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吃的记忆
早上在很没事找事地一点一点剥着水蜜桃的皮时,突然想起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去东北做生意,托人带回来超大的一颗水蜜桃。黄黄的灯光下,搬个小凳子坐在床边的我,很认真地看着妈妈削皮,从来没有见过大型水蜜桃的我,大概就像是孙悟空见到了蟠桃一样的期待吧。以至于一不小心,就把这件事情记了这么久。恍然觉得,好像关于记忆里的人生,都是用食物在串联着,吃以外的记忆,好像都被忘却了。为了避免到最后只剩下记得食物的名字,先记下来好了。
小时候住在爷爷奶奶家,每天早上都吃一碗蛋花汤。那时候房子还在乡下,厨房是昏昏暗暗的老房子,每天早晨站在灶台旁,等着奶奶用好大好大的铁锅把水烧开,然后舀一大勺,热热地冲到打了一颗蛋的碗里,然后再屁颠屁颠地跟到饭厅,坐好等食。最期待的就是周六固定的全家团聚吧!爸爸妈妈姑姑姑父们全都回家了,奶奶就会烧柴火饭。大锅饭的精髓啊,就是那烧焦了的锅巴。搬着小板凳坐在旁边捧着碗等待新鲜出炉的锅巴的那一刻,幸福度大概已经破表了吧。而最热爱的,是爷爷做给我的甜粥。吃不下饭时,爷爷就会舀一小勺糖拌到白粥里,有一点甜甜的,黏黏的,不需要再配什么菜,就能好好地吃完。隔一段时间就会想起来要吃的甜粥,常常为了一饱口福而假装吃不下饭;可惜后来因为怕我吃太多甜份,再也不给我吃了。直到现在,没有胃口时,居然还会想起它。也或者,是怀念那个皱下眉头就能被软软地抱起安慰的年纪。
念幼儿园了就有时搬到外婆家住,每天上午早早的外婆就会出门去买菜,回来时拎着三人份的油条花生汤。那个时候喝花生汤,总是不断地捞着里面的花生,每当花生吃完的那一刻,就下意识地觉得汤甜得不好喝。至于油条,为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呢。 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经过路口外婆就会停下来给我买炸春卷,裹着糯米、胡萝卜丝、鹌鹑蛋、韭菜、五花肉、豆芽的香喷喷的炸春卷,回到家就着外公泡的茶,总是吃得意犹未尽。外公总是喝很浓很浓的茶,每泡茶都只喝闷得苦苦的前三道,怕苦的我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养成的喝茶兑水的习惯吧。
那个时候最爱吃的娘做的菜就是黄鳝,一条一块钱,娘总是买了好十几条,养在水桶里,餐餐爆炒,美味无敌。从小就记忆力不好的我,每一次都得反复盘问,这是不是蛇啊,害怕地不敢靠近,却又条件反射地口水直流。
后来搬到了新校区。小时候对爸爸的印象并不多,他好像总是不在家。每个周末的晚上,就可以和妈妈坐在床边看电视,吃着一只一块钱的炸鹌鹑。什么味道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种和妈妈两个人窝在小房间里看电视说话的模糊记忆,竟然有点儿催泪。其实那个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是特别好的吧,一只一块钱的炸鹌鹑,从来也都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吃的。家里似乎总会备着奶奶自己腌的咸豆,长长的四季豆?还是什么不知名的豆子,用盐水腌在罐子里,吃稀饭时拿出一条来剪了当做配菜。虽然是腌菜却不是干干的,大概是很下饭的小菜吧。还有奶奶腌的梅子,到底是用什么梅子做的呢,每次问了总是忘记的名字。很酸,有点咸,还带点甜甜的回甘,因为加了糖。依旧是泡在水里腌的梅子,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和青小梅一起一人一颗酸到紧皱眉头,再一起感受最后的甜甜,笑哈哈地趁大人不注意再偷吃一颗。除了奶奶牌腌梅子,从来、从来没有在别人家里亦或别的地方吃过这种味道。一定要学起来啊!握拳!
到了冬天就会很期待一家人一起出去吃咯摊,围着矮矮的六角形桌子,那个时候还是烧着煤球的,做锅底的大骨汤也浓得特别的实在,还没有人加七七八八的火锅料,虽然食材只有大小肠、猪肝沿、猪肺、猪血、豆泡和豆腐,锅上蕴出来的热气却是特别温暖,豆芽炒五花肉更是美妙无敌。最后放进一把青菜,舀一勺猪油,仪式才能圆满。
说起这个,身为闽南人的我,实在是热衷各种内脏。当时最热爱的汤品,竟然分别是猪肚汤和猪腰子汤。猪肚切成条状,猪腰子划开花,用清水煮开再撒一把葱花,就觉得幸福得不得了。小时候真是又馋记忆力又差,喜欢的食物总是记不得名字。想要向妈妈讨汤喝时,那种一条一条的、有两层的,那种一个椭圆形、然后上面一格一格、煮的汤有点穂穗在里面的……常常是,费尽口舌也没有被理解。至于爆炒猪肺,更是因为时常忘记“肺”字的闽南语发音而难以靠近。想来那个时候的我,真是为此而懊恼到死。
后来,时间靠近了,记忆反而变得片段而模糊。只记得读了中学以后,娘开始进行各种食补。每个月固定的煲香菇乌鸡汤,每周一罐党参红参炖猪心/鸭胗/瘦肉。亏得我当时居然一点都没有变胖,很不负期望地有在努力长高。说个题外话,炖鸡汤真的很好喝啊……每个周日去外婆家吃饭时,总是固定和妈妈点菜要吃烤鸭。说是烤鸭,其实用卤鸭子来说会更贴切一些吧。直到某一天,家附近开了一家姜母鸭店之后,烤鸭就被姜母鸭给战胜了,从此很少再见到了它的身影。想来我的胃真是很无趣呢,对于食物的要求,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和新鲜感的追求。
再后来,读了高中,每天中午回家都有专门的用微波炉白灼了一小份虾等着我填填肚子,夜宵还可以叫外送的爆炒猪心或者爆炒黄鳝、爆炒猪舌。而简单地烧水加瘦肉加豆腐煮的瘦肉豆腐汤,肉的甜味和豆腐的嫩滑融为一体,更是下自习到家的必备良品。
至于现在。呵呵。现在我们家的饭菜名字叫做我爸又被蛊惑疯狂购入什么食物大家这一个月就都吃这个食物吧呵呵呵呵呵。那是一个买农家土鸡一次能买五六只野猪肉土猪肉一次能买十几斤的从不做菜的男子。
小时候住在爷爷奶奶家,每天早上都吃一碗蛋花汤。那时候房子还在乡下,厨房是昏昏暗暗的老房子,每天早晨站在灶台旁,等着奶奶用好大好大的铁锅把水烧开,然后舀一大勺,热热地冲到打了一颗蛋的碗里,然后再屁颠屁颠地跟到饭厅,坐好等食。最期待的就是周六固定的全家团聚吧!爸爸妈妈姑姑姑父们全都回家了,奶奶就会烧柴火饭。大锅饭的精髓啊,就是那烧焦了的锅巴。搬着小板凳坐在旁边捧着碗等待新鲜出炉的锅巴的那一刻,幸福度大概已经破表了吧。而最热爱的,是爷爷做给我的甜粥。吃不下饭时,爷爷就会舀一小勺糖拌到白粥里,有一点甜甜的,黏黏的,不需要再配什么菜,就能好好地吃完。隔一段时间就会想起来要吃的甜粥,常常为了一饱口福而假装吃不下饭;可惜后来因为怕我吃太多甜份,再也不给我吃了。直到现在,没有胃口时,居然还会想起它。也或者,是怀念那个皱下眉头就能被软软地抱起安慰的年纪。
念幼儿园了就有时搬到外婆家住,每天上午早早的外婆就会出门去买菜,回来时拎着三人份的油条花生汤。那个时候喝花生汤,总是不断地捞着里面的花生,每当花生吃完的那一刻,就下意识地觉得汤甜得不好喝。至于油条,为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呢。 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经过路口外婆就会停下来给我买炸春卷,裹着糯米、胡萝卜丝、鹌鹑蛋、韭菜、五花肉、豆芽的香喷喷的炸春卷,回到家就着外公泡的茶,总是吃得意犹未尽。外公总是喝很浓很浓的茶,每泡茶都只喝闷得苦苦的前三道,怕苦的我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养成的喝茶兑水的习惯吧。
那个时候最爱吃的娘做的菜就是黄鳝,一条一块钱,娘总是买了好十几条,养在水桶里,餐餐爆炒,美味无敌。从小就记忆力不好的我,每一次都得反复盘问,这是不是蛇啊,害怕地不敢靠近,却又条件反射地口水直流。
后来搬到了新校区。小时候对爸爸的印象并不多,他好像总是不在家。每个周末的晚上,就可以和妈妈坐在床边看电视,吃着一只一块钱的炸鹌鹑。什么味道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种和妈妈两个人窝在小房间里看电视说话的模糊记忆,竟然有点儿催泪。其实那个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是特别好的吧,一只一块钱的炸鹌鹑,从来也都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吃的。家里似乎总会备着奶奶自己腌的咸豆,长长的四季豆?还是什么不知名的豆子,用盐水腌在罐子里,吃稀饭时拿出一条来剪了当做配菜。虽然是腌菜却不是干干的,大概是很下饭的小菜吧。还有奶奶腌的梅子,到底是用什么梅子做的呢,每次问了总是忘记的名字。很酸,有点咸,还带点甜甜的回甘,因为加了糖。依旧是泡在水里腌的梅子,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和青小梅一起一人一颗酸到紧皱眉头,再一起感受最后的甜甜,笑哈哈地趁大人不注意再偷吃一颗。除了奶奶牌腌梅子,从来、从来没有在别人家里亦或别的地方吃过这种味道。一定要学起来啊!握拳!
到了冬天就会很期待一家人一起出去吃咯摊,围着矮矮的六角形桌子,那个时候还是烧着煤球的,做锅底的大骨汤也浓得特别的实在,还没有人加七七八八的火锅料,虽然食材只有大小肠、猪肝沿、猪肺、猪血、豆泡和豆腐,锅上蕴出来的热气却是特别温暖,豆芽炒五花肉更是美妙无敌。最后放进一把青菜,舀一勺猪油,仪式才能圆满。
说起这个,身为闽南人的我,实在是热衷各种内脏。当时最热爱的汤品,竟然分别是猪肚汤和猪腰子汤。猪肚切成条状,猪腰子划开花,用清水煮开再撒一把葱花,就觉得幸福得不得了。小时候真是又馋记忆力又差,喜欢的食物总是记不得名字。想要向妈妈讨汤喝时,那种一条一条的、有两层的,那种一个椭圆形、然后上面一格一格、煮的汤有点穂穗在里面的……常常是,费尽口舌也没有被理解。至于爆炒猪肺,更是因为时常忘记“肺”字的闽南语发音而难以靠近。想来那个时候的我,真是为此而懊恼到死。
后来,时间靠近了,记忆反而变得片段而模糊。只记得读了中学以后,娘开始进行各种食补。每个月固定的煲香菇乌鸡汤,每周一罐党参红参炖猪心/鸭胗/瘦肉。亏得我当时居然一点都没有变胖,很不负期望地有在努力长高。说个题外话,炖鸡汤真的很好喝啊……每个周日去外婆家吃饭时,总是固定和妈妈点菜要吃烤鸭。说是烤鸭,其实用卤鸭子来说会更贴切一些吧。直到某一天,家附近开了一家姜母鸭店之后,烤鸭就被姜母鸭给战胜了,从此很少再见到了它的身影。想来我的胃真是很无趣呢,对于食物的要求,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和新鲜感的追求。
再后来,读了高中,每天中午回家都有专门的用微波炉白灼了一小份虾等着我填填肚子,夜宵还可以叫外送的爆炒猪心或者爆炒黄鳝、爆炒猪舌。而简单地烧水加瘦肉加豆腐煮的瘦肉豆腐汤,肉的甜味和豆腐的嫩滑融为一体,更是下自习到家的必备良品。
至于现在。呵呵。现在我们家的饭菜名字叫做我爸又被蛊惑疯狂购入什么食物大家这一个月就都吃这个食物吧呵呵呵呵呵。那是一个买农家土鸡一次能买五六只野猪肉土猪肉一次能买十几斤的从不做菜的男子。
-
chadudu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2-21 0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