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经过的地方
七月里去三州交界处的Delaware河边露营划船,已慢慢变成我家迎接盛夏的传统。我们的露营地总在纽约州境内97号路边的一处小营区,日程也没变过——头晚扎营戏水野炊点营火,营火熄灭后,在被夜露包围的帐篷里听着水声整晚酣眠,第二天清早拔营,河上击桨九英里,然后一身湿漉的回家去。不过除了第一回去是只有自己小家三口人外,以后每次都是带了不同的朋友同往。

2003年第一次去那里时,大女儿还上学前班。我们开车至新泽西西北角的河谷国家公园,从那里过河进入宾州,穿过古朴又热闹的度假小镇Milford,在上游方向再次过河到达纽约州的老镇Port Jervis,从那里沿滨河的景观路97号公路,向西北方向行进二十英里左右到达宿营地。 05年带父母去那里的那次,下午收船后天降暴雨,归途的风景摇身变成奇幻电影中主人公们意外飞临的海上仙山:雨后烟云在绿岭间缠绕,雨水带来的瀑布自高崖飞溅。在97号路上的Hawks Nest观景台上暂停驻足,山谷里河水奔淌,一条条古老的山梁在眼前横亘绵延,晚霞为每一道山影印下深浅的刻痕。那幅长卷的开阔和庄严,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记忆。 前些日子,和家中亲友再次前往。原打算到97号路后在Hawks Nest停车观赏山景,没想到,导航仪并没有让我在宾州小镇那个熟悉的街口右转过河,而是引领着我们继续在宾州境内的山间,Delaware河的左岸蜿蜒穿行。 那段山路穿过森林,经过湖泊和溪谷,起伏盘绕。幽暗潮湿的阔叶树间夹着小片的杉树林,杉树的不凡气度会让人顿生敬意,而路边稀疏的人家,又忍不住让人猜度他们的生活。路边偶尔闪过棕色路牌,指示着藏在林后的溪河山径和度假地。 现在回想,那片森林,其实就是那年和父母站在Hawks Nest看到的对岸山景中最贴近河流的几道山壑。从地图上看,那些山岭应属宾州境内的Pocono山,Pocono山是Allegheny Plateau的一支,而Allegheny Plateau又归属于北美东部最古老的阿巴拉契亚高地。 在森林里穿行二十分钟左右,车子来到一座造型奇特的窄桥前,我放下心来,平时一到野外就爱犯迷糊的导航仪这次还算清醒,终于到达过河的地方了。那座桥虽然不短却是单道,对面有一辆车刚刚上桥。待轮到我们的车上桥时,顺手先拍下一张照片。 过桥后右转上97号公路,沿河往下游方向行驶不到一英里,就是我们的营地了。 前几天整理露营的照片时,看到一张皮筏子经过下游大桥时的片子,是中央桥墩顶部一个咖啡色铁牌子的特写。那天筏子进入桥底前的瞬间,注意到那个高高的牌子上有一只展翅的野鸭,马上拉近镜头抢拍了下来。坐在电脑前,才看清牌子上还有文字,牌子右上角写着“Shohola”,左下角是“Barryville”,中间一痕水波,水波左边是“NY”,右侧是“PA”,我知道Barryville是我们露营地所在纽约州小镇的名字,那么Shohola一定是宾州境内对应的地名。

上网查询,原来Shohola----Barryville不仅是河两岸小镇的地名,也是那座大桥的名字。 再看那桥的图片,一串信息牵连出来。它居然是那段河滩上起来的第五座桥梁,于2007年正式完工。也就是说,那之前的老桥我们见过,03年我们曾经从下面漂过的苍苍铁桥就是1941年建成、2007年被拆除的第四代桥! 而04年,我们是从营地的上游入水,在营地收船,将要到达营地前从其下漂过的矮桥,就是这次前往营地的路上最后经过的其貌不扬的单道窄桥。 05年陪父母游玩的那趟,因小妞刚出生我没有下水,也就无缘再见那座排行第四的老桥,怪不得2010年重返时在河上看到陌生的新桥觉得迷惑! 那片河滩是我们船上之旅经过河道的最宽处,水流平缓,历史上也是印第安人传统的涉水处。十八世纪末那里设立了连接两岸殖民点的渡口,十九世纪上半叶从那里经过的Delaware & Hudson 运河,还有世纪中叶兴建的Erie铁路,让两岸的小镇繁荣一时,第一座两跨式木吊桥也于1856年建成投入使用。但那座桥在设计时虽曾得到桥梁专家Roebling的指点,设计施工却都有缺陷,河谷里常常聚起的强风不断动摇桥索的根基,三年后一场风暴几乎摧毁整座大桥。后来,经过重修的大桥在1865年不幸再遭重创,元旦那天,在几辆满载木头的骡车的重压下,桥索折断,大桥再一次坍塌。 后续是一段带点传奇色彩的故事。头两座桥的设计建造和修复都是由桥梁公司的总经理Chauncey Thomas担当,在他完成断桥的修复后,经理的职务被撤销,而后第二代桥垮塌,公司破产,他趁机在拍卖会上收购旧公司,然后拼力筹集资金,第三次筑起新桥,并且成为新桥的独立所有者,路人都要交纳过桥费。和这座桥拗了十多年的Thomas终于靠桥致富,成为那个地方最有权势的人。加固改良后的新桥,在河上度过七十三年岁月,于1939年因老化被关闭,1941年被拆除。

在这期间,钢索拉起的第三代吊桥,几易主人并于1920年被政府收购,改为免费通行。老桥不仅经历了运河铁路林业矿业的凋零,还见证了在二十世纪初那片河流的两岸成为美东居民的度假地,旅游业迅速兴起。 2003年我们亲眼见到的老桥是第四代大桥,于1941年建成的三跨钢桁架桥。那座桥比前桥往下游处移动少许,在当年的十二月建成通车。四代桥的建成正当其时,因为通车几日之后珍珠港事件爆发,全美进入战时经济,道路基础建设陷入停顿。


上图来源:http://weezy.info/category/eldred/page/2/

上图来源:http://www.ecki.com/highland/barry/Rt55Brdg5.shtml 六十三年后,第五代新桥筹备时曾遇到不少问题,先是在那个区域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新桥建设要设法避免对场地的破坏;环保工作者也担忧建设过程可能会影响河流的生态环境;另外,那儿是最受游人欢迎的河段,新桥要尽量避免给行过的独木舟皮筏子带来安全隐患。种种问题一个个找到解决的途径之后,新桥才正式动工,并于2006年交付使用。老桥随即拆除。 新桥紧贴老桥而建,采用钢梁水泥的现代结构,造型简洁,桥墩迎向河水的一面极薄,上贴当地盛产的建筑装饰石料bluestone。那天当我们的小舟从桥下经过时,河流正中高而薄的灰蓝色石嵌桥墩,几乎吸引了我所有的注意力。待小舟漂到下游几百米后,再回望大桥,平坦的桥体飞跨在两岸的绿莽间,轻盈优美。



在查找大桥历史的过程中,看到了对上游那座单道小桥的介绍,才知道那座桥名为Roebling Bridge,原本是德裔桥梁工程师John A. Roebling,为使当年的运河凌空飞过Delaware河而设计建造的四个悬索式渡槽之一,那座桥原名Delaware Aqueduct。十九世纪末运河关闭后,Delaware Aqueduct被拆改为普通道路桥,1980年国家公园管理局把它买下,经过1986年和1995年两次复建,依照Roebling的原始设计图稿把桥完全恢复到当年的渡槽格式。重建时保留了原桥的整套铁质部件------铁索,索鞍,吊杆等都是当年Roebling造桥时的原物。这座桥如今是全美仍然使用的最古老的悬索吊桥。渡槽的设计者John A. Roebling那时只算初试牛刀,二十年后他设计了曼哈顿桥。 那天我们在将要抵达营地时从桥上经过,当时只觉得它的样式奇异,桥身两侧钉满整齐的木板条,板壁还微微向两边倾斜,其实那正是运河水流过的木槽(水槽四边的木结构用材都是白松,当年运河公司每隔25年就要更换一次)。在水槽右侧,行人过桥时看不到的高处,还铺有一条木板道,供运河上拉船的骡子和脚夫行走。渡槽的悬索结构虽然坚固却很不起眼,只在桥中的木栏上微微突起。


下图是被修复之前的Roebling Bridge ,裸露的悬索结构清晰。


http://www.hiddennj.com/2011/06/roebling-aqueduct-finding-new-jersey-on.html 在那里露营的时候,傍晚时分,总有一列火车轰鸣着,从对岸十几米高处紧贴着河道的山崖上驶过。那是老Erie铁路当年留下的旧轨,从Google地图上可以辨出,我们营地对岸的那一段铁轨离河格外近,复线的铁轨在那一段里似乎减成了单道。



每次火车经过,我们都会静下来,望向对岸陡坡。灯光暗淡的车厢从树丛后闪过,树影纷飞。我们感叹着它的老旧和孤绝,为在那个边远的角落目睹到前工业时代的遗存而兴奋和感伤。那段铁路是事故频发的路段,最可怕的一次事故发生在南北战争期间,因调度失职,一列押送南军战俘的火车在Shohola大桥附近与另一列火车迎头相撞,死伤惨重。 没想到,这次因着搜寻大桥的身世,读了不少官方私人的网页,拉着卫星地图看遍了那里的曲曲折折。我们这十年里虽常回到那个老地方,甚至觉得已把它认作是一处特别的家园,却终究还是匆匆的游客,每次虽被河水浸得透湿,但总与河流的故事擦肩而过。 参考网址: 关于Roebling's Delaware Aqueduct : http://www.nps.gov/upde/historyculture/roeblingbridge.htm 关于Shohola的历史: http://shohola.org/ 关于Shohola---Barryville Bridge: http://www.ecki.com/highland/barry/Rt55Brdg5.shtml http://weezy.info/category/eldred/page/2/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dDDDUlaQUYgC&pg=PA141&lpg=PA141&dq=the+history+of+shohola+bridge&source=bl&ots=WsFcXQ_15e&sig=in0_WgWAvyEDC5GVBGLR1MbLdsY&hl=en&sa=X&ei=S6kFUpunCIbhyQHP5IDoDw&ved=0CEAQ6AEwAw#v=onepage&q=the%20history%20of%20shohola%20bridge&f=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