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的生活就是我所向往的生活
我现在的生活就是我所向往的生活,而我却毁了我所向往的生活。前半句是在网上看到的,后半句算是对两年的大学生活的总结。
这个暑假是我人生中的第十几个暑假,倒过来数是——倒数第二个,如果我不继续念书的话。以前所向往的暑假,没有暑假作业、可以一直睡懒觉、有钱可以出去玩和买衣服、这个暑假和以前的暑假并没有什么不同。武汉依然是连续的40度高温,太阳永远不会变,这十年来的夏天都是年轻无限。热浪、巨大的蝉鸣、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单车坐板、一个人在家一整天。
那年还是小学五年级,闭上眼睛还可以回忆的起来游泳池里面消毒水的味道,现在却是带着05年出生、上二年级表妹一起去游泳,尽管是女孩子,毕竟也是孩子一直蹦跳不停,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儿。或者与她共用一张桌子,看她写硬笔书法的字帖,想着自己是四年级才开始练字的。现在一个人在家就是一个人在家了,Q在世贸卖童装;C在一个公司当文员;S在做电话销售;P已经在新东方教英语了;Y去广州工作;H在自己开店买衣服.....中午的时候去找C,我给她打电话说怎么还不下来,她回答在做事。忽然晃过神来,我们已经不是那个坐在教室里面,从11点就开始盼望着11点四十五下课的学生了。少年时期就是送盼望着十八岁,好像那代表着自由与其他的一切。现在离十八岁已经过去了三年,现在真的是熟透了,正如F和P一直一直迫切的想恋爱,而又是那种宁缺毋滥的人。好像再不恋爱的话,到了毕业以后工作两年,再去相亲,要和才认识半年的人结婚。“而我们明明都还是孩子,结婚,是要和认识十年的人,最起码。”这是Q说的,我从潜意识里到感情层面都认同,可是理性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我办不到,你也办不到。
以前是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电视上,现在是在电脑网络上。35天的暑假,已经剩下两周,而我却什么都没有做。没有和妈妈一起去US,也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独自去西藏,也没有应约和Q一起去宏村。这些也都没有什么,我应该背的单词,现在连单词本都玩不见了;桌子上的400张A3纸业还是空白;去年暑假买的书也没有看完......这些那些数都数不完。
数不完就不数了呗,我说过不要和自己过不去。这是一个进步。
梦想是要付出代价的。正如付出精力和青春去备战高考。
梦想是要付出代价的。也可能是你去到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颠沛流离,还是蜗居在魔都的浦东或者帝都长了蘑菇的地下室里,最后悻悻地卷铺盖回了老家。
梦想是要付出代价的。你说我不怕没有好的结果就怕没有奋斗过。所以,你一年到头只有春节的时候才回家见一次你想念了千千万万遍的亲人和损友,似乎忘记了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所以,你硬生生把沙漠玫瑰栽培到水里面而把荷花的根莲藕插到沙里面养,哪怕最后存活下来,那也是基因变异成个不论不类的物种,虽说你是为人类的基因做出了贡献,而其中,基因的毁灭与重构的痛苦是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的。
以上两大段的联系似乎有点断层。就是这几天在想,那些,奋斗了获得成功的人(社会普遍认同的成功,物质层面),他们的成就也不一定完全是他们当年的那个梦想,但是他们一直都没有停下来,哪怕迷茫,失败,他们也还在不停的做,行动着。这里不是抽象的概括,而是我的父母,从十几岁到社会上工作,白手起家做到现在,在不错的地段有着一百三十平的房子,车在10年中也换了两辆。而我敢肯定的是,父亲如果有过我们现在所谓的梦想,那肯定不是他现在所从事的事情。这也不尽然,可能将来有哪个孩子的梦想就是开一家买五金的铺子。
六月份的时候学院毕业答辩,毕业答辩的高层次问题都是设计理念的展现,而很多人都是为了理念而设计里空洞的理念,看起来是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和理想的光辉,而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上却是漏洞百出,也是没有用心投入的。
只剩下两年了,两年之后我可不想那样子去参加毕业答辩。而这件事,想想是没有用的。
这个暑假是我人生中的第十几个暑假,倒过来数是——倒数第二个,如果我不继续念书的话。以前所向往的暑假,没有暑假作业、可以一直睡懒觉、有钱可以出去玩和买衣服、这个暑假和以前的暑假并没有什么不同。武汉依然是连续的40度高温,太阳永远不会变,这十年来的夏天都是年轻无限。热浪、巨大的蝉鸣、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单车坐板、一个人在家一整天。
那年还是小学五年级,闭上眼睛还可以回忆的起来游泳池里面消毒水的味道,现在却是带着05年出生、上二年级表妹一起去游泳,尽管是女孩子,毕竟也是孩子一直蹦跳不停,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儿。或者与她共用一张桌子,看她写硬笔书法的字帖,想着自己是四年级才开始练字的。现在一个人在家就是一个人在家了,Q在世贸卖童装;C在一个公司当文员;S在做电话销售;P已经在新东方教英语了;Y去广州工作;H在自己开店买衣服.....中午的时候去找C,我给她打电话说怎么还不下来,她回答在做事。忽然晃过神来,我们已经不是那个坐在教室里面,从11点就开始盼望着11点四十五下课的学生了。少年时期就是送盼望着十八岁,好像那代表着自由与其他的一切。现在离十八岁已经过去了三年,现在真的是熟透了,正如F和P一直一直迫切的想恋爱,而又是那种宁缺毋滥的人。好像再不恋爱的话,到了毕业以后工作两年,再去相亲,要和才认识半年的人结婚。“而我们明明都还是孩子,结婚,是要和认识十年的人,最起码。”这是Q说的,我从潜意识里到感情层面都认同,可是理性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我办不到,你也办不到。
以前是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电视上,现在是在电脑网络上。35天的暑假,已经剩下两周,而我却什么都没有做。没有和妈妈一起去US,也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独自去西藏,也没有应约和Q一起去宏村。这些也都没有什么,我应该背的单词,现在连单词本都玩不见了;桌子上的400张A3纸业还是空白;去年暑假买的书也没有看完......这些那些数都数不完。
数不完就不数了呗,我说过不要和自己过不去。这是一个进步。
梦想是要付出代价的。正如付出精力和青春去备战高考。
梦想是要付出代价的。也可能是你去到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颠沛流离,还是蜗居在魔都的浦东或者帝都长了蘑菇的地下室里,最后悻悻地卷铺盖回了老家。
梦想是要付出代价的。你说我不怕没有好的结果就怕没有奋斗过。所以,你一年到头只有春节的时候才回家见一次你想念了千千万万遍的亲人和损友,似乎忘记了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所以,你硬生生把沙漠玫瑰栽培到水里面而把荷花的根莲藕插到沙里面养,哪怕最后存活下来,那也是基因变异成个不论不类的物种,虽说你是为人类的基因做出了贡献,而其中,基因的毁灭与重构的痛苦是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的。
以上两大段的联系似乎有点断层。就是这几天在想,那些,奋斗了获得成功的人(社会普遍认同的成功,物质层面),他们的成就也不一定完全是他们当年的那个梦想,但是他们一直都没有停下来,哪怕迷茫,失败,他们也还在不停的做,行动着。这里不是抽象的概括,而是我的父母,从十几岁到社会上工作,白手起家做到现在,在不错的地段有着一百三十平的房子,车在10年中也换了两辆。而我敢肯定的是,父亲如果有过我们现在所谓的梦想,那肯定不是他现在所从事的事情。这也不尽然,可能将来有哪个孩子的梦想就是开一家买五金的铺子。
六月份的时候学院毕业答辩,毕业答辩的高层次问题都是设计理念的展现,而很多人都是为了理念而设计里空洞的理念,看起来是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和理想的光辉,而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上却是漏洞百出,也是没有用心投入的。
只剩下两年了,两年之后我可不想那样子去参加毕业答辩。而这件事,想想是没有用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