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大女儿娇娇的出生(一)——日记搬家
我们将在8月底迎来我家第二个小公主,今天翻到之前的记录,准备把娇娇的诞生和老二的做个比较,故搬了过来。娇娇因为胎位不正,只能开刀。据医生说老二已经头朝下,可以自然分娩,让我做选择。经过30分钟的电话讨论、视频商讨,我决定自然分娩。决定后我有点小小的害怕,但据说自然分娩对孩子和我来说都好,便做了这样的决定。
~~~~~~~~~~~~~~~~~~~~~~~~~~~~~~~~~~~~~~~~~~~
11年11月的记录:
我家娇娇今天26天了,终于可以在她睡觉的时候抽空记录下来我第一个孩子的生产经历。这篇日记足足跨了4~5天、分三次才完成。刚有了宝宝就是这样,面对现实吧,准备生孩子的女人们。
我家宝宝在36周时头还没倒下来,医院给我约了时间去做胎位倒转术。做倒转术当天,B超发现脐带绕颈,只好选择剖腹产。38周+4天,即10月21日,成为娇娇的诞生日。都说自然分娩对孩子好处多,我本做好自己生的心理准备,甚至觉得分娩阵痛都是作为女人的珍贵体验。但娇娇不配合,我只能体验生后的手术痛了(人就是这么贱~)。
提前一天,20日上午就住进医院了,家属只能在中午(12:00-13:00)以及傍晚(18:00-20:00)探望,因此这天颇觉无聊。工作人员分别跑过来监测宝宝心跳、给我抽血配血型、麻醉师来讲解麻醉风险等,这些签字都是本人签,与国内不同,还会把同一天手术的几个孕妇叫到一起,讲住院几天的各个事项。我听不大懂,还好和我住一个房间的孕妇后来耐心地讲给我听了。我排在21日的第一个,早上8点进手术室。因要空腹手术,第一个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不必空腹等很久。后来证实我真的很幸运,同一天的最后一位产妇直到傍晚才推到我们的产后房,据说她们几个都空腹等了很久很久。
21日早上,老公7:30不到就到医院了,我出来到走廊等候的地方和他聊,还拍照留下纪念。差不多8点的时候,我进去整理好携带的东西,等医院通知。等到8:30依然没有通知,我便躺在床上休息,一下子就等到9:30。然后,他们通知到我了,我抱着行李,坐上医院的轮椅,被工作人员推走了。我隔着一道门看到老公焦急地往我这里张望,泪水一下子就涌出来。不知道是紧张害怕还是什么,突然担心是否就这样告别了呢。哈哈,我没做过开刀的手术,也许把它想得太严重了。但为了不让老公担心,我忍着对他摆摆手,就被推进手术区。
在进手术室之前,一个女医生过来,用蹩脚的普通话说前面一个还需要一点点时间,要我等候一下。原来我前面已经做了一个,估计是紧急生产吧。我终于进了手术室。医生们都很有效率,我没来得及看清楚手术室是什么样子,但感觉与电视里看到的不同。手术台很窄,成人躺上去就占满了,应该是为了方便医生实施手术。我一直以为是宽敞的一张床呢。
接上测心跳、血压的仪器,左手插上针管,然后就是打麻醉了。医生让我侧卧、屈膝,头低向膝盖。对大肚子的产妇来说,这个动作可不好做。医生帮我,努力了足有一分钟之久吧。年轻的麻醉师开始在我脊椎上插针,每次都会用蹩脚的普通话说:一点点不舒服,忍一下。说了2、3次,整个扎针也颇费一番功夫。等麻醉药输进去之后,他们马上让我翻身,躺正。很快,腿没有知觉了。他们在我头部上方搭了绿色的帘子,也许是避免让我看到血淋淋的手术用具和他们的手吧。
我模模糊糊地感到腹部被切开,肚子被往下推等动作,以及吸出羊水的声音。突然感觉肚子变轻了,一个年纪大点的医生微笑着跟我说:出来了。过了一会儿,我听到响亮的哭声,又一次泪如泉涌。女儿啊,你来到这个世界啦。这感觉很复杂,我知道从此以后我的一切都将和这个哇哇啼哭的孩子维系在一起,我爱她,因此担心她能否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幸福快乐。那一瞬间竟然想了很多。
医生抱孩子过来让我看,让我亲口说是男孩还是女孩,让我看她脚环上的信息卡是否正确,在盖了宝宝脚印的资料上按上我的指纹。最后要抱走的时候还让我亲吻了宝宝的脸。
开始缝线了,我感觉有点痛,让麻醉师给我加点药,共要求加了两次,每次增加麻醉药,浑身都感觉酸、沉重。孩子抱走很久,他们都还在我的肚子上忙碌,以至于我怀疑是不是出现意外。同一个产房、第一胎在深圳生的内地产妇也说,这边手术时间久,在国内三刻钟就出来,而HK这边需要1个多小时。后来,隔壁床的香港产妇告诉我们说,香港这边剖腹产,医生会帮你彻底清洁子宫内的残留胎盘等,所以生完不会有很多恶露排出。
我被推到观察室,不时有医生过来按我的肚子,估计是确认是否还在流血。按的时候很痛,往往会尖叫起来,但在我之后推进来的产妇,已经打起鼾来,我不由佩服她。原来,她就是我隔壁床的,她说第二个女儿现在才一岁半,第三个孩子是个意外(大人们要注意啦),感觉刚在这里生完又体验一次。难怪她能在生孩子的时候睡着啊~
被推到产后房我的病床上,接下来是完全不清醒、痛苦的状态。麻醉药的副作用,就是不停地呕吐,昏睡。什么都没吃,吐出来的是绿色的胆汁,且完全没有食欲,喝口水都会吐掉。医院提供的晚餐也没有吃,老公在晚上8点要离开时,跑出去给我买粥,结果医院的食堂关门了,打车到观塘买了粥和蛋挞,让工作人员放在我身边的。
直到这时,我还穿着手术时的衣服。有个50多岁、会说普通话的工作人员来帮我换衣服。我基本上还不能走,她用推车把我推到卫生间,让我小便。根本便不出,也感觉没有。她很有耐心,并说了一些让我感觉开心的话。她说:你的普通话很好听,哪里来的?帮我换了产妇穿的衣服,有别于手术前的粉色孕妇服。我继续睡,直到晚上12点左右,身体恢复过来,第一个感觉是饿。但粥也凉了,我只好用医院发的4块饼干充饥。
第二天中午(22日),老公来看我时,发现我已经下床走路,很有食欲。他马上问,怎么这么快就下床了?我说,被叫去学习换尿片、哺乳了。老公有点生气,觉得医院太不考虑产妇的身体,说要写信到媒体投诉,包括医院规定的家属探望时间、对产妇在换尿片、哺乳、给婴儿洗澡等方面的培训服务态度等等(这些另外再详细介绍)。但事实证明,除了给宝宝洗澡还有一定的难度,医院这些不近人情的培训让我很快成为一个90分的妈妈。
24日,即产后第4天,和我同一天剖腹产的我们三个同时出院了。我预约了26日医生到家里帮我拆线,这项服务真是太好了,费用80元而已。
在医院电梯里,还有个医院的工作人员纠正我抱孩子的姿势。她看我做得不好,亲自抱娇娇过去,用一只胳膊就把孩子搂在怀里,姿势很老练。娇娇在她怀里看起来也很舒服的样子。虽然对医院的服务有些怨言,但离开时还是有点小小的感动。
终于可以在家里休养了。老公在我回家前,已经将家里打扫一新,床单、被罩全部换掉。24日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把娇娇用抱被裹好,打车回家了。
~~~~~~~~~~~~~~~~~~~~~~~~~~~~~~~~~~~~~~~~~~~
11年11月的记录:
我家娇娇今天26天了,终于可以在她睡觉的时候抽空记录下来我第一个孩子的生产经历。这篇日记足足跨了4~5天、分三次才完成。刚有了宝宝就是这样,面对现实吧,准备生孩子的女人们。
我家宝宝在36周时头还没倒下来,医院给我约了时间去做胎位倒转术。做倒转术当天,B超发现脐带绕颈,只好选择剖腹产。38周+4天,即10月21日,成为娇娇的诞生日。都说自然分娩对孩子好处多,我本做好自己生的心理准备,甚至觉得分娩阵痛都是作为女人的珍贵体验。但娇娇不配合,我只能体验生后的手术痛了(人就是这么贱~)。
提前一天,20日上午就住进医院了,家属只能在中午(12:00-13:00)以及傍晚(18:00-20:00)探望,因此这天颇觉无聊。工作人员分别跑过来监测宝宝心跳、给我抽血配血型、麻醉师来讲解麻醉风险等,这些签字都是本人签,与国内不同,还会把同一天手术的几个孕妇叫到一起,讲住院几天的各个事项。我听不大懂,还好和我住一个房间的孕妇后来耐心地讲给我听了。我排在21日的第一个,早上8点进手术室。因要空腹手术,第一个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不必空腹等很久。后来证实我真的很幸运,同一天的最后一位产妇直到傍晚才推到我们的产后房,据说她们几个都空腹等了很久很久。
21日早上,老公7:30不到就到医院了,我出来到走廊等候的地方和他聊,还拍照留下纪念。差不多8点的时候,我进去整理好携带的东西,等医院通知。等到8:30依然没有通知,我便躺在床上休息,一下子就等到9:30。然后,他们通知到我了,我抱着行李,坐上医院的轮椅,被工作人员推走了。我隔着一道门看到老公焦急地往我这里张望,泪水一下子就涌出来。不知道是紧张害怕还是什么,突然担心是否就这样告别了呢。哈哈,我没做过开刀的手术,也许把它想得太严重了。但为了不让老公担心,我忍着对他摆摆手,就被推进手术区。
在进手术室之前,一个女医生过来,用蹩脚的普通话说前面一个还需要一点点时间,要我等候一下。原来我前面已经做了一个,估计是紧急生产吧。我终于进了手术室。医生们都很有效率,我没来得及看清楚手术室是什么样子,但感觉与电视里看到的不同。手术台很窄,成人躺上去就占满了,应该是为了方便医生实施手术。我一直以为是宽敞的一张床呢。
接上测心跳、血压的仪器,左手插上针管,然后就是打麻醉了。医生让我侧卧、屈膝,头低向膝盖。对大肚子的产妇来说,这个动作可不好做。医生帮我,努力了足有一分钟之久吧。年轻的麻醉师开始在我脊椎上插针,每次都会用蹩脚的普通话说:一点点不舒服,忍一下。说了2、3次,整个扎针也颇费一番功夫。等麻醉药输进去之后,他们马上让我翻身,躺正。很快,腿没有知觉了。他们在我头部上方搭了绿色的帘子,也许是避免让我看到血淋淋的手术用具和他们的手吧。
我模模糊糊地感到腹部被切开,肚子被往下推等动作,以及吸出羊水的声音。突然感觉肚子变轻了,一个年纪大点的医生微笑着跟我说:出来了。过了一会儿,我听到响亮的哭声,又一次泪如泉涌。女儿啊,你来到这个世界啦。这感觉很复杂,我知道从此以后我的一切都将和这个哇哇啼哭的孩子维系在一起,我爱她,因此担心她能否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幸福快乐。那一瞬间竟然想了很多。
医生抱孩子过来让我看,让我亲口说是男孩还是女孩,让我看她脚环上的信息卡是否正确,在盖了宝宝脚印的资料上按上我的指纹。最后要抱走的时候还让我亲吻了宝宝的脸。
开始缝线了,我感觉有点痛,让麻醉师给我加点药,共要求加了两次,每次增加麻醉药,浑身都感觉酸、沉重。孩子抱走很久,他们都还在我的肚子上忙碌,以至于我怀疑是不是出现意外。同一个产房、第一胎在深圳生的内地产妇也说,这边手术时间久,在国内三刻钟就出来,而HK这边需要1个多小时。后来,隔壁床的香港产妇告诉我们说,香港这边剖腹产,医生会帮你彻底清洁子宫内的残留胎盘等,所以生完不会有很多恶露排出。
我被推到观察室,不时有医生过来按我的肚子,估计是确认是否还在流血。按的时候很痛,往往会尖叫起来,但在我之后推进来的产妇,已经打起鼾来,我不由佩服她。原来,她就是我隔壁床的,她说第二个女儿现在才一岁半,第三个孩子是个意外(大人们要注意啦),感觉刚在这里生完又体验一次。难怪她能在生孩子的时候睡着啊~
被推到产后房我的病床上,接下来是完全不清醒、痛苦的状态。麻醉药的副作用,就是不停地呕吐,昏睡。什么都没吃,吐出来的是绿色的胆汁,且完全没有食欲,喝口水都会吐掉。医院提供的晚餐也没有吃,老公在晚上8点要离开时,跑出去给我买粥,结果医院的食堂关门了,打车到观塘买了粥和蛋挞,让工作人员放在我身边的。
直到这时,我还穿着手术时的衣服。有个50多岁、会说普通话的工作人员来帮我换衣服。我基本上还不能走,她用推车把我推到卫生间,让我小便。根本便不出,也感觉没有。她很有耐心,并说了一些让我感觉开心的话。她说:你的普通话很好听,哪里来的?帮我换了产妇穿的衣服,有别于手术前的粉色孕妇服。我继续睡,直到晚上12点左右,身体恢复过来,第一个感觉是饿。但粥也凉了,我只好用医院发的4块饼干充饥。
![]() |
在医院的4天,娇娇几乎没有睁开眼睛。因为吃不饱,每次哭很久。 |
![]() |
21个月的娇娇。已经与出生时完全不一样了吧? |
第二天中午(22日),老公来看我时,发现我已经下床走路,很有食欲。他马上问,怎么这么快就下床了?我说,被叫去学习换尿片、哺乳了。老公有点生气,觉得医院太不考虑产妇的身体,说要写信到媒体投诉,包括医院规定的家属探望时间、对产妇在换尿片、哺乳、给婴儿洗澡等方面的培训服务态度等等(这些另外再详细介绍)。但事实证明,除了给宝宝洗澡还有一定的难度,医院这些不近人情的培训让我很快成为一个90分的妈妈。
24日,即产后第4天,和我同一天剖腹产的我们三个同时出院了。我预约了26日医生到家里帮我拆线,这项服务真是太好了,费用80元而已。
在医院电梯里,还有个医院的工作人员纠正我抱孩子的姿势。她看我做得不好,亲自抱娇娇过去,用一只胳膊就把孩子搂在怀里,姿势很老练。娇娇在她怀里看起来也很舒服的样子。虽然对医院的服务有些怨言,但离开时还是有点小小的感动。
终于可以在家里休养了。老公在我回家前,已经将家里打扫一新,床单、被罩全部换掉。24日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把娇娇用抱被裹好,打车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