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能否创造出一块他自己也举不动的石头?
(一)问题本身的逻辑矛盾 如果能,则上帝也有举不动的石头,上帝非万能;如果不能,则上帝不能创造某种东西,也非万能。 说明: (1)上帝是最高的无条件者。 (2)举得动、或举不动石头是针对生活在大气层以内、受万有引力影响的有限存在者而言。 (3)问上帝是否能举动或举不动一块石头,已经预设了上帝了为“生活在大气层以内、受万有引力影响的”有条件的存在者。 (4)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上帝不是万能的)只是(3)的预设,是为循环论证。 结论:该问题无效,是非法问题。认识论不能以上帝为对象。 (二)康德的回答 就康德而言,人的理性有个自然的倾向,就是喜欢从有条件者追问无条件者,比如追问上帝的存在。但这自然倾向是有问题的,会导致对理性的滥用,使理性的使用超出其界限。故有必要对理性本身做出批判。 认识是先天性的范畴和经验性的东西通过感性直观相结合才产生的。理性是对知性产生的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故理性的使用必然有其界限,这界限就是认识论的界限,即:只限于现象界。物自体就是对认识范围的界定。 所以,追问上帝的存在,就是对理性的滥用,是无效的问题。 (三)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之前的旧哲学都是把存在当做存在者来看待,问上帝是否存在就等于说是:上帝能否以现成存在者的形式现成存在?这当然隐含着自相矛盾,无条件者如何能现成存在? 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存在是在世界中存在,存在本身是有世界的,也就必然是有限的。这跟上帝的概念必然相冲突,所以问上帝是否存在也是无效的问题。
(四)黑格尔
知性思维方式就是一是一 二是二,两物不可能统一起来,但思辨理性思维看到的是有差异的同一,是思有同一。
问上帝能否创造他搬不动的石头就是知性思维。如果石头在宇宙之内,它就是上帝造物,上帝绝对搬得动。只有石头在宇宙之外,才有上帝搬不动的可能,但这意味着这块石头不是上帝的造物,因为上帝的造物一定在宇宙之内。再追问宇宙之外的石头从哪来?只能追溯到更高的造物主,说明这个上帝不是真上帝,石头仍然在真上帝所造的宇宙之内。真上帝仍能举得动它。
知性思维思考无限会导致二律背反。用思辨理性思维思考的话,宇宙中所有事物都被有差异地统一于上帝(或绝对或大全)中。绝对或上帝就是一,它没有他者,如果有他者它就不是一,而是多。多就不可能是绝对。因此设想“绝对”的他者(比如在它之外的石头)是一种错误,这种设想本身否定了绝对或上帝。
任何存在者都是整体中的存在者(das seinde im ganze),设想整体之外的存在者是不可能的,设想上帝之外的石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