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在微信头上的三座大山
照例先说两句废话。早期在这里写了一篇谈投资的文章,举了个栗子叫做大秦铁路,今天(15日)丫居然直奔涨停而去,引得铜爷粉丝纷纷侧目,线上线下地与我交流。在此一并回复了,大秦这种市值千亿的蓝筹股,能够一天冲七八个点实属史上罕见的小概率事件。我举这个例子是因为它年均7%的股息率堪称A股翘楚,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可以投资大秦坐收稳定分红,不必过于在意一时的股价波动。铜期声目前不会以后也不会向您推荐任何股票,也诚心希望您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推荐的股票。本人对于投资的全部知识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别人的意见可参考,所有的决定自己做。
近日搬砖无甚心得,没啥与工友们分享。直接切入正题。
上回书说到,微信原本是移动互联网大潮之下诞生的OTT通信沟通工具,可直接跳过运营商,发送免费短信,还能发语音,还能组建群,不仅降低了我们的沟通成本,而且提高了我们的沟通质量,堪称您居家旅游、杀人灭口的最佳选择。但是,是公司就有财报,是产品就要赚钱,微信5.0的推出就是在探索可以让用户把钱掏出来送给企鹅的模式。
微信寻求商业化,从商业的逻辑来讲绝对无可厚非。只是理想主义情结一时涌上心头,铜爷发了这么个微博:
@荆棘密布烽火连天:当微博变身为消费主义主导下为淘宝带流量的大号美丽说,当微信成为脑残游戏的分发者并借此疯狂吸金,一切做着“微”观改变中国这种春秋大梦的新媒体迷信者都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对于新浪和腾讯来说,平台比媒体更重要,财报比真相更重要,利润比启蒙更重要。
(广告:更多写微信和微博的文章,欢迎“查看历史消息”)
书接上回。话说微信寻求商业化的努力是否能够结出硕果,铜爷表示:任重道远。互联网界有这么个说法,任何创业企业/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三座大山的压迫,B、A、T。百度、阿里、腾讯,是公认的互联网创业的三座大山。毫无疑问,微信也属于互联网,或者你要较真,移动互联网创业的产品之一,如果上述定理成立,它也将面对三座大山的压力。那位看官拍案而起了:什么?微信面临来自腾讯的压力?您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铜爷在上一集的“下集预告”中写道:
那位大婶说了,我们家小龙的新产品具有街景扫描、移动支付、游戏分发等三大功能,一方面可以变身为app和手游的分发运营平台,另一方面在打造O2O闭环,未来想象空间无限哦。
得嘞。铜爷就结合您说的这三大功能,对应微信头上的三座大山,做一个解释。
1.街景扫描Vs百度地图
五点零新推出的“扫一扫”功能被传统媒体称为是“三大杀手应用之一”,这颇有点“七种武器”的霸气侧漏之感。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曾经吐槽过传统媒体的后知后觉,这里继续。比如有一篇关于微信的报道标题是这样《封面扫描 实体书店成体验店?》,额滴神,图书这种标准化均一化的商品转为线上购买可是比微信推出还要早八百年的事情哦,你不会傻到因为可以扫描封面才去线上买书的吧?你难道不会记住书名作者去线上找?亚马逊没有“扫一扫”也颠覆了美国的出版业,当当和京东在线上打图书价格战的时候,开发“扫一扫”功能的兄弟可能还在扫地吧?你说“扫一扫”颠覆实体书店,贝索斯、李国庆和刘强东不得哭了?
当然“扫书”还只是“扫一扫”很小的一个部分,最为推崇的当然是“街景扫描”,比如有报道是这么说的:《街景扫描或将搅局O2O市场》。相对于颠覆出版业的努力,这篇准软文的尝试还略微靠谱点。报道写道:将来“扫大街”时,扫描到一家电影院,就会显示上映影片、电影票价、剩余座位;扫描到一家餐厅,马上显示该餐厅的特色菜、人均消费水平甚至团购套餐……看到这里,我脑子里就浮现出了科幻片的景象,大家都举着手机对着大街不停地扫啊扫的,就为了看场电影或者吃顿便饭。。。我想对那篇文章的作者说,亲,您不知道有个东西叫做大众点评吗?
其实你不用扫,你只要使用手机的定位功能,就能看到身边所有的电影院、餐厅以及团购信息(不少用户反映,微信所谓的街景扫描,其实也是通过GPS定位来实现的)。你可以用大众点评,包括丁丁优惠、豆瓣电影、格瓦拉,提供类似服务的app数不胜数,LBS服务市场完全属于竞争红海了,这很稀奇么?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微信商业化的第一座大山——街景扫描受制于百度地图。作为布局移动端的一枚重要棋子,百度地图早在“附近”功能中强势加入了餐饮购物休闲等商户的全面信息,7月份的5.3版本中也开始提供电影票预定功能。多扯一句,据我所知,百度一直觊觎大众点评很久,从拉郎配的角度来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大众点评也确实是老姑娘一个,是时候寻找一位如意郎君了,如果真有这么一出姻缘您也别赶到出奇。
回到微信,在目前还没有任何商户资源接入的情况下,想要做成这个领域的领军者,何其难也?这就有点像腾讯视频的境遇,由于上线推出的时机太晚,先入者早就已经把这个市场研究透彻并积累了一定的上下游客户和用户资源,“后发制人”在互联网界是行不通的。
而且,就算一段时间后大量线下商户慕名而来,聚拢在微信的大旗之下,算是用户可能愿意把钱掏出来了,那如何“支付”,如何去接受这笔钱,这又是下一个话题了。
2.微信支付Vs阿里支付宝
据我所知,微信支付的后台技术和相关配套都是由腾讯“财付通”团队来打理的。所以,毫不讳言,财付通的弱点就是微信的弱点——缺乏支付应用场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讲,“支付”本不是一个可以单独存在的功能,只有在应用场景中我们才会支付。这就像你只有在买东西的时候才会掏出钱包,那些没事干就掏出钱包来把钱数一遍的人不在本文考虑之列。
就应用场景来说,其实就是电商。谈到电商,你想到了谁?没错,就是阿里。之前利用微信来进行营销的许多公共账号,其实都是在为淘宝导流。最近淘宝先后封杀了以“微淘”为代表的微信营销账号,然后又处理了带有外链的二维码,招招咄咄逼人,剑指微信。说句难听的,你想给人家导流人家都不愿意,流量都从你这里来淘宝自己将来怎么混?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微信商业化的第二座大山——移动支付受制于阿里的电商生态和支付系统。就目前来看,微信支付的应用场景还非常有限,基本上只有虚拟物品的购买,比如表情、优惠券之类的,那么这个怎么能叫做O2O呢?还闭环?你的Offline在哪里?
除了商家资源匮乏之外,在银行支持方面,财付通与支付宝也很有差距。我专门了解了一下,财付通现在支持的银行卡是24张(因为银行的信用卡中心都是独立运作,因此同一银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要分别谈,算做两张卡),而支付宝支持的银行卡是150张。
所以说微信的移动支付,还大多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落实为真金白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再举一个例子,NFC的移动支付技术推出已经有10年了,几年前市场一片惊叹,觉得NFC要横扫一切了,但现在也只有韩国算是普及了这一应用,约有2000万用户,美国日本都没有搞起来。最近银联和GSM(NFC技术标准持有者)拉着中移动,极力在国内推NFC支付这件事,但效果并不好。可见,强大如银联,完全不用考虑支持多少家银行卡的机构,仅需要考虑应用场景也就是商户的接入,而且银联早就已经有了许多的商户资源,尚路途曲折,至今未竟,遑论微信乎?
这边支付宝遥遥领先,那边银联虎视眈眈,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微信支付如何杀出重围?我不由想起来一句话:如果你干不过你的敌人,那就加入它。说不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合作共同对付不懂互联网但掌握强势资源的银联,倒是个不错的选择。那我们真的就该相信爱情了。
3.微信游戏Vs手Q游戏
作为一个用绳命在山寨别人的互联网巨头,腾讯的内部其实是门户分立的,这在铜爷此前比较BAT公关风格时候提到过。腾讯是个鼓励内部创业并且支持内部竞争的企业,正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之下,才有了微信的野蛮生长。但目前来看,尽管小龙已经荣升副总裁,但手机QQ并不会就此甘心。换句话说,手Q正在用绳命山寨微信。
在此借鉴一下我们两会报道中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形式——大领导提什么什么玩意提到了几次的经典报道法。在2013年Q1的财报会议上,小马哥在谈移动端的时候仅提微信,对手Q只字不提;但在Q2财会上,小马哥提及手Q两次,并都列在微信之前。没错,这正是微信商业化遇到的第三座大山——游戏平台受制于腾讯手Q。
我先来总结一下腾讯目前的赚钱方式,权当科普:
1)增值服务,你买个表情买个QQ秀装饰一下空间花的钱都在这里;
2)网络广告,腾讯各类产品上推送的广告,banner、弹窗,各种广告;
3)电子商务,QQ网购、拍拍、易迅;
4)游戏,作为游戏运营平台,所有游戏中的收费九成进入腾讯的腰包,游戏开发者所获甚少,所以游戏收入占腾讯整个收入的一半以上。
微信的商业化,除了上面所说的根据移动互联网订制的、传统桌面互联网没有的街景扫描和移动支付之外,就是上面这些,根据微信的特质再筛选一下,广告和电商不算,就剩下了增值服务和游戏运营。增值服务,可参照微信的山寨对象LINE,这块还算OK,会有空间,毕竟五点零第一天出来就有人花钱买了表情,下面主要说游戏。
腾讯能靠游戏赚钱的第一大逻辑在于,庞大的用户量。鉴于手Q和微信5.0同时推出了游戏中心,我们不妨不叫一下二者的用户量:
根据我大企鹅2013Q2财报,QQ 于智能手机的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超过 200% 至 4.776 亿。而微信及 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 176.8% 至 2.358 亿。
看到了没有,手Q的月活跃用户是微信的2倍!你就说,同样作为手机游戏的分发运营平台,谁的开发潜力更好?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到了第二季度,小马哥开始力挺手Q了吧?
4.微信App分发Vs苹果App Store
铜爷向来慷慨,对于微信这类当红应用,在别人唱红我打黑的当下,自然要买三送一,再送你一坐大山——苹果。
此前微信公号API全面开放,不少公号可以借此实现许多内容,比如订酒店、打出租、买基金,等等,加上游戏平台的推出,业界大呼,微信有取代app store成为app分发平台的趋势,个人觉得这个不太可能。
就说五点零,目前的表情支付系统还是接入了苹果,不知道是否也是三七分成;而游戏平台推出的第一个游戏“天天爱消除”还是需要链接到app store中去下载,无形中为苹果带来大量的访问量。以苹果之霸道无理,怎么听任话语权不再而忍气吞声?在app store中的微信不可能成为app store,就像一个人无法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一样,就像孙猴子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一样。
最后,说到“三座大山”,我不由得想到了另外一个词“半殖民地半封建”,最近后者广泛流传,是将其作为状语,用于修饰“思考”这个词,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式的思考”。个人将这个词解释如下:对于西方舶来的概念,不做思考便照单全收,认为人家什么都是好的、先进的,称为半殖民地;对于新世界的新变动,不好好琢磨一下背后缘由,仍旧以落后守旧的方式来辨析和行动,称为半封建。这种毛病的表现是在微博微信上听风就是雨,人云亦云,排斥新鲜事物,说白了就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
本文本人本账号常常流于肤浅,贻笑于大方之家,但至少坚持独立思考,讲出自己的观点,如果您觉得独立思考还有一些价值的话,欢迎交流。这年头写水文的太多了,请尊重一个独立写作者的努力吧:)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 {
jQuery("a#share_link").click(function () {
jQuery("ul#share_menu").slideToggle("medium");
});
jQuery("a.jQueryBookmark").click(function(e){
e.preventDefault();
var bookmarkUrl = this.href;
var bookmarkTitle = this.title;
if (window.sidebar) { // For Mozilla Firefox Bookmark
window.sidebar.addPanel(bookmarkTitle, bookmarkUrl,"");
} else if( window.external || document.all) { // For IE Favorite
window.external.AddFavorite( bookmarkUrl, bookmarkTitle);
} else if(window.opera) { // For Opera Browsers
jQuery("a.jQueryBookmark").attr("href",bookmarkUrl);
jQuery("a.jQueryBookmark").attr("title",bookmarkTitle);
jQuery("a.jQueryBookmark").attr("rel","sidebar");
} else { // for other browsers which does not support
alert("Bookmark Failed. Please Bookmark Manually.");
return false;
}
});
});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
a#share_link {
color: white;
font-size: 1.2em;
line-height: 20px;
font-weight: lighter;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shadow: 0 1px 0 #2A4F83;
padding: 5px 7px;
float: left;
display: block;
position: relative;
background: -webkit-gradient(linear, 50% 0%, 50% 100%, color-stop(0%, #597DB1), color-stop(100%, #3A6198));
background: -webkit-linear-gradient(#597DB1, #3A6198);
background: -moz-linear-gradient(#597DB1, #3A6198);
background: -o-linear-gradient(#597DB1, #3A6198);
-pie-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597DB1, #3A6198);
border: 1px solid #3B639B;
-moz-border-radius: 6px;
-webkit-border-radius: 6px;
-o-border-radius: 6px;
-ms-border-radius: 6px;
-khtml-border-radius: 6px;
border-radius: 6px;
-moz-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D99BF;
-webkit-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D99BF;
-o-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D99BF;
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D99BF;
}
a#share_link:hover {
background-image: -webkit-gradient(linear, 50% 0%, 50% 100%, color-stop(0%, #365A8C), color-stop(100%, #51719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365A8C, #51719E);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365A8C, #51719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365A8C, #51719E);
-pie-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365A8C, #51719E);
-moz-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28CB1;
-webkit-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28CB1;
-o-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28CB1;
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28CB1;
cursor: pointer;
}
a#share_link:active {
-moz-box-shadow: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0 1px 1px 0 #EEE;
-webkit-box-shadow: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0 1px 1px 0 #EEE;
-o-box-shadow: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0 1px 1px 0 #EEE;
box-shadow: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0 1px 1px 0 #EEE;
border: 1px solid #355A8D;
}
分享此文章百度搜藏新浪微博搜狐白社会开心网谷歌收藏淘江湖鲜果九点Facebook百度空间新浪收藏嘀咕人间和讯网摘创业邦若邻网奇客发现挖客网115收藏Delicious
原文链接:http://www.jingfengblog.com/?p=107
近日搬砖无甚心得,没啥与工友们分享。直接切入正题。
上回书说到,微信原本是移动互联网大潮之下诞生的OTT通信沟通工具,可直接跳过运营商,发送免费短信,还能发语音,还能组建群,不仅降低了我们的沟通成本,而且提高了我们的沟通质量,堪称您居家旅游、杀人灭口的最佳选择。但是,是公司就有财报,是产品就要赚钱,微信5.0的推出就是在探索可以让用户把钱掏出来送给企鹅的模式。
微信寻求商业化,从商业的逻辑来讲绝对无可厚非。只是理想主义情结一时涌上心头,铜爷发了这么个微博:
@荆棘密布烽火连天:当微博变身为消费主义主导下为淘宝带流量的大号美丽说,当微信成为脑残游戏的分发者并借此疯狂吸金,一切做着“微”观改变中国这种春秋大梦的新媒体迷信者都在现实中碰得头破血流——对于新浪和腾讯来说,平台比媒体更重要,财报比真相更重要,利润比启蒙更重要。
(广告:更多写微信和微博的文章,欢迎“查看历史消息”)
书接上回。话说微信寻求商业化的努力是否能够结出硕果,铜爷表示:任重道远。互联网界有这么个说法,任何创业企业/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三座大山的压迫,B、A、T。百度、阿里、腾讯,是公认的互联网创业的三座大山。毫无疑问,微信也属于互联网,或者你要较真,移动互联网创业的产品之一,如果上述定理成立,它也将面对三座大山的压力。那位看官拍案而起了:什么?微信面临来自腾讯的压力?您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铜爷在上一集的“下集预告”中写道:
那位大婶说了,我们家小龙的新产品具有街景扫描、移动支付、游戏分发等三大功能,一方面可以变身为app和手游的分发运营平台,另一方面在打造O2O闭环,未来想象空间无限哦。
得嘞。铜爷就结合您说的这三大功能,对应微信头上的三座大山,做一个解释。
1.街景扫描Vs百度地图
五点零新推出的“扫一扫”功能被传统媒体称为是“三大杀手应用之一”,这颇有点“七种武器”的霸气侧漏之感。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曾经吐槽过传统媒体的后知后觉,这里继续。比如有一篇关于微信的报道标题是这样《封面扫描 实体书店成体验店?》,额滴神,图书这种标准化均一化的商品转为线上购买可是比微信推出还要早八百年的事情哦,你不会傻到因为可以扫描封面才去线上买书的吧?你难道不会记住书名作者去线上找?亚马逊没有“扫一扫”也颠覆了美国的出版业,当当和京东在线上打图书价格战的时候,开发“扫一扫”功能的兄弟可能还在扫地吧?你说“扫一扫”颠覆实体书店,贝索斯、李国庆和刘强东不得哭了?
当然“扫书”还只是“扫一扫”很小的一个部分,最为推崇的当然是“街景扫描”,比如有报道是这么说的:《街景扫描或将搅局O2O市场》。相对于颠覆出版业的努力,这篇准软文的尝试还略微靠谱点。报道写道:将来“扫大街”时,扫描到一家电影院,就会显示上映影片、电影票价、剩余座位;扫描到一家餐厅,马上显示该餐厅的特色菜、人均消费水平甚至团购套餐……看到这里,我脑子里就浮现出了科幻片的景象,大家都举着手机对着大街不停地扫啊扫的,就为了看场电影或者吃顿便饭。。。我想对那篇文章的作者说,亲,您不知道有个东西叫做大众点评吗?
其实你不用扫,你只要使用手机的定位功能,就能看到身边所有的电影院、餐厅以及团购信息(不少用户反映,微信所谓的街景扫描,其实也是通过GPS定位来实现的)。你可以用大众点评,包括丁丁优惠、豆瓣电影、格瓦拉,提供类似服务的app数不胜数,LBS服务市场完全属于竞争红海了,这很稀奇么?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微信商业化的第一座大山——街景扫描受制于百度地图。作为布局移动端的一枚重要棋子,百度地图早在“附近”功能中强势加入了餐饮购物休闲等商户的全面信息,7月份的5.3版本中也开始提供电影票预定功能。多扯一句,据我所知,百度一直觊觎大众点评很久,从拉郎配的角度来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大众点评也确实是老姑娘一个,是时候寻找一位如意郎君了,如果真有这么一出姻缘您也别赶到出奇。
回到微信,在目前还没有任何商户资源接入的情况下,想要做成这个领域的领军者,何其难也?这就有点像腾讯视频的境遇,由于上线推出的时机太晚,先入者早就已经把这个市场研究透彻并积累了一定的上下游客户和用户资源,“后发制人”在互联网界是行不通的。
而且,就算一段时间后大量线下商户慕名而来,聚拢在微信的大旗之下,算是用户可能愿意把钱掏出来了,那如何“支付”,如何去接受这笔钱,这又是下一个话题了。
2.微信支付Vs阿里支付宝
据我所知,微信支付的后台技术和相关配套都是由腾讯“财付通”团队来打理的。所以,毫不讳言,财付通的弱点就是微信的弱点——缺乏支付应用场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讲,“支付”本不是一个可以单独存在的功能,只有在应用场景中我们才会支付。这就像你只有在买东西的时候才会掏出钱包,那些没事干就掏出钱包来把钱数一遍的人不在本文考虑之列。
就应用场景来说,其实就是电商。谈到电商,你想到了谁?没错,就是阿里。之前利用微信来进行营销的许多公共账号,其实都是在为淘宝导流。最近淘宝先后封杀了以“微淘”为代表的微信营销账号,然后又处理了带有外链的二维码,招招咄咄逼人,剑指微信。说句难听的,你想给人家导流人家都不愿意,流量都从你这里来淘宝自己将来怎么混?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微信商业化的第二座大山——移动支付受制于阿里的电商生态和支付系统。就目前来看,微信支付的应用场景还非常有限,基本上只有虚拟物品的购买,比如表情、优惠券之类的,那么这个怎么能叫做O2O呢?还闭环?你的Offline在哪里?
除了商家资源匮乏之外,在银行支持方面,财付通与支付宝也很有差距。我专门了解了一下,财付通现在支持的银行卡是24张(因为银行的信用卡中心都是独立运作,因此同一银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要分别谈,算做两张卡),而支付宝支持的银行卡是150张。
所以说微信的移动支付,还大多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落实为真金白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再举一个例子,NFC的移动支付技术推出已经有10年了,几年前市场一片惊叹,觉得NFC要横扫一切了,但现在也只有韩国算是普及了这一应用,约有2000万用户,美国日本都没有搞起来。最近银联和GSM(NFC技术标准持有者)拉着中移动,极力在国内推NFC支付这件事,但效果并不好。可见,强大如银联,完全不用考虑支持多少家银行卡的机构,仅需要考虑应用场景也就是商户的接入,而且银联早就已经有了许多的商户资源,尚路途曲折,至今未竟,遑论微信乎?
这边支付宝遥遥领先,那边银联虎视眈眈,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微信支付如何杀出重围?我不由想起来一句话:如果你干不过你的敌人,那就加入它。说不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合作共同对付不懂互联网但掌握强势资源的银联,倒是个不错的选择。那我们真的就该相信爱情了。
3.微信游戏Vs手Q游戏
作为一个用绳命在山寨别人的互联网巨头,腾讯的内部其实是门户分立的,这在铜爷此前比较BAT公关风格时候提到过。腾讯是个鼓励内部创业并且支持内部竞争的企业,正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之下,才有了微信的野蛮生长。但目前来看,尽管小龙已经荣升副总裁,但手机QQ并不会就此甘心。换句话说,手Q正在用绳命山寨微信。
在此借鉴一下我们两会报道中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形式——大领导提什么什么玩意提到了几次的经典报道法。在2013年Q1的财报会议上,小马哥在谈移动端的时候仅提微信,对手Q只字不提;但在Q2财会上,小马哥提及手Q两次,并都列在微信之前。没错,这正是微信商业化遇到的第三座大山——游戏平台受制于腾讯手Q。
我先来总结一下腾讯目前的赚钱方式,权当科普:
1)增值服务,你买个表情买个QQ秀装饰一下空间花的钱都在这里;
2)网络广告,腾讯各类产品上推送的广告,banner、弹窗,各种广告;
3)电子商务,QQ网购、拍拍、易迅;
4)游戏,作为游戏运营平台,所有游戏中的收费九成进入腾讯的腰包,游戏开发者所获甚少,所以游戏收入占腾讯整个收入的一半以上。
微信的商业化,除了上面所说的根据移动互联网订制的、传统桌面互联网没有的街景扫描和移动支付之外,就是上面这些,根据微信的特质再筛选一下,广告和电商不算,就剩下了增值服务和游戏运营。增值服务,可参照微信的山寨对象LINE,这块还算OK,会有空间,毕竟五点零第一天出来就有人花钱买了表情,下面主要说游戏。
腾讯能靠游戏赚钱的第一大逻辑在于,庞大的用户量。鉴于手Q和微信5.0同时推出了游戏中心,我们不妨不叫一下二者的用户量:
根据我大企鹅2013Q2财报,QQ 于智能手机的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超过 200% 至 4.776 亿。而微信及 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 176.8% 至 2.358 亿。
看到了没有,手Q的月活跃用户是微信的2倍!你就说,同样作为手机游戏的分发运营平台,谁的开发潜力更好?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到了第二季度,小马哥开始力挺手Q了吧?
4.微信App分发Vs苹果App Store
铜爷向来慷慨,对于微信这类当红应用,在别人唱红我打黑的当下,自然要买三送一,再送你一坐大山——苹果。
此前微信公号API全面开放,不少公号可以借此实现许多内容,比如订酒店、打出租、买基金,等等,加上游戏平台的推出,业界大呼,微信有取代app store成为app分发平台的趋势,个人觉得这个不太可能。
就说五点零,目前的表情支付系统还是接入了苹果,不知道是否也是三七分成;而游戏平台推出的第一个游戏“天天爱消除”还是需要链接到app store中去下载,无形中为苹果带来大量的访问量。以苹果之霸道无理,怎么听任话语权不再而忍气吞声?在app store中的微信不可能成为app store,就像一个人无法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一样,就像孙猴子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一样。
最后,说到“三座大山”,我不由得想到了另外一个词“半殖民地半封建”,最近后者广泛流传,是将其作为状语,用于修饰“思考”这个词,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式的思考”。个人将这个词解释如下:对于西方舶来的概念,不做思考便照单全收,认为人家什么都是好的、先进的,称为半殖民地;对于新世界的新变动,不好好琢磨一下背后缘由,仍旧以落后守旧的方式来辨析和行动,称为半封建。这种毛病的表现是在微博微信上听风就是雨,人云亦云,排斥新鲜事物,说白了就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
本文本人本账号常常流于肤浅,贻笑于大方之家,但至少坚持独立思考,讲出自己的观点,如果您觉得独立思考还有一些价值的话,欢迎交流。这年头写水文的太多了,请尊重一个独立写作者的努力吧:)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 {
jQuery("a#share_link").click(function () {
jQuery("ul#share_menu").slideToggle("medium");
});
jQuery("a.jQueryBookmark").click(function(e){
e.preventDefault();
var bookmarkUrl = this.href;
var bookmarkTitle = this.title;
if (window.sidebar) { // For Mozilla Firefox Bookmark
window.sidebar.addPanel(bookmarkTitle, bookmarkUrl,"");
} else if( window.external || document.all) { // For IE Favorite
window.external.AddFavorite( bookmarkUrl, bookmarkTitle);
} else if(window.opera) { // For Opera Browsers
jQuery("a.jQueryBookmark").attr("href",bookmarkUrl);
jQuery("a.jQueryBookmark").attr("title",bookmarkTitle);
jQuery("a.jQueryBookmark").attr("rel","sidebar");
} else { // for other browsers which does not support
alert("Bookmark Failed. Please Bookmark Manually.");
return false;
}
});
});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
a#share_link {
color: white;
font-size: 1.2em;
line-height: 20px;
font-weight: lighter;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shadow: 0 1px 0 #2A4F83;
padding: 5px 7px;
float: left;
display: block;
position: relative;
background: -webkit-gradient(linear, 50% 0%, 50% 100%, color-stop(0%, #597DB1), color-stop(100%, #3A6198));
background: -webkit-linear-gradient(#597DB1, #3A6198);
background: -moz-linear-gradient(#597DB1, #3A6198);
background: -o-linear-gradient(#597DB1, #3A6198);
-pie-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597DB1, #3A6198);
border: 1px solid #3B639B;
-moz-border-radius: 6px;
-webkit-border-radius: 6px;
-o-border-radius: 6px;
-ms-border-radius: 6px;
-khtml-border-radius: 6px;
border-radius: 6px;
-moz-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D99BF;
-webkit-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D99BF;
-o-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D99BF;
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D99BF;
}
a#share_link:hover {
background-image: -webkit-gradient(linear, 50% 0%, 50% 100%, color-stop(0%, #365A8C), color-stop(100%, #51719E));
background-image: -webkit-linear-gradient(#365A8C, #51719E);
background-image: -moz-linear-gradient(#365A8C, #51719E);
background-image: -o-linear-gradient(#365A8C, #51719E);
-pie-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365A8C, #51719E);
-moz-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28CB1;
-webkit-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28CB1;
-o-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28CB1;
box-shadow: inset 0 1px 0 0 #728CB1;
cursor: pointer;
}
a#share_link:active {
-moz-box-shadow: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0 1px 1px 0 #EEE;
-webkit-box-shadow: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0 1px 1px 0 #EEE;
-o-box-shadow: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0 1px 1px 0 #EEE;
box-shadow: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inset 0 0 8px 4px #335380, 0 1px 1px 0 #EEE;
border: 1px solid #355A8D;
}
分享此文章百度搜藏新浪微博搜狐白社会开心网谷歌收藏淘江湖鲜果九点Facebook百度空间新浪收藏嘀咕人间和讯网摘创业邦若邻网奇客发现挖客网115收藏Delicious
原文链接:http://www.jingfengblog.com/?p=107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