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一席 第13期】2013年08月18日 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三层小剧场
2013年8月18日,第一次参加了《一席》的现场录制。由于当时报名很及时,所以很幸运地收到邀请参加的短信,于是8月18日一早就起来,动车直达上海,本来通知下午一点之前就要入场,但是等我下了地铁之后就将近一点了,然后出来之后还要走一段路,因为当代艺术博物馆位置比较偏,路上找了一会才找到,不过还好到达的时候还没有开讲,但是已经没有好的位置可以坐了,一个小剧场,到处挤满了人,我就只能坐在讲台左侧最边上了。
这一次参加《一席》的现场录制,感受很深刻,也有很多的惊喜。深刻的原因是,之前一直在网上看《一席》的视频,很支持很喜欢这个舞台、舞台上的人、舞台上的人的故事,自己也一直深受感染,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思考,现在我听着别人的故事,我也要逐渐编织我自己的人生故事,做一个有故事的人。和视频中一样,在《一席》现场所听的故事依然很精彩很发人深省,虽然一场录制长达5个多小时,但我听得很投入很认真,甚至有些感动。比如,贵州晟世锦绣民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余英在谈到现代社会环境下苗绣的传承和发展时,对于贵州山村中传统手工艺的逐渐没落她感到很无奈,但是一方面她也想要带领大家发扬苗绣这些传统手工艺。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因为缺人,但是这件事情的意义却是深远的。记得她说了一句话,“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手工制作的东西更有纪念价值和意义?因为它是有温度的,它不是冰冷的机械制造出来的。”除了余英,戏班乐队的传统民族乐器所带来的震撼视听感受也让人回味和深思,那些由鼓、三弦、锣、铃,甚至水桶、木块形成的乐器组合,也使人想起小时候村里的那些鼓声和锣声,没错,这就是中国的民族的声音。很多时候,我们一直在追赶时代,时代也被我们赶着向前跑,我们很容易就忽视和遗忘了我们本来就有的东西,甚至有可能也忘了自己从哪里来,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只是拼命向前跑,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却忘了我们的名族的传统的一些美好记忆,这是值得深思的。
惊喜的原因就是,原来8月18日刚好是《一席》正式开播一周年纪念的日子,被我赶上了。其实,准确地说,2012年8月26日才是第一期,但是8月18日是一周年纪念之前的最近的一期。所以现场也请来了几位过去一年中在《一席》讲台上比较受观众好评的讲者。比如主持人大冰、卖包子的童启华(我的校友)、张强医生、教师蔡朝阳、造房子的苏运升等。由于这些人的视频之前大多都已经看过了,也很是喜欢,所以当时能在现场见到这些有故事的人,很是惊喜。
总之,从《一席》现场回来的感受就是:不论在哪里听《一席》讲故事,都是一样的喜欢和感动。希望有一天,我不用再去听别人的故事,因为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故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别人的故事,去创造自己的人生故事。
2013年8月18日,第一次参加了《一席》的现场录制。由于当时报名很及时,所以很幸运地收到邀请参加的短信,于是8月18日一早就起来,动车直达上海,本来通知下午一点之前就要入场,但是等我下了地铁之后就将近一点了,然后出来之后还要走一段路,因为当代艺术博物馆位置比较偏,路上找了一会才找到,不过还好到达的时候还没有开讲,但是已经没有好的位置可以坐了,一个小剧场,到处挤满了人,我就只能坐在讲台左侧最边上了。
这一次参加《一席》的现场录制,感受很深刻,也有很多的惊喜。深刻的原因是,之前一直在网上看《一席》的视频,很支持很喜欢这个舞台、舞台上的人、舞台上的人的故事,自己也一直深受感染,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思考,现在我听着别人的故事,我也要逐渐编织我自己的人生故事,做一个有故事的人。和视频中一样,在《一席》现场所听的故事依然很精彩很发人深省,虽然一场录制长达5个多小时,但我听得很投入很认真,甚至有些感动。比如,贵州晟世锦绣民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余英在谈到现代社会环境下苗绣的传承和发展时,对于贵州山村中传统手工艺的逐渐没落她感到很无奈,但是一方面她也想要带领大家发扬苗绣这些传统手工艺。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因为缺人,但是这件事情的意义却是深远的。记得她说了一句话,“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手工制作的东西更有纪念价值和意义?因为它是有温度的,它不是冰冷的机械制造出来的。”除了余英,戏班乐队的传统民族乐器所带来的震撼视听感受也让人回味和深思,那些由鼓、三弦、锣、铃,甚至水桶、木块形成的乐器组合,也使人想起小时候村里的那些鼓声和锣声,没错,这就是中国的民族的声音。很多时候,我们一直在追赶时代,时代也被我们赶着向前跑,我们很容易就忽视和遗忘了我们本来就有的东西,甚至有可能也忘了自己从哪里来,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只是拼命向前跑,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却忘了我们的名族的传统的一些美好记忆,这是值得深思的。
惊喜的原因就是,原来8月18日刚好是《一席》正式开播一周年纪念的日子,被我赶上了。其实,准确地说,2012年8月26日才是第一期,但是8月18日是一周年纪念之前的最近的一期。所以现场也请来了几位过去一年中在《一席》讲台上比较受观众好评的讲者。比如主持人大冰、卖包子的童启华(我的校友)、张强医生、教师蔡朝阳、造房子的苏运升等。由于这些人的视频之前大多都已经看过了,也很是喜欢,所以当时能在现场见到这些有故事的人,很是惊喜。
总之,从《一席》现场回来的感受就是:不论在哪里听《一席》讲故事,都是一样的喜欢和感动。希望有一天,我不用再去听别人的故事,因为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故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别人的故事,去创造自己的人生故事。
![]() |
大冰,主持人出身,真的很能侃啊 |
![]() |
大冰,高中时期喜欢看他主持的《阳光快车道》 |
![]() |
卖包子的童启华校友,有创业精神,“甘其食”的包子的确很好吃 |
![]() |
YiXi的大LOGO,很亮眼 |
![]() |
口号就是:人文 科技 白日梦 |
![]() |
上一张侧面图,这就是我所坐的位置,人满被挤偏了 |
![]() |
第十三期,入场券,369号,就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