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目仔猫司令
——本篇的副标题可以是《评<适合自杀的好天气>及其他》
粤语将“聪明”说成“醒目”,确实很有道理。猫司令就是这样一个醒目仔:任何人只要和她稍有接触,就无法不被亮瞎狗眼。这样的醒目仔我倒也认识一些,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也许他们并不将聪明才智用于专攻,却能在许多事情上凭借天份迅速做到一般水准以上,甚至是优秀。
这本《适合自杀的好天气》就是猫司令聪明醒目的产物。我相信她在写作上的投入,只占她全部精力的N分之一,这部作品却写得潇洒闪亮,轻松自如。猫司令写的是“开窍”的文字,这足以让那些“视文学如生命”却死不开窍的可怜人一声长叹;也让那些掌握了某些文字套路,就反复运用的老油子尴尬不已。
我们往往将一些很难后天习得的才能,称之为“天赋”。猫司令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天赋之一,就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上微妙变化的精准把握。在《到家属院里》一篇,这一点表现得很充分:对“垃圾王”这个异类,孩子们如何欺凌、捉弄,没有恶意却又带着更深的恶意。而当“垃圾王”被捉弄到断腿之后,孩子们又如何在一夜之间接纳了她……这一系列描写十足精彩,非天赋不能为之。也正是这些东西,让可怜人长叹,让老油子尴尬。
我更想举的例子,是猫司令新写的日记《怪力乱爱》。这篇日记没来得及收录在这部作品中,所以我个人认为有希望成为她下一部作品的主打。我在推荐这篇日记时,说的是:“这篇日记和寻常直播贴的区别,就是‘小说’和‘故事’的区别。”——具体而言,单把情节抽出来看,这纯粹就是一个高帅富、黑木耳、接盘侠的狗血故事,在各种直播贴中屡见不鲜。从大家的回复和推荐看来,很多人也确实只把它当做一个狗血故事来读。我觉得这些看法只得皮相,失其精髓:在一个狗血故事的基础上,猫司令已经凭借自己的天赋将其升华为一篇洞察人性、满怀悲悯的小说。黑木耳和接盘侠在她的笔下,并不是符号化的“极品”,而是两个有血有肉、复杂矛盾的活生生的人。黑木耳未尝不想和接盘侠过平静的生活,但当她再次见到高帅富,还是控制不住流下泪来。接盘侠未尝不知自己委屈下贱,他连喜当爹都能忍受,却被黑木耳最后的眼泪彻底击垮,心灰意冷。这“极品”吗?不,这是我们每个人多少都经历过的心路。从狗血故事的表象下读到这些,焉能不唏嘘辛酸。
夸完了,下面开始黑:纵然有许多优点,但猫司令依然的很多作品依然不成熟。主要表现为良莠不齐,部分篇目有硬伤、欠打磨,更像是半成品。比如《狗粮》一篇,就被写成了一个很普通的重口味故事,缺乏文学性。又比如同样未收录到这部作品中的新日记《随便和这个世界谈谈》,前面写得都还不错,然而结尾“硬”点题,大煞风景,失其余味。
对此,猫司令自己也深感忐忑。——但不管怎么说,身为一位年仅22岁的美女作家,这部作品的水准已远超同侪。我更关心的是,猫司令今后的创作会如何发展?如前文所述,猫司令现在是凭借着天赋在写作,字里行间都透着轻松不费力的劲儿,上升空间巨大。但作为一名醒目仔,她擅长的事情不止写作一件,而是有很多件。她面前通向罗马的大路不止一条,而是有很多条。她今后会选择哪条路?——人家很快要去香港继续学习导演专业啦,“写作”胜出的几率只怕不是太乐观。
作为读者,我们当然更希望猫司令能在写作上投入更多精力。但如果她并不这样做,于她个人而言并不是失败。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写作”这个笼子也不能。那么,退一步说,我们只能希望:醒目的猫司令,能在今后继续对写作倾注N分之一的精力。
那个N也不要太大哟。
粤语将“聪明”说成“醒目”,确实很有道理。猫司令就是这样一个醒目仔:任何人只要和她稍有接触,就无法不被亮瞎狗眼。这样的醒目仔我倒也认识一些,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也许他们并不将聪明才智用于专攻,却能在许多事情上凭借天份迅速做到一般水准以上,甚至是优秀。
这本《适合自杀的好天气》就是猫司令聪明醒目的产物。我相信她在写作上的投入,只占她全部精力的N分之一,这部作品却写得潇洒闪亮,轻松自如。猫司令写的是“开窍”的文字,这足以让那些“视文学如生命”却死不开窍的可怜人一声长叹;也让那些掌握了某些文字套路,就反复运用的老油子尴尬不已。
我们往往将一些很难后天习得的才能,称之为“天赋”。猫司令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天赋之一,就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上微妙变化的精准把握。在《到家属院里》一篇,这一点表现得很充分:对“垃圾王”这个异类,孩子们如何欺凌、捉弄,没有恶意却又带着更深的恶意。而当“垃圾王”被捉弄到断腿之后,孩子们又如何在一夜之间接纳了她……这一系列描写十足精彩,非天赋不能为之。也正是这些东西,让可怜人长叹,让老油子尴尬。
我更想举的例子,是猫司令新写的日记《怪力乱爱》。这篇日记没来得及收录在这部作品中,所以我个人认为有希望成为她下一部作品的主打。我在推荐这篇日记时,说的是:“这篇日记和寻常直播贴的区别,就是‘小说’和‘故事’的区别。”——具体而言,单把情节抽出来看,这纯粹就是一个高帅富、黑木耳、接盘侠的狗血故事,在各种直播贴中屡见不鲜。从大家的回复和推荐看来,很多人也确实只把它当做一个狗血故事来读。我觉得这些看法只得皮相,失其精髓:在一个狗血故事的基础上,猫司令已经凭借自己的天赋将其升华为一篇洞察人性、满怀悲悯的小说。黑木耳和接盘侠在她的笔下,并不是符号化的“极品”,而是两个有血有肉、复杂矛盾的活生生的人。黑木耳未尝不想和接盘侠过平静的生活,但当她再次见到高帅富,还是控制不住流下泪来。接盘侠未尝不知自己委屈下贱,他连喜当爹都能忍受,却被黑木耳最后的眼泪彻底击垮,心灰意冷。这“极品”吗?不,这是我们每个人多少都经历过的心路。从狗血故事的表象下读到这些,焉能不唏嘘辛酸。
夸完了,下面开始黑:纵然有许多优点,但猫司令依然的很多作品依然不成熟。主要表现为良莠不齐,部分篇目有硬伤、欠打磨,更像是半成品。比如《狗粮》一篇,就被写成了一个很普通的重口味故事,缺乏文学性。又比如同样未收录到这部作品中的新日记《随便和这个世界谈谈》,前面写得都还不错,然而结尾“硬”点题,大煞风景,失其余味。
对此,猫司令自己也深感忐忑。——但不管怎么说,身为一位年仅22岁的美女作家,这部作品的水准已远超同侪。我更关心的是,猫司令今后的创作会如何发展?如前文所述,猫司令现在是凭借着天赋在写作,字里行间都透着轻松不费力的劲儿,上升空间巨大。但作为一名醒目仔,她擅长的事情不止写作一件,而是有很多件。她面前通向罗马的大路不止一条,而是有很多条。她今后会选择哪条路?——人家很快要去香港继续学习导演专业啦,“写作”胜出的几率只怕不是太乐观。
作为读者,我们当然更希望猫司令能在写作上投入更多精力。但如果她并不这样做,于她个人而言并不是失败。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写作”这个笼子也不能。那么,退一步说,我们只能希望:醒目的猫司令,能在今后继续对写作倾注N分之一的精力。
那个N也不要太大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