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 兹维克——商业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此人生于1952年的美国,是好莱坞出道比较早,年龄比较老的老一辈导演。我敢说没有几个人认识这个导演哈哈哈…..无知的人类。其实不知道他也情有可原的。但是我打赌很多人都听说过他的作品《最后的武士》《血钻》,还有不是那么知名的《燃情岁月》《光荣》《生死豪情》、还有近几年的《反抗军》和《爱情与灵药》其中只有《燃情岁月》和《反抗军》没看,一是因为《燃》实在下不到资源,还有《反》评分有点低、又长,没敢看。以后一定补上吧。
其实许多观众记不住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的影片都有其他的亮点,比如我发现他所有的作品中都有明星。列一个表:
《最后的武士》 汤姆 克鲁斯 渡边谦(盗梦) 真田广之(无极)
《血钻》莱昂纳多 詹妮弗 康纳利
《燃情岁月》布拉德 皮特 安东尼 霍普金斯
《光荣》 丹泽尔 华盛顿 摩根 弗里曼
《生死豪情》 丹泽尔 华盛顿 梅格 瑞恩
《反抗军》丹尼尔 克雷格
《爱情与灵药》杰克 吉伦哈尔 安妮 海瑟薇
从演员表中不难看出此导演的作品商业企图都可见一斑,除《光荣》外基本可以归为商业片的范畴。但是这个导演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的每部商业片都有一定的看头,完全不像普通的拿来消费的娱乐产品(比如《阿凡达》)。说白一点就是他的作品都有一定的深度,对人物的塑造和内容的挖掘都非一般商业片可比。在内容方面多有雷德利 斯科特式的人文关怀情调,在文艺+娱乐层次上也把控得非常到位,只比克里斯托弗 诺兰差一点点。所以说爱德华 兹威克可以说是我最欣赏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下面就从他的作品具体看吧。
《光荣》(R级)
这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南北战争时期总统林肯下令组建黑人军队,故事就围绕美国历史上第一支黑人军队及其指挥官展开故事。可以说是美国主旋律的典范之作。作为一部歌颂美国主旋律革命价值观的剧情片,本片真正做到了剧情饱满,人物丰满,细节方面也做到十分优秀。可以说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非常具有真实感,就像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人物。我不得不说看完本片我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我在思想方面也开始向美国资本主义投降,十几年的洗脑和灌输彻底被这部影片清零了。
要说感触最深的还是美帝国主义的英雄情结,编导把里面的黑人从奴隶到英雄转变的过程,把黑人士兵和白人军官的磨合过程和白人战友对黑兵态度转变的过程通过情节和细节清晰地、令人信服地展现了出来。观看本片能够真正体会到一群平凡英雄的壮阔一生,被那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英雄情节和英雄事迹所感染。
里面的每一个黑人士兵都曾是奴隶,北方军队因为歧视黑人所以不给黑人发军用的新皮鞋,导致许多黑人的脚都溃烂了。白人军官刚开始也不敢为黑人士兵去争取,但是后来一位黑人士兵逃跑去偷皮鞋被抓,白人军官不得不对他实施鞭刑,然后是全篇最震撼的场景之一,那位黑人的背满是鞭刑的伤痕,那是过去的屈辱的象征、奴隶的符号。在鞭刑过程中他一滴眼泪也没有掉,没有叫喊,没有哭号,因为他已经能够承受这样的屈辱,但是他并没有屈服,他死死盯着白人军官,眼泪一滴一滴掉了下来,这是屈辱的泪水,是奴隶的泪水,但是那泪水闪耀出绝不屈服的誓言。
丹泽尔 华盛顿凭借这滴泪水荣获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男配角。
另外大战之前的那个夜晚也令我影响深刻,每一个黑人士兵都知道明天将是他们战死之时,他们无法挥去自己心中的恐惧,但是他们寻求上帝的保护,寻求家人的理解和宽恕。他们害怕,他们流泪,但是他们没有退缩,要想男人一样去赴死。
正是这些真实的、具体的、有人情味的情节和细节刻画使之成为一部不朽的经典作品。正是这些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能让影片穿越时空,不受时代的限制、国家的性质。能够让不同时代的人体会到真正的英雄情怀。
《血钻》(R级)
这是一部以扎实的剧情为基础,导演许是成功,节奏紧凑有度,演员表演到位,整体制作水准精良的剧情片。也可以说是一部带有惊悚色彩的冒险片。
虽然不剧透,但还是要讲个故事大概:在战乱的塞拉利昂,南非走私贩和黑人渔民一起寻找找一颗巨大钻石,这是他们通往自由和幸福之路的唯一钥匙。剧透完毕。
我不敢说看片海量,但是看了些的。作为一部剧情片,故事能够基本合理没有重大疏漏和忽悠,又能够做到张弛有度,跌宕起伏,对我又比较有新鲜感,是十分难得的。而故事是绝大部分优秀电影的基础,所以在故事性上作为剧情片的血钻是非常成功的。
第二个要说的就是导演,导演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一部优秀电影的大体水准基本上就只能指望导演。他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当,有条不紊,把惊心动魄的故事讲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讲简单的故事娓娓道来,扎实细腻又富有诗意。但是缺点是有时候影片节奏对吃惯爆米花的人来说是偏慢的,这些是叙事特点。他的影像风格并不像大卫芬奇或扎克施耐德又或学院派那样雕琢,具有明显的色彩基调和强烈的个人风格,而是清新自然或者是普通的。但是反过来说又是毫无特点的。此片邀请明星加盟对影片的票房和影响力都是有好处的。除了明星阵容,最重要的是导演的个人风格,他的影片不仅有扎实的剧本为基础,而且在特效,动作场面及娱乐性上都比较出彩,也就是动作完全服务剧情,精彩又不会高于剧情,在动作场面上特效运用大气有度,剪辑紧凑,没有动作场面是剪辑和镜头又有了文艺范,但是影片整体的效果有连贯一致,不突兀。我认为能够做到这点是颇为不易的。
最后要说演员的表演,莱昂纳多的演技虽然没有获得大多数主流奖项的承认,但是就我看来他已经很努力,很不错了。他的表演虽然有点程式化但是越来越娴熟自然,在《血钻》中虽然没有像《飞行家》《禁闭岛》那么出彩,但还是可信的。女主角詹妮弗 康纳利是奥斯卡影后,不过这部片子里没有太多重磅戏份。整部电影里最耀眼的演员要数丑男杰曼翰苏,他的表演在本片中十分抢戏,盖过了所有人,这也是他获得许多最佳男配角的原因。他的表演十分的动情,在情感戏上已经做到了高水准的自然纯熟。他曾经被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相中出演角斗士,虽然戏份不多还是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的唯一问题就是面相不好,只有等有朝一日能有一个适合他的角色让他再次大放异彩。不过听说他最近在忙乎人道主义事业。
P.S:本片不适合以下积几类观众:只追求视觉奇观的,只想看帅哥美女的,只想看暴力镜头的,看片不想用脑的,看电影十分耐不住性子的。本片有涉及非洲儿童兵的内容,不适者慎入。
《最后的武士》(R级)
首先这是一部剧情片,在艺术和商业结合上也比较出彩。讲述的就是那老掉牙的灵魂救赎的故事。在对东方文化的融合方面可以看出导演对东方文化有自己的理解,对本片也有一定的野心,在这一层面来说本片相比《功夫熊猫》这种只借一层中国皮算做得非常深入的了。但是他本人并不是东方文化背景,显然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也比较有限,所以说这部电影在处理一些文化细节和历史细节上难免让中国观众感觉怪怪的。最突兀的要数对反派的人物塑造极力丑化、片面化,还有最后天皇的雄起十分不合逻辑。
还有导演做的比较浅的就是对日本武士文化的理解。片中只看到主人公和武士们生活渐渐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但是说到底都是一些比较片面的,比如为荣誉而死作息有规律什么的。总觉得导演其实很想表达那个意思,也在电影中说出来了,但是就是有点不自然有点别扭。出了一点小问题。
但是以上都不能影响它成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商业电影。
首先这是一部美国片,是给美国人看的,所以这些在我们看来有点突兀的文化历史细节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算什么问题。丝毫不影响本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如果认真跟着剧情走的话,整个影片的主题不是救赎和反抗,而是在一个剧变的时代里一个民族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中间选择和斗争而引发的阵痛。影片中的许多情节和细节都着力表现这一点。革新派认为应该彻底西化,向西方文明跪下,而守旧派则不愿意向蒸汽机屈服,他们忠于天皇,不愿意看到君主立宪架空天皇。而这正是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结局也是耐人寻味的,最后日本人在物质上选择了完全西化,但是在精神层面依然保留了自己一部分的传统。
然后说说本片的其他,文戏依然是舒缓的,武戏依然是精彩纷呈的。摄影真的非常的美,在乡村里是优美、唯美而到了战场上是壮美。音乐也非常震撼,把渲染效果做到了十足啊!(作曲是汉斯季默)
最后要说说我的情感体验,影片结尾真的是把煽情做到了极致。最后的战争戏是我看过的最悲壮的、最绚烂的和最震撼人心的。情感实在是喷薄而出。最后的日本武士向着枪炮勇敢地冲锋,不惧死亡,不惧牺牲。做着传统对抗现代的最后挣扎。而敌军向着武士们的尸体下跪正是表现了导演的人到情怀,虽然战场上你死我活,但是都是日本人,都有同一个根,就算是敌人也应该尊重对方的牺牲和信念。以天皇在最后的台词结尾吧:
We can not forget who we are or where we come from!
在我们大步向前进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的祖先为何而死?
《生死豪情》(R级)
这是一部罗生门式的电影,讲述的故事未免有点老套,也就是灵魂救赎和探求真相之类的,我只能说做到的七八十分,情节还是那样,比较吸引人,也比较有看头。但是一些细节的处理还是有失误,概括地说这坑挖大了最后没有完全填平。但是这部电影还是十分优秀,值得一看。不免有些老套但是绝对不俗套、不烂尾。看了还是会对里面的一些人物产生感慨。所表达的还是美帝人道主义的那些东西,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比较到位的。对于一部剧情片来说做到了比较优秀、中规中矩。
《爱情与灵药》(R级)
这是一部R级性喜剧,也是我这么多年来看的第一部以爱情为主线的爱情动作片。(一来就看了个十分重口的)全篇气氛非常的轻松愉快,是解闷的良药,看了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太大感受,笑一笑,轻轻松松度过这一个多小时就是了,具体内容不好讲,你懂得,自己去了解。我只告诉你主演是杰克 吉伦哈尔和安妮 海瑟薇(发现她的五官夸张到畸形了,笑的时候丑爆了!)
导演篇小结:写的我好累啊,我以后不会这样开人物专题了,而且片子看的时间比较久远,写的也比较痛苦。所以我要换一个比较轻松的方法继续总结。
其实许多观众记不住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的影片都有其他的亮点,比如我发现他所有的作品中都有明星。列一个表:
《最后的武士》 汤姆 克鲁斯 渡边谦(盗梦) 真田广之(无极)
《血钻》莱昂纳多 詹妮弗 康纳利
《燃情岁月》布拉德 皮特 安东尼 霍普金斯
《光荣》 丹泽尔 华盛顿 摩根 弗里曼
《生死豪情》 丹泽尔 华盛顿 梅格 瑞恩
《反抗军》丹尼尔 克雷格
《爱情与灵药》杰克 吉伦哈尔 安妮 海瑟薇
从演员表中不难看出此导演的作品商业企图都可见一斑,除《光荣》外基本可以归为商业片的范畴。但是这个导演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的每部商业片都有一定的看头,完全不像普通的拿来消费的娱乐产品(比如《阿凡达》)。说白一点就是他的作品都有一定的深度,对人物的塑造和内容的挖掘都非一般商业片可比。在内容方面多有雷德利 斯科特式的人文关怀情调,在文艺+娱乐层次上也把控得非常到位,只比克里斯托弗 诺兰差一点点。所以说爱德华 兹威克可以说是我最欣赏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下面就从他的作品具体看吧。
《光荣》(R级)
这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南北战争时期总统林肯下令组建黑人军队,故事就围绕美国历史上第一支黑人军队及其指挥官展开故事。可以说是美国主旋律的典范之作。作为一部歌颂美国主旋律革命价值观的剧情片,本片真正做到了剧情饱满,人物丰满,细节方面也做到十分优秀。可以说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非常具有真实感,就像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人物。我不得不说看完本片我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我在思想方面也开始向美国资本主义投降,十几年的洗脑和灌输彻底被这部影片清零了。
要说感触最深的还是美帝国主义的英雄情结,编导把里面的黑人从奴隶到英雄转变的过程,把黑人士兵和白人军官的磨合过程和白人战友对黑兵态度转变的过程通过情节和细节清晰地、令人信服地展现了出来。观看本片能够真正体会到一群平凡英雄的壮阔一生,被那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英雄情节和英雄事迹所感染。
里面的每一个黑人士兵都曾是奴隶,北方军队因为歧视黑人所以不给黑人发军用的新皮鞋,导致许多黑人的脚都溃烂了。白人军官刚开始也不敢为黑人士兵去争取,但是后来一位黑人士兵逃跑去偷皮鞋被抓,白人军官不得不对他实施鞭刑,然后是全篇最震撼的场景之一,那位黑人的背满是鞭刑的伤痕,那是过去的屈辱的象征、奴隶的符号。在鞭刑过程中他一滴眼泪也没有掉,没有叫喊,没有哭号,因为他已经能够承受这样的屈辱,但是他并没有屈服,他死死盯着白人军官,眼泪一滴一滴掉了下来,这是屈辱的泪水,是奴隶的泪水,但是那泪水闪耀出绝不屈服的誓言。
丹泽尔 华盛顿凭借这滴泪水荣获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男配角。
另外大战之前的那个夜晚也令我影响深刻,每一个黑人士兵都知道明天将是他们战死之时,他们无法挥去自己心中的恐惧,但是他们寻求上帝的保护,寻求家人的理解和宽恕。他们害怕,他们流泪,但是他们没有退缩,要想男人一样去赴死。
正是这些真实的、具体的、有人情味的情节和细节刻画使之成为一部不朽的经典作品。正是这些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能让影片穿越时空,不受时代的限制、国家的性质。能够让不同时代的人体会到真正的英雄情怀。
《血钻》(R级)
这是一部以扎实的剧情为基础,导演许是成功,节奏紧凑有度,演员表演到位,整体制作水准精良的剧情片。也可以说是一部带有惊悚色彩的冒险片。
虽然不剧透,但还是要讲个故事大概:在战乱的塞拉利昂,南非走私贩和黑人渔民一起寻找找一颗巨大钻石,这是他们通往自由和幸福之路的唯一钥匙。剧透完毕。
我不敢说看片海量,但是看了些的。作为一部剧情片,故事能够基本合理没有重大疏漏和忽悠,又能够做到张弛有度,跌宕起伏,对我又比较有新鲜感,是十分难得的。而故事是绝大部分优秀电影的基础,所以在故事性上作为剧情片的血钻是非常成功的。
第二个要说的就是导演,导演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一部优秀电影的大体水准基本上就只能指望导演。他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当,有条不紊,把惊心动魄的故事讲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讲简单的故事娓娓道来,扎实细腻又富有诗意。但是缺点是有时候影片节奏对吃惯爆米花的人来说是偏慢的,这些是叙事特点。他的影像风格并不像大卫芬奇或扎克施耐德又或学院派那样雕琢,具有明显的色彩基调和强烈的个人风格,而是清新自然或者是普通的。但是反过来说又是毫无特点的。此片邀请明星加盟对影片的票房和影响力都是有好处的。除了明星阵容,最重要的是导演的个人风格,他的影片不仅有扎实的剧本为基础,而且在特效,动作场面及娱乐性上都比较出彩,也就是动作完全服务剧情,精彩又不会高于剧情,在动作场面上特效运用大气有度,剪辑紧凑,没有动作场面是剪辑和镜头又有了文艺范,但是影片整体的效果有连贯一致,不突兀。我认为能够做到这点是颇为不易的。
最后要说演员的表演,莱昂纳多的演技虽然没有获得大多数主流奖项的承认,但是就我看来他已经很努力,很不错了。他的表演虽然有点程式化但是越来越娴熟自然,在《血钻》中虽然没有像《飞行家》《禁闭岛》那么出彩,但还是可信的。女主角詹妮弗 康纳利是奥斯卡影后,不过这部片子里没有太多重磅戏份。整部电影里最耀眼的演员要数丑男杰曼翰苏,他的表演在本片中十分抢戏,盖过了所有人,这也是他获得许多最佳男配角的原因。他的表演十分的动情,在情感戏上已经做到了高水准的自然纯熟。他曾经被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相中出演角斗士,虽然戏份不多还是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的唯一问题就是面相不好,只有等有朝一日能有一个适合他的角色让他再次大放异彩。不过听说他最近在忙乎人道主义事业。
P.S:本片不适合以下积几类观众:只追求视觉奇观的,只想看帅哥美女的,只想看暴力镜头的,看片不想用脑的,看电影十分耐不住性子的。本片有涉及非洲儿童兵的内容,不适者慎入。
《最后的武士》(R级)
首先这是一部剧情片,在艺术和商业结合上也比较出彩。讲述的就是那老掉牙的灵魂救赎的故事。在对东方文化的融合方面可以看出导演对东方文化有自己的理解,对本片也有一定的野心,在这一层面来说本片相比《功夫熊猫》这种只借一层中国皮算做得非常深入的了。但是他本人并不是东方文化背景,显然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也比较有限,所以说这部电影在处理一些文化细节和历史细节上难免让中国观众感觉怪怪的。最突兀的要数对反派的人物塑造极力丑化、片面化,还有最后天皇的雄起十分不合逻辑。
还有导演做的比较浅的就是对日本武士文化的理解。片中只看到主人公和武士们生活渐渐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但是说到底都是一些比较片面的,比如为荣誉而死作息有规律什么的。总觉得导演其实很想表达那个意思,也在电影中说出来了,但是就是有点不自然有点别扭。出了一点小问题。
但是以上都不能影响它成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商业电影。
首先这是一部美国片,是给美国人看的,所以这些在我们看来有点突兀的文化历史细节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算什么问题。丝毫不影响本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如果认真跟着剧情走的话,整个影片的主题不是救赎和反抗,而是在一个剧变的时代里一个民族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中间选择和斗争而引发的阵痛。影片中的许多情节和细节都着力表现这一点。革新派认为应该彻底西化,向西方文明跪下,而守旧派则不愿意向蒸汽机屈服,他们忠于天皇,不愿意看到君主立宪架空天皇。而这正是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结局也是耐人寻味的,最后日本人在物质上选择了完全西化,但是在精神层面依然保留了自己一部分的传统。
然后说说本片的其他,文戏依然是舒缓的,武戏依然是精彩纷呈的。摄影真的非常的美,在乡村里是优美、唯美而到了战场上是壮美。音乐也非常震撼,把渲染效果做到了十足啊!(作曲是汉斯季默)
最后要说说我的情感体验,影片结尾真的是把煽情做到了极致。最后的战争戏是我看过的最悲壮的、最绚烂的和最震撼人心的。情感实在是喷薄而出。最后的日本武士向着枪炮勇敢地冲锋,不惧死亡,不惧牺牲。做着传统对抗现代的最后挣扎。而敌军向着武士们的尸体下跪正是表现了导演的人到情怀,虽然战场上你死我活,但是都是日本人,都有同一个根,就算是敌人也应该尊重对方的牺牲和信念。以天皇在最后的台词结尾吧:
We can not forget who we are or where we come from!
在我们大步向前进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的祖先为何而死?
《生死豪情》(R级)
这是一部罗生门式的电影,讲述的故事未免有点老套,也就是灵魂救赎和探求真相之类的,我只能说做到的七八十分,情节还是那样,比较吸引人,也比较有看头。但是一些细节的处理还是有失误,概括地说这坑挖大了最后没有完全填平。但是这部电影还是十分优秀,值得一看。不免有些老套但是绝对不俗套、不烂尾。看了还是会对里面的一些人物产生感慨。所表达的还是美帝人道主义的那些东西,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比较到位的。对于一部剧情片来说做到了比较优秀、中规中矩。
《爱情与灵药》(R级)
这是一部R级性喜剧,也是我这么多年来看的第一部以爱情为主线的爱情动作片。(一来就看了个十分重口的)全篇气氛非常的轻松愉快,是解闷的良药,看了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太大感受,笑一笑,轻轻松松度过这一个多小时就是了,具体内容不好讲,你懂得,自己去了解。我只告诉你主演是杰克 吉伦哈尔和安妮 海瑟薇(发现她的五官夸张到畸形了,笑的时候丑爆了!)
导演篇小结:写的我好累啊,我以后不会这样开人物专题了,而且片子看的时间比较久远,写的也比较痛苦。所以我要换一个比较轻松的方法继续总结。
-
凡秋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31 13: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