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unkers
位于Kudam大街的博物馆The Story of Berlin,隐藏在一个购物中心里。近两年博物馆新开了一个tour,说可以带游客参观The Bunkers。我看了说明之后心想,bunker?防空洞?那是个啥?买票的时候,工作人员还特别提醒我说,十二点的那场英语的tour马上就要开始了,你要去bunker的话就只能跟这个tour,除此之外你没有其他方法,自己是不准去的。
跟我在同一个tour里的大多是美国人。带tour的是个不怎么高大的德国小哥。他用有点夹生的英文跟我们说了一些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在bunker里面不能躺在床上,还说如果下去之后觉得不舒服了一定要跟他说,因为那里的环境真不怎么样。
然后就真的下去了。从一个像停车库一样的地方进去,走了将近三层楼梯的距离。先进第一道门,游客们像等待看新鲜那样哗哗哗二十个人涌入。导游小哥往第二道门前面一站,我们就都不敢往前走了。他跟我们说,「原子弹爆炸以后差不多也是这样的。你们就是来逃难的西柏林市民。到时会有一些当兵的站在我现在站的这个位置,眼睛看着第一道门,数着已经逃进来的人。等人数到十三或者十四,他就把第一道门给关了。」
明白了,原来这个bunker是原子弹爆炸之后防止核辐射用的。
「这个bunker能容纳三千六百人。当时整个西边的柏林大概有十多个这样的bunker,总共能容纳大约两万五千人。听上去很多吧?其实这是当年柏林人口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我注意到墙上的淋浴喷头和说明。小哥继续解释,「就算你逃进来,你的衣服肯定也被污染了。所以进来以后无论男女,得把衣服都脱得光光的,在这个喷头下冲凉水,冲干净了才能进去。」我想,那冲完以后是不是得每人发一套干净衣服呢?
我们这批游客很显然没有这样的待遇,穿得整整齐齐就进了第二道门。这一下整个bunker尽入眼底了,真的好大。其实说“尽入”那也是假的。里面灯光昏暗,跟放完了电影却还没开灯的电影院里差不多。一眼望去只有床,火车卧铺那种,三层,钢丝的,上面没垫子。一排又一排,码得非常紧凑。不知道延伸到多远,因为三四排开外就不是目力所及了。
导游小哥跟我们介绍,这个bunker的设计运作时间是两星期。两星期之后,里面就没有水也没有食物了,更糟糕的是,空气也无法呼吸了。这样设计是因为当时的专家认为,原子弹爆炸之后两周,核辐射对人的身体就不再产生危害了。。。啊?真的只要两个星期吗?
继续往里面走。导游小哥叮嘱我们千万不要单独跑到那堆钢丝床里,当心一会儿就不认得路了。接下来参观的是什么呢?厕所。两个,一半男,一半女。小小两间房,要给三千六百人用。导游叫了两个志愿者近距离观察,问他们这个厕所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那种厕所有什么不一样。正确答案马上就揭晓了。第一,这里没镜子;第二,厕所上没装门;第三,厕所不能冲水。不能冲水是为了节约水,没镜子是防止人们把它砸碎了用作相互攻击的武器。至于没装门,这个稍微要解释一下。德国当时的心理学家根据二战时期的一些经验,认为当人长时间生活在狭小且要和很多人混在一起的环境中,就会非常渴望私人空间。如果厕所里装了门,它就会成为bunker里面唯一的一个可以把人隔开来的空间。如果每个人都想进去躲个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厕所显然就更不够用了。更要命的是,有私人空间就会自杀。设计这个bunker的人可不希望好不容易逃到下面来的人再去自杀了。
所以说如果你幸运地躲过了核爆产生的辐射,你就被剥夺了去死的权利。
绕了一圈,又去参观了厨房。厨房是整个bunker里面唯一比较明亮的地方,墙壁上是橱柜,里面整整齐齐放着很多罐头。导游跟我们说,只有孕妇、生病的人和小孩能吃热的食物,其他人一律只能吃罐头,为了节约能源。在刚进去的时候,把守的士兵会在逃进去的人里面选一些志愿者,让他们在厨房工作。在厨房工作的人会有一些单独的床可以睡。听起来还不错。导游问我们觉不觉得在厨房工作是个好位置。一个游客说,当然好啊,更容易得到食物嘛。导游说,可是你想,你每天要面对三千多个人,每个人都很饿且极度烦躁了,而站在他们与食物之间的,只有一个你。。。
又有游客好奇地问,那开罐头是需要can opener的啊,这个东西割腕自杀绰绰有余了,怎么办呢?导游说,大概他们会选那些情绪最稳定的人来厨房工作的吧。过了一会儿,导游又跟我们说,其实很多东西他们博物馆也完全都不知道。关于bunker的信息,公开了一些,却没有完全解密。他们想知道,可是政府跟他们说,那个算「国家机密」。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在那里守卫的士兵会不会拿武器。
虽然有空气净化装置,也架不住三千六百人日夜呼吸两星期。设计这个bunker的人还做过计算,说如果所有位置全都填满了,估计到最后几天的时候,bunker内的温度会在三十度以上,而湿度超过九十。病菌会在人群中传播,而bunker内部会缺医少药。设计者预计避难的人里会有一定的死亡率,特别说明,如果有人死,需要把尸体扔到入口的第一道门和第二道门之间,因为它和整个bunker内部的环境是隔离的。那么,对那些看上去已经病得很重,却生死未卜的人呢?或者对那些看上去肯定要死了的人呢?守卫的士兵准备拿他们怎样?导游表示,对这一点他们也很好奇,可是直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也算不能公之于众的国家机密呢。
快要结束的时候,导游把大家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他说,「刚刚跟你们说了,柏林的bunkers只能容纳总人口的百分之一。那么如果真的有原子弹爆炸发生,什么样的人能进来呢?根据你们在世界各地生活得来的经验,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能进去呢?」
「搞政治的!」。。。「有钱人!」背后两个美国人抢先回答。哇,原来世界上也不是只有中国人内心阴暗。接着边上有人说,「我觉得要让科学家先进来。」还有人说,「得要两个医生的吧。」我鼓足勇气给出一个比美国人更阴暗的答案。「最身强力壮的!」我说,「真到那个时候,肯定一团乱啊,跟原始社会差不多了。你有钱也没用啊,难不成你在这里提前预定一个位置吗?你预定了也没用啊,到时候我们俩一块跑过来了,你说你有预定,我一拳头过去就把你打飞了。」我对着边上一个身高六二(一米八八),肚子上有很多肥肉的美国大叔,像编排一个暑期档灾难片电影剧本那样的调侃。
从bunker里面出来,我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想明白,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东西。我回去以后问姑父,知不知道这个bunker。姑姑约摸十五年前移民德国,后来嫁了一个德国人。姑父在奥地利长大,二战以后移居西柏林。他跟我说他以前就住在Ku'dam大街附近,住了几十年呢,完全不知道自己家旁边就有个防止核辐射的bunker。这下我就更好奇了。也就是说政府从来都没有跟老百姓说过bunker这回事吗?还是说只告诉他们政府建了bunker,却没有告诉他们确切的位置?不告诉大家是因为这是一种军事机密吗?或者怕大家没事干都往里面躲?可是如果不在平时告诉大家这个bunker在哪里,真到了出事的时候,一团乱的时候,该怎么通知所有人去哪里逃难呢?如果通知不全,很多bunker不就白费了吗?或者,这真的只是少数人中间流传的秘密,只有政客和有钱人知道他们的确切所在地,真出了事情可以抢得先机?不用和我这种身强力壮的人肉搏了?
去年也不知道是前年的时候,柏林政府对外发了一个声明,说这些bunker真的是不能用了。里面的空气净化设备几十年来从未更新,真要涌入大量难民,恐怕支撑不了多长时间。而且据说现在的核弹技术已经足够能摧毁这样的bunker,没意义了。我回家以后查了一些网站上的资料,搜索Berlin bunkers,出现的都是二战时期挖的防空洞;搜索nuclear bomb shelter,出现的都是美国人搞的防核弹设施。有一篇媒体文章,说这些冷战时期建造的bunkers只是当时西边的政府做了安慰民众的,告诉他们政府确实做了一点什么。
可看起来也不像是用来骗骗人的啊。真的超大的一块地。种种细节上貌似还设计得很有心。
人们怎么会做出这样奇怪的东西来呢?还有,真的有世界末日一般的灾难降临,做一个决定,让百分之一的人活下去,这意味着什么呢?
感谢某jan同学的链接。不会德语还是不行啊。
这里是一个德语wiki介绍,可以用google translate翻成英文看个大概。http://de.wikipedia.org/wiki/Mehrzweckanlage_Kudamm-Karree
这里是一个youtube视频,忽略那自作多情的背景音乐,可以看看照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S4jFBtXMAQ
跟我在同一个tour里的大多是美国人。带tour的是个不怎么高大的德国小哥。他用有点夹生的英文跟我们说了一些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在bunker里面不能躺在床上,还说如果下去之后觉得不舒服了一定要跟他说,因为那里的环境真不怎么样。
然后就真的下去了。从一个像停车库一样的地方进去,走了将近三层楼梯的距离。先进第一道门,游客们像等待看新鲜那样哗哗哗二十个人涌入。导游小哥往第二道门前面一站,我们就都不敢往前走了。他跟我们说,「原子弹爆炸以后差不多也是这样的。你们就是来逃难的西柏林市民。到时会有一些当兵的站在我现在站的这个位置,眼睛看着第一道门,数着已经逃进来的人。等人数到十三或者十四,他就把第一道门给关了。」
明白了,原来这个bunker是原子弹爆炸之后防止核辐射用的。
「这个bunker能容纳三千六百人。当时整个西边的柏林大概有十多个这样的bunker,总共能容纳大约两万五千人。听上去很多吧?其实这是当年柏林人口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我注意到墙上的淋浴喷头和说明。小哥继续解释,「就算你逃进来,你的衣服肯定也被污染了。所以进来以后无论男女,得把衣服都脱得光光的,在这个喷头下冲凉水,冲干净了才能进去。」我想,那冲完以后是不是得每人发一套干净衣服呢?
我们这批游客很显然没有这样的待遇,穿得整整齐齐就进了第二道门。这一下整个bunker尽入眼底了,真的好大。其实说“尽入”那也是假的。里面灯光昏暗,跟放完了电影却还没开灯的电影院里差不多。一眼望去只有床,火车卧铺那种,三层,钢丝的,上面没垫子。一排又一排,码得非常紧凑。不知道延伸到多远,因为三四排开外就不是目力所及了。
导游小哥跟我们介绍,这个bunker的设计运作时间是两星期。两星期之后,里面就没有水也没有食物了,更糟糕的是,空气也无法呼吸了。这样设计是因为当时的专家认为,原子弹爆炸之后两周,核辐射对人的身体就不再产生危害了。。。啊?真的只要两个星期吗?
继续往里面走。导游小哥叮嘱我们千万不要单独跑到那堆钢丝床里,当心一会儿就不认得路了。接下来参观的是什么呢?厕所。两个,一半男,一半女。小小两间房,要给三千六百人用。导游叫了两个志愿者近距离观察,问他们这个厕所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那种厕所有什么不一样。正确答案马上就揭晓了。第一,这里没镜子;第二,厕所上没装门;第三,厕所不能冲水。不能冲水是为了节约水,没镜子是防止人们把它砸碎了用作相互攻击的武器。至于没装门,这个稍微要解释一下。德国当时的心理学家根据二战时期的一些经验,认为当人长时间生活在狭小且要和很多人混在一起的环境中,就会非常渴望私人空间。如果厕所里装了门,它就会成为bunker里面唯一的一个可以把人隔开来的空间。如果每个人都想进去躲个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厕所显然就更不够用了。更要命的是,有私人空间就会自杀。设计这个bunker的人可不希望好不容易逃到下面来的人再去自杀了。
所以说如果你幸运地躲过了核爆产生的辐射,你就被剥夺了去死的权利。
绕了一圈,又去参观了厨房。厨房是整个bunker里面唯一比较明亮的地方,墙壁上是橱柜,里面整整齐齐放着很多罐头。导游跟我们说,只有孕妇、生病的人和小孩能吃热的食物,其他人一律只能吃罐头,为了节约能源。在刚进去的时候,把守的士兵会在逃进去的人里面选一些志愿者,让他们在厨房工作。在厨房工作的人会有一些单独的床可以睡。听起来还不错。导游问我们觉不觉得在厨房工作是个好位置。一个游客说,当然好啊,更容易得到食物嘛。导游说,可是你想,你每天要面对三千多个人,每个人都很饿且极度烦躁了,而站在他们与食物之间的,只有一个你。。。
又有游客好奇地问,那开罐头是需要can opener的啊,这个东西割腕自杀绰绰有余了,怎么办呢?导游说,大概他们会选那些情绪最稳定的人来厨房工作的吧。过了一会儿,导游又跟我们说,其实很多东西他们博物馆也完全都不知道。关于bunker的信息,公开了一些,却没有完全解密。他们想知道,可是政府跟他们说,那个算「国家机密」。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在那里守卫的士兵会不会拿武器。
虽然有空气净化装置,也架不住三千六百人日夜呼吸两星期。设计这个bunker的人还做过计算,说如果所有位置全都填满了,估计到最后几天的时候,bunker内的温度会在三十度以上,而湿度超过九十。病菌会在人群中传播,而bunker内部会缺医少药。设计者预计避难的人里会有一定的死亡率,特别说明,如果有人死,需要把尸体扔到入口的第一道门和第二道门之间,因为它和整个bunker内部的环境是隔离的。那么,对那些看上去已经病得很重,却生死未卜的人呢?或者对那些看上去肯定要死了的人呢?守卫的士兵准备拿他们怎样?导游表示,对这一点他们也很好奇,可是直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也算不能公之于众的国家机密呢。
快要结束的时候,导游把大家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他说,「刚刚跟你们说了,柏林的bunkers只能容纳总人口的百分之一。那么如果真的有原子弹爆炸发生,什么样的人能进来呢?根据你们在世界各地生活得来的经验,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能进去呢?」
「搞政治的!」。。。「有钱人!」背后两个美国人抢先回答。哇,原来世界上也不是只有中国人内心阴暗。接着边上有人说,「我觉得要让科学家先进来。」还有人说,「得要两个医生的吧。」我鼓足勇气给出一个比美国人更阴暗的答案。「最身强力壮的!」我说,「真到那个时候,肯定一团乱啊,跟原始社会差不多了。你有钱也没用啊,难不成你在这里提前预定一个位置吗?你预定了也没用啊,到时候我们俩一块跑过来了,你说你有预定,我一拳头过去就把你打飞了。」我对着边上一个身高六二(一米八八),肚子上有很多肥肉的美国大叔,像编排一个暑期档灾难片电影剧本那样的调侃。
从bunker里面出来,我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想明白,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东西。我回去以后问姑父,知不知道这个bunker。姑姑约摸十五年前移民德国,后来嫁了一个德国人。姑父在奥地利长大,二战以后移居西柏林。他跟我说他以前就住在Ku'dam大街附近,住了几十年呢,完全不知道自己家旁边就有个防止核辐射的bunker。这下我就更好奇了。也就是说政府从来都没有跟老百姓说过bunker这回事吗?还是说只告诉他们政府建了bunker,却没有告诉他们确切的位置?不告诉大家是因为这是一种军事机密吗?或者怕大家没事干都往里面躲?可是如果不在平时告诉大家这个bunker在哪里,真到了出事的时候,一团乱的时候,该怎么通知所有人去哪里逃难呢?如果通知不全,很多bunker不就白费了吗?或者,这真的只是少数人中间流传的秘密,只有政客和有钱人知道他们的确切所在地,真出了事情可以抢得先机?不用和我这种身强力壮的人肉搏了?
去年也不知道是前年的时候,柏林政府对外发了一个声明,说这些bunker真的是不能用了。里面的空气净化设备几十年来从未更新,真要涌入大量难民,恐怕支撑不了多长时间。而且据说现在的核弹技术已经足够能摧毁这样的bunker,没意义了。我回家以后查了一些网站上的资料,搜索Berlin bunkers,出现的都是二战时期挖的防空洞;搜索nuclear bomb shelter,出现的都是美国人搞的防核弹设施。有一篇媒体文章,说这些冷战时期建造的bunkers只是当时西边的政府做了安慰民众的,告诉他们政府确实做了一点什么。
可看起来也不像是用来骗骗人的啊。真的超大的一块地。种种细节上貌似还设计得很有心。
人们怎么会做出这样奇怪的东西来呢?还有,真的有世界末日一般的灾难降临,做一个决定,让百分之一的人活下去,这意味着什么呢?
感谢某jan同学的链接。不会德语还是不行啊。
这里是一个德语wiki介绍,可以用google translate翻成英文看个大概。http://de.wikipedia.org/wiki/Mehrzweckanlage_Kudamm-Karree
这里是一个youtube视频,忽略那自作多情的背景音乐,可以看看照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S4jFBtXM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