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服务提供商lavabit.com
『爱德华·雪』前段时间向二十多个国家发送政治避难申请时使用的是lavabit.com这个邮箱服务提供商。昨天lavabit.com的站长迫于压力关闭了邮件服务,留下了一份意味深长的公开信(英文,可以直接访问lavabit.com阅读),表示虽然阻力很大,但是将会用法律方式争取网站和其用户的权利。由于我也是lavabit的长期用户,所以还是随便写点吧。
2008年刚到德国的时候,因为周围的同学大多使用实名式样的电子邮箱地址,我在中国念大学时的电子邮箱就显得很不正式,所以急于找一个正式的电子邮箱地址。当时目标很简单,一是我姓名的拼音还能注册得到的邮箱地址,二是对邮件里会出现的西方字符支持度要高。由于在gmail.com、hotmail.com、yahoo.com、msn.com这些邮箱供应商处都注册不到想要的邮箱地址,最后『迫于无奈』在lavabit.com成功注册了一个shen_yuning@lavabit.com的电子邮箱,到目前为止用了四年多。
lavabit.com的邮箱确实提供浏览器的登录方式,但是那里几乎没有任何功能,和大学里会提供的邮箱地址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大学提供的邮箱地址会近乎随机式地过滤掉一些它认为是垃圾的邮件,而lavabit.com则是将这些垃圾邮件照单全收,管理部分都交给用户自己解决(其实lavabit.com的高级付费用户是有垃圾过滤功能的)。所以,我推测真正在使用@lavabit.com邮箱地址的方式只有三种:1)pop3下载到本地机器处理邮件;2)imap的方式在服务器处理邮件;3)用其他邮箱地址提供的pop3代收服务,通过中转的方式进行在线管理。
用于lavabit.com将邮件信息的处理部分都交给客户自己,把保护客户隐私视为最高原则,在自己设计的在线管理方式里中根本没有任何交互式的体验(站长本来也没鼓励用户多在网页模式里进行操作),lavabit.com也从来不像google一样对于邮件的信息进行存档或其他方式的预处理。比如在gmail的搜索栏里打入uni(德语中“大学”的简写),自动就会询问我是不是打算搜索uni hamburg(汉堡大学)。另外一条搜索提示是bestxtigungsmail,是德语中“确认函”错误(!)的拼写方式,有一封信里负责发信的人打错了,gmail也给预存了下来。这种做法,很难让人相信gmail的搜索提示使用的是公开的搜索结果而不是为每一个用户都建立了一个相对小的搜索库。
总而言之,lavabit是一家在用户体验上做得很少,但是在隐私、安全和稳定性上下了很大功夫的一家公司。在四年多的使用中,印象中只经历过两次当机,持续时间也很短,一直以来lavabit还有一个实时监控服务器健康状况并发布出来的机制,一部分也是因为lavabit的用户很多都是付费的商业级客户。
可惜的是,即使这么为用户隐私负责的公司已经被迫下线了。即使后面站长的官司能打赢,用户估计也已经走掉一大半了。
![]() |
logo |
2008年刚到德国的时候,因为周围的同学大多使用实名式样的电子邮箱地址,我在中国念大学时的电子邮箱就显得很不正式,所以急于找一个正式的电子邮箱地址。当时目标很简单,一是我姓名的拼音还能注册得到的邮箱地址,二是对邮件里会出现的西方字符支持度要高。由于在gmail.com、hotmail.com、yahoo.com、msn.com这些邮箱供应商处都注册不到想要的邮箱地址,最后『迫于无奈』在lavabit.com成功注册了一个shen_yuning@lavabit.com的电子邮箱,到目前为止用了四年多。
lavabit.com的邮箱确实提供浏览器的登录方式,但是那里几乎没有任何功能,和大学里会提供的邮箱地址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大学提供的邮箱地址会近乎随机式地过滤掉一些它认为是垃圾的邮件,而lavabit.com则是将这些垃圾邮件照单全收,管理部分都交给用户自己解决(其实lavabit.com的高级付费用户是有垃圾过滤功能的)。所以,我推测真正在使用@lavabit.com邮箱地址的方式只有三种:1)pop3下载到本地机器处理邮件;2)imap的方式在服务器处理邮件;3)用其他邮箱地址提供的pop3代收服务,通过中转的方式进行在线管理。
![]() |
登录界面(图源借用tails.boum.org) |
![]() |
预览(图源thesimplecomputer.info) |
用于lavabit.com将邮件信息的处理部分都交给客户自己,把保护客户隐私视为最高原则,在自己设计的在线管理方式里中根本没有任何交互式的体验(站长本来也没鼓励用户多在网页模式里进行操作),lavabit.com也从来不像google一样对于邮件的信息进行存档或其他方式的预处理。比如在gmail的搜索栏里打入uni(德语中“大学”的简写),自动就会询问我是不是打算搜索uni hamburg(汉堡大学)。另外一条搜索提示是bestxtigungsmail,是德语中“确认函”错误(!)的拼写方式,有一封信里负责发信的人打错了,gmail也给预存了下来。这种做法,很难让人相信gmail的搜索提示使用的是公开的搜索结果而不是为每一个用户都建立了一个相对小的搜索库。
![]() |
gmail的『智能』搜索 |
总而言之,lavabit是一家在用户体验上做得很少,但是在隐私、安全和稳定性上下了很大功夫的一家公司。在四年多的使用中,印象中只经历过两次当机,持续时间也很短,一直以来lavabit还有一个实时监控服务器健康状况并发布出来的机制,一部分也是因为lavabit的用户很多都是付费的商业级客户。
![]() |
可惜的是,即使这么为用户隐私负责的公司已经被迫下线了。即使后面站长的官司能打赢,用户估计也已经走掉一大半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