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古楼《毛诗注疏》日记(2013年7月21日起 )
2013年7月21日
读了《诗谱序》,觉得孔疏的确如小乔说的是在解决一个个的经学问题,每一段疏都相对集中说明或是诠释一个核心问题(当然和传笺有关),很多疏文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诠释经学问题的小论文,这些讨论经学问题的疏文都保留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其实所谓的“疏不破注”可以理解为孔疏在为他所疏的东西寻找合理而全面无抵触的解释。(而且所谓的注不是指的本书的注,而是注解者的整个经学思维体系)就是说在他认可的经学体系内希望做到没有矛盾的合理解释,所以不光自己作出能自圆其说的正面解释,凡是他能想到别人可能提出反驳的抵牾的地方,他也尽量找到然后做一个符合常理的解答,即为什么这样可以,而那样却不可以。这算一孔疏的一个大通例吧。譬如孔疏解释为什么现在毛诗的排序问题,这个国家排序先后的依据是什么,既不以国之大小排序,也不以爵位尊卑排序,因为这样排都会出现不能解释的抵牾。孔疏解释很细致,考虑很全面,有他自己明显的个性和风格,可以说他解释的不对,但不能否定它是在宏观的经学体系内做好畅通的解释工作。
读了《诗谱序》,觉得孔疏的确如小乔说的是在解决一个个的经学问题,每一段疏都相对集中说明或是诠释一个核心问题(当然和传笺有关),很多疏文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诠释经学问题的小论文,这些讨论经学问题的疏文都保留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其实所谓的“疏不破注”可以理解为孔疏在为他所疏的东西寻找合理而全面无抵触的解释。(而且所谓的注不是指的本书的注,而是注解者的整个经学思维体系)就是说在他认可的经学体系内希望做到没有矛盾的合理解释,所以不光自己作出能自圆其说的正面解释,凡是他能想到别人可能提出反驳的抵牾的地方,他也尽量找到然后做一个符合常理的解答,即为什么这样可以,而那样却不可以。这算一孔疏的一个大通例吧。譬如孔疏解释为什么现在毛诗的排序问题,这个国家排序先后的依据是什么,既不以国之大小排序,也不以爵位尊卑排序,因为这样排都会出现不能解释的抵牾。孔疏解释很细致,考虑很全面,有他自己明显的个性和风格,可以说他解释的不对,但不能否定它是在宏观的经学体系内做好畅通的解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