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霍乱时期的爱情
2013.3.21《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本书足足看了一月有余,几乎是不间断地看完的,全书充满着对爱的理解,对死亡的恐惧——逃避死亡的小心翼翼,让我不得不相信这是作者的暮年之作。
书摘如下:
1.不可避免,苦杏仁的香味总是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
2.一切都显得凄凉无助,可那一间间肮脏的小酒馆里却传来震耳欲聋的鼓乐声,那是穷人的狂欢,既无涉上帝,也无涉圣神降临节的诫命。
3.他们经常谈起它,一同承受着时间流逝的痛苦,可无论他,还是她,都无法阻止这不可逆转的岁月洪流。
4.在这里,鲜花会生锈,盐巴会腐烂。
5.新的清晨,意味着他又赢得了一天的时间。
6.他从未像这些不安的时刻里那样迫切地需要她,需要她活着,并且头脑清醒。
7.自从很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他从噩梦中惊醒,意识到死亡并非仅仅如他所感觉的那样,是一种始终存在的可能,而是一个切近的现实时,这种恐惧就已经在他心里、与他共存了,就像他的影子之上的另一个影子。
8.…大部分致命的疾病都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却没有一种像衰老这样独特。
9.当被人爱着的人死去时,真该带上他所有的东西。
10.相思病和霍乱相同的症状。
11.好奇心也是爱情的种种伪装之一。
12.…一分钟一分钟地数着她回来前的时间,仿佛每一分钟都是永恒。
13.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而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
14.…她全然把自己献给流逝的时间。
15.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一成不变的,相反,生活会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
16.…研究了那些与诗歌想通的神秘经络中的每一条丝线…
17.死亡让我感到的唯一痛苦,便是不能为爱而死。
18.…他明白了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开始变老,是源于他发现自己开始长得像父亲了。
19.…谁也别妄图当生活的老师。
20.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
21.老花镜后,那双美丽的柳叶眼已失去了半生的光芒。
22.那是生活给他上的课,让他得以隐约窥见自己年老时的境况。
23.…那个世上他最爱的女人,那个他毫无怨言从一个世纪等到另一个世纪的女人,很可能会来不及挽着他的手臂穿过到处是圆形坟冢和在风中摇曳的罂粟花的慢慢长街,帮助他平安到达死亡的彼岸。
24.她像是别人家中的一个幽灵,漫无目的地游荡在一夜之间变得空阔而孤寂的房子里,不断痛苦地自问,究竟谁是亡者:是死去的丈夫,还是她这个留下来的人。
25.“死是不会有滑稽之意的。”他说,又感伤地补了一句:“特别是到了我们这个年纪。”
26.…他来到办公室时,感觉自己仿佛漂浮在某种突如其来而又不同寻常的打字机真空之中,那机器雨点般的声音反而让寂静显得格外引入注意。
27.如果说能在二十岁学会像拉小提琴这样困难的事,他想不出自己为何就不能在七十六岁学会像打字这样只需要动用一根手指的活计。
28.…暮年的岁月不是奔涌向前的激流,而是一个无底的地下水池,记忆从这里慢慢流走。
29.…因为他知道老年常常是在一次无关紧要的摔倒之后开始的,而死神则跟随着第二次跌倒而来。
30.…让时间流逝吧,我们会看到它究竟带来了什么。
31.他们像一对经历了生活磨炼的老夫老妻,在宁静中超越了激情的陷阱,超越了幻想的无情嘲弄和醒悟的海市蜃楼:超越了爱情。
32.…只不过距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浓郁。
33.…原来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没有止境的。
到了最后,作者终于顿悟了,而我,在这一刻,也和作者心灵相通了。看书时那种关于死亡的,关于衰老的沉重,就像一缕轻烟,倏地散了。
这本书足足看了一月有余,几乎是不间断地看完的,全书充满着对爱的理解,对死亡的恐惧——逃避死亡的小心翼翼,让我不得不相信这是作者的暮年之作。
书摘如下:
1.不可避免,苦杏仁的香味总是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
2.一切都显得凄凉无助,可那一间间肮脏的小酒馆里却传来震耳欲聋的鼓乐声,那是穷人的狂欢,既无涉上帝,也无涉圣神降临节的诫命。
3.他们经常谈起它,一同承受着时间流逝的痛苦,可无论他,还是她,都无法阻止这不可逆转的岁月洪流。
4.在这里,鲜花会生锈,盐巴会腐烂。
5.新的清晨,意味着他又赢得了一天的时间。
6.他从未像这些不安的时刻里那样迫切地需要她,需要她活着,并且头脑清醒。
7.自从很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他从噩梦中惊醒,意识到死亡并非仅仅如他所感觉的那样,是一种始终存在的可能,而是一个切近的现实时,这种恐惧就已经在他心里、与他共存了,就像他的影子之上的另一个影子。
8.…大部分致命的疾病都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却没有一种像衰老这样独特。
9.当被人爱着的人死去时,真该带上他所有的东西。
10.相思病和霍乱相同的症状。
11.好奇心也是爱情的种种伪装之一。
12.…一分钟一分钟地数着她回来前的时间,仿佛每一分钟都是永恒。
13.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而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
14.…她全然把自己献给流逝的时间。
15.人不是从娘胎里出来就一成不变的,相反,生活会逼迫他一次又一次地脱胎换骨。
16.…研究了那些与诗歌想通的神秘经络中的每一条丝线…
17.死亡让我感到的唯一痛苦,便是不能为爱而死。
18.…他明白了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开始变老,是源于他发现自己开始长得像父亲了。
19.…谁也别妄图当生活的老师。
20.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
21.老花镜后,那双美丽的柳叶眼已失去了半生的光芒。
22.那是生活给他上的课,让他得以隐约窥见自己年老时的境况。
23.…那个世上他最爱的女人,那个他毫无怨言从一个世纪等到另一个世纪的女人,很可能会来不及挽着他的手臂穿过到处是圆形坟冢和在风中摇曳的罂粟花的慢慢长街,帮助他平安到达死亡的彼岸。
24.她像是别人家中的一个幽灵,漫无目的地游荡在一夜之间变得空阔而孤寂的房子里,不断痛苦地自问,究竟谁是亡者:是死去的丈夫,还是她这个留下来的人。
25.“死是不会有滑稽之意的。”他说,又感伤地补了一句:“特别是到了我们这个年纪。”
26.…他来到办公室时,感觉自己仿佛漂浮在某种突如其来而又不同寻常的打字机真空之中,那机器雨点般的声音反而让寂静显得格外引入注意。
27.如果说能在二十岁学会像拉小提琴这样困难的事,他想不出自己为何就不能在七十六岁学会像打字这样只需要动用一根手指的活计。
28.…暮年的岁月不是奔涌向前的激流,而是一个无底的地下水池,记忆从这里慢慢流走。
29.…因为他知道老年常常是在一次无关紧要的摔倒之后开始的,而死神则跟随着第二次跌倒而来。
30.…让时间流逝吧,我们会看到它究竟带来了什么。
31.他们像一对经历了生活磨炼的老夫老妻,在宁静中超越了激情的陷阱,超越了幻想的无情嘲弄和醒悟的海市蜃楼:超越了爱情。
32.…只不过距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浓郁。
33.…原来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没有止境的。
到了最后,作者终于顿悟了,而我,在这一刻,也和作者心灵相通了。看书时那种关于死亡的,关于衰老的沉重,就像一缕轻烟,倏地散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