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崛起的时代(上)
2013年6月27日,电影《小时代》上映,这起貌似再普通不过的事件却注定会给中国电影界带来非同凡响的轰动效应,因为导演是中国最畅销“作家”郭敬明,编剧还是郭敬明,而原著更是郭敬明写的那部拥有千万读者群而创造中国出版史奇迹的《小时代》。
果不其然,上映首日,连破多项纪录;首周,吸金速度更是同美国大片《变形金刚3》持平,众多粉丝抱团前往,更有数家影院首映当日排片量达到100%,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这个风云多变的六月,《小时代》又引发了一次观影潮,成为又一部现象级电影。与此同时,网络上的口水战也已铺天盖地地袭来。
由周黎明、史航与众多郭敬明粉丝之间的网络骂战揭开了今夏最为热闹的一场大戏,各路天兵神将陆续登场,也将电影《小时代》和郭敬明推向了风口浪尖。纷乱而无聊的骂战其实毫无意义,只是让我看到了郭敬明的脑残粉到底有多脑残,以及让我发现史航这个人原来是如此功夫了得的一个骂战高手——他的很多回复精妙绝伦,脏字不吐一个,风度翩翩地就把那么多脑残粉给杀下去了。
可骂归骂,吵归吵,《小时代》的票房却遥遥直上,虽然作为“粉丝电影”它的强劲势头不会持久,但它终究证明了一件事实——郭敬明又一次成功了。
郭敬明无疑是一个我们这个时代非常成功的人物,是数以千万的粉丝奉若神明的教主,若以财富和社会地位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那另一个同为青少年偶像的韩寒恐怕和郭敬明也不在一个级别上。
那么是谁塑造了郭敬明呢,是谁造就了他的成功,他的帝国,他的神话呢?
郭敬明说他自己很有才,很勤奋,一直还为事业操劳,都而立之年了还没谈恋爱,他不成功就没天理了。可这世上比他有才的人比比皆是,比他勤奋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人家想谈恋爱却因为缺钱而没有成功,这是不是更没天理啊?
国王的高高在上是因为有无数倒伏在他脚下的奴仆,郭敬明的成功、帝国、神话也是由他那众多脑残粉堆积起来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更不是一天衰败的,郭敬明和他的脑残粉自然也是慢慢成长起来的,而把他们孕育成型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
是这个时代造就了郭敬明和他的一切。
郭敬明其实对此心知肚明,他非常清楚当今时代的时代精神,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个时代所孕育、所造就的,他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带有时代的印记,而现在的他虽然功成名就却依然深陷于时代的枷锁中不能自拔。
《小时代》,正是郭敬明以他那深契时代精神的心灵所精心营造的一个幻境。这个幻境正是这个时代数千万人所需要的、梦寐以求的。郭敬明谱写出了这个时代的“中国梦”,虽然是如此得虚假、做作,既不理想也不现实,但这正是大部分人所向往的、所渴望的,是他们的集体意淫。
那这究竟是个怎样的时代呢,这个意淫出来的“中国梦”又是个什么货色呢?
或许得追溯一下历史了。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最为永久而亘古不变的特色是什么,中国的底色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赤色的,那种热烈明艳、激昂澎湃的赤色,那种不加修饰、肆无忌惮的赤色、那种无所顾忌、孤注一掷的赤色。它具有火一般的特性,蓬勃有力、蔓延迅疾,在散发光与热的同时也毁灭了一切,漫无目的地喷发着无穷的欲望横行肆虐,最终能量殆尽归于沉寂,等待下一次的勃发。
这种赤色是地球深处的岩浆,也是深埋于人类心底无意识的冲动。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砺,这与生俱来的冲动慢慢地拥有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发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中国人民可以爆发出惊世骇俗的力量,而那份冲动也将由另外一个有意向性的词汇来转述——反抗,与反抗相应的是默认,是忍耐。中国人民的反抗力是惊人的,而在反抗之前的忍耐力更是惊人的。综观世界史,中国人民的坚忍特性及其所爆发出的反抗精神无疑是首屈一指的。
这股强大的反抗力,在不同的时代、不同人的嘴里,有着不同的称呼:暴动、起义、反叛……而到了二十世纪,它又有了一个新名字:革命!
二十世纪的中国,无疑是在革命的欲火中度过的。那惊天动地的呼号声,那震耳欲聋的炮火声,还有那摄人心魂的批斗声,告诉我们那时的中国绝对是激情四射、斗志昂然,但也同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映红旗帜,这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精神。
激情、热血、旗帜,都是赤色,革命者们在中国这片带有反抗基因的土地上踏着先辈的遗志走出了一个炽热滚烫的时代——赤熔时代。
无量头颅无量血,先烈们的激情与热血并没有带来旗帜的招展,赤熔时代的轰轰烈烈最终换来了一个冰冷坚硬的时代——黑岩时代。
黑岩时代的特色不再是不加修饰的赤色,而是深不见底的黑色,暗黑无垠。人类无意识的冲动、忍无可忍之后的反抗,最终走向了对于终极暴力的崇拜、渴望与追求。经历了赤熔时代,坚持到最后的革命者最终成为拥有最高暴力的统治者。
随之而来的是互相的猜忌、陷害、屠杀,黑色笼罩一切,几无一丝亮色。
滚烫的岩浆喷发之后随即沉淀,形成岩石,层级分明,层级最高且最为坚固的即为黑岩。统治者的权力同样如此,经过一阵群魔乱舞之后,成者为王败者为冦,最高统治者一旦确立,其余大小权力拥有者地位随之确立,同样,等级分明,不得越雷池半步。
与赤熔时代反抗者的自下而上不同,黑岩时代的统治者自上而下,但方向虽然背道而驰,目标却是一致——对终极暴力的占有及滥用。
反抗者及统治者遥遥相望,却实在是一张脸孔的两面,只是在一张越发鲜红的脸皮上面闭着一双越发暗黑的双瞳。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统治者倒下,一个反抗者崛起,永无止境,漫长而悠久的中国历史只是在重复一个如此荒唐的轮回。
“一阴一阳之谓道”,统治者与反抗者或许就是这“一阴一阳”,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所谓胜败,无所谓输赢,只有在注定的宿命中无尽地沉沦。
赤熔时代与黑岩时代构成了中国历史的基调,但不是全部,中国历史也并非只是一部战争与权谋的历史。在赤红与暗黑循环往替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几次试图跳出轮回的变革,但最终都被现实打得七零八落,这证明了迄今为止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还不适合“异类”的存在。
或许是我们走在了歧路,或许是上天还未给予我们适当的机遇,抑或仅仅只是我们还未觉悟。
要觉悟,就需要启蒙,只是我们从未有过一次真正的启蒙。
果不其然,上映首日,连破多项纪录;首周,吸金速度更是同美国大片《变形金刚3》持平,众多粉丝抱团前往,更有数家影院首映当日排片量达到100%,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这个风云多变的六月,《小时代》又引发了一次观影潮,成为又一部现象级电影。与此同时,网络上的口水战也已铺天盖地地袭来。
由周黎明、史航与众多郭敬明粉丝之间的网络骂战揭开了今夏最为热闹的一场大戏,各路天兵神将陆续登场,也将电影《小时代》和郭敬明推向了风口浪尖。纷乱而无聊的骂战其实毫无意义,只是让我看到了郭敬明的脑残粉到底有多脑残,以及让我发现史航这个人原来是如此功夫了得的一个骂战高手——他的很多回复精妙绝伦,脏字不吐一个,风度翩翩地就把那么多脑残粉给杀下去了。
可骂归骂,吵归吵,《小时代》的票房却遥遥直上,虽然作为“粉丝电影”它的强劲势头不会持久,但它终究证明了一件事实——郭敬明又一次成功了。
郭敬明无疑是一个我们这个时代非常成功的人物,是数以千万的粉丝奉若神明的教主,若以财富和社会地位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那另一个同为青少年偶像的韩寒恐怕和郭敬明也不在一个级别上。
那么是谁塑造了郭敬明呢,是谁造就了他的成功,他的帝国,他的神话呢?
郭敬明说他自己很有才,很勤奋,一直还为事业操劳,都而立之年了还没谈恋爱,他不成功就没天理了。可这世上比他有才的人比比皆是,比他勤奋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人家想谈恋爱却因为缺钱而没有成功,这是不是更没天理啊?
国王的高高在上是因为有无数倒伏在他脚下的奴仆,郭敬明的成功、帝国、神话也是由他那众多脑残粉堆积起来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更不是一天衰败的,郭敬明和他的脑残粉自然也是慢慢成长起来的,而把他们孕育成型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
是这个时代造就了郭敬明和他的一切。
郭敬明其实对此心知肚明,他非常清楚当今时代的时代精神,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个时代所孕育、所造就的,他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带有时代的印记,而现在的他虽然功成名就却依然深陷于时代的枷锁中不能自拔。
《小时代》,正是郭敬明以他那深契时代精神的心灵所精心营造的一个幻境。这个幻境正是这个时代数千万人所需要的、梦寐以求的。郭敬明谱写出了这个时代的“中国梦”,虽然是如此得虚假、做作,既不理想也不现实,但这正是大部分人所向往的、所渴望的,是他们的集体意淫。
那这究竟是个怎样的时代呢,这个意淫出来的“中国梦”又是个什么货色呢?
或许得追溯一下历史了。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最为永久而亘古不变的特色是什么,中国的底色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赤色的,那种热烈明艳、激昂澎湃的赤色,那种不加修饰、肆无忌惮的赤色、那种无所顾忌、孤注一掷的赤色。它具有火一般的特性,蓬勃有力、蔓延迅疾,在散发光与热的同时也毁灭了一切,漫无目的地喷发着无穷的欲望横行肆虐,最终能量殆尽归于沉寂,等待下一次的勃发。
这种赤色是地球深处的岩浆,也是深埋于人类心底无意识的冲动。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砺,这与生俱来的冲动慢慢地拥有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发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中国人民可以爆发出惊世骇俗的力量,而那份冲动也将由另外一个有意向性的词汇来转述——反抗,与反抗相应的是默认,是忍耐。中国人民的反抗力是惊人的,而在反抗之前的忍耐力更是惊人的。综观世界史,中国人民的坚忍特性及其所爆发出的反抗精神无疑是首屈一指的。
这股强大的反抗力,在不同的时代、不同人的嘴里,有着不同的称呼:暴动、起义、反叛……而到了二十世纪,它又有了一个新名字:革命!
二十世纪的中国,无疑是在革命的欲火中度过的。那惊天动地的呼号声,那震耳欲聋的炮火声,还有那摄人心魂的批斗声,告诉我们那时的中国绝对是激情四射、斗志昂然,但也同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映红旗帜,这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精神。
激情、热血、旗帜,都是赤色,革命者们在中国这片带有反抗基因的土地上踏着先辈的遗志走出了一个炽热滚烫的时代——赤熔时代。
无量头颅无量血,先烈们的激情与热血并没有带来旗帜的招展,赤熔时代的轰轰烈烈最终换来了一个冰冷坚硬的时代——黑岩时代。
黑岩时代的特色不再是不加修饰的赤色,而是深不见底的黑色,暗黑无垠。人类无意识的冲动、忍无可忍之后的反抗,最终走向了对于终极暴力的崇拜、渴望与追求。经历了赤熔时代,坚持到最后的革命者最终成为拥有最高暴力的统治者。
随之而来的是互相的猜忌、陷害、屠杀,黑色笼罩一切,几无一丝亮色。
滚烫的岩浆喷发之后随即沉淀,形成岩石,层级分明,层级最高且最为坚固的即为黑岩。统治者的权力同样如此,经过一阵群魔乱舞之后,成者为王败者为冦,最高统治者一旦确立,其余大小权力拥有者地位随之确立,同样,等级分明,不得越雷池半步。
与赤熔时代反抗者的自下而上不同,黑岩时代的统治者自上而下,但方向虽然背道而驰,目标却是一致——对终极暴力的占有及滥用。
反抗者及统治者遥遥相望,却实在是一张脸孔的两面,只是在一张越发鲜红的脸皮上面闭着一双越发暗黑的双瞳。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统治者倒下,一个反抗者崛起,永无止境,漫长而悠久的中国历史只是在重复一个如此荒唐的轮回。
“一阴一阳之谓道”,统治者与反抗者或许就是这“一阴一阳”,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所谓胜败,无所谓输赢,只有在注定的宿命中无尽地沉沦。
赤熔时代与黑岩时代构成了中国历史的基调,但不是全部,中国历史也并非只是一部战争与权谋的历史。在赤红与暗黑循环往替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几次试图跳出轮回的变革,但最终都被现实打得七零八落,这证明了迄今为止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还不适合“异类”的存在。
或许是我们走在了歧路,或许是上天还未给予我们适当的机遇,抑或仅仅只是我们还未觉悟。
要觉悟,就需要启蒙,只是我们从未有过一次真正的启蒙。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