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麻雀说》

是我,麻雀说 (英)李奥•布鲁斯 作 姚人杰 译 “你是个箭术爱好者么?”年纪轻轻的萨克雷问道。 “不,我笃信英国国教会 。”比夫警长一边切开一只大个的腌洋葱,一边迅速说道。 刑事调查部的探员叹了口气。 “我意思是问,你擅不擅长用弓箭?” “你是想要搞笑吗?”比夫警长问道,“我从军队退役还没多少日子呢。” 萨克雷曾经是比夫手底下的警官,对他知根知底,因此没有显露不耐烦。“我问起这事,是因为我正在调查特利福德的一宗谋杀案。你一定已经读到过新闻报道。一个男子被人箭射杀。” “让我来听听详情。”比夫警长说道,他无法掩盖掉眼中的热切光芒。 萨克雷已经如愿以偿,获得了他想要的。 “当然可以,莱德维克•简恩是罗宾汉箭术俱乐部的主席,俱乐部成员通常会每年在他家里聚会一次,举办他们的箭术锦标赛。简恩是个阔佬,鳏夫一名,有一个儿子。他儿子看上去就身强力健,曾是陆军上尉,为人机警,体格强壮,是俱乐部里数一数二厉害的弓箭手——如果你仍然称呼他们为弓箭手的话。 “简恩已经年过八十,是个关节都快散了的瘦削老翁。他几年前中风过,虽然没有瘫痪,但走起路来踉踉跄跄,脚步不稳,说起话来也结结巴巴,下巴也有点永远下垂着。 “他不再参加射箭运动,但从始至终都没对这项消遣愉快失去兴趣,让这场年度一次的比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他那座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乡村大宅里举办的家庭派对。 “在决赛中,他儿子丹尼斯赢得了罗宾汉杯,而在决赛后的晚上,十点钟的时候,莱德维克•简恩在卧室的阳台上站了会儿,然后才上床睡觉。 “他向弟弟雷蒙德说了晚安,他与弟弟在书房里喝了最后一杯苏打水兑威士忌后,这才上楼睡觉。 “他的儿子当时在几百码之外的湖畔,声称自己远远地看见了父亲,身形被背后的卧室灯光照亮。丹尼尔当时并无其他想法,因为他父亲是个生活极有规律的人。 “根据晚宴时制订的计划,俱乐部的所有年轻成员当时都去了湖边。那晚天气十分和煦,他们觉得去湖边会很有乐趣,或许还能泛舟出游。湖泊就在射箭比赛举行的那块场地附近,那处存放弓箭的小帐篷就在湖边。 “莱德维克的弟弟述说了其余的情况。这位雷蒙德•简恩(是个专长于所得税申报的会计师)在莱德维克离去后,又喝了杯威士忌。他还得摇铃要佣人再送点苏打水,一边喝酒,一边和男仆帕金斯聊了会儿天。 “随后他上了楼。他的房间就在哥哥的房间旁边,窗户开启着。突然间,他听见了重物跌落的响声,还伴随着木头断裂的声音,于是冲进莱德维克的房间,发现他躺在阳台上一张破碎的甲板躺椅上。 “阳台上光线不是很亮,等到他拖着哥哥的身躯进屋,他才看见一枝箭。箭身直接贯穿莱德维克的上颚,刺入了大脑。老人已经死翘翘了。“ “让我来听听其余的事实。”比夫说道。 “不是很多。 “在草坪对面的灌木丛里,找到了一张弓,就是那天的参赛选手们使用的那种弓。假如箭是从那儿射出的话,箭身刺入的角度就是正确无误的。 “嫌犯一定是那些训练有素的箭术爱好者,在谋杀发生的时候,他们正在外面的场地里。” “或者是那些拥有任何犯罪动机的人。”比夫插话进来。 “好吧,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犯罪动机,大概就一位纽恩斯•杜瑞先生例外。你瞧,他们都是亲戚。箭术俱乐部主要是家族内的大事,莱德维克总是让所有亲戚在大宅里留宿。其余人就被安顿在一两英里外的村子客栈里,那些人当时都在酒吧里。 “在湖边的人有雷蒙德的两个儿子凯斯和亚历克,以及凯斯的女朋友,名叫南茜•梅纳德。在场的人还有莱德维克的女儿格蕾丝。 “我说这些人都是嫌疑人,因为莱德维克是个大阔佬,我已经查验过他的遗嘱,他以大家预料中的方式分配遗产——较大的一部分遗产留给儿子女儿,少了没多少的那部分遗产留给弟弟和两个侄子。 “他们中的任何一位收到的遗产都足以让他或她开展自己所选择的事业,而雷蒙德获得的遗产会让他的余生过得十分舒坦。 “至于这位纽恩斯•杜瑞,他没有明显的犯罪动机,可能是与莱德维克的女儿有关系,但我没能找到证据。于是你面对的案情就是这样。六个年纪在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在莱德维克被射杀时都在外面场地上,多数人都有犯罪动机,所有人都是专业的弓箭手。” “指纹呢?”比夫问道。 “我想弓箭手都会戴手套。不管怎样,这个射箭的人肯定戴了。箭身上没有发现指纹。那把弓则在那日下午被丹尼斯和凯斯用过,有两人的清晰指纹。没找到其他人的指纹。” “没有脚印?” “被抹掉了。” “凶手据信站立的地方距离莱德维克的位置有多远?” “大约二十码。” “是吗?”比夫第一次露出兴奋,“二十码?这真有趣。” 随后是长时间的静寂。萨克雷随后拿起了笔记本。 “我可以告诉你这些年轻人声称自己当时所做的事。当然了,他们只能让彼此来做目击证人。凯斯和女友拖出了平底船,要把船推进湖里……” “别管这些事。”比夫粗暴地说道,“你现在特利福德部署了手下了吗?” “有的,科尔斯在那儿。” “你可以打电话给他吗?” “我料想可以。你想要知道些什么?” 比夫坐回到椅子里。 “有好几件事。我真的应该自己走一趟。我变得越老越懒了。不过,你得让你的手下把男仆叫到电话边,我会和他谈谈。” 趁着萨克雷在按照吩咐做事,比夫若有所思地倒了杯啤酒。 “我们非常确定帕金斯那晚从未去过外面,”他说,一只手拿住听筒,“又没有其他佣人住在宅子里。” 比夫点点头,当男仆终于出现在电话另一头时,他提出了自己深思熟虑后想到的问题。 “你记得那天晚上。你为简恩先生和雷蒙德先生拿出了威士忌和苏打水吗?对吗?说到这,当时有多少威士忌,多少苏打水?” 萨克雷倾身贴近听筒,以便能听见男仆以刺耳嗓音作答。 “苏打水瓶差不多满了。威士忌酒瓶里差不多还剩三分之一。” “雷蒙德先生摇铃时呢?你有注意过吗?” “有。我格外注意过,因为我感到惊讶。苏打水瓶都空了,而威士忌大约少了一半。” “他们喜欢加很多苏打水,是吗?” “不是的。当时我觉得很奇怪。他俩都只喜欢掺一点点苏打水。” “那么,你最后拿走托盘是什么时候呢?” “就是那天晚上。雷蒙德先生上楼之后。威士忌酒瓶空了,而新的一瓶苏打水大约下降了一英寸。” “你停步在那儿和雷蒙德先生聊天?” “我没办法。他不停地问我家人之类的事情。我可想要回到自己的壁炉旁。” “谢谢你,帕金斯先生。你帮了我大忙。顺便问一下,你是个箭术爱好者吗?” “不是的,先生。我不知道怎么使用弓箭。” “我也不是。”比夫笑着说,放回了听筒。 “怎样?”萨克雷听起来有点不耐烦。 “聪明。”比夫说,“相当聪明。如果你想要逮住他,你得要努力查案,搜集起证据。我可以告诉你凶手是谁。至少,我相信确信这点。但你得要获得证据。” “继续说。”萨克雷说。 “为什么雷蒙德要摇铃唤来帕金斯?”比夫问道,“还坚持和他聊了十多分钟?之前有满满一瓶苏打水,不可能全被用光。如果他不是想要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他为何要倒完苏打水,从而有借口让帕金斯到书房来一趟?” “那么,他知道莱德维克何时会中箭喽?” “他知道莱德维克何时会死。让我再问你个问题。你觉得任何一个人拿着弓箭,提醒你一下,是任何一个人,能否于二十码之外,在一片昏暗中射箭击中某个人张开的嘴巴? “假如你觉得可以,你肯定从来没玩过飞镖。你也许可以在三次投掷中射中一次牛眼 ,但只要投掷距离改变两英尺,你就不会射中镖盘。 “这些弓箭手对着靶子练习射箭,而不是拿舍伍德森林里的野鹿做目标。他们中没一个人能在无法测量的射距之外击中受害者的脑袋。我当即就看透了。莱德维克不是被人从庭院里射箭击中的。他是被那个狡黠机智的弟弟毒死的。 “雷蒙德往威士忌里下毒的时候,只需要让莱德维克上床睡觉,再让帕金斯待在一间距离铃铛很远的密闭房间里。他知道他不会受人打搅,因为他听见了年轻人的计划,知道帕金斯是当时宅子里唯一一个佣人。 “于是当他把帕金斯拖住足够时间后,他就上楼,并发现哥哥已经七仰八叉地死在躺椅上。他准备好一支箭,从死者上颚戳进大脑,这样他就能‘发现’哥哥被人从灌木丛里射杀。 “他早已经倒空了剩下的有毒威士忌,又用苏打水冲洗了酒瓶。他踢了两脚踢破了躺椅——真是个绝妙的细节。 “他的不在场证明牢不可破。他的哥哥站在阳台上,被人从张开的嘴巴里发箭射中,而底下的园地里有着六个训练有素的弓箭手。 “谁会去怀疑凶手下毒?他以为死因暂时不会受到怀疑,他与这个死因不可能有关联。但是,你该去做下尸检,看看我说得对不对。弓箭杀人初看起来让人深信不疑,但真的揣想一下,当你想起来……” “正是如此,”萨克雷说,“当你想起来,就知道不对劲。” 题目出自欧洲童谣《谁杀死了知更鸟》。开头文字是“谁杀了知更鸟?是我,麻雀说,用我的弓和箭,我杀了知更鸟。” 箭术爱好者(toxophilite)单词比较生僻,所以令听者产生了误解。 _______________ 雲遊四海的全能作家:李歐.布魯斯(Leo Bruce) 誰是李歐.布魯斯(Leo Bruce)?在他過世多年之後,許多推理小說的讀者都會這樣問;對歐美人士來說,他們甚至只知有布魯斯.李(Bruce Lee,也就是李小龍啦),而不知李歐.布魯斯是何許人也。 旅遊.寫作.拿學位 一九○三年六月出生於英國肯特郡的李歐,本名乃魯伯特.克洛弗-庫克(Rupert Croft-Cooke),是個著作達八十部、書寫主題廣泛的作家。他寫詩,創作劇本,作過新聞工作,用本名寫了六本犯罪小說,不過讓他賴以成名的卻是用筆名李歐.布魯斯發表的三十一本偵探小說:八本畢夫探案(Beef series)和二十三本狄恩探案(Deene series)。 父親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班的李歐,求學生涯算是順遂,他跑遍了許多國家而具有世界觀,十七歲到法國,十九歲到阿根廷,此時的他不但寫了旅遊書《年輕世界》(The World is Young),創辦了一本週刊《星辰》,同時也取得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學位。二十六歲起,他當了三年古董書商,二十七歲住德國,二十八歲住瑞士且在當地教英文,二十九歲又移居西班牙,並成為全職作家。二次大戰期間加入情報局,利用職務之便又遠赴印度,在貝爾高姆這個小鎮結識了十六歲的年輕人約瑟夫.蘇薩納桑(Joseph Sussainathan),從此多了這麼一位忠心耿耿的侍從兼辦事員。 誤導功力與克莉絲蒂齊名 大戰期間,李歐得過大英帝國勳章,戰後從一九四六至一九五三年間曾任《素描雜誌》(The Sketch)的書評。他所寫的推理小說多產兼具獨創性,詭計出色而謎底常出人意表,在誤導讀者這方面的功力與「謀殺天后」克莉絲蒂齊名。先成名的畢夫探案是仿照「福爾摩斯-華生」的傳統敘事模式,後推出的狄恩探案卻走「校園喜劇」路線,原為突擊隊員的卡洛勒斯.狄恩(Carolus Deene)退役後改去皇后中學教高年級歷史,閒閒沒事卻喜歡插手查命案,還把「揪出兇手」這檔事當作嗜好。除了兇手之外,狄恩還得面對其他三人的干擾:校長和他的管家無時無刻都想阻撓他查案,而他那討人厭的學生魯伯特.普瑞格利(Rupert Priggley)老想打探這位歷史老師的行蹤。大致上而言,畢夫探案的評價勝過於狄恩探案,但不知為何李歐突然放棄畢夫這個角色,另起爐灶寫了狄恩探案,而且一寫就寫了十九年。 面對人生逆境的豁達無愧 一九五三年之時,李歐因同性戀遭受控告而上了法院,最後以「行為猥褻」罪名被判了六個月徒刑。不過,李歐後來曾在書中寫道不以坐牢半年的遭遇為恥,他很高興可以藉此領悟到人性中最好與最壞的一面,並覺得這是非常珍貴的人生經驗。一九五四年,出獄後的李歐和約瑟夫.蘇薩納桑(坐牢三個月)離開英國,就此於摩洛哥的北部港市丹吉爾(Tangiers)定居。到了一九六八年歐洲人至殖民地旅居的生活方式不再蔚為風潮之後,他們倆才重返英國,一九七九年六月,李歐逝世於伯恩茅斯(Bournemouth)。 ——以上内容摘自“遠流博識網·謀殺專門店·名家小傳”,作者 黃羅
-
le_feu_folle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3-09 00:41:09
-
蓝色钛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3-08 23:56:40
-
无机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5-03-08 22:51:24
-
火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7-24 00:11:58
无机客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疑心的丈夫》 (11人喜欢)
- 《击败时钟》 (10人喜欢)
- 彼得·拉佛西:《苦涩的真相》 (6人喜欢)
- 微科幻:《记忆造就了我们》 (7人喜欢)
- 近视一代:为何现在有这么多小孩需要戴眼镜? (2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