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房顶
北京今天气温25到33度,此时32度。 中午来上班的时候,坐在没有空调的公交车里,汗流浃背,不能靠在椅背上,否则衣服就要湿透了,半路实在忍不住,下车重新坐了一辆带空调的车,这才好了很多。 刚刚去三楼上厕所。这个楼的设计是,三楼的前半部分是二楼的房顶,后半部分是大厅跟办公区,中间是一排落地玻璃窗。所以站在三楼的大厅里就能看到二楼房顶的景象,以前我喜欢到这个房顶去走走,伸伸胳膊,弯弯腰。今天往外看的时候,则是看到两个大约40多岁的男的在那里烫房顶,我刚百度了一下烫房顶,贴一下: 在北方地区,为了防止下雨漏水,人们要把沥青化开,刷在房顶上,然 后把油毡铺在上面。因为操作的时候需要用汽油喷灯喷烤,使油毡紧紧地粘 在房顶上,因此得名——烫房顶。 是,他们就是在用汽油喷子一边喷烤,一边铺油毡,这不仅仅是高温作业,而且是“火上浇油”。我站在边上看了两分钟,眼看着成河的汗水掉在滚烫的油毡上,瞬间蒸发掉。看不下去了,我转身往电梯间走去。 头几天看到腾讯的新闻有一组照片,拍的也是高温作业。我不是可怜他们,我也没有资格去可怜,但是我确实很难过,不忍心,我解释不出来,可能是因为我见过我的父母也曾在地里汗流浃背吧。 之前一出什么事情,大家就喜欢声讨贫富差距,声讨体质,后来变成一出事,大家就开始戏谑说又有人要声讨体质了。我不懂体质,我也从来不去讨论这个问题的根源,解释起来原因太多,你可以归咎于国家政策,也可以归咎于命运这个万能的话题,等等。可是我所能确定的是贫富差距这种现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改不了的,我也做不出什么可以促进改变的事情,甚至我也是在踩着生物链底端的人,尽力爬向顶端。 回来的电梯上,我在想一个问题,等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时候,我们会有多少人能够吃的了这种苦?或者再进一步的问一句,即使能吃的了这种苦,能坚持吃多久?这种工作显然不是说你做的好了做的熟练了就能改变现状,很有可能是一做做半辈子,我们能有多少人像上一辈人那样安安分分种一辈子地,砍一辈子柴?我不是要讨论那种安分是好还是坏,我只是想问能有多少,我猜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