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国二三事【写个游记】
去老挝渡了个20日长假,回到北京难堪酷暑,撅过去了。在一个不折不扣的懒人国待着,如一只活猴生活在一群树懒之中,常因为“想太多”陷入尴尬境地。
【小和尚】
总体来说,老挝风光并不出奇,寺庙远观金壁辉煌,近看则粗糙滑稽,除香通玉佛等少数几座鲜有具备艺术价值的,郊野风光尚算秀美,但喀斯特地貌也并非独有,主要的卖点是未经开发。郁郁葱葱的原始植被,淳朴的民风,以及未被城市文明吞食的古老民俗,其中最为有趣的就是“全民皆僧”,既每个男人在青少年阶段都当过和尚。在其他国度,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正在服兵役,也会剪短头发,穿上统一的制服,但性质截然相反。
小和尚们都正逢春光,都还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有些正太级的尤其好玩。
有一回,一个小和尚问我:“你从哪儿来?”
我回答:“从东土大唐而来。”(I'm from China)
小和尚又问:“你要往那儿去?”(总不能,去往西天求取真经吧?)
“去夜市,吃点,喝点。”
“喝什么?”小和尚继续追问。
“咖啡吧?”
“喝咖啡,为什么不喝啤酒?啤酒多好喝!”
~~~~~~~~~~~~~
(顺道求个科普,小乘佛教是不是不管这些?)
【麻类植物】
老挝曾被形容为妓院比旅馆干净,找大麻比找香烟容易的地方,巴特撩政权建立后,这一现象已逐渐好转,但时至今日想在这地界找点“乐子”依然不是什么难事儿。良家妇女通常穿着保守,风尘女子在人群中格外扎眼,而大麻,在电视酒吧就可以买到,确实比香烟好找的多。(主要是香烟太难找了。)
由于一个人出门,胆耸,最终也没敢以身试药,所有关于麻类植物的故事都是听闻。
在琅勃拉邦夜市遇上个也是一个人出来玩的姑娘,几杯黄汤下肚,肝胆相照起来,相约明早一起看布施,换过拜帖,便各自回住处。
次日早晨,被时有时无的wifi信号所困(入住前老板跟我承诺的飞一般的速度)没联系上,姑娘下榻的青年旅社离我住的家庭旅馆很远。无奈之下一个人上了街,布施到是见识到了,但看到一半,突降暴雨,淋了个落汤鸡,灰溜溜的回到旅馆。
在旅馆的回廊上,收到姑娘的留言“你那儿地方够大吗,要不我过去挤挤。”
“怎么回事儿?青年旅馆不是环境挺好的吗?”
“环境倒是挺好,但。。。。。。”
却原来,那天凌晨,住在姑娘上铺的英国佬嗑药磕到精神失常,从床上重重的摔下,随后开始在卧室的地板上撒尿,“金黄的液体自琅勃拉邦辐射中北部荒原,沿着湄公河一路南下至四千岛”,尿出了个完整的老挝版图,姑娘的拖鞋不幸被尿湿了。
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如此这般,任谁都没法再待下去了。但这事儿还不算完,姑娘下定决心搬到我这儿住,准备收拾行李走人,见那滩液体上盖了一条粉红色的毛巾,心想这家伙还有点良心。直至此刻,她还没意识到那块毛巾是自己的,等觉悟过来,为时已晚,骂尽了FS打头的词也无济于事,那英国佬睡得死猪一样。
青年旅社聚集了大量的致幻剂爱好者,他们聚集到这个吃,住,磕成本皆便宜的国度尽情狂欢,这其中大部分人只钟爱不上瘾的麻类植物,直接吸食或掺在各种冷饮中。少部分继承神农氏遗志的,尝尽百草,瘾大,闹出来的事儿更可乐。安顿下来后,姑娘给我讲了个德国姑娘的故事。
这名德国妞对一切药物皆感兴趣,成天试药,昏昏沉沉的。一日,青旅的房客们谈论布施,大家都表示没看过,只有德国姑娘例外,众人忙追问,什么时间?在那儿?姑娘眼神迷离,不慌不忙的吐出“不知道”几个字。原来她看布施并非有意,而是嗑药磕到凌晨,在街头游荡时赶上的。
试想,原本平静的街道突然锣声大噪,数以千计的小和尚从四面八方拥来,统一的橙色的僧服,统一的小光头。德国姑娘瞬间傻眼了,以为见到了试药以来最迷幻的场面,吓得双脚发软,这时,过来了个老太太,拿着糯米饭和水果,叫她往和尚们的钵里放,慌张之下,她只能假装淡定的照办,而后被敲诈了100美刀,地滚尿流的回到青旅。
看布施被敲竹杠原本平常,多付个一两万基普(大约十来块钱)也就是了,100美刀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天价,卖糯米饭的老太太可以多半个多月不用出摊了。
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见了可一定要躲开!
【霸王餐】
有了新室友,终于有人分担房费,吃喝上的花销也就不加节俭了,加之琅勃拉邦的景点逛了大半,吃变成了游程的重头戏,前几日徒步减下来的体重瞬间回原型。
老挝餐馆没规矩,餐费先给后给都成。不加收服务费,因为基本不存在服务这回事。服务员懒懒的,不急着翻台,也不急着收钱,就是你上赶着把钱交到他手里,也是呆呆的看着你,您倒是数一下啊?以两个狮子女的急性子,常常是钱往杯子低下一压,拍拍屁股走人了。
直到在琅勃拉邦的倒数第二餐,又吃,又喝还上了趟厕所,待的时间太长,忘记了结帐,老板也没拦我们。最可怕的是那天租了自行车,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已经骑出了几条街,在往回找怎么也找不回去了。
吃了一顿霸王餐,心理可不舒服了,那两万吉普放在兜里跟张了刺儿似的,捐掉捐掉。
【花朵们】
20日游下来,发现懒人国的全国皆懒,越往南越是,在北部的琅勃拉邦,吃霸王餐尚且懒的拦你,到了南部更是连营业都懒。头回听说餐馆也歇周六日的,大周末的,找不到吃饭的地儿,可把我饿惨了。买包饼干上天台,好在老天爷给了我道彩虹,要不真觉得自己怨得慌。
说来也怪,大人懒,孩子们却仿佛集体换上的多动症,光着小脚满世界乱跑,当家长的也不加约束,特别省心。
在万荣乡间,一个大约三岁左右的孩子偷爬上桌子,拿起游客剩下的啤酒就往嘴里灌,但浅尝一口后便立马吐了出去,拿起杯子,重重的摔在地上。整个过程,做父母的一直旁观,笑的前仰后合,仿佛是在看别人家的孩子。
还有一次,跟老少十余人和一堆农副产品同乘一辆双条车。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她大眼睛的闺女,最开始,我还扮个鬼脸逗逗这孩子,可逗着逗着,小丫头开始吐奶,咳一声,粘糊糊的一大坨。(以我几乎为零的育儿经验,也知道喂完奶要拍的。)吐完奶,开始撒尿,垫尿布,热乎乎液体直接洒在妈妈皮包上。一车的成年人镇定依旧,当妈的拿出刚刚擦奶的毛巾,开始擦尿,只有我受不了了,如此粗放的养儿手段真是头回见。
我一个同学年初刚刚做妈。旅行途中,白天围观老挝式养儿,晚上通过网络欣赏中国式晒宝,娘家妈,婆家妈,七大姑八大姨集体上阵,洗个澡一百八十多种讲究,整夜抱着哄睡觉,累得我这姐们原本就不小的眼袋更加雄伟。
何必呢,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放养也挺好,那些野长大的孩儿也未见营养不良。前几日听一些打算要孩儿的算哺育金,奶粉,玩具,亲子班。尤其是那个亲子班,就是给孩子找个地方满地爬,一年就需要一万多(可不是基普,是人民币。)我要是有儿子一定不搞这些,瞎胡闹,送去老挝庙里做和尚靠谱的多!(小和尚里长的俊的大有人在,不出一月一准掰弯。)
写到此,已然把这个国度黑了个光。好在懒人国连娱乐皆懒,没有本土文学,几乎不存在商业院线或是职业歌手,在不存在影音书的国度估计也没人会上豆瓣。
【小和尚】
总体来说,老挝风光并不出奇,寺庙远观金壁辉煌,近看则粗糙滑稽,除香通玉佛等少数几座鲜有具备艺术价值的,郊野风光尚算秀美,但喀斯特地貌也并非独有,主要的卖点是未经开发。郁郁葱葱的原始植被,淳朴的民风,以及未被城市文明吞食的古老民俗,其中最为有趣的就是“全民皆僧”,既每个男人在青少年阶段都当过和尚。在其他国度,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正在服兵役,也会剪短头发,穿上统一的制服,但性质截然相反。
小和尚们都正逢春光,都还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有些正太级的尤其好玩。
![]() |
远处看还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真会玩。 |
有一回,一个小和尚问我:“你从哪儿来?”
我回答:“从东土大唐而来。”(I'm from China)
小和尚又问:“你要往那儿去?”(总不能,去往西天求取真经吧?)
“去夜市,吃点,喝点。”
“喝什么?”小和尚继续追问。
“咖啡吧?”
“喝咖啡,为什么不喝啤酒?啤酒多好喝!”
~~~~~~~~~~~~~
(顺道求个科普,小乘佛教是不是不管这些?)
【麻类植物】
老挝曾被形容为妓院比旅馆干净,找大麻比找香烟容易的地方,巴特撩政权建立后,这一现象已逐渐好转,但时至今日想在这地界找点“乐子”依然不是什么难事儿。良家妇女通常穿着保守,风尘女子在人群中格外扎眼,而大麻,在电视酒吧就可以买到,确实比香烟好找的多。(主要是香烟太难找了。)
由于一个人出门,胆耸,最终也没敢以身试药,所有关于麻类植物的故事都是听闻。
在琅勃拉邦夜市遇上个也是一个人出来玩的姑娘,几杯黄汤下肚,肝胆相照起来,相约明早一起看布施,换过拜帖,便各自回住处。
次日早晨,被时有时无的wifi信号所困(入住前老板跟我承诺的飞一般的速度)没联系上,姑娘下榻的青年旅社离我住的家庭旅馆很远。无奈之下一个人上了街,布施到是见识到了,但看到一半,突降暴雨,淋了个落汤鸡,灰溜溜的回到旅馆。
在旅馆的回廊上,收到姑娘的留言“你那儿地方够大吗,要不我过去挤挤。”
“怎么回事儿?青年旅馆不是环境挺好的吗?”
“环境倒是挺好,但。。。。。。”
却原来,那天凌晨,住在姑娘上铺的英国佬嗑药磕到精神失常,从床上重重的摔下,随后开始在卧室的地板上撒尿,“金黄的液体自琅勃拉邦辐射中北部荒原,沿着湄公河一路南下至四千岛”,尿出了个完整的老挝版图,姑娘的拖鞋不幸被尿湿了。
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如此这般,任谁都没法再待下去了。但这事儿还不算完,姑娘下定决心搬到我这儿住,准备收拾行李走人,见那滩液体上盖了一条粉红色的毛巾,心想这家伙还有点良心。直至此刻,她还没意识到那块毛巾是自己的,等觉悟过来,为时已晚,骂尽了FS打头的词也无济于事,那英国佬睡得死猪一样。
青年旅社聚集了大量的致幻剂爱好者,他们聚集到这个吃,住,磕成本皆便宜的国度尽情狂欢,这其中大部分人只钟爱不上瘾的麻类植物,直接吸食或掺在各种冷饮中。少部分继承神农氏遗志的,尝尽百草,瘾大,闹出来的事儿更可乐。安顿下来后,姑娘给我讲了个德国姑娘的故事。
这名德国妞对一切药物皆感兴趣,成天试药,昏昏沉沉的。一日,青旅的房客们谈论布施,大家都表示没看过,只有德国姑娘例外,众人忙追问,什么时间?在那儿?姑娘眼神迷离,不慌不忙的吐出“不知道”几个字。原来她看布施并非有意,而是嗑药磕到凌晨,在街头游荡时赶上的。
试想,原本平静的街道突然锣声大噪,数以千计的小和尚从四面八方拥来,统一的橙色的僧服,统一的小光头。德国姑娘瞬间傻眼了,以为见到了试药以来最迷幻的场面,吓得双脚发软,这时,过来了个老太太,拿着糯米饭和水果,叫她往和尚们的钵里放,慌张之下,她只能假装淡定的照办,而后被敲诈了100美刀,地滚尿流的回到青旅。
看布施被敲竹杠原本平常,多付个一两万基普(大约十来块钱)也就是了,100美刀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天价,卖糯米饭的老太太可以多半个多月不用出摊了。
![]() |
迷幻布施 |
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山下的女人是老虎,见了可一定要躲开!
【霸王餐】
有了新室友,终于有人分担房费,吃喝上的花销也就不加节俭了,加之琅勃拉邦的景点逛了大半,吃变成了游程的重头戏,前几日徒步减下来的体重瞬间回原型。
老挝餐馆没规矩,餐费先给后给都成。不加收服务费,因为基本不存在服务这回事。服务员懒懒的,不急着翻台,也不急着收钱,就是你上赶着把钱交到他手里,也是呆呆的看着你,您倒是数一下啊?以两个狮子女的急性子,常常是钱往杯子低下一压,拍拍屁股走人了。
直到在琅勃拉邦的倒数第二餐,又吃,又喝还上了趟厕所,待的时间太长,忘记了结帐,老板也没拦我们。最可怕的是那天租了自行车,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已经骑出了几条街,在往回找怎么也找不回去了。
吃了一顿霸王餐,心理可不舒服了,那两万吉普放在兜里跟张了刺儿似的,捐掉捐掉。
![]() |
拿着照片找也没找回去。 |
【花朵们】
20日游下来,发现懒人国的全国皆懒,越往南越是,在北部的琅勃拉邦,吃霸王餐尚且懒的拦你,到了南部更是连营业都懒。头回听说餐馆也歇周六日的,大周末的,找不到吃饭的地儿,可把我饿惨了。买包饼干上天台,好在老天爷给了我道彩虹,要不真觉得自己怨得慌。
说来也怪,大人懒,孩子们却仿佛集体换上的多动症,光着小脚满世界乱跑,当家长的也不加约束,特别省心。
在万荣乡间,一个大约三岁左右的孩子偷爬上桌子,拿起游客剩下的啤酒就往嘴里灌,但浅尝一口后便立马吐了出去,拿起杯子,重重的摔在地上。整个过程,做父母的一直旁观,笑的前仰后合,仿佛是在看别人家的孩子。
还有一次,跟老少十余人和一堆农副产品同乘一辆双条车。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她大眼睛的闺女,最开始,我还扮个鬼脸逗逗这孩子,可逗着逗着,小丫头开始吐奶,咳一声,粘糊糊的一大坨。(以我几乎为零的育儿经验,也知道喂完奶要拍的。)吐完奶,开始撒尿,垫尿布,热乎乎液体直接洒在妈妈皮包上。一车的成年人镇定依旧,当妈的拿出刚刚擦奶的毛巾,开始擦尿,只有我受不了了,如此粗放的养儿手段真是头回见。
我一个同学年初刚刚做妈。旅行途中,白天围观老挝式养儿,晚上通过网络欣赏中国式晒宝,娘家妈,婆家妈,七大姑八大姨集体上阵,洗个澡一百八十多种讲究,整夜抱着哄睡觉,累得我这姐们原本就不小的眼袋更加雄伟。
何必呢,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放养也挺好,那些野长大的孩儿也未见营养不良。前几日听一些打算要孩儿的算哺育金,奶粉,玩具,亲子班。尤其是那个亲子班,就是给孩子找个地方满地爬,一年就需要一万多(可不是基普,是人民币。)我要是有儿子一定不搞这些,瞎胡闹,送去老挝庙里做和尚靠谱的多!(小和尚里长的俊的大有人在,不出一月一准掰弯。)
![]() |
琅勃拉邦城里娃 |
![]() |
琅勃拉邦村里娃 |
![]() |
占巴塞村里娃 |
![]() |
东科岛上小姑娘 |
![]() |
小岛好基友 |
![]() |
两种洗脑。 |
写到此,已然把这个国度黑了个光。好在懒人国连娱乐皆懒,没有本土文学,几乎不存在商业院线或是职业歌手,在不存在影音书的国度估计也没人会上豆瓣。
-
春三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8-21 15: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