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失去。
4年前我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xx是个读过很多圣贤书懂得很多道理的人,但这些道理并没有garantee他成为一个多多牛x的人,这是为什么。
我的每一个傻问题,最后都得到了活生生的教训,然后自己总结出答案。用不上(不管是正确高深得超越现阶段的修为,还是本身不太科学)的道理,都是负累,用不好的思想,都是nonesense,甚至是教条和束缚。看到思源楼下蹲着的民科了嘛,或者是狂热的布道者。当人活着只是为了主义和道理,他就已经被异化为符号本身,而部分地失去了作为人的血肉。
以前我总是把这些看太重。也跌过跟头,不小。
今天想到这些,是再次发现自己的弱点和劣根性非常难以克服。作为与圣贤教导的理想人——宽厚博大仁者爱人——差距过于巨大的我来说,读再多圣贤书,也只能变成一个说到做不到(还不自知)的讨厌鬼。宽厚博大的第一步,我才刚刚开始迈出——知道自己有多么不好,知道那些美德多么难以发自内心地做到,才能包容和厚待别人,不对人家苛责太多。
最后又要勉强说一下题目。
得到太多,根本不可能。连“得到”本身都不太可能,所有所有的目的,只能是失去。
有人说到亲情时说,“世间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就是亲情”。而我想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分离,正如世间所有的事都是为了失去。
我的每一个傻问题,最后都得到了活生生的教训,然后自己总结出答案。用不上(不管是正确高深得超越现阶段的修为,还是本身不太科学)的道理,都是负累,用不好的思想,都是nonesense,甚至是教条和束缚。看到思源楼下蹲着的民科了嘛,或者是狂热的布道者。当人活着只是为了主义和道理,他就已经被异化为符号本身,而部分地失去了作为人的血肉。
以前我总是把这些看太重。也跌过跟头,不小。
今天想到这些,是再次发现自己的弱点和劣根性非常难以克服。作为与圣贤教导的理想人——宽厚博大仁者爱人——差距过于巨大的我来说,读再多圣贤书,也只能变成一个说到做不到(还不自知)的讨厌鬼。宽厚博大的第一步,我才刚刚开始迈出——知道自己有多么不好,知道那些美德多么难以发自内心地做到,才能包容和厚待别人,不对人家苛责太多。
最后又要勉强说一下题目。
得到太多,根本不可能。连“得到”本身都不太可能,所有所有的目的,只能是失去。
有人说到亲情时说,“世间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就是亲情”。而我想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分离,正如世间所有的事都是为了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