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从感应开始(上)
今天终于把到达第一天就该完成的“感应清单”(induction checklist)任务完成了。顾名思义,就好像插头和插座那样接应通电。清单中的任务是让新志愿者和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导电相通的过程。清单分三栏,一栏为任务,一栏为新人的签名,一栏为培训督导的签名。详细列举一下清单中的12项任务:
1. 在办公室登记注册
2. 督导姓名
3. 应对紧急情况时,可获取帮助和支持的村里关键人和家庭联系方式
4. 防火程序的相关知识
5. 了解纲领性的文件包括支持计划(大写:必须在开展任何支持任务之前阅读此部分)
6. 了解如何评估风险(大写:必须在开展任何支持任务前阅读此部分)
7. 巡游所住的屋里内外
8. 巡游村里以及各工作坊
9. 见习资深的陪同工作者如何工作(视个人情况决定需要多久时间)
10. 第一周新人不能单独和村民一起,除非陪同工作者,新人和村民都觉得有自信
11. 急救包的位置
12. 知道安全防护人是谁和详细解释安全防护程序
在所有这些项目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搁置在高处的每个村民厚厚一大本的文件夹。刚到达的时候,我很期待能看看每个人的“病历史”,这样心里就比较有底。看到有些人在转过身的瞬间面部表情瞬间愤怒,或者对着空气骂人指来指去,自言自语,或者忽然跑来到处翻东西,我就很紧张。还好我也不怕丢脸,有啥不懂的都问。说出个名词,即使一个一个字给我拼写我也不明白,然后别人就给我解释,描述这种症状的人通常会怎样。我也曾想过要立志学好这些医学名词,但头两周到村里,似乎每个人都知道我的名字,每天都认识新的人,见面遇到别人,别人叫我名字,我hello之后就哑巴了。特别尴尬。小村很小,走两步就遇到人。于是我的大部分精力,也都花在记住人名,记住别人住在哪家,把名字和长相对应起来。因为对专业英文的压力导致系列不自信,本来离开新西兰时一口流利kiwi口音让别人以为我移民多年了,到了村里没几天,我就变得哑巴式英语,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表达困难要靠指手画脚。
和河北小妹去约克警察局注册时,她在国内读的是社工,听她说某某就是有自闭症的,我还满一头雾水的,首先我不懂得自闭症的英文是什么,其次,就算我知道“自闭症”这三个字,我也不了解什么叫做自闭症。怎么说呢,很快就发现,真心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到今天看到每个人都有那么一大本的文件详细记录其若干年来所有的生活史,社工医学专家联合会诊后给出的生活支持计划,以及详细的健康报告跟踪记录。我忽然觉得很感谢自己的英文没有很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去查过那些抛入耳朵的医学名词对应的中文是什么,所以我完全没有任何概念谁属于什么类型的“病”,于是也没有把别人当病人看待。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我来到camphill做义工,坦诚说我不是来献爱心的,而是真心来学习的,在性格上我希望自己能更包容,能更积极,修平等心。我相当期望在结束这一年之后我更有爱心更圆满,抛开那些对错是非的判断界分。对于我的这个心愿,感谢老天很应景地给我安排了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同龄人F作为我的工作搭档。我们家没有house parents,除了F和我是驻家的coworker,还有两位外聘的support worker几乎每天从村外过来上班。从他们和村民的沟通中,我经常是真的被一些细节震撼到,觉得说,天啊,这也太把人当人看了,无歧视和平等原则真是打心眼里贯彻到和心沟通的层面了。说几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先是第一天工作的故事,第一周其实我就没安排,大家让我好好睡觉,调整时差,到处逛逛,但是大家都在忙乎我一个人闲着,实在是无聊。就到厨房帮忙。
上午和大家一起做饭。每个人的饮食需求都被顾及到了。A对面粉麦子类过敏,B是素食者,C杜绝牛奶产品。
和这里的suppport worker聊天,他是newcastle人,两个儿子一个七岁一个九岁都在村里的学校上学。说是为了孩子们过来读书,于是他把家搬到了村子附近。我家就在山谷下,他说。
Q:那你来上班的时候就可以顺便把他们接过来咯?
A:不用,我们都可以骑自行车来,大概十分钟。他们自己来学校。(在国内爸妈不接送小学生上学的情况也太少了吧)
Q:你搬家过来就是为了孩子们来村里上学吗?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呢?因为是华德福教育的热爱者吗?
A:是的,搬家到村口就是为了孩子们上学方便。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放松的环境中去成长,充分完整地认识生活。
Q:能问问你在这里工作有什么心得吗?这些人会不会有暴力行为?我看到有些人在一转过身子就龇牙咧嘴地发狠?今早我看到F给他们服药,我没有任何医学基础怎么办?
A:不,完全没有任何危险。他们有时候只是发泄一下情绪,可能会彼此生气。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危险性,和在医院里的精神病人不同。有时候他们拿着刀,也只是拿在手里,不会用来做任何危及人身的事情。没有医学经验不要紧,屋子旁总有医生,经过训练后你只要知道给谁拿什么药,还有一些基础操作就可以了。其实在这里工作,it’s all about respect.(全然在于你是否懂得尊重),只要你尊重别人,认真关心别人。别人也会一样回馈你的。对吗,安东尼?他把话题让安东尼接上。
小老头安东尼认真的点头,没错没错。然后对我说,you will be fine, you are nice lady. I like you. Do you like me? (放心放心,你是个好女士。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然后又伸手过来和我握手。
(这段在当天把我感动坏了。以前在心理咨询的培训时,我很认同说,其实别想着要让别人怎么去改变,别瞎动脑子摆架势。心里咨询是心的陪伴,关键在于倾听,倾听者要做的事是带着单纯的心去认识下对方是个怎样的人。真正有效的因素是倾听者带着对人的兴趣。而在波顿的新人指引中,有一条也写到,在这里你会体会到对一个人产生兴趣而不是好奇(interest other than curiosity )。P作为一个专业的工作者,并没有给我什么培训计划看什么书或者像谁求助的建议,而只是说,这在于尊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脾气,你去了解他,尊重他,关心他,就会一样获得同样的东西。而常莫名发脾气骂人,走路不平眼神古怪的恶魔样老头安东尼,居然就很认真地点头并且给予我鼓励。我们在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场,并没有把工作者和被服务者隔开。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我开始体会到“对人有兴趣”和“对人有好奇之心”有什么不一样。好奇满足的是一己对新鲜事物的欲望,而兴趣里是包含着尊重和真诚的。)
Q:可以问问你在这份工作support-worker之前的工作经历吗?
A:我曾经在医院里做过四年护士,也曾经在精神病疗养院里工作过三年。
(嘻嘻,待续~ )
晚安
23:26 @Hall North,Botton
1. 在办公室登记注册
2. 督导姓名
3. 应对紧急情况时,可获取帮助和支持的村里关键人和家庭联系方式
4. 防火程序的相关知识
5. 了解纲领性的文件包括支持计划(大写:必须在开展任何支持任务之前阅读此部分)
6. 了解如何评估风险(大写:必须在开展任何支持任务前阅读此部分)
7. 巡游所住的屋里内外
8. 巡游村里以及各工作坊
9. 见习资深的陪同工作者如何工作(视个人情况决定需要多久时间)
10. 第一周新人不能单独和村民一起,除非陪同工作者,新人和村民都觉得有自信
11. 急救包的位置
12. 知道安全防护人是谁和详细解释安全防护程序
在所有这些项目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搁置在高处的每个村民厚厚一大本的文件夹。刚到达的时候,我很期待能看看每个人的“病历史”,这样心里就比较有底。看到有些人在转过身的瞬间面部表情瞬间愤怒,或者对着空气骂人指来指去,自言自语,或者忽然跑来到处翻东西,我就很紧张。还好我也不怕丢脸,有啥不懂的都问。说出个名词,即使一个一个字给我拼写我也不明白,然后别人就给我解释,描述这种症状的人通常会怎样。我也曾想过要立志学好这些医学名词,但头两周到村里,似乎每个人都知道我的名字,每天都认识新的人,见面遇到别人,别人叫我名字,我hello之后就哑巴了。特别尴尬。小村很小,走两步就遇到人。于是我的大部分精力,也都花在记住人名,记住别人住在哪家,把名字和长相对应起来。因为对专业英文的压力导致系列不自信,本来离开新西兰时一口流利kiwi口音让别人以为我移民多年了,到了村里没几天,我就变得哑巴式英语,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表达困难要靠指手画脚。
和河北小妹去约克警察局注册时,她在国内读的是社工,听她说某某就是有自闭症的,我还满一头雾水的,首先我不懂得自闭症的英文是什么,其次,就算我知道“自闭症”这三个字,我也不了解什么叫做自闭症。怎么说呢,很快就发现,真心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到今天看到每个人都有那么一大本的文件详细记录其若干年来所有的生活史,社工医学专家联合会诊后给出的生活支持计划,以及详细的健康报告跟踪记录。我忽然觉得很感谢自己的英文没有很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去查过那些抛入耳朵的医学名词对应的中文是什么,所以我完全没有任何概念谁属于什么类型的“病”,于是也没有把别人当病人看待。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我来到camphill做义工,坦诚说我不是来献爱心的,而是真心来学习的,在性格上我希望自己能更包容,能更积极,修平等心。我相当期望在结束这一年之后我更有爱心更圆满,抛开那些对错是非的判断界分。对于我的这个心愿,感谢老天很应景地给我安排了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同龄人F作为我的工作搭档。我们家没有house parents,除了F和我是驻家的coworker,还有两位外聘的support worker几乎每天从村外过来上班。从他们和村民的沟通中,我经常是真的被一些细节震撼到,觉得说,天啊,这也太把人当人看了,无歧视和平等原则真是打心眼里贯彻到和心沟通的层面了。说几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先是第一天工作的故事,第一周其实我就没安排,大家让我好好睡觉,调整时差,到处逛逛,但是大家都在忙乎我一个人闲着,实在是无聊。就到厨房帮忙。
上午和大家一起做饭。每个人的饮食需求都被顾及到了。A对面粉麦子类过敏,B是素食者,C杜绝牛奶产品。
和这里的suppport worker聊天,他是newcastle人,两个儿子一个七岁一个九岁都在村里的学校上学。说是为了孩子们过来读书,于是他把家搬到了村子附近。我家就在山谷下,他说。
Q:那你来上班的时候就可以顺便把他们接过来咯?
A:不用,我们都可以骑自行车来,大概十分钟。他们自己来学校。(在国内爸妈不接送小学生上学的情况也太少了吧)
Q:你搬家过来就是为了孩子们来村里上学吗?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呢?因为是华德福教育的热爱者吗?
A:是的,搬家到村口就是为了孩子们上学方便。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放松的环境中去成长,充分完整地认识生活。
Q:能问问你在这里工作有什么心得吗?这些人会不会有暴力行为?我看到有些人在一转过身子就龇牙咧嘴地发狠?今早我看到F给他们服药,我没有任何医学基础怎么办?
A:不,完全没有任何危险。他们有时候只是发泄一下情绪,可能会彼此生气。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危险性,和在医院里的精神病人不同。有时候他们拿着刀,也只是拿在手里,不会用来做任何危及人身的事情。没有医学经验不要紧,屋子旁总有医生,经过训练后你只要知道给谁拿什么药,还有一些基础操作就可以了。其实在这里工作,it’s all about respect.(全然在于你是否懂得尊重),只要你尊重别人,认真关心别人。别人也会一样回馈你的。对吗,安东尼?他把话题让安东尼接上。
小老头安东尼认真的点头,没错没错。然后对我说,you will be fine, you are nice lady. I like you. Do you like me? (放心放心,你是个好女士。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然后又伸手过来和我握手。
(这段在当天把我感动坏了。以前在心理咨询的培训时,我很认同说,其实别想着要让别人怎么去改变,别瞎动脑子摆架势。心里咨询是心的陪伴,关键在于倾听,倾听者要做的事是带着单纯的心去认识下对方是个怎样的人。真正有效的因素是倾听者带着对人的兴趣。而在波顿的新人指引中,有一条也写到,在这里你会体会到对一个人产生兴趣而不是好奇(interest other than curiosity )。P作为一个专业的工作者,并没有给我什么培训计划看什么书或者像谁求助的建议,而只是说,这在于尊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脾气,你去了解他,尊重他,关心他,就会一样获得同样的东西。而常莫名发脾气骂人,走路不平眼神古怪的恶魔样老头安东尼,居然就很认真地点头并且给予我鼓励。我们在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场,并没有把工作者和被服务者隔开。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我开始体会到“对人有兴趣”和“对人有好奇之心”有什么不一样。好奇满足的是一己对新鲜事物的欲望,而兴趣里是包含着尊重和真诚的。)
Q:可以问问你在这份工作support-worker之前的工作经历吗?
A:我曾经在医院里做过四年护士,也曾经在精神病疗养院里工作过三年。
(嘻嘻,待续~ )
晚安
23:26 @Hall North,Bo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