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
今天终于有空来写写了。最近读完了《三体》,来看看我还记得些什么。
读者很有心的在书的末尾给整个三部书《地球往事系列》列了一个时间线。
1、魔法时代
拜占庭和魔法师的故事。
这里讲了一个利用高维空间谋杀低维空间人的故事。
其实是后来想来才明白的。开始读这段的时候一头雾水。有一个问题,既然在高维空间的生命对低维空间有如此完全不对称的优势,那么所谓的维度攻击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当然,如果所谓的低维攻击是范围可控的,那么没有问题。但是在太阳系被攻击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低维攻击不可控的概念。那么攻击者势必也会从高维坠落。这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在势均力敌你死我活的情况下尚有可能。在严重不对称打击情况下,是不理智的。
2、黄金岁月
这是故事的开始,红岸基地的故事。以太阳为天线的广播是故事的第一个逻辑基础。这个基础虽然目前不可知为真为伪。但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以地球目前的主要的石化能源利用方式想对银河系进行广播,是不可能的。用太阳,则明智很多。
期间穿插了三体文明在不稳定的三星结构下不断覆灭重生的游戏,虽然作为背景让人们理解到三体人的历史。但是此处大量套用地球文明发展史,仿佛文明的发展只有人类的这一种模式,让人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另一个问题是,在讲诉三体人决定对地球发起攻击的时候,具象的描写了三体人领袖等几个三体人。然而后期作品中对他们则完全没有交代,让人觉得有点虎头蛇尾。
这里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是“智子”。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所谓的高维粒子。这说明三体文明已经有能力生产“高维”。那么三体文明或者其他文明是否可以给自己生产出一个适合生存的“高维”空间呢?智子对地球基础科学的封锁,是故事的第二个基础。
3、危机纪元
这里应该是《黑暗森林》的故事了。也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
首先,这里使用的几个逻辑基础是非常有魅力的: (1)猜疑链 (2)技术爆炸
猜疑链是威慑的基础,技术爆炸是猜疑的基础。实际上对宇宙中的“人性”本善和本恶做了讨论。结论是无所谓善恶,“人性”是自私的。为了防止对方可能的攻击,就用最经济的方式消灭对方。
作品中的宇宙,是一个喜欢使用“莫须有”罪名判处其他文明死罪的宇宙。但就是这样一个黑暗的宇宙,却让读者听上去无比真实。因为所谓的“猜疑链”,太有可能了。
在这里作品也重点描写了几个人物。最喜欢的史强、章北海和罗辑的形象。总体来说,作者的文学功底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让读者读起来很不顺畅。这几个人物形象已是相对丰满的了。
从危机纪元开始,人类作为整体表现出的集体失智和自私。让读者看到了“民主”在这种情况下的软弱。如何能解决这种问题呢?如果没有类似章北海这种不在乎“法律”和“现世道德”的人出现,人类作为整体在选择“全部死”和“部分生”的情况下,似乎会好不犹豫的选择“全部死”。如果是拿下象棋比喻的话,永远也走不出弃车保帅的棋,看上去必输无疑。如此的悲哀。
另外,”末日战役“的描写,虽然还不够宏大,但也基本OK。
4、威慑纪元
从这里开始,故事的吸引力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
几个重要的事情:
(1)冬眠 这样可以使人物在文明长河中随意向未来游走,减少人物数量,使剧情发展更加集中。虽然不是很喜欢,但也无可厚非。
(2)云天明的通话故事——黑域
这一段还是写的挺有意思的,通过云天明的通话来获取人类救赎的方法。只是引出的结论都欠完整。首先,低维跌落方面的问题在前面已经说过。如作者所说,这个“低维杀人案”的比喻太明显了,不知道是如何躲过三体人的”审查“的。
关于黑域。这一段基本上不可理喻。黑域的目的是隐藏自己,发布”和平“信号。先不说用光速飞船的航迹降低光速是否有理论基础。单说制造了黑域以后,真的就是”世外桃园”了吗? 想一想,单就人类思维而言,大脑的工作需要脑电波,也就是脑电磁波的工作。如果光速降下来,是否思维速度也会跟着降下来?是否会联动一系列的降速?这样的世界,是“黑域”还是“死域”呢?应该没有文明会对自杀感兴趣。
其后的事情,已经无法用严密的逻辑支撑了。其实故事只写了两部的话,会给我留下更好的印象。
总的说来,一套还不错的科幻小说,值得一读。尤其是前两本。
读者很有心的在书的末尾给整个三部书《地球往事系列》列了一个时间线。
1、魔法时代
拜占庭和魔法师的故事。
这里讲了一个利用高维空间谋杀低维空间人的故事。
其实是后来想来才明白的。开始读这段的时候一头雾水。有一个问题,既然在高维空间的生命对低维空间有如此完全不对称的优势,那么所谓的维度攻击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当然,如果所谓的低维攻击是范围可控的,那么没有问题。但是在太阳系被攻击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低维攻击不可控的概念。那么攻击者势必也会从高维坠落。这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在势均力敌你死我活的情况下尚有可能。在严重不对称打击情况下,是不理智的。
2、黄金岁月
这是故事的开始,红岸基地的故事。以太阳为天线的广播是故事的第一个逻辑基础。这个基础虽然目前不可知为真为伪。但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以地球目前的主要的石化能源利用方式想对银河系进行广播,是不可能的。用太阳,则明智很多。
期间穿插了三体文明在不稳定的三星结构下不断覆灭重生的游戏,虽然作为背景让人们理解到三体人的历史。但是此处大量套用地球文明发展史,仿佛文明的发展只有人类的这一种模式,让人不免觉得有些奇怪。
另一个问题是,在讲诉三体人决定对地球发起攻击的时候,具象的描写了三体人领袖等几个三体人。然而后期作品中对他们则完全没有交代,让人觉得有点虎头蛇尾。
这里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是“智子”。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所谓的高维粒子。这说明三体文明已经有能力生产“高维”。那么三体文明或者其他文明是否可以给自己生产出一个适合生存的“高维”空间呢?智子对地球基础科学的封锁,是故事的第二个基础。
3、危机纪元
这里应该是《黑暗森林》的故事了。也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
首先,这里使用的几个逻辑基础是非常有魅力的: (1)猜疑链 (2)技术爆炸
猜疑链是威慑的基础,技术爆炸是猜疑的基础。实际上对宇宙中的“人性”本善和本恶做了讨论。结论是无所谓善恶,“人性”是自私的。为了防止对方可能的攻击,就用最经济的方式消灭对方。
作品中的宇宙,是一个喜欢使用“莫须有”罪名判处其他文明死罪的宇宙。但就是这样一个黑暗的宇宙,却让读者听上去无比真实。因为所谓的“猜疑链”,太有可能了。
在这里作品也重点描写了几个人物。最喜欢的史强、章北海和罗辑的形象。总体来说,作者的文学功底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让读者读起来很不顺畅。这几个人物形象已是相对丰满的了。
从危机纪元开始,人类作为整体表现出的集体失智和自私。让读者看到了“民主”在这种情况下的软弱。如何能解决这种问题呢?如果没有类似章北海这种不在乎“法律”和“现世道德”的人出现,人类作为整体在选择“全部死”和“部分生”的情况下,似乎会好不犹豫的选择“全部死”。如果是拿下象棋比喻的话,永远也走不出弃车保帅的棋,看上去必输无疑。如此的悲哀。
另外,”末日战役“的描写,虽然还不够宏大,但也基本OK。
4、威慑纪元
从这里开始,故事的吸引力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
几个重要的事情:
(1)冬眠 这样可以使人物在文明长河中随意向未来游走,减少人物数量,使剧情发展更加集中。虽然不是很喜欢,但也无可厚非。
(2)云天明的通话故事——黑域
这一段还是写的挺有意思的,通过云天明的通话来获取人类救赎的方法。只是引出的结论都欠完整。首先,低维跌落方面的问题在前面已经说过。如作者所说,这个“低维杀人案”的比喻太明显了,不知道是如何躲过三体人的”审查“的。
关于黑域。这一段基本上不可理喻。黑域的目的是隐藏自己,发布”和平“信号。先不说用光速飞船的航迹降低光速是否有理论基础。单说制造了黑域以后,真的就是”世外桃园”了吗? 想一想,单就人类思维而言,大脑的工作需要脑电波,也就是脑电磁波的工作。如果光速降下来,是否思维速度也会跟着降下来?是否会联动一系列的降速?这样的世界,是“黑域”还是“死域”呢?应该没有文明会对自杀感兴趣。
其后的事情,已经无法用严密的逻辑支撑了。其实故事只写了两部的话,会给我留下更好的印象。
总的说来,一套还不错的科幻小说,值得一读。尤其是前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