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洁尘、翟永明、易丹谈颜歌《我们家》录音实录
阿来、洁尘、翟永明、易丹谈颜歌新长篇《我们家》录音实录
我们家
5月19日晚上在白夜,做《我们家》的图书首发活动,当晚,我干主持,因为我太严肃太紧张的缘故,开场几分钟后才打开手机录音。致使阿来老师关于“外省作家”的发言,遗憾没有录到。
以下为实录,稍作整理,小标题都是我加的。聚会现场,@阿来 @洁尘 @翟永明 @教授易丹均说四川话,皆尽原貌呈现。这些文字曾在@铁葫芦图书的官微上小有修改后(主要是删掉了脏话)发过长微博,今日贴于此,留念,并飨小丸子的粉丝,或有点供文学研究的文献作用。
阿来:《我们家》实现了小说题材和语言的两个跨跃。
颜歌去了美国,在美国,那种越远的地方,关照我们自己的生活可能越有一种很好的对比。我自己也有过的经验是,我待在美国的大学的时候,突然想起写一部我家乡的小说,而且家乡那些平常我觉得没什么味道、没什么意义的生活,突然在异乡那种文化背景下,那种味道和意义突然就显现出来。所以我想《我们家》写在美国,也是一件特别合乎情理和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本书我看过两遍,在《收获》杂志我看过一遍,在出版发行以前,我又看过一遍。我觉得在《五月女王》之上又有发展。《五月女王》总体来讲,如果一定要硬性归类,是一个成长小说,把个人放的更多。但是小说家不能总写个人,我们看到颜歌处理的题材有发展——当然也在写“我”,但更重要是我们家,是别的人。小说家把笔触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去,这中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尤其是经历这种变化的时候可能会失败,但是颜歌好像很轻易就完成了这样一个跨越。
但更重要的跨跃是,这本小说中对方言的处理,或者说颜歌对地域文学的驾驭。过去我们也看见过很多用四川话写的小说,但是那些四川话小说,好像主要是加一些语气助词,整体叙述腔调还是普通话的叙述——加几个语气助词,加个四川话的语把子,诸如此类,有时生怕别人不明白,还在后头加个括号,自己给自己加注。这种情形,我想一方面可能认为我们的这种语言有一些价值有一些味道,但是同时又对我们的这种语言缺乏一种充分的自信。今天我们看到《我们家》——在《收获》上发表时叫《段逸兴的一家》——我觉得语言上有一个巨大突破,就是怎么样处理方言。
我突然想起一个美国作家的故事,也是一个女作家,叫奥康纳,她也有口音——大概英语也有很多口音。当她第一次在纽约向《纽约客》杂志投稿的时候,那些说英语普通话的编辑们,听不懂这个南方女人在说些啥子。但是呢,今天我们中间没有人否认,英语世界也没有人否认,我们中国读英语小说的人也没有人否认说,奥康纳写的英语小说是不对的,我们至今认为,奥康纳也是一个伟大的南方小说家,或者说如果一定要排个座次,可能是仅次于福克纳的一个南方小说家。如果以我个人观点来看,可能她的一些中短篇小说,比福克纳的更精彩也说不定。当然我不是大学教授,我不敢做这种结论,我讲我个人的一个观感。
我觉得颜歌第二个跨跃是,《我们家》确实为我们的地域文学、四川地域文学,提供了一种可能,让大家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方言是一个壳子,一个承载思想的壳子,它提供了一种表达可能,也造成了一种表达的限制,但是颜歌这部小说很轻易就把这种表达的限制突破了。所以,今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评委们,我也是评委之一,大家读到这部小说的时候,都很惊喜。可能文学运动也有自身的规律,今年我们还有一部很精彩的上海人写的小说《繁花》,也是在这一届上与颜歌一起得奖——只是颜歌委屈一点,先得新人奖,(笑),当然她还年轻,以后还可以得更多的奖——《繁花》也提供了一种地方经验,也有大量的上海方言。所以,方言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语气助词的使用。
今天来这里,要我说一句四川怪话,我先把最容易的说出来,我就说“锤子”。其实,四川小说也可以写得很锤子的——用四川话也可以写出来很锤子的小说。祝福颜歌,我希望这本书卖得好一些,比以往的书都好一些。
洁尘:一边读一边笑,很棒很棒的阅读体验。
平时跟颜歌是朋友,我们在一起特别轻松。但是我读他的书的时候,自然就严肃起来了,的确是变成一个很严肃的读者。从《五月女王》,到《声音乐团》,再到《我们家》,我是一个什么感受呢?我记得去年十月,我在电视台做一个节目主持,要谈文学,我请颜歌来做嘉宾。我当时问颜歌一个问题——当时大概也是随口一说,就像是主持人的一个套话似的——我问,你们80后作家在写什么?当时颜歌很严肃地回答我,她说,80后作家在写什么,这个概念是不成立的,应该说我们每一个人在写什么。我们这批80后作家也已经进入或接近而立之年,文学创作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不再是新概念时期的群体了,而是作为个人,那作为写作者的个人,我们要跟新概念时期的自己、80后群体中的自己,现在写作的自己,拉开一个距离。
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问的这个问题很傻;第二个反应是,颜歌对文学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虽然颜歌平时嘻嘻哈哈的,但在写作这件事上是特别特别认真的。我看了《我们家》以后呢,刚才阿来老师说的我都赞成,同时我觉得,到了《我们家》,她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又开始跟自己拉开来了距离。颜歌作为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作家,如果前面还带有她的青春期写作的痕迹——虽然青春写作期也有很成熟的作品,但那是一个阶段——那么从《我们家》开始,是一个新的阶段,开始进入成熟期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开端。非常祝贺颜歌。
另外,作为一个读者,我要非常感谢颜歌,《我们家》我真是看得很high很high!这里边有很多怪话,我都会拿四川话一边读一边笑(笑)。很棒很棒的阅读体验。谢谢颜歌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
我说一句怪话是:“狗——日的。”
翟永明:非常惊人地把方言和小镇的味道融到一起。
我很高兴今天晚上颜歌的《我们家》的聚会在白夜举办。颜歌因为这篇小说在广州获了奖,当时我就说,写的是家乡的事情,如果在白夜办个活动,与在家乡的很多朋友一起分享它,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们今天晚上的活动就是以四川话为主,让大家都会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我跟颜歌认识比他们得要晚一点。第一次看她的小说是《五月女王》,那时候一看颜歌,好年轻啊、好天才哦,《五月女王》也写得好天才啊、好成熟哦,简直不像她的外表给我的那种感觉,年轻轻地小说就能写到这种地步——听说她以前还写过玄幻小说,我都没有读过,我一来就读到她非常成熟的小说了——我觉得颜歌前途无量。而且呢,他不像有一些青年作家、青春作家,天天写的仅仅是个人的一些感受哪、个人的一些体会啊。但是我读到《五月女王》的时候,就觉得她很成熟地讲一个小镇的变化,小说的结构也非常强。我现在读小说,能让我完整地读下去的不是太多,颜歌的就是从头就读完,当时我就觉得写得很好。我还跟一个朋友说,比我所看到的所有的青春作家都写得好。
后来这一次,《我们家》获奖后,我从广州回到成都,第一时间就开始读这部小说,也是一口气读完了。我觉得就像刚才阿来和洁尘说的那样,就是比她以前的写作又更进了一步,写得更成熟,而且更有个人的风格——这种个人风格,已经很明显跟别人写的不一样了。而且我有一个朋友看了之后就说,用了麻辣两个字说,太意外了——这确实是、完全有那种麻辣火锅的味道;然后,颜歌能够很成熟地把四川的这种语言、小镇的那种味道,全部都能够融到一起,我觉得在她这个年龄段是非常不容易,非常惊人的。我也很高兴今天晚上能跟颜歌在一起做这个活动。祝贺颜歌。
台下喊翟姐说怪话,翟姐犹豫了一下,大声、悠长似乎又因为害羞而快速地说道:“龟儿子”。
易丹:听说里边有很多脏话,我就更是充满了期待。
我跟颜歌认识也有一段时间了。当时上外国文学课,我就听说我们这个年级有一个女作家,我就一直想认识她,但是,她选了课她不来,我就一直没见到这个人。但颜歌是她的笔名嘛,我只晓得她叫戴月行——我觉得这个名字取得相当的文艺。
我们那一期的期末考试,我不晓得颜歌还记得不,是要求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选定一个西方作家,然后做一个研究,然后小组里选一个代表出来,做一个演讲,做一个ppt。就在那个期末考试的时候颜歌出现了,她代表他们小组做了一个演讲,他这个演讲一做下来,我觉得,哎呀,我就觉得这个学生太棒了,她不来听课,但是她做的这个演讲,从ppt的安排,ppt里面的题目的选择,包括对作家的分析,包括她讲述的这个过程,都非常的棒。所以说,尽管她逃了很多课,我还是给了她一个很高的分。从此以后我就和颜歌认识了。
后来她先送了我一本《异兽志》,我就先读《异兽志》,读完后我就彻底地被打蒙了,因为《异兽志》好像有点玄幻,我完全没看懂。下一次我在校园里碰到颜歌的时候,我跟她说,你这个书我完全读不懂,对不起,我简直无法欣赏。后来颜歌又送了我一本她的书就是《五月女王》,写平乐镇。我读了这本书以后,因为有一个和《异兽志》的对比,也有一个和其他青春作家的我曾读过的一些作品的对比,我突然对她完全就是刮目相看!我个人以为在那部作品中其实已经显现出一种作家的大气,就是和她这个年龄段,和她这个经历和体验,好像有点不太合拍的那种成熟感。
现在,《我们家》这部小说我还没来得及读。颜歌去美国去做研究,我们一直都有联系,她一跟我说,她要写一本家乡的小说——我觉得阿来老师刚才说的那一点可能比较重要,因为我也曾经有过这种体会,就是说,当你离开一个地方,而且是离得很远,不管是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离得很远的时候,然后你回过头来看,你曾经的生活,或者是你已经可能要遗忘的生活,让你会获得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空间感。我想象可能是这样子的。
当然,在今天这个活动举办之前,我听了很多朋友聊天,再到现在——包括刚才几位嘉宾的发言,他们所表达的那种喜爱,让我现在对《我们家》变得非常地期待,我决定,可能今天晚上回去马上就拿起这本书赶快地读。我还听说里边有很多脏话,我就更是充满了期待。
祝贺颜歌!也希望颜歌能够——马上要当女博士了,现在还没有授位——我希望颜歌在今后的写作道路上越走越好,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谢谢。哦,我没说脏话,狗日的(台下喊被说过了)龟儿子(台下喊也被说过了),哦,都被说了,而且颜歌连“妈买妈逼”都说出来了,简直把我逼到死沟沟里喽!我说啥,我说——“妈逼确实好看!”
2013年5月18日晚 成都白夜
录制整理人 金马洛
![]() |
我们家
5月19日晚上在白夜,做《我们家》的图书首发活动,当晚,我干主持,因为我太严肃太紧张的缘故,开场几分钟后才打开手机录音。致使阿来老师关于“外省作家”的发言,遗憾没有录到。
以下为实录,稍作整理,小标题都是我加的。聚会现场,@阿来 @洁尘 @翟永明 @教授易丹均说四川话,皆尽原貌呈现。这些文字曾在@铁葫芦图书的官微上小有修改后(主要是删掉了脏话)发过长微博,今日贴于此,留念,并飨小丸子的粉丝,或有点供文学研究的文献作用。
阿来:《我们家》实现了小说题材和语言的两个跨跃。
颜歌去了美国,在美国,那种越远的地方,关照我们自己的生活可能越有一种很好的对比。我自己也有过的经验是,我待在美国的大学的时候,突然想起写一部我家乡的小说,而且家乡那些平常我觉得没什么味道、没什么意义的生活,突然在异乡那种文化背景下,那种味道和意义突然就显现出来。所以我想《我们家》写在美国,也是一件特别合乎情理和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本书我看过两遍,在《收获》杂志我看过一遍,在出版发行以前,我又看过一遍。我觉得在《五月女王》之上又有发展。《五月女王》总体来讲,如果一定要硬性归类,是一个成长小说,把个人放的更多。但是小说家不能总写个人,我们看到颜歌处理的题材有发展——当然也在写“我”,但更重要是我们家,是别的人。小说家把笔触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去,这中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尤其是经历这种变化的时候可能会失败,但是颜歌好像很轻易就完成了这样一个跨越。
但更重要的跨跃是,这本小说中对方言的处理,或者说颜歌对地域文学的驾驭。过去我们也看见过很多用四川话写的小说,但是那些四川话小说,好像主要是加一些语气助词,整体叙述腔调还是普通话的叙述——加几个语气助词,加个四川话的语把子,诸如此类,有时生怕别人不明白,还在后头加个括号,自己给自己加注。这种情形,我想一方面可能认为我们的这种语言有一些价值有一些味道,但是同时又对我们的这种语言缺乏一种充分的自信。今天我们看到《我们家》——在《收获》上发表时叫《段逸兴的一家》——我觉得语言上有一个巨大突破,就是怎么样处理方言。
我突然想起一个美国作家的故事,也是一个女作家,叫奥康纳,她也有口音——大概英语也有很多口音。当她第一次在纽约向《纽约客》杂志投稿的时候,那些说英语普通话的编辑们,听不懂这个南方女人在说些啥子。但是呢,今天我们中间没有人否认,英语世界也没有人否认,我们中国读英语小说的人也没有人否认说,奥康纳写的英语小说是不对的,我们至今认为,奥康纳也是一个伟大的南方小说家,或者说如果一定要排个座次,可能是仅次于福克纳的一个南方小说家。如果以我个人观点来看,可能她的一些中短篇小说,比福克纳的更精彩也说不定。当然我不是大学教授,我不敢做这种结论,我讲我个人的一个观感。
我觉得颜歌第二个跨跃是,《我们家》确实为我们的地域文学、四川地域文学,提供了一种可能,让大家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方言是一个壳子,一个承载思想的壳子,它提供了一种表达可能,也造成了一种表达的限制,但是颜歌这部小说很轻易就把这种表达的限制突破了。所以,今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评委们,我也是评委之一,大家读到这部小说的时候,都很惊喜。可能文学运动也有自身的规律,今年我们还有一部很精彩的上海人写的小说《繁花》,也是在这一届上与颜歌一起得奖——只是颜歌委屈一点,先得新人奖,(笑),当然她还年轻,以后还可以得更多的奖——《繁花》也提供了一种地方经验,也有大量的上海方言。所以,方言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语气助词的使用。
今天来这里,要我说一句四川怪话,我先把最容易的说出来,我就说“锤子”。其实,四川小说也可以写得很锤子的——用四川话也可以写出来很锤子的小说。祝福颜歌,我希望这本书卖得好一些,比以往的书都好一些。
洁尘:一边读一边笑,很棒很棒的阅读体验。
平时跟颜歌是朋友,我们在一起特别轻松。但是我读他的书的时候,自然就严肃起来了,的确是变成一个很严肃的读者。从《五月女王》,到《声音乐团》,再到《我们家》,我是一个什么感受呢?我记得去年十月,我在电视台做一个节目主持,要谈文学,我请颜歌来做嘉宾。我当时问颜歌一个问题——当时大概也是随口一说,就像是主持人的一个套话似的——我问,你们80后作家在写什么?当时颜歌很严肃地回答我,她说,80后作家在写什么,这个概念是不成立的,应该说我们每一个人在写什么。我们这批80后作家也已经进入或接近而立之年,文学创作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不再是新概念时期的群体了,而是作为个人,那作为写作者的个人,我们要跟新概念时期的自己、80后群体中的自己,现在写作的自己,拉开一个距离。
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问的这个问题很傻;第二个反应是,颜歌对文学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虽然颜歌平时嘻嘻哈哈的,但在写作这件事上是特别特别认真的。我看了《我们家》以后呢,刚才阿来老师说的我都赞成,同时我觉得,到了《我们家》,她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又开始跟自己拉开来了距离。颜歌作为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作家,如果前面还带有她的青春期写作的痕迹——虽然青春写作期也有很成熟的作品,但那是一个阶段——那么从《我们家》开始,是一个新的阶段,开始进入成熟期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开端。非常祝贺颜歌。
另外,作为一个读者,我要非常感谢颜歌,《我们家》我真是看得很high很high!这里边有很多怪话,我都会拿四川话一边读一边笑(笑)。很棒很棒的阅读体验。谢谢颜歌带给我们阅读的快乐。
我说一句怪话是:“狗——日的。”
翟永明:非常惊人地把方言和小镇的味道融到一起。
我很高兴今天晚上颜歌的《我们家》的聚会在白夜举办。颜歌因为这篇小说在广州获了奖,当时我就说,写的是家乡的事情,如果在白夜办个活动,与在家乡的很多朋友一起分享它,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们今天晚上的活动就是以四川话为主,让大家都会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我跟颜歌认识比他们得要晚一点。第一次看她的小说是《五月女王》,那时候一看颜歌,好年轻啊、好天才哦,《五月女王》也写得好天才啊、好成熟哦,简直不像她的外表给我的那种感觉,年轻轻地小说就能写到这种地步——听说她以前还写过玄幻小说,我都没有读过,我一来就读到她非常成熟的小说了——我觉得颜歌前途无量。而且呢,他不像有一些青年作家、青春作家,天天写的仅仅是个人的一些感受哪、个人的一些体会啊。但是我读到《五月女王》的时候,就觉得她很成熟地讲一个小镇的变化,小说的结构也非常强。我现在读小说,能让我完整地读下去的不是太多,颜歌的就是从头就读完,当时我就觉得写得很好。我还跟一个朋友说,比我所看到的所有的青春作家都写得好。
后来这一次,《我们家》获奖后,我从广州回到成都,第一时间就开始读这部小说,也是一口气读完了。我觉得就像刚才阿来和洁尘说的那样,就是比她以前的写作又更进了一步,写得更成熟,而且更有个人的风格——这种个人风格,已经很明显跟别人写的不一样了。而且我有一个朋友看了之后就说,用了麻辣两个字说,太意外了——这确实是、完全有那种麻辣火锅的味道;然后,颜歌能够很成熟地把四川的这种语言、小镇的那种味道,全部都能够融到一起,我觉得在她这个年龄段是非常不容易,非常惊人的。我也很高兴今天晚上能跟颜歌在一起做这个活动。祝贺颜歌。
台下喊翟姐说怪话,翟姐犹豫了一下,大声、悠长似乎又因为害羞而快速地说道:“龟儿子”。
易丹:听说里边有很多脏话,我就更是充满了期待。
我跟颜歌认识也有一段时间了。当时上外国文学课,我就听说我们这个年级有一个女作家,我就一直想认识她,但是,她选了课她不来,我就一直没见到这个人。但颜歌是她的笔名嘛,我只晓得她叫戴月行——我觉得这个名字取得相当的文艺。
我们那一期的期末考试,我不晓得颜歌还记得不,是要求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选定一个西方作家,然后做一个研究,然后小组里选一个代表出来,做一个演讲,做一个ppt。就在那个期末考试的时候颜歌出现了,她代表他们小组做了一个演讲,他这个演讲一做下来,我觉得,哎呀,我就觉得这个学生太棒了,她不来听课,但是她做的这个演讲,从ppt的安排,ppt里面的题目的选择,包括对作家的分析,包括她讲述的这个过程,都非常的棒。所以说,尽管她逃了很多课,我还是给了她一个很高的分。从此以后我就和颜歌认识了。
后来她先送了我一本《异兽志》,我就先读《异兽志》,读完后我就彻底地被打蒙了,因为《异兽志》好像有点玄幻,我完全没看懂。下一次我在校园里碰到颜歌的时候,我跟她说,你这个书我完全读不懂,对不起,我简直无法欣赏。后来颜歌又送了我一本她的书就是《五月女王》,写平乐镇。我读了这本书以后,因为有一个和《异兽志》的对比,也有一个和其他青春作家的我曾读过的一些作品的对比,我突然对她完全就是刮目相看!我个人以为在那部作品中其实已经显现出一种作家的大气,就是和她这个年龄段,和她这个经历和体验,好像有点不太合拍的那种成熟感。
现在,《我们家》这部小说我还没来得及读。颜歌去美国去做研究,我们一直都有联系,她一跟我说,她要写一本家乡的小说——我觉得阿来老师刚才说的那一点可能比较重要,因为我也曾经有过这种体会,就是说,当你离开一个地方,而且是离得很远,不管是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离得很远的时候,然后你回过头来看,你曾经的生活,或者是你已经可能要遗忘的生活,让你会获得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空间感。我想象可能是这样子的。
当然,在今天这个活动举办之前,我听了很多朋友聊天,再到现在——包括刚才几位嘉宾的发言,他们所表达的那种喜爱,让我现在对《我们家》变得非常地期待,我决定,可能今天晚上回去马上就拿起这本书赶快地读。我还听说里边有很多脏话,我就更是充满了期待。
祝贺颜歌!也希望颜歌能够——马上要当女博士了,现在还没有授位——我希望颜歌在今后的写作道路上越走越好,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谢谢。哦,我没说脏话,狗日的(台下喊被说过了)龟儿子(台下喊也被说过了),哦,都被说了,而且颜歌连“妈买妈逼”都说出来了,简直把我逼到死沟沟里喽!我说啥,我说——“妈逼确实好看!”
2013年5月18日晚 成都白夜
录制整理人 金马洛
金马洛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没有一艘船比得了书——邀请你来看我的雷鬼诗音乐会
- 三个俄罗斯大妈三个俄罗斯大妈 (1人喜欢)
- 致巴勒斯坦的情人达尔维什 (1人喜欢)
- 艺术家苏阳的哲学 (1人喜欢)
- 说三点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