一小時候應該就會到,」他轉頭對強克說。然後他想了一會兒,接著說道:「不知道計算器跑完沒有?應該已經完成了。」
強克沒回答,所以喬治在馬鞍上轉身。他剛好瞧見強克蒼白的臉轉向天際。
「看啊,」強克低聲說,於是喬治抬眼看著天堂。(凡事都有最後一次。)
毫無預警地,頭上的星辰熄滅了。
譯註:山姆‧賈菲(Sam Jaffe, 1891~1984),美國演員、教師、工程師,曾在1937年電影《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飾演tibet高僧。
短篇科幻翻譯:上帝的九十億個名字(The Nine Billion Names of God)
krantas - 翻譯檔案夾 - 短篇 | 2008-03-24 01:45:15
原作/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1953年,2004年追朔雨果獎之1954年最佳短篇
譯/卡蘭坦斯
轉載請告知
亞瑟‧克拉克過世了,簡單翻譯這個不長的短篇僅獻給他。我很喜歡《2001:太空漫遊》與《拉瑪任務》,可惜一直沒買到《The City and The Stars》。此故事收錄於他1967年的同名短篇集。
* * *
這是個有點特殊的請求,」華格納博士說,希望他自我抑制得不錯。「就我所知,這是首次有人要求提供tibet寺院一台自動序列計算器。我並不是想要好奇,但我想不出來你們的──啊──組織對這種機器會有那麼多用途。你能單純解釋一下你想拿它做什麼嗎?」
「我很樂意,」那位喇嘛說,調整絲質袍子並小心將用來計算匯率的滑尺放在一旁。「你們的第五型計算器能執行至多十位數的任何例行數學運算。然而,我們的工作需要用字元而不是數字。我們因此希望你們能修改輸出電路,讓機器能印出單字,不是一排排的數字。」
「我不懂......」
「這是我們過去三世紀來一直在進行的計畫──事實上,從喇嘛寺建立以後就開始了。那跟你的思考方式會有些陌生,所以我希望你能放開心智,聽我解釋這件事。」
「當然了。」
「其實很簡單。我們正在編撰一份包含上帝可能名字的名單。」
「您說什麼?」
「我們有理由相信,」喇嘛冷靜地繼續說。「這些名字都可以用不多於九個我們發明的字母來表示。」
「你們這麼做已經三百年了?」
「是的。我們希望能在一萬五千年內完成這個任務。」
「喔。」華格納博士看來有點困惑。「現在我曉得你為何要雇用我們的機器了。但這計畫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喇嘛遲疑了不到一秒,讓華格納心想自己是否冒犯了對方。但就算有,回答也毫無惱怒的跡象。
「如果你喜歡,可以說是儀式,不過那是我們信仰的基礎。所有超人類個體的名字──上帝、耶和華、阿拉等等──那只是人類賦予的標籤。在這裡有個有些困難度的哲學問題,我不打算討論,不過在這些字母組合的可能性中,可能會出現一個是神的真正名字。藉由系統性地排列組合,我們嘗試把它們全部列出來。」
「我懂了。所以你們從AAAAAAAAA......一直列到ZZZZZZZZZ......」
「正是──只不過我們用自己的特殊字母。修改電動打字機這麼做是小事一樁。但更有趣的問題是做出合適的電路。例如說,沒有單字會連續出現三次。」
「三次?你是說兩次吧。」
「的確是三次,不過即使你了解我們的語言,要解釋也會花上太多時間。」
「我想也是,」華格納急忙說。「繼續吧。」
「幸運的是,要讓你的自動序列計算器做這件工作相當容易,因為只要它被正確設定,就能輪流印出單字並列印結果。我們需時一萬五千年的事情,現在只要一千天就能做完。」
華格納博士幾乎沒注意到下方曼哈頓街道的微弱聲響。他現在身處在另一個世界,一個自然、沒有人工痕跡的山脈之間,僧侶們耐心地在遙遠的高山上工作著,一代接一代編撰毫無意義的單字清單。人類的愚行究竟有沒有極限?但他不能暗示內心的想法,因為顧客總是對的......
「毫無疑問,」博士說。「我們可以修改第五型印出那些字。我比較擔心的是裝設和維修的問題。這些年要進出tibet並不是那麼容易。」
「我們可以安排。零件小得足以空運──這也是我們選擇你的機器的原因之一。若你能把它們運到印度,我們會從那裡接手。」
「然後你想雇用我們的兩位工程師?」
「是的,在計畫進行的三個月期間。」
「人事部門想必能安排,」華格納博士草草在記事簿上寫下。「只是有兩個問題──」
但在他寫完句子之前,喇嘛抽出了一小片紙給他。
「這是我在泛亞銀行的信用卡餘額。」
「謝謝。這看起來──啊──相當充足。第二個問題不怎麼重要,我不是很想提──但令人訝異,最顯著的事情常容易被忽略。你們使用的電源為何?」
「一台柴油發電機,輸出五十千瓦、一百一十伏特。五年前安裝的,現在仍相當可靠,它讓寺院的生活過得更舒服,雖然它原本的真正用途是驅動轉經輪的馬達。」
「當然了,」華格納博士附和。「我早該想到的。」
矮牆的景觀令人暈眩,但只要有足夠時間,每個人都能適應一切的。喬治‧亨萊三個月後就對猛然垂降兩千英呎深淵的險壁,以及小得像西洋棋盤的村莊無動於衷了。他正靠在被風磨平的石頭旁,憂鬱地望著遠方的山脈,那些山叫什麼名字他根本懶得管。
這些,喬治心想,是他所遭遇過最瘋狂的事。實驗室的某些聰明人把它命名為「香格里拉計畫」。幾星期下來,第五型吐出了好幾畝滿滿無意義玩意兒的報表;計算器耐心且無情緒地重排字母,找出所有可能的組合,逐次消化掉每組系列。當報表從電動打字機印出來時,僧侶便小心裁切並將之貼在一本很厚的書裡。老天有眼,再一星期他們就會結束了。究竟是何等晦澀不明的計算讓僧侶們決定不需進行十個字母、甚至是一百個,喬治也不曉得。他半夜一個不停輪迴的惡夢是計畫遭到改變,然後高僧(他們把他稱作山姆‧賈菲(註),儘管他一點也長得不像)會突然宣布計畫延後到大約西元2060年。他們相當有能力那麼做。
喬治聽見沉重的木門在風中撞開,強克走到他身旁的矮牆邊。一如往常,強克抽著他的菸,這使他在僧侶之間相當受歡迎──因為他似乎很願意擁抱生命中所有的大小樂趣。那是他們的優點之一:或許他們很瘋狂,但他們不是禁慾者。比如說,他們時常會走路到下面的村莊去......「聽著,喬治,」強克焦急地說。「我發現可能有個麻煩。」
「出了什麼事?機器故障了嗎?」那是喬治所能想到最糟的情況。那可能會延後他回家的時間,甚至更糟。這下他感覺連目睹電視廣告都有如天堂賜與的珍貴食糧了。至少是跟家的一些連結。
「不──不是那樣,」強克靠在矮牆上,那很不尋常,因為他通常怕死了懸崖。「我剛剛發現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
「你什麼意思?我以為我們知道的。」
「當然──我們曉得僧侶們想幹嘛。但我們不知道原因。那是世界上最瘋狂的事──」
「講講有新意的東西吧,」喬治低吼道。
「可是高僧剛剛讓我恍然大悟。你知道他每天下午都會來看報表印出來。嗯,這次他似乎很興奮,或至少接近興奮的樣子。當我告訴他我們準備進行最後一段時,他用可愛的英國腔問我說,我是否猜想過他們在做什麼。我說『當然』──然後他就告訴我了。」
「說吧。我在聽呢。」
「好吧,他們相信等他們列出祂的所有名字後──他們推測大約有九十億個──上帝的目標就完成了。人類完成了他們被創造出來的目的,之後就再也不需要存在。確實,這點子很像是某種佛教玩意兒。」
「那麼祂們會要我們做什麼?自殺嗎?」
「才不需要。等名單完成後,上帝就會出現結束一切......賓果!」
「喔,我懂了。等我們完成工作,世界末日就會到來。」
強克緊張地笑了幾聲。
「我也是這麼跟高僧講。然後你知道怎麼嗎?他用非常奇怪的方式看著我,彷彿我是班上的笨蛋似的,說:『那可不是什麼小事。』」
喬治思索了一會兒。
「所以我才說我們該放開眼界,」強克說。
「可是你想我們該怎麼辦?我看不出來我們之間有些許差異。畢竟,我們都曉得他們瘋了。」
「是啊──可是難道你看不出來會怎樣嗎?假如名單完成,卻沒有號角響起──或者任何被期待的跡象──被責怪的就是我們。他們使用的是我們的機器。我一點也不喜歡落得這樣。」
「我懂了,」喬治緩緩說。「你說得有理。但你知道的,這種事以前發生過。我小時後在路易斯安那時,我們有個瘋子老師宣稱世界在下星期天就會結束。有好幾百人相信──甚至連房子都賣了,結果啥也沒有。不過事情沒你想像的糟糕。他們只是認定他計算錯誤,然後繼續相信下去。我猜現在還有些人是如此。」
「可是你得知道,這裡可不是路易斯安那。這裡只有我們兩人跟那些僧侶。我喜歡他們,我也很抱歉高僧一生的努力可能白費了。不過還是一樣,我寧願身在別的地方。」
「我已經這麼想好幾星期了。不過我們只能等到合約結束,有交通工具過來載我們為止。」
「當然,」強克沉思地說。「我們還是可以嘗試搞點破壞。」
「該死的當然!那只會讓事情更壞。」
「我意思不是那樣。這麼說吧,按照現在一天二十小時來看,機器四天後就會執行完畢。交通工具一星期後抵達。很好,那麼我們該做的就是找個需要拆開檢修的零件──這樣能佔據兩三天的工作時間。我們當然會修好,但不會太快。要是我們算得剛好,我們就能在最後一個名字印出來時就抵達機場。他們那時就來不及逮我們了。」
「我不喜歡,」喬治說。「那樣的話我就會第一次逃班。何況,那會讓他們起疑心。不要,我還是等著看看結果如何。」
「我還是不喜歡,」他七天後說,耐強矮小的山區馬載著他們走下陡峭的道路。「你不覺得我逃掉只是因為我害怕、我對上面那些可憐的老傢伙們感到抱歉,而且不想在他們發現自己搞錯一切時待在附近嗎。不知道高僧會怎麼接受?」
「很有趣,」強克說。「但當我跟他們說再見時,我感覺他曉得我們想逃跑──但他不在意,因為機器跑得很順,工作很快就要完成了。在那之後──嗯,當然,對他而言那不只是『在那之後』......」
喬治在馬鞍上轉身,看著背後的山區小路。這是人們能清楚看見寺院的最後一個地方。那低矮且有稜有角的建築被夕陽的陽光背映著;光線有如海洋郵輪的舷窗般四處點亮。當然,電燈跟第五型計算器共用同一個線路。但還能共用多久?僧侶會憤怒失望地砸毀計算器嗎?或者他們只會默默坐下,從頭再計算一次?
他曉得現在山上究竟發生什麼事。高僧與助手們會穿著絲袍坐著,檢視資淺僧侶從打字機拿來的報表,將它們貼成一本大書。沒有人說話。唯一的聲音來自從不間斷的打印器,猶如永無止境的暴風雨,字鍵敲在紙張上,計算器本身則寂靜地每秒閃過數千條計算。三個月這樣下去,喬治心想,印出來的東西都足夠堆成高牆爬上天了。
「在那裡!」強克叫道,指著下方的山谷。「真美不是嗎?」
確實很美,喬治想。破爛的DC-3客機停在跑道末端,有如小小的銀色十字。兩小時後她就能帶他們飛向自由與理智。那就像暢飲一杯美酒。喬治讓念頭在腦中迴盪,小馬耐心地朝下坡走去。
喜馬拉雅高山的夜晚很快就幾近降臨。幸好這區域的道路狀況極佳,他們也都帶著火把;沒有立即的危險,只有嚴酷的低溫令人不適。頭上的天空透徹無比、閃著熟悉又友善的星辰。至少不會有風險,喬治想,駕駛不至於因天候狀況而無法起飛。那是他腦中唯一遺留的擔憂。
他開始唱歌,但很快就放棄了。龐大山區從每一面看起來都像罩著頭的白色幽靈,實在不怎麼能鼓勵情感。喬治轉而看著手錶。
「一小時候應該就會到,」他轉頭對強克說。然後他想了一會兒,接著說道:「不知道計算器跑完沒有?應該已經完成了。」
強克沒回答,所以喬治在馬鞍上轉身。他剛好瞧見強克蒼白的臉轉向天際。
「看啊,」強克低聲說,於是喬治抬眼看著天堂。(凡事都有最後一次。)
毫無預警地,頭上的星辰熄滅了。
譯註:山姆‧賈菲(Sam Jaffe, 1891~1984),美國演員、教師、工程師,曾在1937年電影《消失的地平線》(Lost Horizon)飾演tibet高僧。
-
cg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12-27 19: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