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村方向》的几句台词所想
![]() |
北村方向 |
虽然洪尚秀每次的主题都无外乎龌蹉文艺青年男女关系的各种尴尬,但每次在细节上总能玩出点新花样。《北村方向》上印象最深的是一场对话,大概是这样的:
文艺龌蹉男在饭桌上对美女分析道:要让女人开心,一般只要想出一对反义词来形容她就行了,比如来形容你吧,虽然你外表独立坚强,但我感觉到,你的本性其实很温柔,很需要呵护。然后……
美女马上开心地打断道:对啊,我感觉自己确实是这样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由此想到的是“本性”一词。论到什么事物的本性,其实摆脱不了论述者本身的功利或美学需要。比如用作科学分析的光学本性,西方管理学的“实利人”本性,只是一种为简化分析而给出的阶段性定义。“人的本性”,个人以为更是一种美学定义。即便部分实证主义者给出了基因决定论,本人却更相信社会人文环境对所谓“本性”塑造的决定性作用。生物的化学分泌产生了标定“人性”的所谓情绪,这种分泌主要由脑部所处理的认知管控,该特定认知又来自于人类所周遭事件的人文解读。精神类药物只能控制化学分泌这最后环节,所造成的影响是,用药期间对世界的情绪解读与未用药期间的情绪解读产生了极大落差,药物的依赖性由此而来。虽然治标不治本,但精神类药物对治愈过大刺激所产生的分泌失调应该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吧。
胡扯了那么多极其业余的心理学分析,只是想毫无说服力地说明,男女差异,除了生理分泌影响不同外,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由社会人文环境所决定的。再说回由洪尚秀所想到的所谓男女“本性”差异。就传统美学上而言,女性似乎更倾向于用反义词效果来生存,极力包装外在的同时,又希望他人能解读出自身内在的潜台词。简言之,追求着一种表里不一的戏剧张力。而男性似乎更倾向于一根筋生存,只为某种明确目的而包装自我,并极力掩盖自己所可能的表里不一。
在洪尚秀手中,男人的明确目的就是“性”,而故事的主要张力就产生于各种男女的表里不一中。
其实蛮无聊的。
传统美学上的英雄角色,总有其他更遥远更宏伟更不靠谱的目的或追求,为了这目标而贯彻自己的表里如一,不得不牺牲许多所谓的感情甚至理性。比如《白鲸》里的阿哈船长,比如《唐吉可德》。这种英雄无论在虚构中还是现实中往往不得好死,充满了一种浪漫的殉教情结。也许是本人关注点过于片面狭隘,总觉得,这种英雄角色很少出现为女性。
这是否是男权社会的弊端呢?女性角色似乎总被设置为稳定的家的承载者,无论内心有多崇高的理想,都要为某一稳定基点而努力包装自我。哪怕和男性角色有着相似的冒险不定的激情,也只能化做表里不一的戏剧张力,在靠谱的现实中营造人际关系层面的各种史诗。
回到现实中,前几天,刚和女友聊完《北村方向》的前半句台词,就被女友斥责为大男子主义,对女性充满偏见,结果没有继续讨论下去。可脑子里不服气,只好把想说没说完的话放这里。写完再看,也确实很幼稚很大男子主义的样子……有谁能坚持看完这堆废话的,尽情拍砖吧。
-
吴小刚刚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2-02 18:24:12
-
原然 转发了这篇日记
文艺龌蹉男在饭桌上对美女分析道:要让女人开心,一般只要想出一对反义词来形容她就行了,比如来形容你吧,虽然你外表独立坚强,但我感觉到,你的本性其实很温柔,很需要呵护……
2013-08-09 16:11:41
kylegun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两年前的一份幼儿园作业 (8人喜欢)
- 第八届南瓜奇幻展映作品的个人心水推荐~ (15人喜欢)
- 2024年看的一些无分和5分以下影视推荐 (34人喜欢)
- 2024年的一些最佳大银幕体验 (2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