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恶源于哪里
我一直关注恶趣味,关注死亡,关注残忍,是内心世界的表现?现实生活让我们总是向善,一个比较敏感的人就会用恶趣味来表达?
我确是这样的,一直以来关注死亡的事儿。关注死亡的事儿源于青年病弱,自身与死亡的无比接近,使我提早意识到这个哲学命题,并且陷入不断的思考之中。思考的结果并没有让我惧怕,有时侯难免觉得人生虚空,不能抓住人生的意义何在。有时侯这个思考就象一只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不是说它快乐,而是说周而复始,无边无际,思考往往会掉入一个漩涡不可自拔。生病事件是一个引子,引出关于人生和死亡的思考。
平凡的人大多没有这样的意识,我是说他们生活平淡平安,没有大的波折和特别的经历,既没有特别悲也没有特别喜。人生的曲线只有细小的小纹。关于死亡的事儿,他们从来不去想,即便刚参加完了一个葬礼回来,他们依然是兴高彩烈的,他们内心丝毫不受死亡的沉重影响。那个刚刚失去生命的人,顶多让他们惋惜一下别人的死亡的急骤罢了。不会内心深层引发任何浪花,甚至连一朵涟漪也没有。死亡是太久远的东西,虽然他们知道人没有永恒的生命。但是这个事情似乎遥遥无期,琐碎生活的堆积,世俗欲望的勃发,都把这个貌似沉重的命题推到无边无际去。
佛教说,人要时刻准备死,在思想上做好准备。今天脱下这双鞋,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穿上。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无常。只要时刻做好了准备,在它到来的时侯,才不会慌张恐惧,所以才能在以后旅途中走上相对好的一条道路。其实单单是在面对死亡的死前这一段时间带来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这是宗教的好处,使人坦然面对死亡。
我一向关注光亮的反面,大概是因为我生活得一直在幽暗的阴影之中。
我喜欢重口味描述人心理变态的电影,觉得这个比那些华丽夸张的电影更加深刻,并且饶有趣味。喜欢那些科幻或者玄幻诡异风格的电影,会想到这个世间除了我们看到的平凡的日常的存在之外,说不定有另外的存在形式。也许在一个平常的包围之下,有一个异常的核心,在普通人看来,毫无区别。而平静的湖面之下另有玄机,我感兴趣的是那些玄机。喜欢描述普通人的令人动容的人性之美的电影,这时你会感觉到,人的生命是有意义的,而爱是让我们活下去的最大的力量,爱是最大的意义。
而对于恶的兴趣,就涉及了人性复杂。人无疑是多面的,谁说人就得斯斯文文?捉对撕杀的是不是人类,只有人才会说自己活得象猪一样,而猪从来不会说自己活得象人。为什么一个在家是慈爱的父亲宽厚的长兄,为什么他踏上南京的土地,就成了魔鬼,在伙同作恶的群体行为中,一个人灵魂中的恶完全爆发出来,毫无界限和规则管理。一个生活在平常时代的人,并非没有恶的流露,由于规则的限制和自我的管理,往往很快扑灭,形不成足以毁灭一切的大火。而脱离管控,进入规则真空,再加上群体性的伙同做恶,个体的人很快扑入集体的人类行为之中,人性善良之光泯灭,恶之火熊熊燃烧。
我们内心里没有一闪而过的恶念吗?面对压迫我们的领导,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对不公平的境遇,面对毫无道理可讲的荒谬经历,一闪而过的恐怕就有杀人放火爆炸的念头。也想拿了那个小人的孩子作质,发泄一下心中极度的不满和失衡。幸好只是一念,小火光闪了一下,就很快被理性之光人性之善扑灭。
我们内心里必然存在恶念,而使恶念不成为恶行,是人不断矫正和平衡的结果。做为一个正常的人,有能力调整自己。人生的行进中,无不象存于熔炉之中。善恶念的斗争,理性感性的平衡,追求光明的本性和心底恶欲的萌生,在自我控制和融炼的过程中,不断混和包裹,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街道上行走的你我。
人之初,是本善还是本恶?儿童会毫无感觉地捏死一只小鸡,扯开一只蚂蚱。那是因为生命之初,人并无善恶之念,所谓善恶,是后天教化,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之后定义出来的。根椐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影响,把哪些有利于群体发展的行为定义为善,那些危害群体和个人发展的定义为恶。一个小孩子,起初是不懂得善恶的,家长和社会教化以后才懂得,小动物是和我们一样平等的生命,它们会疼,他才会有爱护的行为,不再破坏。
基于生物本能的行为,起初并没有善恶之分。雄性动物追求和更多的雌性性交,是为留下更多的后代的生物本能。这在动物界是极为普遍的动物行为之一。而在现代人类社会里,为了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一夫一妻的稳定的家庭结构。形成了出轨有罪的社会道德标准。于是众多男性往往匍匐挣扎于想要更多女人的生物本能和忠于配偶的善良的道德之间的两难境地。从生物角度说,你会更理解出轨的男男女女们。那么这个出轨的行为,按照现行人类社会的标准,完全可以定义为恶了。
为什么一个配偶出轨了的人会觉得受到配偶的伤害?是社会道德教会我们的吗?从生物角度来说,一只雌性,它的配偶出轨了,由于它的配偶把应该照顾自己和孩子的时间用在了别的雌性身上,它的遗传利益受到了破坏,它是受到了伤害的。而把这个事件放在人类社会上,由于人具有思考,道德教化,使女人受到的伤害,往往是双重的。除了利益上的损失,尚有心灵的创伤。
这也是出轨行为定义为恶的原因吧。
这样的恶很容易找到来源,比如说出轨来源于动物本能。那么其它的呢?
人有没有欺凌弱小的本能,有没有杀戮的本能?动物是有的,为了生存,为了得到更多的食物,肉食动物得到食物是要杀掉对方的,而对方是比它更为弱小的动物,那么欺凌弱小的动物为了得到食物这种行为,在动物界又哪有善恶之分呢?放在人类社会里,这又是恶行了。
说到残忍,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说,如果把对方放在和自己一样的地位上,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就不会有残忍了。所以会有孩童的残忍,如果孩子把小鸡当成和他一样的动物,他就不会残害它们了。
当然我还是很乱,并没有找到答案。人类残忍,或者由亲爱的家人变成残忍的敌人的中间,都经过了什么路途?
我确是这样的,一直以来关注死亡的事儿。关注死亡的事儿源于青年病弱,自身与死亡的无比接近,使我提早意识到这个哲学命题,并且陷入不断的思考之中。思考的结果并没有让我惧怕,有时侯难免觉得人生虚空,不能抓住人生的意义何在。有时侯这个思考就象一只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不是说它快乐,而是说周而复始,无边无际,思考往往会掉入一个漩涡不可自拔。生病事件是一个引子,引出关于人生和死亡的思考。
平凡的人大多没有这样的意识,我是说他们生活平淡平安,没有大的波折和特别的经历,既没有特别悲也没有特别喜。人生的曲线只有细小的小纹。关于死亡的事儿,他们从来不去想,即便刚参加完了一个葬礼回来,他们依然是兴高彩烈的,他们内心丝毫不受死亡的沉重影响。那个刚刚失去生命的人,顶多让他们惋惜一下别人的死亡的急骤罢了。不会内心深层引发任何浪花,甚至连一朵涟漪也没有。死亡是太久远的东西,虽然他们知道人没有永恒的生命。但是这个事情似乎遥遥无期,琐碎生活的堆积,世俗欲望的勃发,都把这个貌似沉重的命题推到无边无际去。
佛教说,人要时刻准备死,在思想上做好准备。今天脱下这双鞋,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穿上。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无常。只要时刻做好了准备,在它到来的时侯,才不会慌张恐惧,所以才能在以后旅途中走上相对好的一条道路。其实单单是在面对死亡的死前这一段时间带来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这是宗教的好处,使人坦然面对死亡。
我一向关注光亮的反面,大概是因为我生活得一直在幽暗的阴影之中。
我喜欢重口味描述人心理变态的电影,觉得这个比那些华丽夸张的电影更加深刻,并且饶有趣味。喜欢那些科幻或者玄幻诡异风格的电影,会想到这个世间除了我们看到的平凡的日常的存在之外,说不定有另外的存在形式。也许在一个平常的包围之下,有一个异常的核心,在普通人看来,毫无区别。而平静的湖面之下另有玄机,我感兴趣的是那些玄机。喜欢描述普通人的令人动容的人性之美的电影,这时你会感觉到,人的生命是有意义的,而爱是让我们活下去的最大的力量,爱是最大的意义。
而对于恶的兴趣,就涉及了人性复杂。人无疑是多面的,谁说人就得斯斯文文?捉对撕杀的是不是人类,只有人才会说自己活得象猪一样,而猪从来不会说自己活得象人。为什么一个在家是慈爱的父亲宽厚的长兄,为什么他踏上南京的土地,就成了魔鬼,在伙同作恶的群体行为中,一个人灵魂中的恶完全爆发出来,毫无界限和规则管理。一个生活在平常时代的人,并非没有恶的流露,由于规则的限制和自我的管理,往往很快扑灭,形不成足以毁灭一切的大火。而脱离管控,进入规则真空,再加上群体性的伙同做恶,个体的人很快扑入集体的人类行为之中,人性善良之光泯灭,恶之火熊熊燃烧。
我们内心里没有一闪而过的恶念吗?面对压迫我们的领导,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对不公平的境遇,面对毫无道理可讲的荒谬经历,一闪而过的恐怕就有杀人放火爆炸的念头。也想拿了那个小人的孩子作质,发泄一下心中极度的不满和失衡。幸好只是一念,小火光闪了一下,就很快被理性之光人性之善扑灭。
我们内心里必然存在恶念,而使恶念不成为恶行,是人不断矫正和平衡的结果。做为一个正常的人,有能力调整自己。人生的行进中,无不象存于熔炉之中。善恶念的斗争,理性感性的平衡,追求光明的本性和心底恶欲的萌生,在自我控制和融炼的过程中,不断混和包裹,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街道上行走的你我。
人之初,是本善还是本恶?儿童会毫无感觉地捏死一只小鸡,扯开一只蚂蚱。那是因为生命之初,人并无善恶之念,所谓善恶,是后天教化,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之后定义出来的。根椐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影响,把哪些有利于群体发展的行为定义为善,那些危害群体和个人发展的定义为恶。一个小孩子,起初是不懂得善恶的,家长和社会教化以后才懂得,小动物是和我们一样平等的生命,它们会疼,他才会有爱护的行为,不再破坏。
基于生物本能的行为,起初并没有善恶之分。雄性动物追求和更多的雌性性交,是为留下更多的后代的生物本能。这在动物界是极为普遍的动物行为之一。而在现代人类社会里,为了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一夫一妻的稳定的家庭结构。形成了出轨有罪的社会道德标准。于是众多男性往往匍匐挣扎于想要更多女人的生物本能和忠于配偶的善良的道德之间的两难境地。从生物角度说,你会更理解出轨的男男女女们。那么这个出轨的行为,按照现行人类社会的标准,完全可以定义为恶了。
为什么一个配偶出轨了的人会觉得受到配偶的伤害?是社会道德教会我们的吗?从生物角度来说,一只雌性,它的配偶出轨了,由于它的配偶把应该照顾自己和孩子的时间用在了别的雌性身上,它的遗传利益受到了破坏,它是受到了伤害的。而把这个事件放在人类社会上,由于人具有思考,道德教化,使女人受到的伤害,往往是双重的。除了利益上的损失,尚有心灵的创伤。
这也是出轨行为定义为恶的原因吧。
这样的恶很容易找到来源,比如说出轨来源于动物本能。那么其它的呢?
人有没有欺凌弱小的本能,有没有杀戮的本能?动物是有的,为了生存,为了得到更多的食物,肉食动物得到食物是要杀掉对方的,而对方是比它更为弱小的动物,那么欺凌弱小的动物为了得到食物这种行为,在动物界又哪有善恶之分呢?放在人类社会里,这又是恶行了。
说到残忍,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说,如果把对方放在和自己一样的地位上,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就不会有残忍了。所以会有孩童的残忍,如果孩子把小鸡当成和他一样的动物,他就不会残害它们了。
当然我还是很乱,并没有找到答案。人类残忍,或者由亲爱的家人变成残忍的敌人的中间,都经过了什么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