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
为什么写这篇日志呢?说来也可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这是我第一次骑车出行,这是我第一感受到太阳的威力,这是我第一次……因此总该记点什么, 对于我这种过几天热情就熄火的人,烂笔头总归好于口头誓! 本来和黄鹂、大雕同学约好,七月初一路向西去苏州,结果中间发生变故,一直拖到七月后旬,然而天有不测,大雕又在前几日被那毒辣的骄阳灼伤……最后只好我与黄鹂骑车出行,沿着343国道一路向西前往苏州,骑了将近80公里路,一路上风光也有,更多的是感到两腿乏力,或是休息,饮水,排汗,放水……好不容易,耗时5个小时,蹬到了金鸡湖大道,远观秋裤大厦。此时我也与前几日大雕一般,两只胳膊被烤成了西冷牛排。幸亏有布满地球的肯塔基炸鸡店相助,得以歇息,啃完鸡肋,又在大自然的烤箱下艰难地找到了偏僻的青旅,好在店内有空调,老板也挺热情,倒是驱走了凉意, 安顿好就开始了正式游乐苏州。 约莫是晚上六点,我与黄鹂骑车开始逛马路,苏州的马路,山塘街。山塘街倒是略带古朴,兼糅现代(实则是拆了旧房,增添新房,新的房子,抹了旧漆),虽还未到周末,晚上人也不少,古桥,旧坊,灯笼,美女……可惜此时饥肠辘辘,也没兴欣赏,赶紧先找户店家点上几个大肉包子果果腹再说。于是找到家老字号(叫啥名忘了,反正很多连锁)点几笼苏式汤包,本来还谋划着吃几笼,结果一到店家,我问“汤包有吗?”“没有!”“小笼有吗?”“没有!”“蟹黄小笼有吗?”“没有!”“虾仁小笼有吗?”“没有!”……店家好叫我来气,要啥啥没……于是最后以点了两碗虾仁馄饨,黄鹂点了碗大肠面告结。饭后逛着山塘路,感觉很是熟悉,看来是江南水乡不可计,全集一个模子刻!后一日的平江路也大致如此,于是第一个晚上就在似曾相识中度过,现在唯一有点印象的就是我善意的帮助逛水乡的美女帅哥们的相机省了点内存…… 第二天一早,去爬天平山,于是又蹬了将近一个小时可算是找到了山的入口,山脚正在造豪宅,度假区啥的,因此天平山区的游客并不多,我们买了票,进了山,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范希文的祠堂,脑海里扫了一遍也没想到范文正公与姑苏城有啥关系,后来看了介绍才知道原来是范仲淹的后代迁居到了苏州……再看天平山这个土丘,于是我又想到我的家乡将来一定会成为旅游胜地,因为我的老家不仅有高于200米的土丘,而且在淮海战役中,陈毅、粟裕将军还曾将体内的余华留在后山坡! 其实爬天平山的主要目的还有是帮黄鹂同学,重温一下童年,当年他曾在天平山的飞来石留过影,这次来又咔嚓了一张,然后爬至山顶,就掉头直奔我盼望已久的松鹤楼,品尝名菜—松鼠鳜鱼。“松鼠鳜鱼”是苏州地区的传统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将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用鳜鱼制菜各地早有,一般以清蒸或红烧为主,而制做形似松鼠的鳜鱼菜肴则首先是苏州地区。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微服至苏州松鹤楼菜馆用膳,厨师用鲤鱼出骨,在鱼肉上刻花纹,加调味稍腌后,拖上蛋黄糊,入热油锅嫩炸成熟后,浇上熬热的糖醋卤汁,形状似鼠,外脆里嫩,酸甜可口……只可惜松鹤楼消费太高,我们在品尝佳肴的同时又倍感囊中羞涩,另点了几道小菜便把我们剩下的交通工具,住宿费给花个精光。离开松鹤楼又开始了一天的逛马路,路上人不算多,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只相当于上海的一个区中心街的规模,开来苏州人都喜欢宅在家中。说到“宅‘看来是苏州的秉性,到了晚上九点,除了几条商业街外,其他的基本都熄灯灭火了……其实这可以从历史传统上追溯,苏州的代表—园林,便是古代“宅男”的pc,家门外的大江大河,高山峻岭,化作苏州园林内的荷塘,假山,再佐以亭台楼榭,古代“宅男”们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山川之美!拙政园便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作,我们入园时还下起了朦朦细雨,很是有韵味,还指望遇见撑着油纸伞的菇凉,可是一进园便被拥满园的游客所惊呆,看不清亭台楼阁,也看不到木户栅栏……有的只是密密麻麻的人群,不禁想起了叶绍翁的诗句,看来那支红杏花是被逼无奈才越墙而去……拙政园没给我留下太深印象,现在回想,只记得那边厕所不错,还供应手纸! 逛完拙政园,本来还想去参观苏州博物馆,可惜天色不早,我们已错过了开放时间,不得不半拖半骑蹬着车回到旅馆……然后就一觉不知睡到几时醒,等我们睁开眼,天色已暗,出去吃了点东西,又开始了在苏州最后一晚的逛马路,期间一个骑着电瓶车的哥们,一直吆喝着带我去“步行街”,"美女街'……穷追猛打,从要价10元一人到3元两人,就差倒贴了,在我们表示拒绝后,还一路跟了我们1千多米,说实话,刚开始我还有点动心,但看到他跟了我们跑了一千多米,港片的情节浮现脑海……于是到了观前街的人群可算是将他甩开,黄鹂后来打趣说,他不是说带我们看美女表演吗?看他如此热情,当时就应让他给我们来个当街表演……果真回到旅馆百度“苏州美女街”,是个骗人的玩意,不过我们的钱兜早已在松鹤楼败光,如果去了,只剩下剐皮的分了! 在青旅过了最后一晚,第二天中午我们又近距离地观察了一下苏州“秋裤大楼”,然后就向东直奔上海,回程的路总是那么快,迎着大风,沐着小雨,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