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上的兰陵王以及其他(一)
因为《兰陵王》热播所以百度了好多资料整理如下,绝不敢说科普、王道,仅属兴之所至、聊以自娱,且个人能力有限,更非专业出身,如有错缺请指出,LZ一向玻璃心请轻拍,错了我会改的。。。
整这个绝对不是为了跟《兰陵王》的情节争锋相对,电视粉请不要来拍我,因为正是电视引起了我的兴趣(冯叔所塑造的形象实在功不可没,虽然实在很想吐槽兰陵王的人设,说好听就是愚忠,说不好听就是2B),想“人肉”一下和我王有关的各位历史人物,结果没想到居然扒出了这么多。。。还看到了N多感人的爱情故事,北朝后妃各个堪比杨雪舞啊。。。
我很清楚电视是电视,历史是历史,那种感觉就像古人写《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故事有好多都和历史不太相符,但是结果其实是《三国演义》的故事还比较妇孺皆知。。。还有古人创作的说书、京剧什么的,不就跟现在的剧本、电视剧一样么,你无法阻止人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那些骂电视剧不忠于历史的。。。我也没办法。。。历史粉也请不要来拍我
--------------------------我是自娱自乐的分割线----------------------------
公元524年,六镇起义。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后,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後发起了反汉化的大起事,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边镇军事豪强乘机扩充实力,其中尔朱荣实力最盛。其时高欢和宇文泰都在尔朱荣麾下效力,但高欢渐渐拔地而起,宇文泰势力较低。
高欢其人,原为汉,因祖上怀罪徙居怀朔镇,自小在鲜卑族中长大,受鲜卑文化影响。年轻时在城墙之上劳役,因相貌奇伟、面带忠厚,有英雄之气而被鲜卑贵族之女娄昭君慧眼青睐,暗中赠送财物并与之结成美满姻缘。之后娄昭君以家资财力相助高欢广结人缘,屡立战功,最终官至东魏宰相。
娄昭君不知道是不是电视上的皇姥姥。。。我不明白我王为毛要叫她“姥姥”?明明是奶奶好么?
公元531年,高欢起兵声讨尔朱氏,在信都(今河北冀县)拥立元朗为魏帝(后废帝)。
尔朱氏失败后,高欢命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宇文泰是他的有力辅佐。
公元532年,高欢立元修为帝(北魏孝武帝)。
史书上说他遍体有鳞纹。。。这。。。真的不是皮肤病嘛!!!叫什么来着!!!
元修嫡妻为高欢长女(永熙皇后高氏),双方无感情。元修出逃后改嫁元韶。
元修妹妹平原公主,初嫁开封府张欢,但张欢生性贪残,对待公主无礼,于是元修杀张欢,改封元氏为冯翊公主,另嫁给宇文泰。
公元534年,侯莫陈悦在平凉(今属甘肃平凉西南)杀死贺拔岳后,宇文泰继统其军众,击败侯莫陈悦,向东进据长安。
同年,元修与高欢正式决裂,携情妇元明月(元修的堂姐)、元宝炬(元明月的哥哥、元修的堂兄)等率众入关投奔妹妹冯翊公主的未婚夫宇文泰。十月,高欢以元修弃国为名,在洛阳另立元善见为帝(东魏孝静帝);十二月,宇文泰以元修淫乱丛姊妹为名先杀元明月,再以此为契机毒杀元修,并改立元宝炬为帝(西魏文帝),从此北魏正式分裂为东西魏。
公元535年,元宝炬称帝后封妃乙弗氏为皇后。
--------------------------下面是第一个爱情故事-----------------------------
乙弗皇后生性节俭,性情仁慈,与文帝感情甚笃,夫妻生活13年,共生下了12个子女,但只存活元钦、元戊两子。后宇文泰苦谏文帝废后改纳柔然头兵可汗阿那瑰之女为后,以为结好柔然。
公元538年二月,文帝无奈废乙弗皇后,逊居别宫、出家为尼。三月,立柔然公主郁久闾氏为皇后。郁久闾氏性情极妒,文帝只好遣子武都王元戊为秦州刺史,与母亲乙弗氏一同赴镇。虽然如此,文帝心中还是对乙弗皇后念念不忘,密令乙弗氏养发,想让她还俗回宫。但这些都是宫闱事秘,并没有外人知道。
公元540年春,柔然再次大举南侵,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郁久闾氏嫉妒乙弗皇后的缘故。文帝无奈地说:“哪有百万之师是为了一个女子而发兵的,就算真是这样,你们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又有何脸面去见我的众将士?”只好忍痛派遣中常侍曹宠拿着自己的手敕去让乙弗皇后自杀。乙弗皇后拿到手敕后哭着说:“只要皇上能长命百岁,天下太平,我就是死了也没关系。”于是叫来儿子武都王元戊与他诀别。又给太子元钦传下遗命,言辞悲怆,恸哭良久。周围的侍从们也都哭泣不止,不敢抬头看她。乙弗皇后还叫来僧人准备好东西,让她的侍女们都出家,并亲手帮她们削发。做完这些事情以后,乙弗皇后就走进房间,蒙上被子把自己给闷死了,死时年仅31岁。乙弗皇后死后,朝廷在麦积崖凿了石龛给她下葬,灵柩将要送入石龛的时候,突然飘来两朵云先后进入石龛,过了一会儿,一朵云消散在石龛中,另一朵云则飘了出来,后来这个石龛被称为寂陵。等到文帝修好永陵后,便写了一封手书说想等自己死后与乙弗皇后合葬。于是朝廷给乙弗皇后追谥号为文皇后,供奉于太庙中。元钦登基后,乙弗皇后与文帝元宝炬合葬于永陵。
《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
时新都关中,务欲东讨,蠕蠕寇边,未遑北伐,故帝结婚以抚之。于是更纳悼后,命后逊居别宫,出家为尼。悼后犹怀猜忌,复徙后居秦州,依子秦州刺史武都王。帝虽限大计,恩好不忘,后密令养发,有追还之意。然事秘禁,外无知者。
六年春,蠕蠕举国度河,前驱已过夏,颇有言虏为悼后之故兴比役。帝曰:“岂有百万之众为一女子举也?虽然,致此物论,朕亦何颜以见将帅邪!”乃遣中常侍曹宠赍手敕令后自尽。后奉敕,挥泪谓宠曰:“愿至尊享千万岁,天下康宁,死无恨也。”因命武都王前,与之决。遗语皇太子,辞皆凄怆,因恸哭久之。侍御咸垂涕失声,莫能仰视。召僧设供,令侍婢数十人出家,手中落发。事毕,乃入室,引被自覆而崩,年三十一。凿麦积崖为龛而葬,神柩将入,有二丛云先入龛中,顷之一灭一出,后号寂陵。及文帝山陵毕,手书云,万岁后欲令兵配飨。公卿乃议追谥曰文皇后,祔于太庙。废帝时,合葬于永陵。
关于飘入乙弗皇后石棺中的两朵云那个。。。可见古人也会在正儿八经的史书里瞎掰啊。。。还有,据说一开始大臣们想让文帝与悼皇后合葬,但是一出发车碾就会断掉,后来才发现文帝手书的遗诏是想与乙弗皇后合葬。。。这个我查不到出处
乙弗皇后死去的同一年,郁久闾氏正在瑶华殿怀孕待产中,听到有狗叫声于是感觉心里厌烦(一般迷信的说法:猫狗能看到灵异)。又看到一个盛装的夫人来到她的房间,于是郁久闾氏问周围的人:“这是谁?”但是无论是医生、巫师、侍从都没有看见任何人,于是大家觉得那是乙弗皇后的魂魄。最后郁久闾氏因为难产而死,年仅16岁,先埋葬在少原陵。后来与帝后合葬在永陵。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
六年,后怀孕将产,居于瑶华殿,闻上有狗吠声,心甚恶之。又见妇人盛饰来至后所,后谓左右:“此为何人?”医巫傍侍,悉无见者,时以为文后之灵。产讫而崩,年十六,葬于少陵原。十七年,合葬永陵。
于是这对夫妻和那个其实也挺可怜的政治牺牲品小三公主,就这么合在一起去了另一个世界,不知道在那里她们还会为了吃醋而烦恼么?
-------------------------回到我是历史的八卦一线--------------------------
元宝炬的女儿(生母不详)金明公主后嫁尉迟迥为妻。
尉迟迥(公元516-580年),宇文泰的外甥。因不满杨坚独揽天下兵马而讨伐杨坚,后兵败自杀,年64岁(所以不像电视上是被宇文护所杀,也不是宇文邕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
宇文泰和正室冯翊公主(元修之妹)生嫡子宇文觉。
所以宇文泰是元修的妹夫(元修被杀时宇文泰还只是冯翊公主的未婚夫)。
宇文泰和妾室(叱奴太后)生四子宇文邕(公元543-478年)和宇文直。
所以宇文邕是个庶出的皇帝。
宇文泰的大哥宇文颢生三子宇文护。
所有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邕的堂兄(而不是电视上所演的宇文邕的叔叔)。
--------------------------接下来是第二个爱情故事-----------------------------
公元551年,元宝炬嫡长子元钦继位(西魏废帝),皇后宇文氏(宇文云英,此名出自清人杜纲《北史演义》,不可尽信。为宇文邕之姊)为宇文泰长女,但是夫妻情深,元钦更不置妃嫔,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对一夫一妻的帝后
公元554年正月,元钦密谋诛杀宇文泰,谋泄被废,四月,被宇文泰酖杀,皇后宇文氏在父亲宇文泰的面前饮鸩自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皇帝自杀殉情的皇后
《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
废帝皇后宇文氏,周文帝女也。后初产之日,有云气满室,芬氲久之。幼有风神,好陈列女图,置之左右。周文曰:“每见此女,良慰人意。”废帝之为太子,纳为妃。及即位,立为皇后。志操明秀,帝深重之,专宠后宫,不置嫔御。帝既废崩,后亦以忠于魏室罹祸。
--------------------------我是宇文家的分割线-------------------------
公元554年,元钦被废后,元宝炬第四子元廓(西魏恭帝,元钦的弟弟)即位。宇文泰继续干政,并自封为太师、大冢宰。因宇文护要求鲜卑化,恢复鲜卑姓氏,因此元氏还拓跋氏,元廓改名拓跋廓。这里有个好玩的地方,拓跋廓的皇后姓氏很有趣,若干氏,若干皇后。。。囧
公元556年八月,宇文泰临终时授命侄子宇文护辅佐嫡子宇文觉,十二月,宇文护劝退西魏恭帝拓跋廓禅让北周,扶宇文觉登基。
公元557年,宇文护以亲信奸邪为名废黜宇文觉,另扶宇文毓登基并杀害宇文觉。
公元560年,宇文护暗中命令宇文毓心爱的御厨李安在食物中下毒杀死宇文毓,再扶宇文邕登基(而不是电视里所演,宇文护借宇文邕之手用毒酒杀死宇文毓)
宇文邕和突厥联姻的阿史娜皇后没有生育
宇文邕的姐姐襄阳长公主(宇文泰第五女)嫁给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生女窦氏。
这姑娘在史书上记载的特点是,一出生就长发过颈,三岁时头发就等身高了。宇文邕非常喜欢她,一直把她留在宫中养育。
窦氏在很小的时候,就曾私下劝舅舅宇文邕要对突厥公主阿史那皇后多多关怀抚慰,这样才能借助突厥的帮助一统天下,宇文邕接纳了她的意见。有记载称当时的名将长孙晟听说这件事以后,对朋友说“此奇人必有奇子,可为婚姻”。几十年后,长孙晟去世,他的内兄高士廉做主将长孙晟的小女儿嫁给窦氏的二儿子李世民,也就是后来的长孙皇后。
后来杨坚篡夺了北周位,年仅7岁的窦氏十分难过,扑倒在床上痛哭说:“只恨我不是男孩子,不能给舅舅一家帮忙!”吓得她父母赶紧捂住她的嘴巴说:“别乱说话,会被灭族的!”
因为窦氏从小就格外聪明伶俐,所以窦毅非常认真地为她挑选了未来的夫婿,即唐高祖李渊(选婿过程即为“雀屏中选”的典故),后生下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子。
所以宇文邕是窦氏的舅舅,李世民的舅爷爷,唐朝建立后,窦氏追封皇后,尊号为太穆顺圣皇后。
《旧唐书·列传第一》: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总管、神武公毅之女也。后母,周武帝姊襄阳长公主。后生而发垂过颈,三岁与身齐。周武帝特爱重之,养于宫中。时武帝纳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尚幼,窃言于帝曰:“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武帝深纳之。毅闻之,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及周武帝崩,后追思如丧所生。隋文帝受禅,后闻而流涕,自投于床曰:“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毅与长公主遽掩口曰:“汝勿妄言,灭吾族矣!”
宇文邕是个大老粗,没文化,只会打仗,长得也非常粗犷,陈晓东的粉丝们要失望了。
宇文邕和李娥姿皇后生清都公主,公主下嫁石保县公阎毗,生二子阎立德、阎立本。
所以宇文邕是大画家阎立本的外公。
公元564年,北周联合突厥伐北齐,连攻20城,后因突厥突然撂挑,齐军获邙山大捷而败。
公元572年,宇文邕在𠮟奴太后和弟弟宇文直的协助下诛杀权臣宇文护获得亲政。
公元575年,北周再次伐齐,连攻30城,后因宇文邕生病而暂停班师回朝。
公元577年,北周再次出兵,北齐亡。
--------------------------现在我是高家的分割线-------------------------
因为柔然当时国力强盛,所以高欢也为嫡长子高澄向柔然提亲,但是柔然觉得只有高欢才配得上和亲,于是派出了郁久闾氏的妹妹蠕蠕公主下嫁高欢,高欢时年50有余,且在病中不太想迎娶,但他的妻子娄昭君和高澄都劝他接受,于是。。。
公元545年八月,高欢派慕容俨去柔然迎亲,该公主名号蠕蠕公主。柔然可汗阿那瑰还派了自己的弟弟秃突佳送公主前来和亲,并且叮嘱他一定要等公主生下外孙才能回国。而这位蠕蠕公主的心气也很高,一辈子都不肯学汉语说话。有一次高欢生病了就没有去在蠕蠕公主那里,秃突佳非常生气,高欢吓得赶紧从射堂坐车去公主的房间。柔然国对公主的保护可见一斑。
公元547年,高欢在征伐西魏时病卒(后追封北齐神武帝),长子高澄按照柔然国的风俗接手娶了蠕蠕公主,后来生了一个女儿。
公元549年,高澄遇刺身亡,于是史书上的蠕蠕公主再无下落。
《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下》:
蠕蠕公主者,蠕蠕主郁久闾阿那瑰女也。蠕蠕强盛,与西魏通和,欲连兵东伐。神武(高欢)病之,令杜弼使蠕蠕,为世子(高澄)求婚。阿那瑰曰:“高王自娶则可。”神武犹豫,尉景与武明皇后及文襄并劝请,乃从之。武定三年,使慕容俨往娉之,号曰蠕蠕公主。八月,神武迎于下馆,阿那瑰使其弟秃突佳来送女,且报聘,仍戒曰:“待见外孙,然后返国。”公主性严毅,一生不肯华言。神武尝有病,不得往公主所,秃突佳怨恚,神武自射堂舆疾就公主。其见将护如此。神武崩,文襄从蠕蠕国法,蒸公主,产一女焉。
所以高欢和高澄两父子共一女为妻,不是武则天时才有的传统哇~~~人北齐先祖就已经这样了。。。
---------------------我是热烈庆祝男猪脚终于快要出场的分割线----------------------
高澄是高欢的长子,从小就有政治天赋,但是私生活不怎么检点。
历史上对他的记载是典型的花花公子,流传下来的都是各种绯闻比如调戏父亲的妾室,强抢别人的小老婆什么的。。。
比如,高澄十四岁时就因与其父的宠妾郑氏通奸,差点被高欢杀掉,经司马子如从中周旋,杀掉首告的奴婢灭口,父子才重新和好。后来,高澄又看高仲密美丽的妻子李氏,一见面就扑上去乱扯衣带想要强奸。李氏不从,衣带尽裂,脱身后向高仲密哭诉。东魏军重新夺回北豫州和洛州,侯景俘获高仲密妻儿送至邺城。由于高乾、高敖曹都是高欢功臣,高仲密的弟弟高季式闻说是兄长起兵的消息,马上跑回自首,都没有被连坐族诛,只是杀高仲密一家。高澄打扮得漂漂亮亮,盛服去见将被处死的高仲密妻子李氏,问“今日如何?”李氏默然,于是被高澄纳为妾侍。
高澄的嫡妻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妹妹,冯翊长公主元仲华(北齐尊封靖德皇后)
注意:她做公主时的封号“冯翊”和宇文泰的嫡妻冯翊公主封号一样,但她们不是同一个人,不要搞混了!!!
另外高澄还有很多小老婆,正是这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小老婆中的一个,生下了我们的四大美男之一高长恭!!!
所以说都不知道我王的痴情是遗传了谁,鉴于他爹如此风流,多半是遗传了他娘那边的。。。
高澄在父亲死后接班巩固了东魏的朝政,还胁迫了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软禁后准备逼供禅位。谁知大功告成之际居然被家奴刺杀,而且这居然还不是一个政治事件,而是一个长达2年,搅基不成、由爱生恨的悲惨爱情故事。。。
-------------------------我是搅基不成,由爱生恨的分割线--------------------------
公元547年十二月寒山之战后,高澄俘获了当时南梁徐州刺史兰钦的儿子兰京,作为奴隶留在东柏堂的厨房里干活。起初高澄非常宠爱兰京,兰钦派人来请求给儿子赎身都被高澄给回绝了。后来兰钦死了,侯景祸乱南梁,兰京多次请求回国,被高澄令人杖责,还威胁兰京说再求就杀了他!兰京想到高澄刚开始对自己那么好,现在又那么坏,心理落差太大,于是联手厨房里的6名奴隶,打算刺杀高澄。
另外,兰京还有一个同被俘虏,且在高洋(高澄的弟弟,高欢次子,未来的北齐文宣帝)身边担任带刀侍卫的弟弟兰改此时也打算对高阳下手。
公元549年八月辛卯日,在高澄与小伙伴们密谋禅代东魏之事时,兰京藏刀于盘底前去送食,和同党们一起杀死了高澄和他的小伙伴们。高洋闻讯后旋即赶来,又将兰京七人斩杀,但高澄早已死去。
说实在的,上面这段,是百度高澄辞条里的,但是又根据下面的史书原文,并没有可以对应出“高澄非常宠爱兰京”、“兰京想到高澄刚开始对自己那么好,现在又那么坏,心理落差太大”这样的文字,不知从何杜撰而来。。。
窃以为,正因高澄淫乱,所以才会引得后人如此遐思吧。。。
高澄在离与帝位仅一步之遥的时候死了,追尊北齐文襄帝,于是高洋接替父兄霸业,逼退登基。
这直接导致我王失去了可以直接继承王位的后果!!!间接导致了北齐的灭亡!!!
所以男人们啊!!!搅基要谨慎!!!更不要到处滥情啊!!!
-------------------------------我是遗憾丛生的分割线--------------------------------
公元550年,高洋逼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创北齐,为北齐显祖文宣帝。
所以高洋是高欢的嫡次子,高澄的亲弟弟,高长恭的叔叔。
“快刀斩乱麻”的典故就出自高洋。
史书上对他的记载是一出生就很丑。。。特别是他还出生在历史上最著名的美男之家(而且还是皇族)——北齐高家,估计看着周围一干帅哥亲戚,活得挺自卑的。。。
临政初期励精图治、征伐四方,后期残害忠臣、虐杀兄弟,可能有精神病。。。
另外他还特别会测字算命。。。
公元559年,高洋因饮酒过量无法饮食而去世,嫡子高殷即位。
高洋的皇后是李祖娥,才貌俱佳,却所托非人。
-------------------------------我是悲情皇后的分割线--------------------------------
公元560年,皇太后李祖娥为巩固母子地位,欲除掉太皇太后娄昭君,故高欢六子高演(北齐孝昭帝)在太皇太后娄昭君、九弟高湛的帮助下篡位成功,高殷被废。但高洋临终时曾表示必要时皇位可以相让,唯不可伤害高殷,因此娄昭君让高演发誓不杀高殷。
公元561年,高演为除后患还是秘密杀害了高殷,谥号闵悼王。不久后高演坠马伤到肋骨,重伤不治,传说是文宣帝高洋的报复。娄昭君探病时再三询问高殷下落才知高演违背誓言,娄昭君非常生气,至死不肯原谅高演。为了保住儿子高百年,临终时高演宣布废掉年幼的太子,传位于九弟长广王高湛(北齐武成帝)。
高湛是高欢第九子,幼时曾与柔然可汗阿那瓌孙女茹茹公主结亲,但茹茹公主13岁时因病去世。
(此茹茹非彼蠕蠕,但是应该有亲戚关系的,都姓郁文闾氏)
高湛即位后立胡皇后,但他却日日逼奸高洋留下的美艳寡嫂李祖娥,李祖娥不从,高湛就以杀掉李祖娥另一子高绍德威胁她,最终李祖娥怀孕生下一女,出于怨恨这孩子一出生就被李祖娥弄死了,高湛十分气愤,当场用刀柄打死高绍德,并鞭打李祖娥后扎入绢袋丢进水沟,血水把绢袋都染红了,最后李祖娥进入妙胜寺出家为尼。北周灭北齐后,李祖娥作为北齐皇族的一员被俘虏到北周。后来隋朝建立,李祖娥才得以返回家乡赵郡。
以上内容来自《北齐书》和《资治通鉴》,就不发原文了,看着真心好残忍。。。
高殷的妻子是李难胜(此名可考,出自她自己的墓志铭“齐故济南愍悼王妃李尼墓志铭”),她也是李祖娥的侄女。11岁时嫁给高殷,是他唯一有据可查的配偶,但并未被正式立为皇后。高殷被废后,13岁的李难胜也在妙胜寺削发为尼,22岁时以尼姑身份落葬。
-------------------------------我是第三个爱情悲剧的分割线--------------------------------
公元564年五月,因白虹贯日、赤星出现,按照迷信传统,这种天象需要通过杀害王公贵族来避祸,而这时高氏宗亲已经被高洋杀得差不多了,于是想利用高百年来顶罪。而且教授高百年读书的贾德冑报告说,高百年特别喜欢练习写皇帝才会经常写的“赦”字,这引起了高湛的猜疑,于是高湛残忍地杀害了高百年。
高百年的妻子斛律氏是斛律光的大女儿。高百年赴死前割下腰带上的玉玦留给斛律氏,因此她手握玉玦绝食而死,至死不松,直到她的父亲斛律光亲自动手才打开。
《北史·乐陵王百年传》:
乐陵王百年,孝昭第二子也。孝昭初即位,在晋阳,群臣请建中宫及太子,帝谦未许。都下百僚又请,乃称太后令,立为皇太子。帝临崩,遗诏传位于武成,并有手书,其末曰:“百年无罪,汝可以乐处置之,勿学前人。”大宁中,封乐陵王。
河清三年五月,白虹围日再重,又横贯而不达。赤星见,帝以盆水承星影而盖之,一夜盆自破。欲以百年厌之。会博陵人贾德冑教百年书,百年尝作数“敕”字,德胄封以奏。帝又发怒,使召百年。百年被召,自知不免,割带玦,留与妃斛律氏,见帝于玄都苑凉风堂。使百年书“敕”字,验与德胃所奏相似,遣左右乱捶击之。又令人曳百年绕堂,且走且打,所过处血皆遍地。气息将尽,曰:“乞命,愿与阿叔作奴。”遂斩之,弃诸池,池水尽赤,于后园亲看埋之。
妃把玦哀号,不肯食,月馀亦死,玦犹在手,拳不可开。时年十四,其父光自擘之乃开。
后主时,改九院为二十七院,掘得一小尸,绯袍金带,一髻一解,一足有靴。诸内参窃言,百年太子也,或言太原王绍德。诏以襄成王子白泽袭爵乐陵王。齐亡,入关,徙蜀死。
-------------------------------我是和电视有关的其他配角分割线--------------------------------
斛律家族的战斗力很强,因此高氏家族经常与之联姻,高百年被废后,为了补偿斛律家族在后宫的储位,高湛让太子高纬迎娶了斛律光的次女,并且多番示好,例如斛律妃生下一个女儿,高纬为了讨好岳父,竟然“诈称生男,为之大赦”。高纬即位后,斛律妃成为第一任皇后,直到斛律光被杀后才被废,又被勒令剃度为尼姑,北齐灭亡后改嫁给平民。
斛律光次子斛律须达,任中护军、开府仪同三司,死在斛律光前。
公元565年,彗星出现,此为“除旧布新之象,当有易主”之相,高湛为避祸传位于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帝。
公元568年,高湛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32岁。
高湛荒淫无道,他的妻子胡皇后也不甘示弱,甚至说出过:“当后何如当妓乐”这样的话。胡皇后先是同高湛的亲信随从和士开勾搭,在高湛死后更是公开关系,后来和士开被高俨杀死。之后,胡太后又与沙门昙献私通,和尚们都开玩笑说昙献是太上皇。高纬听说太后生活不检点,起初并不相信。但是有一天去看望胡太后时遇到两名小尼姑,于是召回宫中侍寝,这才发现她们都是男子。于是昙献和胡太后私通的事情才被曝光。胡太后还跟好几个人保持关系,高纬把他们都杀了,并将胡太后幽居起来,并且一众亲戚都不许探视。后来高纬与太后和解,但双方对彼此都不甚信任,胡太后准备的食物,高纬一口都不敢吃。
有传言说北齐被灭亡后,胡太后和穆黄花穆皇后一起在长安当妓女,史书中没有记载,这大概是“当后何如当妓乐”这句话引发的讹传。但是胡皇后既没有被废,也没有早逝,和儿子高纬的关系绝对不如电视上演得那么好。另外高纬其实是因为深得高湛喜爱才封为太子的,并不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可怜。
另外电视上的高纬给鸡啊狗啊封官,历史上也是有的。。。
《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
武成皇后胡氏,安定胡延之女。其母范阳卢道约女。初怀孕,有胡僧诣门曰:“此宅瓠芦中有月。”既而生后。天保初,选为长广王妃。产后主日,有鸮鸣于产帐上。武成崩,尊为皇太后。陆媪及和士开密谋杀赵郡王睿,出娄定远、高文遥为刺史。和、陆谄事太后,无所不至。初,武成时,后与诸阉人亵狎。武成宠幸和士开。每与后握槊,因此与后奸通。自武成崩后,数出诣佛寺,又与沙门昙献通。布金钱于献度下,又挂宝装胡床于献屋壁,武成平生之所御也。乃置百僧于内殿,托以听讲,日夜与昙献寝处。以献为昭玄统。僧徒遥指太后以弄昙献,乃至谓之为太上者。帝闻太后不谨,而未之信。后朝太后,见二少尼,悦而召之,乃男子也。于是昙献事亦发,皆伏法。并杀元山王三郡君,皆太后之所昵也。帝自晋阳奉太后还邺,至紫陌,卒遇大风。兼舍人魏僧伽明风角。奏言:“即时当有暴逆事。”帝诈云邺中有急,弯弓缠弰,驰入南城。令邓长颙幽太后北宫。仍有敕,内外诸亲一不得与太后相见。久之,帝迎复太后。太后初闻使者至,大惊,虑有不测。每太后设食,帝亦不敢尝。周使元伟来聘,作《述行赋》,叙郑庄公克段而迁姜氏。文虽不工,当时深以为愧。齐亡,入周,恣行奸秽。开皇中殂。
穆黄花原先是高纬的第一位皇后斛律氏的侍婢,名叫邪利。她的母亲轻霄本是穆子伦的婢女,后来又被遣到侍中宋钦道家,被奸污后生下了她,也不知道她的氏族,只能说是宋钦道的女儿,小字黄花。因为宋钦道的妻子嫉妒,于是在轻霄的脸上烙了“宋”字。后来宋钦道被抓,穆黄花因此而进宫,并受到了高纬的宠爱,封为“舍利太监”称号。高纬乳母陆令萱知道她得宠,将她收为养女,获得“弘德夫人”的称号,并生下皇子高恒。当时高纬还没有立储君,因为担心斛律皇后怨恨,于是将高恒送给皇后收养,并立为皇太子。陆令萱又让她改姓穆。高纬的第二任皇后胡皇后(胡太后的侄女)被废的事,陆令萱也有功劳,最终被高纬立为第三任皇后,还大赦天下。最初的时候,折冲将军元正烈在邺城东的水中发现玉玺并进献给穆皇后,上书“天皇后玺”,高纬特地颁发了诏书,认为这是穆皇后的祥瑞之兆。高纬曾经为胡皇后做过一条珍珠裙裤,花钱无数,但是被火烧了。现在新立穆皇后,于是高纬派出薛孤、康买等人作为吊使,又派遣商人带着三万匹锦彩一同去周国采购珍珠,打算为她打造一辆七宝车。但当时北周正遇上太后发丧,所以不肯交易,但他们还是造出来了。于是开始有童谣传唱“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讽刺穆皇后当不了多久的皇后,高纬也陷入酒色之中。因为穆皇后认陆令萱母子为亲,改成了和“陆”发音接近的“穆”姓,陆令萱又被封为太姬,因此她不愿再承认轻霄是自己的亲身母亲。轻霄后来治好了脸上的伤疤前来求见,却被陆令萱命人打脸,不许相见。
陆令萱就是最近热播的《陆贞传奇》里陆贞的原型。。。怎么看都不是个省油的灯啊,北齐被灭绝对也有她的功劳
《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下》:
後主皇后穆氏,名邪利,本斛律后从婢也。母名轻霄,本穆子伦婢也,转入侍中宋钦道家,奸私而生后,莫知氏族,或云后即钦道女子也。小字黄花,后字舍利。钦道妇妒,轻霄面黥为宋字。钦道伏诛,黄花因此故宫。有幸于后主,宫内称为“舍利大监”。女侍中陆太姬知其宠,养以为女,荐为弘德夫人。武平元年六月,生皇子恒。于时后主未有储嗣,陆阴结待,以臣抚之任不可无主。时皇后斛律氏,丞相光之女也,虑其怀恨,先令母养之立为皇太子。陆以国姓之重,穆、陆相对,又奏赐姓穆氏。胡庶人之废也,陆有助焉。故遂立为皇后,大赦。初,有折冲将军元正烈,于邺城东水中得玺以献,文曰“天皇后玺”,盖石氏所作。诏书颁告,以为穆后之瑞焉。武成为胡后造真珠裙裤,所费不可称计,被火烧。後主既立穆皇后,复为营之。属周武遭太后丧,诏侍中薛孤、康买等为吊使,又遣商胡赍锦彩三万疋与吊使同往。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周人不与交易,然而竟造焉。先是,童谣曰:“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言黄花不久也。后主自立穆后以后,昏饮无度,故云“清觞满杯酌”。陆息骆提婆,诏改姓为穆;陆,太姬。皆以皇后故也。后既以陆为母,提婆为家,更不采轻霄。轻霄后自疗面,欲求见,为太姬陆媪使禁掌之,竟不得见
穆提婆曾经求娶斛律光庶女,斛律光不同意。于是陆令萱母子与斛律光结怨。在和祖珽的联合谋划下,他们诬告斛律光想谋反,高纬信以为真。
公元572年六月,高纬假赏给斛律光骏马一匹,约其第二天游观东山,诱到宫中,用弓弦将其勒死,时年58岁,并以谋反罪尽灭其族,还派人抄家,结果只得到一些宴射用的弓箭刀鞘,并无余财。高纬自毁栋梁,朝野为之痛惜。而周武帝宇文邕得到斛律光被害消息极为高兴,下令大赦境内。
公元577年,宇文邕发兵长驱攻入邺城,灭了北齐。他下诏追封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并指着诏令对众人说:“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这么看,斛律光的战斗力比我王强太多。。。)
-------------------------------我是暂时先写到这里的分割线--------------------------------
写这个真的太累了,真的不是专业出身,而且也不敢乱写,我想尽量保证在此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出处的、有旁佐的,查资料很辛苦。暑假快结束了,我争取尽快把我王的事情整理出来。。。敬请期待下一篇,而且还有好多人想写但是没来得及写,比如大配角安德王、小配角段韶、大反派祖珽等。。。我会尽量补上。
整这个绝对不是为了跟《兰陵王》的情节争锋相对,电视粉请不要来拍我,因为正是电视引起了我的兴趣(冯叔所塑造的形象实在功不可没,虽然实在很想吐槽兰陵王的人设,说好听就是愚忠,说不好听就是2B),想“人肉”一下和我王有关的各位历史人物,结果没想到居然扒出了这么多。。。还看到了N多感人的爱情故事,北朝后妃各个堪比杨雪舞啊。。。
我很清楚电视是电视,历史是历史,那种感觉就像古人写《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故事有好多都和历史不太相符,但是结果其实是《三国演义》的故事还比较妇孺皆知。。。还有古人创作的说书、京剧什么的,不就跟现在的剧本、电视剧一样么,你无法阻止人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那些骂电视剧不忠于历史的。。。我也没办法。。。历史粉也请不要来拍我
--------------------------我是自娱自乐的分割线----------------------------
公元524年,六镇起义。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后,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後发起了反汉化的大起事,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边镇军事豪强乘机扩充实力,其中尔朱荣实力最盛。其时高欢和宇文泰都在尔朱荣麾下效力,但高欢渐渐拔地而起,宇文泰势力较低。
高欢其人,原为汉,因祖上怀罪徙居怀朔镇,自小在鲜卑族中长大,受鲜卑文化影响。年轻时在城墙之上劳役,因相貌奇伟、面带忠厚,有英雄之气而被鲜卑贵族之女娄昭君慧眼青睐,暗中赠送财物并与之结成美满姻缘。之后娄昭君以家资财力相助高欢广结人缘,屡立战功,最终官至东魏宰相。
娄昭君不知道是不是电视上的皇姥姥。。。我不明白我王为毛要叫她“姥姥”?明明是奶奶好么?
公元531年,高欢起兵声讨尔朱氏,在信都(今河北冀县)拥立元朗为魏帝(后废帝)。
尔朱氏失败后,高欢命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宇文泰是他的有力辅佐。
公元532年,高欢立元修为帝(北魏孝武帝)。
史书上说他遍体有鳞纹。。。这。。。真的不是皮肤病嘛!!!叫什么来着!!!
元修嫡妻为高欢长女(永熙皇后高氏),双方无感情。元修出逃后改嫁元韶。
元修妹妹平原公主,初嫁开封府张欢,但张欢生性贪残,对待公主无礼,于是元修杀张欢,改封元氏为冯翊公主,另嫁给宇文泰。
公元534年,侯莫陈悦在平凉(今属甘肃平凉西南)杀死贺拔岳后,宇文泰继统其军众,击败侯莫陈悦,向东进据长安。
同年,元修与高欢正式决裂,携情妇元明月(元修的堂姐)、元宝炬(元明月的哥哥、元修的堂兄)等率众入关投奔妹妹冯翊公主的未婚夫宇文泰。十月,高欢以元修弃国为名,在洛阳另立元善见为帝(东魏孝静帝);十二月,宇文泰以元修淫乱丛姊妹为名先杀元明月,再以此为契机毒杀元修,并改立元宝炬为帝(西魏文帝),从此北魏正式分裂为东西魏。
公元535年,元宝炬称帝后封妃乙弗氏为皇后。
--------------------------下面是第一个爱情故事-----------------------------
乙弗皇后生性节俭,性情仁慈,与文帝感情甚笃,夫妻生活13年,共生下了12个子女,但只存活元钦、元戊两子。后宇文泰苦谏文帝废后改纳柔然头兵可汗阿那瑰之女为后,以为结好柔然。
公元538年二月,文帝无奈废乙弗皇后,逊居别宫、出家为尼。三月,立柔然公主郁久闾氏为皇后。郁久闾氏性情极妒,文帝只好遣子武都王元戊为秦州刺史,与母亲乙弗氏一同赴镇。虽然如此,文帝心中还是对乙弗皇后念念不忘,密令乙弗氏养发,想让她还俗回宫。但这些都是宫闱事秘,并没有外人知道。
公元540年春,柔然再次大举南侵,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郁久闾氏嫉妒乙弗皇后的缘故。文帝无奈地说:“哪有百万之师是为了一个女子而发兵的,就算真是这样,你们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又有何脸面去见我的众将士?”只好忍痛派遣中常侍曹宠拿着自己的手敕去让乙弗皇后自杀。乙弗皇后拿到手敕后哭着说:“只要皇上能长命百岁,天下太平,我就是死了也没关系。”于是叫来儿子武都王元戊与他诀别。又给太子元钦传下遗命,言辞悲怆,恸哭良久。周围的侍从们也都哭泣不止,不敢抬头看她。乙弗皇后还叫来僧人准备好东西,让她的侍女们都出家,并亲手帮她们削发。做完这些事情以后,乙弗皇后就走进房间,蒙上被子把自己给闷死了,死时年仅31岁。乙弗皇后死后,朝廷在麦积崖凿了石龛给她下葬,灵柩将要送入石龛的时候,突然飘来两朵云先后进入石龛,过了一会儿,一朵云消散在石龛中,另一朵云则飘了出来,后来这个石龛被称为寂陵。等到文帝修好永陵后,便写了一封手书说想等自己死后与乙弗皇后合葬。于是朝廷给乙弗皇后追谥号为文皇后,供奉于太庙中。元钦登基后,乙弗皇后与文帝元宝炬合葬于永陵。
《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
时新都关中,务欲东讨,蠕蠕寇边,未遑北伐,故帝结婚以抚之。于是更纳悼后,命后逊居别宫,出家为尼。悼后犹怀猜忌,复徙后居秦州,依子秦州刺史武都王。帝虽限大计,恩好不忘,后密令养发,有追还之意。然事秘禁,外无知者。
六年春,蠕蠕举国度河,前驱已过夏,颇有言虏为悼后之故兴比役。帝曰:“岂有百万之众为一女子举也?虽然,致此物论,朕亦何颜以见将帅邪!”乃遣中常侍曹宠赍手敕令后自尽。后奉敕,挥泪谓宠曰:“愿至尊享千万岁,天下康宁,死无恨也。”因命武都王前,与之决。遗语皇太子,辞皆凄怆,因恸哭久之。侍御咸垂涕失声,莫能仰视。召僧设供,令侍婢数十人出家,手中落发。事毕,乃入室,引被自覆而崩,年三十一。凿麦积崖为龛而葬,神柩将入,有二丛云先入龛中,顷之一灭一出,后号寂陵。及文帝山陵毕,手书云,万岁后欲令兵配飨。公卿乃议追谥曰文皇后,祔于太庙。废帝时,合葬于永陵。
关于飘入乙弗皇后石棺中的两朵云那个。。。可见古人也会在正儿八经的史书里瞎掰啊。。。还有,据说一开始大臣们想让文帝与悼皇后合葬,但是一出发车碾就会断掉,后来才发现文帝手书的遗诏是想与乙弗皇后合葬。。。这个我查不到出处
乙弗皇后死去的同一年,郁久闾氏正在瑶华殿怀孕待产中,听到有狗叫声于是感觉心里厌烦(一般迷信的说法:猫狗能看到灵异)。又看到一个盛装的夫人来到她的房间,于是郁久闾氏问周围的人:“这是谁?”但是无论是医生、巫师、侍从都没有看见任何人,于是大家觉得那是乙弗皇后的魂魄。最后郁久闾氏因为难产而死,年仅16岁,先埋葬在少原陵。后来与帝后合葬在永陵。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
六年,后怀孕将产,居于瑶华殿,闻上有狗吠声,心甚恶之。又见妇人盛饰来至后所,后谓左右:“此为何人?”医巫傍侍,悉无见者,时以为文后之灵。产讫而崩,年十六,葬于少陵原。十七年,合葬永陵。
于是这对夫妻和那个其实也挺可怜的政治牺牲品小三公主,就这么合在一起去了另一个世界,不知道在那里她们还会为了吃醋而烦恼么?
-------------------------回到我是历史的八卦一线--------------------------
元宝炬的女儿(生母不详)金明公主后嫁尉迟迥为妻。
尉迟迥(公元516-580年),宇文泰的外甥。因不满杨坚独揽天下兵马而讨伐杨坚,后兵败自杀,年64岁(所以不像电视上是被宇文护所杀,也不是宇文邕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
宇文泰和正室冯翊公主(元修之妹)生嫡子宇文觉。
所以宇文泰是元修的妹夫(元修被杀时宇文泰还只是冯翊公主的未婚夫)。
宇文泰和妾室(叱奴太后)生四子宇文邕(公元543-478年)和宇文直。
所以宇文邕是个庶出的皇帝。
宇文泰的大哥宇文颢生三子宇文护。
所有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邕的堂兄(而不是电视上所演的宇文邕的叔叔)。
--------------------------接下来是第二个爱情故事-----------------------------
公元551年,元宝炬嫡长子元钦继位(西魏废帝),皇后宇文氏(宇文云英,此名出自清人杜纲《北史演义》,不可尽信。为宇文邕之姊)为宇文泰长女,但是夫妻情深,元钦更不置妃嫔,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对一夫一妻的帝后
公元554年正月,元钦密谋诛杀宇文泰,谋泄被废,四月,被宇文泰酖杀,皇后宇文氏在父亲宇文泰的面前饮鸩自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皇帝自杀殉情的皇后
《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
废帝皇后宇文氏,周文帝女也。后初产之日,有云气满室,芬氲久之。幼有风神,好陈列女图,置之左右。周文曰:“每见此女,良慰人意。”废帝之为太子,纳为妃。及即位,立为皇后。志操明秀,帝深重之,专宠后宫,不置嫔御。帝既废崩,后亦以忠于魏室罹祸。
--------------------------我是宇文家的分割线-------------------------
公元554年,元钦被废后,元宝炬第四子元廓(西魏恭帝,元钦的弟弟)即位。宇文泰继续干政,并自封为太师、大冢宰。因宇文护要求鲜卑化,恢复鲜卑姓氏,因此元氏还拓跋氏,元廓改名拓跋廓。这里有个好玩的地方,拓跋廓的皇后姓氏很有趣,若干氏,若干皇后。。。囧
公元556年八月,宇文泰临终时授命侄子宇文护辅佐嫡子宇文觉,十二月,宇文护劝退西魏恭帝拓跋廓禅让北周,扶宇文觉登基。
公元557年,宇文护以亲信奸邪为名废黜宇文觉,另扶宇文毓登基并杀害宇文觉。
公元560年,宇文护暗中命令宇文毓心爱的御厨李安在食物中下毒杀死宇文毓,再扶宇文邕登基(而不是电视里所演,宇文护借宇文邕之手用毒酒杀死宇文毓)
宇文邕和突厥联姻的阿史娜皇后没有生育
宇文邕的姐姐襄阳长公主(宇文泰第五女)嫁给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生女窦氏。
这姑娘在史书上记载的特点是,一出生就长发过颈,三岁时头发就等身高了。宇文邕非常喜欢她,一直把她留在宫中养育。
窦氏在很小的时候,就曾私下劝舅舅宇文邕要对突厥公主阿史那皇后多多关怀抚慰,这样才能借助突厥的帮助一统天下,宇文邕接纳了她的意见。有记载称当时的名将长孙晟听说这件事以后,对朋友说“此奇人必有奇子,可为婚姻”。几十年后,长孙晟去世,他的内兄高士廉做主将长孙晟的小女儿嫁给窦氏的二儿子李世民,也就是后来的长孙皇后。
后来杨坚篡夺了北周位,年仅7岁的窦氏十分难过,扑倒在床上痛哭说:“只恨我不是男孩子,不能给舅舅一家帮忙!”吓得她父母赶紧捂住她的嘴巴说:“别乱说话,会被灭族的!”
因为窦氏从小就格外聪明伶俐,所以窦毅非常认真地为她挑选了未来的夫婿,即唐高祖李渊(选婿过程即为“雀屏中选”的典故),后生下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子。
所以宇文邕是窦氏的舅舅,李世民的舅爷爷,唐朝建立后,窦氏追封皇后,尊号为太穆顺圣皇后。
《旧唐书·列传第一》: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总管、神武公毅之女也。后母,周武帝姊襄阳长公主。后生而发垂过颈,三岁与身齐。周武帝特爱重之,养于宫中。时武帝纳突厥女为后,无宠,后尚幼,窃言于帝曰:“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但须突厥之助,则江南、关东不能为患矣。”武帝深纳之。毅闻之,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与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及周武帝崩,后追思如丧所生。隋文帝受禅,后闻而流涕,自投于床曰:“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毅与长公主遽掩口曰:“汝勿妄言,灭吾族矣!”
宇文邕是个大老粗,没文化,只会打仗,长得也非常粗犷,陈晓东的粉丝们要失望了。
宇文邕和李娥姿皇后生清都公主,公主下嫁石保县公阎毗,生二子阎立德、阎立本。
所以宇文邕是大画家阎立本的外公。
公元564年,北周联合突厥伐北齐,连攻20城,后因突厥突然撂挑,齐军获邙山大捷而败。
公元572年,宇文邕在𠮟奴太后和弟弟宇文直的协助下诛杀权臣宇文护获得亲政。
公元575年,北周再次伐齐,连攻30城,后因宇文邕生病而暂停班师回朝。
公元577年,北周再次出兵,北齐亡。
--------------------------现在我是高家的分割线-------------------------
因为柔然当时国力强盛,所以高欢也为嫡长子高澄向柔然提亲,但是柔然觉得只有高欢才配得上和亲,于是派出了郁久闾氏的妹妹蠕蠕公主下嫁高欢,高欢时年50有余,且在病中不太想迎娶,但他的妻子娄昭君和高澄都劝他接受,于是。。。
公元545年八月,高欢派慕容俨去柔然迎亲,该公主名号蠕蠕公主。柔然可汗阿那瑰还派了自己的弟弟秃突佳送公主前来和亲,并且叮嘱他一定要等公主生下外孙才能回国。而这位蠕蠕公主的心气也很高,一辈子都不肯学汉语说话。有一次高欢生病了就没有去在蠕蠕公主那里,秃突佳非常生气,高欢吓得赶紧从射堂坐车去公主的房间。柔然国对公主的保护可见一斑。
公元547年,高欢在征伐西魏时病卒(后追封北齐神武帝),长子高澄按照柔然国的风俗接手娶了蠕蠕公主,后来生了一个女儿。
公元549年,高澄遇刺身亡,于是史书上的蠕蠕公主再无下落。
《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下》:
蠕蠕公主者,蠕蠕主郁久闾阿那瑰女也。蠕蠕强盛,与西魏通和,欲连兵东伐。神武(高欢)病之,令杜弼使蠕蠕,为世子(高澄)求婚。阿那瑰曰:“高王自娶则可。”神武犹豫,尉景与武明皇后及文襄并劝请,乃从之。武定三年,使慕容俨往娉之,号曰蠕蠕公主。八月,神武迎于下馆,阿那瑰使其弟秃突佳来送女,且报聘,仍戒曰:“待见外孙,然后返国。”公主性严毅,一生不肯华言。神武尝有病,不得往公主所,秃突佳怨恚,神武自射堂舆疾就公主。其见将护如此。神武崩,文襄从蠕蠕国法,蒸公主,产一女焉。
所以高欢和高澄两父子共一女为妻,不是武则天时才有的传统哇~~~人北齐先祖就已经这样了。。。
---------------------我是热烈庆祝男猪脚终于快要出场的分割线----------------------
高澄是高欢的长子,从小就有政治天赋,但是私生活不怎么检点。
历史上对他的记载是典型的花花公子,流传下来的都是各种绯闻比如调戏父亲的妾室,强抢别人的小老婆什么的。。。
比如,高澄十四岁时就因与其父的宠妾郑氏通奸,差点被高欢杀掉,经司马子如从中周旋,杀掉首告的奴婢灭口,父子才重新和好。后来,高澄又看高仲密美丽的妻子李氏,一见面就扑上去乱扯衣带想要强奸。李氏不从,衣带尽裂,脱身后向高仲密哭诉。东魏军重新夺回北豫州和洛州,侯景俘获高仲密妻儿送至邺城。由于高乾、高敖曹都是高欢功臣,高仲密的弟弟高季式闻说是兄长起兵的消息,马上跑回自首,都没有被连坐族诛,只是杀高仲密一家。高澄打扮得漂漂亮亮,盛服去见将被处死的高仲密妻子李氏,问“今日如何?”李氏默然,于是被高澄纳为妾侍。
高澄的嫡妻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妹妹,冯翊长公主元仲华(北齐尊封靖德皇后)
注意:她做公主时的封号“冯翊”和宇文泰的嫡妻冯翊公主封号一样,但她们不是同一个人,不要搞混了!!!
另外高澄还有很多小老婆,正是这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小老婆中的一个,生下了我们的四大美男之一高长恭!!!
所以说都不知道我王的痴情是遗传了谁,鉴于他爹如此风流,多半是遗传了他娘那边的。。。
高澄在父亲死后接班巩固了东魏的朝政,还胁迫了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软禁后准备逼供禅位。谁知大功告成之际居然被家奴刺杀,而且这居然还不是一个政治事件,而是一个长达2年,搅基不成、由爱生恨的悲惨爱情故事。。。
-------------------------我是搅基不成,由爱生恨的分割线--------------------------
公元547年十二月寒山之战后,高澄俘获了当时南梁徐州刺史兰钦的儿子兰京,作为奴隶留在东柏堂的厨房里干活。起初高澄非常宠爱兰京,兰钦派人来请求给儿子赎身都被高澄给回绝了。后来兰钦死了,侯景祸乱南梁,兰京多次请求回国,被高澄令人杖责,还威胁兰京说再求就杀了他!兰京想到高澄刚开始对自己那么好,现在又那么坏,心理落差太大,于是联手厨房里的6名奴隶,打算刺杀高澄。
另外,兰京还有一个同被俘虏,且在高洋(高澄的弟弟,高欢次子,未来的北齐文宣帝)身边担任带刀侍卫的弟弟兰改此时也打算对高阳下手。
公元549年八月辛卯日,在高澄与小伙伴们密谋禅代东魏之事时,兰京藏刀于盘底前去送食,和同党们一起杀死了高澄和他的小伙伴们。高洋闻讯后旋即赶来,又将兰京七人斩杀,但高澄早已死去。
说实在的,上面这段,是百度高澄辞条里的,但是又根据下面的史书原文,并没有可以对应出“高澄非常宠爱兰京”、“兰京想到高澄刚开始对自己那么好,现在又那么坏,心理落差太大”这样的文字,不知从何杜撰而来。。。
窃以为,正因高澄淫乱,所以才会引得后人如此遐思吧。。。
高澄在离与帝位仅一步之遥的时候死了,追尊北齐文襄帝,于是高洋接替父兄霸业,逼退登基。
这直接导致我王失去了可以直接继承王位的后果!!!间接导致了北齐的灭亡!!!
所以男人们啊!!!搅基要谨慎!!!更不要到处滥情啊!!!
-------------------------------我是遗憾丛生的分割线--------------------------------
公元550年,高洋逼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创北齐,为北齐显祖文宣帝。
所以高洋是高欢的嫡次子,高澄的亲弟弟,高长恭的叔叔。
“快刀斩乱麻”的典故就出自高洋。
史书上对他的记载是一出生就很丑。。。特别是他还出生在历史上最著名的美男之家(而且还是皇族)——北齐高家,估计看着周围一干帅哥亲戚,活得挺自卑的。。。
临政初期励精图治、征伐四方,后期残害忠臣、虐杀兄弟,可能有精神病。。。
另外他还特别会测字算命。。。
公元559年,高洋因饮酒过量无法饮食而去世,嫡子高殷即位。
高洋的皇后是李祖娥,才貌俱佳,却所托非人。
-------------------------------我是悲情皇后的分割线--------------------------------
公元560年,皇太后李祖娥为巩固母子地位,欲除掉太皇太后娄昭君,故高欢六子高演(北齐孝昭帝)在太皇太后娄昭君、九弟高湛的帮助下篡位成功,高殷被废。但高洋临终时曾表示必要时皇位可以相让,唯不可伤害高殷,因此娄昭君让高演发誓不杀高殷。
公元561年,高演为除后患还是秘密杀害了高殷,谥号闵悼王。不久后高演坠马伤到肋骨,重伤不治,传说是文宣帝高洋的报复。娄昭君探病时再三询问高殷下落才知高演违背誓言,娄昭君非常生气,至死不肯原谅高演。为了保住儿子高百年,临终时高演宣布废掉年幼的太子,传位于九弟长广王高湛(北齐武成帝)。
高湛是高欢第九子,幼时曾与柔然可汗阿那瓌孙女茹茹公主结亲,但茹茹公主13岁时因病去世。
(此茹茹非彼蠕蠕,但是应该有亲戚关系的,都姓郁文闾氏)
高湛即位后立胡皇后,但他却日日逼奸高洋留下的美艳寡嫂李祖娥,李祖娥不从,高湛就以杀掉李祖娥另一子高绍德威胁她,最终李祖娥怀孕生下一女,出于怨恨这孩子一出生就被李祖娥弄死了,高湛十分气愤,当场用刀柄打死高绍德,并鞭打李祖娥后扎入绢袋丢进水沟,血水把绢袋都染红了,最后李祖娥进入妙胜寺出家为尼。北周灭北齐后,李祖娥作为北齐皇族的一员被俘虏到北周。后来隋朝建立,李祖娥才得以返回家乡赵郡。
以上内容来自《北齐书》和《资治通鉴》,就不发原文了,看着真心好残忍。。。
高殷的妻子是李难胜(此名可考,出自她自己的墓志铭“齐故济南愍悼王妃李尼墓志铭”),她也是李祖娥的侄女。11岁时嫁给高殷,是他唯一有据可查的配偶,但并未被正式立为皇后。高殷被废后,13岁的李难胜也在妙胜寺削发为尼,22岁时以尼姑身份落葬。
-------------------------------我是第三个爱情悲剧的分割线--------------------------------
公元564年五月,因白虹贯日、赤星出现,按照迷信传统,这种天象需要通过杀害王公贵族来避祸,而这时高氏宗亲已经被高洋杀得差不多了,于是想利用高百年来顶罪。而且教授高百年读书的贾德冑报告说,高百年特别喜欢练习写皇帝才会经常写的“赦”字,这引起了高湛的猜疑,于是高湛残忍地杀害了高百年。
高百年的妻子斛律氏是斛律光的大女儿。高百年赴死前割下腰带上的玉玦留给斛律氏,因此她手握玉玦绝食而死,至死不松,直到她的父亲斛律光亲自动手才打开。
《北史·乐陵王百年传》:
乐陵王百年,孝昭第二子也。孝昭初即位,在晋阳,群臣请建中宫及太子,帝谦未许。都下百僚又请,乃称太后令,立为皇太子。帝临崩,遗诏传位于武成,并有手书,其末曰:“百年无罪,汝可以乐处置之,勿学前人。”大宁中,封乐陵王。
河清三年五月,白虹围日再重,又横贯而不达。赤星见,帝以盆水承星影而盖之,一夜盆自破。欲以百年厌之。会博陵人贾德冑教百年书,百年尝作数“敕”字,德胄封以奏。帝又发怒,使召百年。百年被召,自知不免,割带玦,留与妃斛律氏,见帝于玄都苑凉风堂。使百年书“敕”字,验与德胃所奏相似,遣左右乱捶击之。又令人曳百年绕堂,且走且打,所过处血皆遍地。气息将尽,曰:“乞命,愿与阿叔作奴。”遂斩之,弃诸池,池水尽赤,于后园亲看埋之。
妃把玦哀号,不肯食,月馀亦死,玦犹在手,拳不可开。时年十四,其父光自擘之乃开。
后主时,改九院为二十七院,掘得一小尸,绯袍金带,一髻一解,一足有靴。诸内参窃言,百年太子也,或言太原王绍德。诏以襄成王子白泽袭爵乐陵王。齐亡,入关,徙蜀死。
-------------------------------我是和电视有关的其他配角分割线--------------------------------
斛律家族的战斗力很强,因此高氏家族经常与之联姻,高百年被废后,为了补偿斛律家族在后宫的储位,高湛让太子高纬迎娶了斛律光的次女,并且多番示好,例如斛律妃生下一个女儿,高纬为了讨好岳父,竟然“诈称生男,为之大赦”。高纬即位后,斛律妃成为第一任皇后,直到斛律光被杀后才被废,又被勒令剃度为尼姑,北齐灭亡后改嫁给平民。
斛律光次子斛律须达,任中护军、开府仪同三司,死在斛律光前。
公元565年,彗星出现,此为“除旧布新之象,当有易主”之相,高湛为避祸传位于太子高纬,自为太上皇帝。
公元568年,高湛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32岁。
高湛荒淫无道,他的妻子胡皇后也不甘示弱,甚至说出过:“当后何如当妓乐”这样的话。胡皇后先是同高湛的亲信随从和士开勾搭,在高湛死后更是公开关系,后来和士开被高俨杀死。之后,胡太后又与沙门昙献私通,和尚们都开玩笑说昙献是太上皇。高纬听说太后生活不检点,起初并不相信。但是有一天去看望胡太后时遇到两名小尼姑,于是召回宫中侍寝,这才发现她们都是男子。于是昙献和胡太后私通的事情才被曝光。胡太后还跟好几个人保持关系,高纬把他们都杀了,并将胡太后幽居起来,并且一众亲戚都不许探视。后来高纬与太后和解,但双方对彼此都不甚信任,胡太后准备的食物,高纬一口都不敢吃。
有传言说北齐被灭亡后,胡太后和穆黄花穆皇后一起在长安当妓女,史书中没有记载,这大概是“当后何如当妓乐”这句话引发的讹传。但是胡皇后既没有被废,也没有早逝,和儿子高纬的关系绝对不如电视上演得那么好。另外高纬其实是因为深得高湛喜爱才封为太子的,并不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可怜。
另外电视上的高纬给鸡啊狗啊封官,历史上也是有的。。。
《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
武成皇后胡氏,安定胡延之女。其母范阳卢道约女。初怀孕,有胡僧诣门曰:“此宅瓠芦中有月。”既而生后。天保初,选为长广王妃。产后主日,有鸮鸣于产帐上。武成崩,尊为皇太后。陆媪及和士开密谋杀赵郡王睿,出娄定远、高文遥为刺史。和、陆谄事太后,无所不至。初,武成时,后与诸阉人亵狎。武成宠幸和士开。每与后握槊,因此与后奸通。自武成崩后,数出诣佛寺,又与沙门昙献通。布金钱于献度下,又挂宝装胡床于献屋壁,武成平生之所御也。乃置百僧于内殿,托以听讲,日夜与昙献寝处。以献为昭玄统。僧徒遥指太后以弄昙献,乃至谓之为太上者。帝闻太后不谨,而未之信。后朝太后,见二少尼,悦而召之,乃男子也。于是昙献事亦发,皆伏法。并杀元山王三郡君,皆太后之所昵也。帝自晋阳奉太后还邺,至紫陌,卒遇大风。兼舍人魏僧伽明风角。奏言:“即时当有暴逆事。”帝诈云邺中有急,弯弓缠弰,驰入南城。令邓长颙幽太后北宫。仍有敕,内外诸亲一不得与太后相见。久之,帝迎复太后。太后初闻使者至,大惊,虑有不测。每太后设食,帝亦不敢尝。周使元伟来聘,作《述行赋》,叙郑庄公克段而迁姜氏。文虽不工,当时深以为愧。齐亡,入周,恣行奸秽。开皇中殂。
穆黄花原先是高纬的第一位皇后斛律氏的侍婢,名叫邪利。她的母亲轻霄本是穆子伦的婢女,后来又被遣到侍中宋钦道家,被奸污后生下了她,也不知道她的氏族,只能说是宋钦道的女儿,小字黄花。因为宋钦道的妻子嫉妒,于是在轻霄的脸上烙了“宋”字。后来宋钦道被抓,穆黄花因此而进宫,并受到了高纬的宠爱,封为“舍利太监”称号。高纬乳母陆令萱知道她得宠,将她收为养女,获得“弘德夫人”的称号,并生下皇子高恒。当时高纬还没有立储君,因为担心斛律皇后怨恨,于是将高恒送给皇后收养,并立为皇太子。陆令萱又让她改姓穆。高纬的第二任皇后胡皇后(胡太后的侄女)被废的事,陆令萱也有功劳,最终被高纬立为第三任皇后,还大赦天下。最初的时候,折冲将军元正烈在邺城东的水中发现玉玺并进献给穆皇后,上书“天皇后玺”,高纬特地颁发了诏书,认为这是穆皇后的祥瑞之兆。高纬曾经为胡皇后做过一条珍珠裙裤,花钱无数,但是被火烧了。现在新立穆皇后,于是高纬派出薛孤、康买等人作为吊使,又派遣商人带着三万匹锦彩一同去周国采购珍珠,打算为她打造一辆七宝车。但当时北周正遇上太后发丧,所以不肯交易,但他们还是造出来了。于是开始有童谣传唱“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讽刺穆皇后当不了多久的皇后,高纬也陷入酒色之中。因为穆皇后认陆令萱母子为亲,改成了和“陆”发音接近的“穆”姓,陆令萱又被封为太姬,因此她不愿再承认轻霄是自己的亲身母亲。轻霄后来治好了脸上的伤疤前来求见,却被陆令萱命人打脸,不许相见。
陆令萱就是最近热播的《陆贞传奇》里陆贞的原型。。。怎么看都不是个省油的灯啊,北齐被灭绝对也有她的功劳
《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后妃下》:
後主皇后穆氏,名邪利,本斛律后从婢也。母名轻霄,本穆子伦婢也,转入侍中宋钦道家,奸私而生后,莫知氏族,或云后即钦道女子也。小字黄花,后字舍利。钦道妇妒,轻霄面黥为宋字。钦道伏诛,黄花因此故宫。有幸于后主,宫内称为“舍利大监”。女侍中陆太姬知其宠,养以为女,荐为弘德夫人。武平元年六月,生皇子恒。于时后主未有储嗣,陆阴结待,以臣抚之任不可无主。时皇后斛律氏,丞相光之女也,虑其怀恨,先令母养之立为皇太子。陆以国姓之重,穆、陆相对,又奏赐姓穆氏。胡庶人之废也,陆有助焉。故遂立为皇后,大赦。初,有折冲将军元正烈,于邺城东水中得玺以献,文曰“天皇后玺”,盖石氏所作。诏书颁告,以为穆后之瑞焉。武成为胡后造真珠裙裤,所费不可称计,被火烧。後主既立穆皇后,复为营之。属周武遭太后丧,诏侍中薛孤、康买等为吊使,又遣商胡赍锦彩三万疋与吊使同往。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周人不与交易,然而竟造焉。先是,童谣曰:“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言黄花不久也。后主自立穆后以后,昏饮无度,故云“清觞满杯酌”。陆息骆提婆,诏改姓为穆;陆,太姬。皆以皇后故也。后既以陆为母,提婆为家,更不采轻霄。轻霄后自疗面,欲求见,为太姬陆媪使禁掌之,竟不得见
穆提婆曾经求娶斛律光庶女,斛律光不同意。于是陆令萱母子与斛律光结怨。在和祖珽的联合谋划下,他们诬告斛律光想谋反,高纬信以为真。
公元572年六月,高纬假赏给斛律光骏马一匹,约其第二天游观东山,诱到宫中,用弓弦将其勒死,时年58岁,并以谋反罪尽灭其族,还派人抄家,结果只得到一些宴射用的弓箭刀鞘,并无余财。高纬自毁栋梁,朝野为之痛惜。而周武帝宇文邕得到斛律光被害消息极为高兴,下令大赦境内。
公元577年,宇文邕发兵长驱攻入邺城,灭了北齐。他下诏追封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并指着诏令对众人说:“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这么看,斛律光的战斗力比我王强太多。。。)
-------------------------------我是暂时先写到这里的分割线--------------------------------
写这个真的太累了,真的不是专业出身,而且也不敢乱写,我想尽量保证在此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出处的、有旁佐的,查资料很辛苦。暑假快结束了,我争取尽快把我王的事情整理出来。。。敬请期待下一篇,而且还有好多人想写但是没来得及写,比如大配角安德王、小配角段韶、大反派祖珽等。。。我会尽量补上。
-
千岍 转发了这篇日记
对不起,因为我一直在增补,还有修改一些小错误(错别字、用词之类的) 所以都发在影评那边了,这边相对应的地方就懒得改了。。。 请大家移步。。。 https://douc.cc/39UK4L
2013-08-31 23:18:02