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感受的日本
每年的8月,日本的政客们以及媒体人们都尤为繁忙。一年一度的“终战”纪念日即将到来。五花八门的纪念活动,“反思”活动,悼念活动层出不穷。在中日,韩日交恶的2013年,日本右翼势力大肆抬头的背景下,这个八月的种种活动中似乎笼罩着不同寻常的气氛。
我2010-2011在日本留学,时值菅直人担任日本总理大臣。彼时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还不如今日般猖獗。右翼分子在各类电视节目中的出镜率也远不如今日。菅直人虽然政绩一塌糊涂(很多日本人称他为“くそ菅”),但顶多算是无用,却也比较无害一类。中日关系虽然因为撞船事件一度跌入低谷,但大体也还比较稳定。日本现任总理大臣安倍晋三可以说是典型的两面三刀。安倍当选后,在各种场合,只要被问及中日关系的走向,始终一套说辞:“对话大门始终向中国敞开。”另一方面又在钓鱼岛问题上不作出任何妥协。可以说是自己不作出任何的举动,除了翻动三寸不烂之舌。这就是安倍的外交。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安倍在参选之前曾表示,之前任期未能参拜靖国神社而觉得非常遗憾。此举无非是在向已经抬头的右翼示好,企图通过种种举动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今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安倍本人虽然“为了避免中韩的强烈反对”而并未直接参拜靖国神社,可是他却玩了一个花招,向靖国神社供奉“玉串料”。此举可谓一举两得:在中韩看来,总理大臣并未参拜靖国神社;在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看来,安倍其实在事实上已经参拜过了靖国神社。好一个八面玲珑。可惜中韩对安倍这一套早已看腻。
日本类似安倍这样虚伪阴险的政客可谓层出不穷。
那么日本媒体对于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如何呢?8月份日本很多电视台都做了有关二战的节目。日本习惯称为”太平洋战争“以及”中日战争“。其视角几乎千篇一律:战争是残酷的,给日本人带来了巨大的苦痛与创伤。美国对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是令人发指的非人道行为。然而对于日本发动战争的错误鲜有深刻反思,对于在战争中受到巨大创伤的临国,似乎也有意识的进行了淡化,甚至是忽略描述。这可以说是日本人的一贯思维:只关心日本人如何,至于外人的死活,那是无关紧要的。美国导演奥利弗·斯特林就在广岛的讲话中毫不留情地指出来,日本未能像德国一样真正的反省战争,真正的向被害的诸国道歉,因此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真正尊重。
也许至今很多人还认为日本的普通民众不太关心政治。我觉得这里存在很多误解。这种误导大多来自于在日本生活过的中国人。其实仅仅是因为日本人不太跟咱们谈论政治罢了。如果 去日本的书店的政治历史相关的区域稍微转一转,就会发现关于中国的书还真是多到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有关于中日战争的历史的,甚至歪曲中国古代历史的书都有(这个连自己国家历史都尚么有研究清楚的国家竟然养了这么多好管闲事的人)。日本右翼分子如樱井良子(此人极端女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并几乎是心理变态式的疯狂攻击中国,著有《中国:异形的大国》一书),石原慎太郎之流的书更是忝列其中。书名里面大多会有类似“历史的真相”一类的字眼来博取眼球。很难想象,如果普通日本民众不关心政治的话,这些东西哪来的市场。
我所感受的日本,逐渐退却了它亲切的笑容,逐渐退却了樱花的灿烂以及红叶的绚丽,取而代之的是日渐笼罩的阴云。我们不希望战争,我们希望中日世代较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了毛主席曾经说过的最朴实的也是最精辟的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我2010-2011在日本留学,时值菅直人担任日本总理大臣。彼时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还不如今日般猖獗。右翼分子在各类电视节目中的出镜率也远不如今日。菅直人虽然政绩一塌糊涂(很多日本人称他为“くそ菅”),但顶多算是无用,却也比较无害一类。中日关系虽然因为撞船事件一度跌入低谷,但大体也还比较稳定。日本现任总理大臣安倍晋三可以说是典型的两面三刀。安倍当选后,在各种场合,只要被问及中日关系的走向,始终一套说辞:“对话大门始终向中国敞开。”另一方面又在钓鱼岛问题上不作出任何妥协。可以说是自己不作出任何的举动,除了翻动三寸不烂之舌。这就是安倍的外交。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安倍在参选之前曾表示,之前任期未能参拜靖国神社而觉得非常遗憾。此举无非是在向已经抬头的右翼示好,企图通过种种举动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今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安倍本人虽然“为了避免中韩的强烈反对”而并未直接参拜靖国神社,可是他却玩了一个花招,向靖国神社供奉“玉串料”。此举可谓一举两得:在中韩看来,总理大臣并未参拜靖国神社;在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看来,安倍其实在事实上已经参拜过了靖国神社。好一个八面玲珑。可惜中韩对安倍这一套早已看腻。
日本类似安倍这样虚伪阴险的政客可谓层出不穷。
那么日本媒体对于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如何呢?8月份日本很多电视台都做了有关二战的节目。日本习惯称为”太平洋战争“以及”中日战争“。其视角几乎千篇一律:战争是残酷的,给日本人带来了巨大的苦痛与创伤。美国对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是令人发指的非人道行为。然而对于日本发动战争的错误鲜有深刻反思,对于在战争中受到巨大创伤的临国,似乎也有意识的进行了淡化,甚至是忽略描述。这可以说是日本人的一贯思维:只关心日本人如何,至于外人的死活,那是无关紧要的。美国导演奥利弗·斯特林就在广岛的讲话中毫不留情地指出来,日本未能像德国一样真正的反省战争,真正的向被害的诸国道歉,因此无法得到国际社会的真正尊重。
也许至今很多人还认为日本的普通民众不太关心政治。我觉得这里存在很多误解。这种误导大多来自于在日本生活过的中国人。其实仅仅是因为日本人不太跟咱们谈论政治罢了。如果 去日本的书店的政治历史相关的区域稍微转一转,就会发现关于中国的书还真是多到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有关于中日战争的历史的,甚至歪曲中国古代历史的书都有(这个连自己国家历史都尚么有研究清楚的国家竟然养了这么多好管闲事的人)。日本右翼分子如樱井良子(此人极端女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杀,并几乎是心理变态式的疯狂攻击中国,著有《中国:异形的大国》一书),石原慎太郎之流的书更是忝列其中。书名里面大多会有类似“历史的真相”一类的字眼来博取眼球。很难想象,如果普通日本民众不关心政治的话,这些东西哪来的市场。
我所感受的日本,逐渐退却了它亲切的笑容,逐渐退却了樱花的灿烂以及红叶的绚丽,取而代之的是日渐笼罩的阴云。我们不希望战争,我们希望中日世代较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了毛主席曾经说过的最朴实的也是最精辟的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